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99)
2023(13126)
2022(10956)
2021(10358)
2020(8424)
2019(19289)
2018(18585)
2017(35566)
2016(19153)
2015(21159)
2014(20773)
2013(20616)
2012(19148)
2011(17624)
2010(17327)
2009(16022)
2008(15728)
2007(13528)
2006(12009)
2005(10926)
作者
(56630)
(47553)
(47198)
(44942)
(30265)
(22946)
(21273)
(18502)
(17947)
(16856)
(16390)
(15660)
(15306)
(15170)
(15154)
(14708)
(14160)
(14024)
(13689)
(13656)
(11888)
(11656)
(11508)
(10838)
(10753)
(10566)
(10495)
(10165)
(9522)
(9508)
学科
(78017)
经济(77938)
管理(54032)
(51931)
(40371)
企业(40371)
方法(35833)
数学(32575)
数学方法(32257)
中国(24479)
(22221)
贸易(22212)
(22159)
(21949)
(21851)
(16171)
(15723)
业经(15522)
农业(14339)
(13956)
银行(13917)
(13768)
(13401)
(12881)
金融(12881)
(12679)
(12217)
地方(12190)
财务(12190)
财务管理(12166)
机构
大学(276746)
学院(274277)
(123689)
经济(121584)
管理(103320)
研究(101899)
理学(89451)
理学院(88447)
管理学(87019)
管理学院(86532)
中国(79158)
科学(61284)
(58309)
(56048)
(52155)
(51898)
研究所(47775)
中心(45629)
财经(44788)
业大(43008)
农业(41313)
(41206)
经济学(39902)
(39010)
北京(36993)
(36440)
经济学院(36203)
财经大学(33707)
(33444)
师范(32974)
基金
项目(187763)
科学(148639)
基金(141296)
研究(130084)
(126781)
国家(125814)
科学基金(106278)
社会(86735)
社会科(82609)
社会科学(82592)
基金项目(73273)
自然(69852)
(69023)
自然科(68336)
自然科学(68313)
自然科学基金(67188)
(60486)
教育(59007)
资助(58993)
编号(48046)
(43213)
重点(42827)
(39992)
(39075)
成果(38607)
国家社会(37856)
教育部(36790)
创新(36786)
科研(36776)
中国(35155)
期刊
(127197)
经济(127197)
研究(82811)
中国(52422)
学报(49191)
(45978)
科学(43803)
(41552)
管理(37779)
大学(36648)
学学(34951)
农业(31291)
(30215)
金融(30215)
经济研究(23635)
财经(22744)
教育(22146)
技术(20792)
(19620)
(18920)
业经(18860)
(17448)
问题(17266)
国际(17057)
世界(14844)
(13350)
技术经济(13173)
统计(12903)
科技(12555)
业大(12349)
共检索到4086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黄荣哲  农丽娜  朱燕宇  刘婵婵  
基于HP滤波法对中国1997—2011年各季度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产出与通货膨胀实时缺口的估算偏差能够对货币政策产生系统性影响,并引发货币政策的过度反应;而且在国际金融危机前后,这种系统性影响更加显著。因此,中央银行需要适当降低货币政策规则当中产出与通货膨胀缺口的实时反应系数,即现实的货币政策的实时反应系数应该比计量模型估算的(理论上的)反应系数更小一些。在制定货币政策时需要更加审慎,一方面进一步加强宏观经济活动的日常监测工作,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微调",同时还需要努力构筑防范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曹协和  吴竞择  何志强  
扩大货币供给应对经济金融危机是以价格型或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为中介目标的中央银行普遍采用的货币手段,但本文的研究表明这种操作模式存在货币需求缺口错配的问题,经济危机后出现货币实际供给高于长期合意需求水平现象,形成通货膨胀压力。本文以中国1996~2009年间应对系列经济金融危机的货币变化特征为对象,估计了我国的长期货币需求函数与短期局部调整函数,据此测算了此期间的长期货币需求缺口,并将之与实际通货膨胀水平进行关系检验,显示它们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故审慎把握此期间的货币扩张行为是必要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欧阳志刚  王世杰  
本文基于我国货币政策在通胀水平和增长速度不同的情况下对通胀和产出具有非线性非对称反应的实际背景,分别以经济增长率和通胀率为阈值变量建立非线性货币政策反应函数,估计结果表明:(1)我国货币政策对通胀和产出的反应随着预期的通胀率和经济增长率的变化而有显著的非线性非对称性,非线性转换形式由逻辑函数刻画,转换速度较快且显著;(2)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率的调节区间为2.96%—3.23%,对经济增长率的调节区间为8.52%—8.83%;(3)当经济增长率或通胀率高于调节区间的上限,央行应以通货膨胀为主要调节目标,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当经济增长率或通胀率低于调节区间的下限时,央行应以经济增长为主要调节目标,...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卢盛荣  邓童  
本文根据通货膨胀持续性的定义给出了三种通货膨胀持续性的分类,即通货膨胀的自相关性、系统性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最大影响的滞后期以及非系统性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最大影响的滞后期。第一种通货膨胀持续性在各主要国家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降,第三种通货膨胀持续性属外生的货币冲击是不可控的,而第二种通货膨胀持续性却常被人们所忽视。本文重点探讨第二种通货膨胀持续性,并借助于卢卡斯预期模型分析了其政策含义。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煜  
本文应用HP滤波方法估算了我国的潜在产出与产出缺口,并通过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实证分析了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率的关系。结果显示,1994年以来我国通货膨胀预期不是适应性的,而是围绕着一个固定值波动,也就是说,我国存在着传统型的菲利普斯曲线。根据以上结论,本文给出了针对当前经济形势的政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煜  
本文给出了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率关系的理论框架,应用HP滤波方法估算了我国的潜在产出与产出缺口,并通过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实证分析了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率的关系。结果显示1994年以来我国通货膨胀预期不是适应性的,而是围绕着一个固定值,也就是说我国存在着传统型的菲利普斯曲线。根据以上结论,本文给出了针对当前经济形势的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明  谢家智  
借鉴开放经济条件下新凯恩斯混合菲利普斯曲线,采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构建一个包含本地区产出缺口、国内其他地区产出缺口和国外产出缺口的三缺口通货膨胀模型,实证分析产出缺口对中国地区通货膨胀的影响,同时分东部和中西部考察区域差异。实证研究结论表明,国内外产出缺口显著影响我国地区通货膨胀。较之中西部地区更多受到国内产出缺口的影响,东部地区则更多受到国外产出缺口的冲击。而且,国内地区间的通货膨胀压力传导在东部地区较中西部更明显。另外,政府的反需求管理措施存在时滞,且政策调控主要降低了本地区产出缺口形成的通货膨胀压力。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黄正新  李爽  
对我国预期通胀与货币政策目标变量综合实证分析表明,我国目标通胀率、预期通胀率和实际通胀率三者之间是正向关联。目标通胀率对预期通胀率的影响程度显著但具有滞后性,"目标锚"的引导作用尚有待进一步发挥。通胀预期陷阱在我国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实际通胀率的波动幅度较大且上升有利于拉动正产出缺口,货币当局确实有人为地调高目标通胀和实际通胀水平来刺激经济增长的故意,货币政策时间的非一致性存在但并非显著。我国通胀的变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公众通胀预期推动的,结论凸显了货币政策管理预期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郭田勇  
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揭示了资产价格与实体经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机理,肯定了资产价格波动对宏观经济、金融稳定的影响和在央行制定货币政策中的作用,论证了将资产价格作为货币政策调控目标存在的困难。密切关注资产价格的变化、改进和完善货币政策体系是我国央行的现实选择。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齐鹰飞  
当前中国正面临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货币当局必须寻求有效的政策工具驯服通货膨胀。在此背景下,升息反而会加剧通货膨胀的"Patman效应"尤其值得关注。本文将成本渠道引入一个标准的新凯恩斯模型并使用中国数据对模型进行校准和模拟,发现在数据支持的参数取值范围内,正利率冲击确实能够导致通货膨胀上升。基于中国季度和月度数据的货币政策冲击实证检验也发现,从数据中识别的正利率冲击同样会带来通货膨胀稳健的正初始响应。因此,货币当局应该将利率工具可能具有的Patman效应纳入考虑,在应对通货膨胀时谨慎使用利率政策。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周建  刘晒珍  
关于中国货币政策或者通货膨胀的现有研究文献忽略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即哪种价格指数为中国货币政策提供了更多的通货膨胀信息。文章首次对该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文章基于泰勒规则,引入利率平滑、前瞻性等因素,构建了中国货币政策动态反应函数,并采用GMM方法比较了四种不同的通货膨胀率指标所隐含的信息。研究发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RPI为货币政策提供的通胀信息要多于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和GDP平减指数,同时RPI又略优于CPI;不管基于哪种指标计算通货膨胀率,我国利率均存在明显的平滑行为。在以CPI和RPI作为通货膨胀率的计算指标时,货币政策反应函数在大多数样本区间是稳健的,但我...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程均丽  刘枭  
简单的最优货币政策是促使通货膨胀与产出二者之间达到"神奇巧合"的货币政策。本文立足于最优货币政策共识和预期的异质性,全面分析了中央银行预期管理。通货膨胀预期形成中的问题主要是信息问题,透明度与交流是预期管理的关键货币政策工具,着重于信息提供和中央银行的意图表达,能够盯住更多的目标。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是依靠中央银行的政策行为作用于价格稳定目标,比较而言,通货膨胀目标制能够形成预期管理的内生机制。本文建议,当下中国在经济疲弱、价格剧烈动荡之际,应率先推出"准通货膨胀目标制",管理经济下行风险,从而推动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丁剑平  蔚立柱  陆长荣  
次贷危机以来,越来越多国家的央行用核心通货膨胀来取代通货膨胀作为货币政策目标。借助开放经济新凯恩斯模型,将国际收支余额纳入央行福利损失函数,通过一阶条件得到最优利率规则,考察核心通货膨胀在最优利率规则中的作用,并运用GMM法比较分析盯住核心通货膨胀与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反应,研究得出:与通货膨胀相比,盯住核心通货膨胀能避免利率过度调整,减少中国人民银行福利损失,能降低美联邦基准利率对中国人民银行基准利率的冲击;此外,外汇市场干预系数与实际汇率系数在核心通货膨胀目标与通货膨胀目标的政策反应中呈现不同的特征。因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何启志  
本文研究货币、产出缺口和国际商品价格指数与我国通货膨胀之间是否有长期的关系,能否给我国通货膨胀预测提供除通货膨胀以外的信息。研究方法主要是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ARDL),基于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进行通货膨胀与相关经济变量的长期关系检验,并进行预报实验,将预测结果与仅包括通货膨胀自身滞后因子的自回归模型的预测结果比较。实证结果显示:货币供给m2、m1、m0都与通货膨胀有显著的长期关系,但是只有m0能给通货膨胀提供额外的信息;产出缺口、国际农产品价格指数分别与通货膨胀有长期的关系,能给通货膨胀预测提供额外的信息。最后提出一些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谢太峰  王子博  
当前我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现象,本文运用宏观经济学乘数效应原理研究通货膨胀与产出缺口的关系,采用计量方法构造季节调整的状态空间模型进行Kalman滤波估算我国近年产出缺口,实证分析我国当前通货膨胀的成因,进而探讨解决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