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37)
- 2023(12919)
- 2022(10432)
- 2021(9338)
- 2020(7461)
- 2019(17092)
- 2018(16802)
- 2017(32082)
- 2016(17236)
- 2015(19401)
- 2014(19404)
- 2013(19313)
- 2012(18276)
- 2011(16947)
- 2010(17067)
- 2009(15651)
- 2008(15358)
- 2007(13630)
- 2006(12514)
- 2005(11821)
- 学科
- 济(89885)
- 经济(89812)
- 业(42192)
- 管理(41407)
- 中国(33447)
- 企(30364)
- 企业(30364)
- 方法(28692)
- 地方(25769)
- 数学(24839)
- 数学方法(24726)
- 农(24623)
- 业经(20791)
- 贸(17109)
- 贸易(17094)
- 农业(16816)
- 易(16538)
- 制(15575)
- 发(15553)
- 财(14931)
- 学(14757)
- 产业(14567)
- 银(14510)
- 银行(14490)
- 融(14399)
- 金融(14399)
- 行(14179)
- 地方经济(14114)
- 环境(13286)
- 技术(11916)
- 机构
- 学院(251213)
- 大学(250361)
- 济(118642)
- 经济(116503)
- 研究(100133)
- 管理(90215)
- 中国(76804)
- 理学(75940)
- 理学院(74978)
- 管理学(73978)
- 管理学院(73489)
- 科学(56888)
- 京(56025)
- 所(50567)
- 财(50445)
- 研究所(45666)
- 中心(43650)
- 农(40591)
- 财经(39626)
- 经济学(38593)
- 江(38235)
- 北京(36567)
- 院(36393)
- 经(36123)
- 范(35402)
- 师范(35076)
- 经济学院(34714)
- 业大(32881)
- 农业(31368)
- 州(30539)
- 基金
- 项目(162244)
- 科学(129697)
- 研究(121559)
- 基金(118766)
- 家(103308)
- 国家(102474)
- 科学基金(87353)
- 社会(81539)
- 社会科(77561)
- 社会科学(77546)
- 基金项目(61881)
- 省(61619)
- 教育(53734)
- 划(52282)
- 自然(51966)
- 自然科(50793)
- 自然科学(50783)
- 自然科学基金(49915)
- 资助(48004)
- 编号(47138)
- 发(42550)
- 成果(38632)
- 重点(37523)
- 部(36594)
- 发展(35331)
- 国家社会(35306)
- 展(34782)
- 课题(34394)
- 创(33595)
- 中国(32291)
- 期刊
- 济(139564)
- 经济(139564)
- 研究(86132)
- 中国(56969)
- 农(39149)
- 管理(36255)
- 科学(36204)
- 财(35227)
- 学报(35217)
- 融(27893)
- 金融(27893)
- 教育(27786)
- 大学(27512)
- 农业(27043)
- 学学(25719)
- 经济研究(24196)
- 业经(22338)
- 技术(21406)
- 财经(20363)
- 问题(20275)
- 经(18051)
- 贸(16534)
- 世界(15829)
- 国际(15373)
- 业(15185)
- 技术经济(13109)
- 现代(12573)
- 经济问题(11902)
- 商业(11886)
- 发(11856)
共检索到4033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何景熙 何懿
本文从宏观和动态的角度对1978年改革以来我国经济系统转型过程中,产业-就业结构变动、升级与人口城市化趋势之间的关联性作实证性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结果显示,经济系统内存在产业结构变动→就业结构变动→城市化率的变动的单向因果关系。进一步以城市化率、一二三次产业产值和就业比重为系统内生变量所作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产业-就业结构变动对城市化有较强的短期驱动力,其中,第三产业就业变动的驱动最为强劲;但从长期看,产业-就业结构变动对城市化驱动力逐渐弱化,即按既有的结构变动模式将很难对城市化产生更强劲的推动作用。本研究结果之政策含义是:①惟有通过新的产业-就业结构升级才能对城市...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城市化 VEC模型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朱丕荣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奉莹
本文利用我国31个省区市的人均GDP、三次产业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相关数据建立了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未来我国人均GDP在16000—45000元的范围内变化过程中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得到了我国就业比重和产业比重的发展曲线,对曲线的形状和出现拐点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归纳总结了我国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未来的发展特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宪平 石涛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一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热点,而对城市化发展趋势分析也是讨论的热点。本文分析了城市化发展主要趋势: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时间上表现为依次推进;城市多元化程度更加明显,城市分布不平衡特征更加突出;城市发展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将日益凸现。文章的最后就城市化的发展趋势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
城市化 趋势 规律 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郑新奇
山东农村城市化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郑新奇山东省是我国的一个人口、经济大省,1992年人口达8579万,工业产值居全国前列,尤其是乡镇工业产值已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近40%。在国务院社会经济实力百强县的考评中,山东占23%,仅以1县之差位居全国第二位。19...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晓玲
在世界城市化发展的初期、中期阶段,大城市数量和规模以更高速度增长的大城市化规律是普遍存在的。而在城市化中、后期这一规律不再发挥作用,中小城市成为城市化发展的有生力量。通过实证研究得出:就全世界而言,大城市人口比重将于2019年停止增长,特大城市人口比重则于2046年停止增长,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衰落。在城市化发展的中、后期阶段,在区域化规律的作用下,空间距离较近的城市被大城市和特大、超大城市所扩散的辐射力带动,形成连绵发展的城市群或城市带,并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关键词:
大城市化 演变规律 发展趋势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朱颂梅
社区商业是我国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共同推进的成果。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发展社区商业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已经成为一项关乎社会和谐、环境宜居、社会保障的重要民生工程。发展社区商业是促进经济发展,满足居民消费,改变城市面貌,扩大劳动就业,提升城市商业现代化和综合竞争力的迫切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
关键词:
社区商业 商业零售 社会服务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马胜春
依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地方年度生产总值数据以及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文章首先研究了中国区域产业结构1993~2012年的发展和变化,然后研究了中国区域2000~2010年的就业结构的变化,最后从就业弹性和结构偏离度两个方面对中国区域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从而发现中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动趋势,找到区域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差异和变化趋势。研究发现,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区域产业的发展并没有大幅提高其就业吸纳能力,隐性失业问题不容忽视。不过在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升级过程中,中西部地区的第二和第三产业表现出超过东部地区的就业吸纳能力。
关键词:
区域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差异 趋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蔡秀玲
城市化或城镇化(urbanization)是指第二、第三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不断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集中以及由此引起的产业、就业结构的非农化重组,是现代化过程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表现形式。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大致经历了曲折发展、快速发展和科学发展的过程。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发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贾兴梅 刘俊杰
文章运用静、动态偏离一份额Esteban模型,分析专业化优势对中国各省城镇就业结构变动的影响。静态结果显示,2003~2011年中国不同区域城镇就业结构的偏离度存在明显差异。东部城镇专业化优势及就业效应显著,中西部地区不太明显;从行业看,制造业、建筑业的专业化优势及就业效应较为显著,而专业化优势较弱的行业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动态结果显示,近10年就业结构偏离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以2007年金融危机为界,2003~2007年,东部地区城镇就业以快速增长型为主,而中西部地区以竞争优势推动型为主;2007~2011年,东、中、西部地区城镇就业均呈现竞争优势推动型特点。处于不同工业化阶段的城镇,专业化优势不同,就业结构也呈现相应的区域差异。因此,文章建议政府在制定就业政策时,不同区域的城镇应因地制宜,结合各自的专业化优势与产业结构特点,实施有区别的就业促进政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牛明
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引擎,中小城市的发展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载体。本文通过运用计量模型,对影响中小城市发展的要素、需求、空间、产业和环境结构等驱动因素进行定量分析,明确了各种驱动因素对中小城市发展的影响效果和权重,并进一步模拟预测了我国中小城市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在生产要素、土地产权、生产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推动中小城市更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小城市 城市化 驱动要素 发展趋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郑新奇
山东省是我国一个人口、经济大省,1992年人口达8579万,工业产值居全国前列,尤其是乡镇工业产值已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近40%。在国务院社会经济实力百强县的考评中,山东占23%,仅以一县之差位于全国第二。1992年,山东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实施强县带动战略,各地、市、县先后制定了强乡、强村、强企业带动战略,使山东省城市化水平随之快速发展。1993年底,全省有建制镇979个(含县城关镇67个,不含县级市、区城关镇)、集镇(乡政府驻地)1395个,使山东省市镇数目及密度在全国名列首位,约占全国总数的18%左右,市镇人口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京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但也存在许多问题,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今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与重点是:扶植支柱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加速高新技术的发展;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措施是:进一步完善市场体制,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加强国家产业政策引导,促进支柱产业的培育和发展;调整产业组织结构,大力推进规模经济;增强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建立灵活、高效和规范的投融资体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习文静
运用市场集中度分析产业市场结构的方法,从集团层次和企业层次以及上游产业和下游产业的角度,对我国石油产业四个发展阶段的市场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及评价,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
石油产业 市场结构 市场集中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