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28)
- 2023(14284)
- 2022(12469)
- 2021(11631)
- 2020(9761)
- 2019(22381)
- 2018(22304)
- 2017(43177)
- 2016(23261)
- 2015(25994)
- 2014(25852)
- 2013(25661)
- 2012(23348)
- 2011(21025)
- 2010(21076)
- 2009(19409)
- 2008(19056)
- 2007(16856)
- 2006(14875)
- 2005(13109)
- 学科
- 济(92300)
- 经济(92172)
- 管理(76942)
- 业(73462)
- 企(64096)
- 企业(64096)
- 方法(40273)
- 数学(33898)
- 数学方法(33550)
- 财(25756)
- 农(24174)
- 中国(24101)
- 业经(23459)
- 制(21800)
- 技术(20980)
- 地方(18927)
- 学(18266)
- 务(16461)
- 财务(16391)
- 财务管理(16361)
- 理论(16222)
- 农业(15806)
- 企业财务(15577)
- 贸(15392)
- 贸易(15381)
- 体(15273)
- 和(15115)
- 银(15112)
- 银行(15075)
- 易(14928)
- 机构
- 大学(330592)
- 学院(329304)
- 管理(135969)
- 济(133180)
- 经济(130344)
- 理学(118025)
- 理学院(116804)
- 管理学(115088)
- 管理学院(114473)
- 研究(105824)
- 中国(78466)
- 京(69712)
- 科学(63348)
- 财(63131)
- 所(51342)
- 财经(50167)
- 江(48133)
- 中心(47819)
- 农(46907)
- 业大(46547)
- 研究所(46423)
- 经(45463)
- 北京(43969)
- 范(42104)
- 师范(41754)
- 经济学(39599)
- 州(38781)
- 院(38555)
- 财经大学(37308)
- 农业(36385)
- 基金
- 项目(225203)
- 科学(179017)
- 研究(168756)
- 基金(163721)
- 家(140704)
- 国家(139515)
- 科学基金(121690)
- 社会(107451)
- 社会科(101916)
- 社会科学(101894)
- 省(88711)
- 基金项目(87595)
- 自然(77879)
- 教育(77019)
- 自然科(76041)
- 自然科学(76028)
- 自然科学基金(74695)
- 划(73445)
- 编号(68615)
- 资助(66209)
- 成果(55867)
- 创(50811)
- 部(49862)
- 重点(49685)
- 发(47765)
- 课题(47177)
- 创新(46690)
- 制(45246)
- 国家社会(43709)
- 教育部(43453)
- 期刊
- 济(147671)
- 经济(147671)
- 研究(99077)
- 中国(64034)
- 管理(52744)
- 财(48599)
- 学报(47093)
- 科学(45212)
- 农(42833)
- 教育(38125)
- 大学(36759)
- 学学(34449)
- 农业(29516)
- 技术(29115)
- 融(27945)
- 金融(27945)
- 业经(24908)
- 财经(24670)
- 经济研究(22917)
- 经(21112)
- 问题(18932)
- 科技(17854)
- 技术经济(16658)
- 理论(16266)
- 图书(16245)
- 现代(15492)
- 业(15255)
- 商业(14834)
- 实践(14788)
- 践(14788)
共检索到4805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靳来群 林金忠
文章通过建立一个两企业博弈模型,分析了产业首创企业进入时机的选择机制。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是:(1)当后动优势占优时,企业进入时机的选择并不必然依赖于企业自身资源,产业首创者反而更可能是企业自身资源相对较弱者;(2)虽然产业发展潜力及预期利润对产业首创者的进入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是该促进作用随后动优势的增加而减小。文章利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对结论(1)进行了实证检验,并支持该结论。最后文章提出了产业产生时机的概念,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郭晓丹 宋维佳
本文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企业进入时机为切入点,分析领军和跟进策略的动因与绩效差异,研究如何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及早投资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结果显示,产业的发展前景及预期利润会对企业的进入形成较强的吸引力,产业不可分散的市场风险越大,宏观层面的政策、法规变化越剧烈,企业越倾向于领军进入,捞取早期的"政策好处",规模大、国有色彩强的企业表现得尤为明显。领军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在资产管理能力和盈利能力方面的表现显著优于跟进企业。同时,进入时机与产权结构、企业规模对企业绩效的提高存在着显著的交互效应。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了引导企业投资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炳炎
卓炯(1908—1987年),男,湖南省慈利县人,我国已故著名经济学家、公认的中国经济改革的理论先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首创者和马克思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苟燕楠 董静
本文以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风险投资进入时机角度,对风险投资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风险投资进入企业的时期越早,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越积极。具体来看,在企业初创期和发展期进入的风险投资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企业扩张期进入的风险投资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在企业发展期进入的风险投资与企业专利数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企业扩张期进入的风险投资与企业专利数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
风险投资 进入时机 技术创新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春玲 刘冰
传统的先动优势和后动优势研究不能很好地解释同一产业中不同企业在进入时机和竞争优势上的差异。先动者并不一定会得到最有价值的资源。对技术和市场的错误判断会导致先动者开发错误的资源,而有着更加强大资源的跟随者常常能够战胜开拓者抢夺有价值的资源。只有正确地选择进入时机,才能最大程度上强化和发展现有资源,进而强化企业的竞争优势。
关键词:
企业资源 进入时机 竞争优势 RBV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钟文田
杨守仁教授(1912~2005),著名农业教育家、水稻学家,国务院第一届学位委员会农学学科评议组成员、首批博士研究生导师,农业部科技委员会委员,中国水稻所理事会理事,沈阳农业大学一级终身教授。杨守仁教授倾毕生精力于稻作理论与栽培育种实践,成为籼粳稻杂交、水稻理想株型和超高产育种理论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实现了继矮化育种和杂交育种之后水稻生产潜力的第三次突破。杨守仁教授情系祖国、兴稻为民的科学志向,坚持真理、学而能思的科学方法,继承传统、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以及勤奋治学、殚精育人的师德情怀,成为学界尊敬的名师、良师和大家,也是农业科技工作者敬仰、爱戴和学习的科学家楷模。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卫东
技术创新既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又是扩大企业交易费用的一个重要根源 ;创新相对于重复操作的特殊性要求与其配置适应的组织形式以实现最优创新绩效 ,创新对组织的选择机制是在其所导致的成本与收益之间的一个权衡 ;在组织形态分布系列中 ,高绩效的创新组织一般存在于高度柔性化的一端。
关键词:
技术创新 组织结构 相互作用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陆彦 阮文彪
技术创新战略的选择对企业有着深远影响,甚至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如何建立有效的技术创新战略选择机制一直是困扰企业的难题。把企业技术创新战略选择机制的重点放在企业比较容易测度、使用的方法上来,对企业技术创新进行较为细致的风险估计、战略选择的博弈分析,并介绍了Logistic生长模型,为企业选择技术创新战略提供了便利的分析工具。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红军 王爱民 郑忠良
本文首先回顾了跨国银行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接着,本文基于实物期权理论构建了跨国银行进入的时机选择模型,并通过生存模型实证检验了跨国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时机确定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跨国银行进入中国市场集中于三个阶段,且规模越大、资本量越充足及对中国市场的经验越为丰富的银行业越早进入中国市场;研究还发现,跨国银行母国对中国的投资规模越大、与中国的双边贸易额越高,跨国银行越早进入中国市场。另外,我们的研究还发现亚洲地区的银行业进入中国市场的时机选择上并没有明显的优势。
关键词:
跨国银行 时机选择 影响因素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戚湧 宋佳阳 张远
在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探究在不同外部环境下风险投资进入时机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以2010—2019年沪深两市首次公开上市的A股公司为样本,运用异方差稳健OLS模型和Logit模型,研究风险投资进入时机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我国不同外部环境的调节效应,结果发现:(1)VC早期进入能够显著促进被投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表现为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显著提升;(2)企业所在地区市场化程度越高,风险投资进入时机越早,越能提升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能力;(3)企业所在行业竞争水平越高,风险投资进入时机越晚,越能提升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能力。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陈明明 张国胜 张文铖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中出现的不同新兴技术,需要研究市场如何进行动态选择。本文着眼于本轮科技革命的新特点,将新古典经济学均衡分析与演化经济学演化思想相结合,构建技术创新的市场选择动力方程,将技术异质性、生产者与消费者的技术需求纳入一个分析框架,剖析技术创新的市场选择动态过程。研究发现:第一,市场经济系统中存在一个自发的、内生的技术创新选择机制,使技术个体群结构由多样性向单一性变迁;第二,在不同的消费者偏好条件下,产品质量和成本不尽相同的技术个体在技术个体群中的权重变迁趋势不一;第三,技术或产品市场完善程度与技术个体群结构变迁速度成正比。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松 赵冬梅
为探索农业企业进入线上市场的时机决策机制,本研究基于实物期权理论框架,构建了农企线上进入时机决策理论模型,以中小型茶叶企业为研究对象,利用Python数据采集方式,获得阿里巴巴天猫会员数据库与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数据库的匹配数据,使用Cox和Probit等模型对农业企业线上市场进入时机选择的决策动因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降低不确定性能够促进农企提早进入线上市场,体现在拥有线上经验和较高多元化程度有助于农业企业更快速进入线上销售。2)网络效应强于拥挤效应时农企倾向于及早进入,表现为农业企业在线上市场成长阶段的进入延迟时间比市场萌芽阶段要短。3)线上市场的正外部效应能够削弱不确定性对农业企业市场进入的负面作用;线上经验、产品多元化和市场发展阶段对不同规模与经营模式的农企线上市场进入时机的影响效应存在显著异质性。因此,农业企业应当注重积累网上经验和丰富产品多样性,根据线上市场发展规律,积极利用网络效应优势和规避拥挤效应劣势,并结合自身资源禀赋,以达到线上市场最佳进入时机的效果。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苏贺
到目前为止,我们并未找到一种真正有效的机制以确保真正有经营才能的人成为经营者,尤其是很多改制后的国有企业仍然由国家指派经营者。笔者通过对经营者业绩考核的理论基础、考核过程等的初步探讨,试图建立一种有效的经营者选择方案,以期对我国企业的发展特别市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发展方向有所裨益。
关键词:
业绩考核 定量 国企改革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艳琳 袁安
科学选择的扶贫产业可以保障其长期稳定发展,对贫困农民更友好的公平分配可以实现产业精准脱贫。以现有的产业扶贫理论和产业选择理论为基础,结合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村贫困的实际情况,构建了科学的扶贫产业精准选择指标体系。以指标体系构建和多主体参与运作为核心,分析并解释了基于不同贫困层级的产业精准选择机制和内生的利益分享机制,认为持续的产业脱贫是外源性的产业扶贫与内生性的利益分享机制的统一。
关键词:
精准扶贫 产业扶贫 产业选择 利益分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