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501)
- 2023(20575)
- 2022(17460)
- 2021(16200)
- 2020(13515)
- 2019(30829)
- 2018(30552)
- 2017(58910)
- 2016(31878)
- 2015(35624)
- 2014(35326)
- 2013(35125)
- 2012(32651)
- 2011(29336)
- 2010(29603)
- 2009(27875)
- 2008(27471)
- 2007(24489)
- 2006(22050)
- 2005(19817)
- 学科
- 济(139663)
- 经济(139512)
- 业(106382)
- 管理(100285)
- 企(91417)
- 企业(91417)
- 方法(58831)
- 数学(47579)
- 数学方法(47133)
- 农(40962)
- 中国(38788)
- 业经(38100)
- 财(37837)
- 地方(31997)
- 农业(28185)
- 制(27183)
- 贸(25666)
- 贸易(25645)
- 务(25178)
- 财务(25102)
- 财务管理(25058)
- 易(24789)
- 学(24654)
- 技术(23894)
- 理论(23804)
- 企业财务(23702)
- 和(23197)
- 银(21947)
- 银行(21906)
- 行(21058)
- 机构
- 学院(459183)
- 大学(456025)
- 济(188519)
- 经济(184578)
- 管理(181562)
- 理学(155444)
- 理学院(153730)
- 研究(151867)
- 管理学(151448)
- 管理学院(150585)
- 中国(117640)
- 京(98059)
- 科学(91056)
- 财(89850)
- 所(75622)
- 农(72356)
- 财经(71090)
- 江(69583)
- 中心(68787)
- 研究所(67894)
- 业大(64522)
- 经(64379)
- 北京(62414)
- 范(61060)
- 师范(60533)
- 经济学(56710)
- 州(56522)
- 农业(56381)
- 院(55306)
- 财经大学(52451)
- 基金
- 项目(300141)
- 科学(237330)
- 研究(224624)
- 基金(217045)
- 家(187030)
- 国家(185369)
- 科学基金(160497)
- 社会(142821)
- 社会科(135357)
- 社会科学(135326)
- 省(117587)
- 基金项目(115112)
- 教育(102607)
- 自然(102050)
- 自然科(99660)
- 自然科学(99637)
- 划(97910)
- 自然科学基金(97870)
- 编号(92664)
- 资助(88914)
- 成果(75181)
- 发(66999)
- 重点(66694)
- 部(66246)
- 创(63676)
- 课题(63458)
- 创新(58917)
- 国家社会(58396)
- 教育部(57272)
- 项目编号(56960)
- 期刊
- 济(217224)
- 经济(217224)
- 研究(139657)
- 中国(89459)
- 管理(70710)
- 财(69470)
- 农(66788)
- 学报(65190)
- 科学(62637)
- 教育(51252)
- 大学(50100)
- 学学(46976)
- 农业(45981)
- 融(44256)
- 金融(44256)
- 技术(40664)
- 业经(38210)
- 财经(35005)
- 经济研究(33763)
- 经(30156)
- 问题(29029)
- 业(25560)
- 技术经济(23744)
- 图书(22936)
- 贸(22766)
- 商业(22408)
- 现代(22064)
- 理论(21500)
- 科技(20825)
- 资源(19727)
共检索到6949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洁灵
本文以西南地区为样本,以2008-2017年为样本区间,利用区位熵指数分别研究了流通业、旅游业的集聚水平,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协同集聚指数方法研究了两个产业之间的协同发展水平。由结果可知,近十年来西南地区流通业、旅游业的集聚水平虽然局部波动,但总体上保持了稳定特征,同时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流通业与旅游业的协同集聚水平总体上保持在较高水平,且时序上总体呈现"V型"波动提升趋势。综合两个产业的集聚程度以及协同集聚水平,要确保流通业与旅游业的协同发展,就不能再盲目追求产业各自集聚的前提下谋协同,关键是要确保两个产业的集聚性要相互协调,不能偏倚一方。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海峰
本文通过构建"新型城镇化、流通业与旅游业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和系统耦合互动模型,以北京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选取2005-2015年时间序列数据为样本,研究三个子系统协同发展的耦合强度与协调等级,并分析其时序演变规律和协同发展类型,主要研究结论为北京"新型城镇化、流通业与旅游业系统"存在显著的协同发展关系。当前,北京三个子系统之间耦合交互作用显著,各子系统均处于较高发展水平且协同一致,系统实现了优质协调。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流通业 旅游业 耦合协调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国生,杨晓霞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郑树旺 边小涵
通过分析旅游业与环境协同发展的机制,运用哈肯模型建立旅游业与环境协同发展演化方程,对我国31个省份旅游业与环境协同发展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序参量,环境污染的治理是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且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环境污染治理。从自组织理论的视角佐证了环境保护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词:
旅游业 可持续发展 环境治理 哈肯模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蓝旭鹏
低碳化是旅游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共同转型方向,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带动作用,区域经济可以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文章认为,要实现旅游业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必须完善制度安排,提高低碳旅游发展的保障力;坚持资源规划与产业链构建并重,强化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力;扩容以低碳旅游为核心的旅游形态,增强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关键词:
低碳经济 旅游业 区域经济 协同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兆峰 石献
以武陵山区的湘西州、张家界、怀化、铜仁、恩施州和渝东南为案例地,运用综合发展指数、最近邻指数和相对通达度指数等方法,利用2003—2012年相关统计数据,测算分析了交通运输网络发展对武陵山区旅游发展的影响,探究区域旅游业和交通运输网络发展相互作用的空间差异特征及协同发展机制。结果发现:1武陵山区旅游与交通整体呈协同发展趋势;2交通集聚效应越显著的地区,旅游发展程度最高,空间集聚效应也最为显著;3武陵山区内各点之间相对通达度的空间差异导致旅游发展空间出现较大差异,武陵山区域内连接对外骨干高速交通网络的密度与通达性对旅游的影响更为显著。文章最后提出优化旅游业系统和交通系统协同发展的对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键明
本文利用2006-2015年河北省服务业相关数据对服务业产业集聚水平与居民收入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河北省服务业产业经济密度对当地居民收入增长具有负效应,服务业产业集群化程度对居民收入增长具有正效应。通过误差向量修正模型的进一步分析发现,服务业产业经济密度在短期内对居民收入增长影响不显著,在长期内影响也较小,而服务业产业集群化程度在短期内对居民收入增长有一定促进作用,并且这种促进作用将长期保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业正
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与此同时推动现代商贸流通业发展对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推动数字经济与商贸流通业有机融合和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利用西南地区5省2011-2020年的经济数据,运用熵权法构建数字经济与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综合指数并开展测度评价,在此基础上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动态协调发展关系。最后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成渝城市群产业升级与数字化转型领先优势,积极增强辐射效应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琰飞 朱海英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之间存在天然的耦合性。依据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机理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西南地区各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其耦合协调度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西南地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水平都在逐步提升,但整体仍处于偏低的水平,文化产业发展普遍滞后于旅游产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耦合协调度等级持续偏低。所以,西南地区要重视借助旅游产业发展平台,强化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扶持,进而实现两个产业的耦合协调发展。
关键词:
文化产业 旅游产业 耦合协调度 西南地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何剑波
长期以来,我国旅游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同质化"问题严重,对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贡献率偏低。在此背景下"江西省金牌讲解班"应运而生。它将旅游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旅游行业需求紧密贴合,通过大力实施人才培养改革的系统工程,进一步增强专业核心竞争力,以期为培养适应旅游产业需求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端旅游人才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圆圆
琴澳合作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引擎,两地旅游产业的协同发展是未来琴澳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文章通过全面总结琴澳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势及战略意义,检视两地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在协调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打造差异化"及"建构协同模式"的协同发展路径,对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旅游产业区域协同发展的经济格局具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
差异化视角 琴澳旅游产业 产业协同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金萍
以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为基础构建了广义旅游业视觉下的旅游经济发展影响因素模型,选择旅游资源禀赋、旅游固定资产投入、人均GDP、人均消费支出、交通周转能力、星级饭店资源、旅游经济结构、经济政策和环保政策等九个因素作为自变量,以浙江省旅游经济收入情况为因变量,基于2008-2013年间的数据样本采用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等研究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对浙江省旅游经济发展影响排序靠前的因素主要是生产性要素和需求性要素,政府因素和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结构因素的影响效能处于中间位置,而旅游经济相关产业状况处于影响因素的最后。针对这一研究结论,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广义旅游业 旅游经济 影响因素 实证研究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邓宏兵 刘芬 庄军
旅游产业集聚与集群是联系密切而又有明显区别的一组概念,旅游产业集聚是集群形成的前提,但旅游产业集聚不一定形成集群,影响旅游产业空间集聚和集群发展的因素较多。选择行业集中度、基尼系数、赫芬代尔系数等指标,以相关数据为依据,探讨了中国旅游业的空间集聚问题,指出中国旅游业具有明显的空间集中分布与分散相结合的集聚特征。分析了中国旅游业集群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认为我国旅游业集群化发展是非常必要而且有可能的。
关键词:
旅游业 空间集聚 旅游业集群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徐海峰
基于产业耦合、比较优势和赫克歇尔-俄林理论,本文研究新型城镇化与流通业、旅游业之间的耦合互动作用机制,构建新型城镇化与流通业、旅游业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三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模型。通过对北京市2005-2016年时间序列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流通业、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之间协调发展关系显著,两产业能够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流通业、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均较高且协调一致时,有利于系统组合实现更高水平的协调等级。因此应深化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在动力机制研究,制定有效的产业政策促进三者协调发展。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流通业 旅游业 耦合协调度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关博文 张宁 闫盼盼
本文通过分析数智化与流通产业集聚耦合协调度发现,2012-2021年我国数智化与流通产业集聚整体的耦合协调度不断上升,但存在显著地区差异,东部领先而中西部相对滞后。采用空间杜宾模型探究数智化与流通产业集聚技术溢出效应发现,数智化不仅推动了本地流通产业集聚,还对邻近地区产生了积极影响,呈现出正向的技术溢出效应。然而这种影响在不同地区间存在差异。东部地区因数字基础设施完善,对邻近地区产生了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而中西部地区的数字基础设施较为薄弱,未能对邻近地区产生正向溢出效应。据此提出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