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03)
2023(16660)
2022(14180)
2021(13197)
2020(10934)
2019(24676)
2018(23952)
2017(45881)
2016(25200)
2015(27724)
2014(27602)
2013(27374)
2012(25071)
2011(22178)
2010(21922)
2009(19929)
2008(19395)
2007(16412)
2006(14029)
2005(11803)
作者
(72789)
(60734)
(59986)
(57342)
(38284)
(28962)
(27254)
(23853)
(22955)
(21333)
(20498)
(20394)
(19137)
(18878)
(18535)
(18516)
(18284)
(17957)
(17331)
(17075)
(15245)
(14600)
(14455)
(13734)
(13687)
(13264)
(13233)
(13227)
(12109)
(12086)
学科
(99669)
经济(99564)
管理(74048)
(68605)
(56308)
企业(56308)
方法(44132)
数学(38371)
数学方法(37993)
(34710)
中国(28426)
(27063)
地方(23232)
(23126)
业经(22598)
(18681)
财务(18618)
财务管理(18566)
农业(17990)
(17841)
企业财务(17639)
(17303)
贸易(17290)
(16731)
技术(16048)
环境(15973)
理论(15458)
产业(14716)
(14700)
财政(13659)
机构
大学(350061)
学院(349057)
管理(138870)
(137161)
经济(134236)
理学(121723)
理学院(120329)
管理学(118290)
管理学院(117696)
研究(117370)
中国(84386)
科学(76228)
(74394)
(66888)
(61645)
(58674)
业大(57098)
研究所(53790)
中心(52860)
财经(51444)
(49544)
农业(48797)
(46865)
北京(46067)
(45365)
师范(44865)
(43409)
经济学(41455)
(39734)
财经大学(38292)
基金
项目(251299)
科学(197109)
基金(182628)
研究(177993)
(161598)
国家(160318)
科学基金(137369)
社会(113498)
社会科(107774)
社会科学(107746)
基金项目(98610)
(98329)
自然(91139)
自然科(88998)
自然科学(88973)
自然科学基金(87326)
(83109)
教育(80217)
资助(73435)
编号(70912)
重点(56290)
成果(55491)
(54279)
(53691)
(52500)
创新(48998)
课题(48526)
科研(48166)
国家社会(47055)
计划(46619)
期刊
(143824)
经济(143824)
研究(99654)
中国(64745)
学报(61030)
(54982)
科学(54246)
(52903)
管理(47161)
大学(45214)
学学(43076)
农业(37913)
教育(33097)
技术(26659)
业经(24778)
财经(24352)
(23772)
金融(23772)
经济研究(23722)
(20886)
问题(20504)
(19113)
科技(18338)
(17398)
资源(16020)
技术经济(16007)
业大(15955)
图书(15759)
商业(15672)
现代(15660)
共检索到4921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莫长炜  林月萍  王燕武  
过去二十多年里,中国城市空间扩张的速度十分迅速。但与此同时,不少城市空间扩张质量不高的问题也显露无遗。既有研究认为土地财政是造成中国城市空间扩张质量较低的主要原因。利用夜间卫星灯光和人口密度数据,本文构建了2005—2013年中国285个城市的空间扩张质量指数,并从产业集聚视角实证检验了土地财政对城市空间扩张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土地财政是否导致城市空间扩张质量下降取决于地区产业集聚水平,产业集聚水平较低时,土地财政将引致城市空间低质量扩张;(2)土地财政对城市空间扩张质量的影响以及产业集聚的调节效应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要素集聚能力较弱、依靠大面积土地出让的城市较为显著。政府尤其要警惕和重视这些地区的土地财政与城市空间低质量扩张问题。而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要素集聚能力较强的城市,土地财政与城市空间高质量扩张并不矛盾。应理性看待土地财政对城市空间扩张质量的作用,对不同类型的城市,应当加以区别对待。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勇刚  王猛  
文章利用1999~2011年中国35个大中城市的市级面板数据和系统GMM估计法,检验了土地财政对中国城市空间扩张的影响。结果显示,土地财政对城市空间扩张存在倒U型的动态影响,就现阶段而言,土地财政带来了明显的城市扩张效应,但长期来看,将以损害社会经济运行效率为代价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土地财政对城市空间扩张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和时序差异,土地财政显著促进了中西部地区城市空间扩张,但对东部地区的影响则不显著;随着土地财政规模的增加,2004以后土地财政的城市空间扩张效应更加显著,同时,还发现土地财政与城市空间扩张之间存在非对称的正向互动关联。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武俊奎  姜惠敏  王桂新  
我国快速的人口城市化进程推动城市规模迅速扩张,并对城市碳排放产生显著影响,在此过程中产业集聚发挥重要作用。不同规模的城市,产业集聚对碳排放的影响是不同的,人口规模在300万~1000万的特大城市相对其他规模等级的城市更适合中国的低碳城市化进程。产业集聚对碳排放具有"反弹效应"和"节能效应",我国应该积极利用产业集聚的"节能效应"实现低碳的城市规模扩张,引导和促进产业在较大的城市集聚。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杜金华  陈治国  
充分考虑财政分权体制与地方竞争体制并存的现实体制背景,本研究在构建理论模型从理论视角细致探析土地财政依赖与城市扩张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基于全国282个地级市2003—2014年面板数据,运用计量模型对两者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研究发现:土地财政依赖对城市建成区扩张有着显著的促进效应,且土地财政依赖引发的城市扩张效应在城市扩张程度提升的表现方面强于人口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明地方政府采取积极的土地财政策略通过过度消耗农业用地来实现城市扩张;同时,分区域实证研究发现受产业调整和转移等因素对城市扩张的影响,投资项目向中西部地区逐步转移,进而增加了对土地的需求,并发现中部城市土地财政依赖的城市扩张效应显著大于东西部地区。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叶林  吴木銮  高颖玲  
通过探讨地方政府行为、土地财政收入和城市扩张三者之间的关系,基于我国286个地级市1999年至2009年的面板数据,文章发现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形成的"路径依赖"显著推动了我国城市建成区面积和城市空间的扩张,成为我国"土地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之一。文章认为,为了合理控制土地城市化的扩张趋势,需要强调城市化的公共价值取向,转变地方政府行为方式,使城市化真正成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推动力。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颜  
基于动态空间计量模型,检验社会经济因素和制度因素对中国城市空间扩张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扩张是一个动态过程,且呈典型的空间自相关特征。传统市场因素对城市空间扩张的驱动作用明显,由于中国独特的财政制度和土地管理体制,土地财政成为推动城市空间扩张的显著因素。因此,地方政府应不断完善土地市场体系,加快土地财政转型,降低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同时加大区域经济合作力度,在区域层面制定更有力的政策,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琼 欧名豪 盛业旭 郭杰  
土地财政收入是城市土地扩张的重要影响因素.但是仅以土地出让金等同于土地财政考察这种影响是不全面的.土地税也是土地财政收入的重要内容。本文将土地财政分为土地出让金和土地税两部分.在当前财政和城市土地管理制度框架内分别分析了土地出让金、土地税对城市扩张的影响.提出了两个研究假说:(1)在现行财政和土地制度安排下.土地出让金会显著推动城市扩张;(2)与土地出让金相反.土地税的增长可以遏制城市扩张。进而依据30个省级行政区2000 -2011年的土地出让金、土地税与城市建成区面积数据.运用面板协整计量方法对研究假说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1)土地出让金、土地税两类土地财政收入对城市土地扩张的影响是不同...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冯严超  王晓红  
基于2003—2016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5种空间计量模型,通过设置地理距离空间权重矩阵,着重分析了土地财政、金融发展对城市扩张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土地财政对周围城市扩张存在正向"溢出效应",而金融发展对周围城市扩张存在"虹吸效应",上述影响随时间呈波动性上升趋势;土地财政与金融发展在推动本地城市扩张方面存在替代关系,但这种替代关系在不同地区层面、不同城市规模层面则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人口集聚是促使城市扩张的主要因素,绿化程度是抑制城市扩张的主要因素;城市扩张具有明显的"时间惯性",即滞后一期的城市扩张会对当期的城市扩张产生正向影响。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顾乃华  陈秀英  
本文引入城市扩张、财政约束、逆向软预算约束等概念,结合中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背景,从理论层面分析了我国经济集聚密度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在空间、时间维度发生变动的原因。主要结论是:第一,城市非农产业发展存在显著的规模报酬递增地方化机制,以GDP密度衡量的经济集聚密度将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第二,在制造业自动化程度和服务业生产消费可分离程度不断提高背景下,产业发展如果不突破低端价值链环节,以就业密度衡量的经济集聚密度与劳动生产率之间可能呈现负相关关系;第三,由于城市快速扩张抑制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正效应,"摊大饼"式的城市扩张行为将反向作用于经济集聚密度;第四,在逆向软预算约束机制下,地...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黄明辉  
一国的城市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直接反映出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而财政扩张也可以通过各方面来影响一国的经济增长。本文通过系统分析城市化、财政扩张的相关理论及这两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提出当前土地财政中暴露出的问题,最后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定的政策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方杏村  田淑英  王晓玲  
运用DEA-Malmquist模型测度了我国263个地级城市的生态效率,利用空间杜宾面板模型分析了财政分权与产业集聚对城市生态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城市生态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在专业化产业集聚中,财政收入分权和财政支出分权均对生态效率产生正向影响,产业集聚对生态效率产生负向影响,但财政分权通过影响产业集聚而正向影响生态效率。在多样化产业集聚中,财政收入分权正向影响生态效率,财政支出分权负向影响生态效率,产业集聚正向影响生态效率,财政收入分权通过影响产业集聚而正向影响生态效率,但财政支出分权通过影响产业集聚而负向影响生态效率。经济水平、工业化程度及第三产业、投资、对外开放、科技、教育、人口等因素也对我国城市生态效率产生不同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韩峰  李玉双  
本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城市面板数据,从产业集聚和公共服务供给的综合视角探讨了城市人口规模扩张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均有助于提高本市人口规模,但对周边城市却产生了负向空间外溢效应,且专业化集聚的作用效果明显大于多样化集聚;公共服务供给不仅提高了本市和周边城市人口规模,而且能够在城市人口增长中与产业集聚形成协同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民生类公共服务对城市人口规模增长的作用效果明显大于基础设施类公共服务,且产业集聚模式越符合当地优势条件,其集聚效应和空间外溢效应发挥得就越充分。其中,专业化集聚主要基于第一自然集聚优势、劳动力蓄水池效应和制造业中间投入的空间共享机制而发挥作用,而多样化集聚则主要基于中间服务的空间共享机制和空间技术外溢效应而产生影响。在适宜性产业集聚和公共服务供给的双重作用下,多数Ⅰ型及以上大城市拥挤效应得到明显缓解,依然具有很强的人口吸纳能力;Ⅱ型大城市和中小城市的产业集聚模式与城市规模特征更为匹配,有助于扭转结构错配、持续推进人口城市化。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徐艳飞  刘再起  
基于1997—2012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据,采用System GMM计量模型,剖析了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扩张对能源消费的影响机制和路径。结果显示:土地财政扩张可以有效降低能源消费强度,当达到某一临界值后,土地财政对能源消费强度的影响由负转正,影响曲线呈正U型;土地财政对能源消费总量的影响正好相反。进一步研究得出:土地财政对能源消费强度的影响路径是土地财政扩张可以同时促进地区生产总值和能源消费总量的增加,其中对前者的影响程度更大。指出:硬化能源消费强度和能源消费总量"双控"考核可以减少能源浪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梅冬州  王志刚  
2008年以来,在研发投入不断增加、专利申请屡创新高的同时,TFP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下降。本文构建的多部门DSGE模型表明,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行为一方面使得房价上升带来的财政收入大部分流向了基建部门,降低了资源的配置效率;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的土地抵押融资,抬高了非基建部门资金的成本,降低了企业应用新技术的预期收益,使得研发部门将知识转化为技术的激励下降。两个方面共同作用,使得TFP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下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龚辉  
地方政府利用土地财政获得了可支配收入,为地区发展带来繁荣,但这种繁荣具有不可持续性并包含潜在风险。本文采用空间计量学的方法,利用1999~2012年的省际数据,分析了我国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空间集聚效应及其成因,指出我国地方政府间土地财政竞争近年来呈现下降的趋势,但范围正在由东部向中部地区扩大,因此应从预算监管、政绩考核和开源节流等方面着手解决土地财政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