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22)
2023(6124)
2022(5168)
2021(4542)
2020(3887)
2019(8536)
2018(8181)
2017(16415)
2016(8695)
2015(9584)
2014(9493)
2013(9575)
2012(9295)
2011(8413)
2010(8356)
2009(7505)
2008(7451)
2007(6828)
2006(5859)
2005(5335)
作者
(28391)
(23747)
(23454)
(22601)
(15206)
(11341)
(10633)
(9195)
(9015)
(8519)
(8180)
(7886)
(7811)
(7762)
(7619)
(7470)
(7117)
(7015)
(7000)
(6670)
(6052)
(5996)
(5845)
(5506)
(5449)
(5388)
(5205)
(5066)
(5002)
(4853)
学科
(40594)
经济(40549)
(23721)
管理(22249)
(19173)
企业(19173)
方法(17359)
数学(15063)
数学方法(14881)
(9883)
中国(9740)
(9599)
业经(9287)
产业(9114)
地方(9034)
(8960)
(7523)
技术(6918)
(6631)
金融(6631)
农业(6332)
(6273)
银行(6243)
结构(6090)
(6020)
(6003)
贸易(6001)
(5796)
(5585)
地方经济(5563)
机构
大学(130438)
学院(129592)
(55933)
经济(54891)
研究(50639)
管理(46388)
理学(40381)
理学院(39868)
管理学(39027)
管理学院(38792)
中国(36195)
科学(33205)
(28471)
(28207)
(27107)
研究所(25003)
(24547)
农业(22985)
业大(22747)
中心(21988)
财经(19649)
(19516)
(18397)
经济学(18026)
(17971)
北京(17528)
经济学院(16323)
(15908)
科学院(15687)
(15663)
基金
项目(91951)
科学(72426)
基金(68096)
(62565)
国家(62138)
研究(60904)
科学基金(51854)
社会(39721)
社会科(37890)
社会科学(37880)
(36084)
基金项目(35439)
自然(35293)
自然科(34521)
自然科学(34505)
自然科学基金(33931)
(31149)
资助(28712)
教育(26792)
重点(21729)
编号(21227)
(21190)
(20019)
(19424)
计划(19242)
创新(18272)
科研(17980)
国家社会(17278)
成果(16934)
(16773)
期刊
(59224)
经济(59224)
研究(37683)
学报(27367)
中国(25688)
(25495)
科学(23813)
大学(19834)
学学(19144)
管理(18583)
(18284)
农业(17387)
(11908)
金融(11908)
经济研究(10762)
财经(10256)
教育(9906)
技术(9710)
(9559)
业经(9394)
(9076)
问题(8032)
业大(7595)
科技(7022)
(6960)
技术经济(6641)
统计(6630)
农业大学(6336)
(6209)
(6045)
共检索到1912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梁琦  
生产要素的流动促进产业集聚的发生 ,但仅作为贸易替代的要素流动 ,不足以发生产业集聚。历史和偶然事件对产业区位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 ,而循环累积过程导致产业长时期地锁定在某个地区。预期和自我实现机制可以使得产业集聚中心转移或产生新的中心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万春  许莉  
本文以中国1978-2003年的财政预算内收支数据为样本,分析财政预算内收入、预算内支出、经济增长等变量的长期稳定性和它们之间的均衡关系,发现,虽然1998-2003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加剧了数据的波动性,但预算内收入与其子项目之间、预算内支出与其分项目之间、预算内收支与经济增长之间均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表明预算内收入结构(即预算内收入和其组成子项的比例关系)和预算内支出结构具有稳定性,财政预算内收支活动稳定而又积极地促进了经济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海波  李春艳  
产业集聚规模存在一个均衡水平。文章以我国制造业20个产业为例,分别利用三个描述产业集聚水平的指标,构建了不同角度反应当期产业集聚水平是否均衡的滞后调整回归模型,分析结果共同显示我国目前的产业集聚水平处于非均衡状态,现期的产业集聚水平受短期集聚水平和长期集聚水平的影响都是显著的,并且我国向长期均衡调整的速度与西方国家基本一致。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蔡继明   江永基   陈臣  
本文运用生产-消费者两阶段决策方法,构建了一个基于广义价值论的多部门一般均衡模型。通过严谨的数学分析和数值实例,本文证明了按照比较利益率相等原则形成的多部门经济系统中,存在唯一的一组均衡的价值向量、商品配置和劳动力配置,它们的动态调整过程满足稳定性要求,也就是说,这一均衡满足存在性、唯一性和稳定性。本文的研究为广义价值论的基本命题——比较利益率均等提供了严格的数学支撑。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良桥  
针对不变突变率模型的缺陷,结合心理学、社会学等成果,通过在吸引域离开阻抗中引入意向因素而拓展了不变突变率模型,研究了意向因素影响下协调博弈均衡的稳定性,探讨了均衡结果与影响因素之间的数量关系,模型可为决策者驾驭经济演化系统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良桥  董翠玲  
协调博弈均衡选择不仅依赖于博弈支付,更重要的是依赖于参与人之间复杂的行为预期过程,它是继囚徒困境博弈模型之后又一被广泛研究的博弈类型,本文基于随机稳定性思想,结合已有的研究文献,基于实验经济学的研究结果阐述了除博弈支付之外还有许多其他影响均衡稳定性的因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相关理论模型的研究结论及其存在的缺陷,因此,要更现实地研究协调博弈均衡的稳定性,就需要加入除博弈支付之外的其他因素,最后,文章结合实验研究及理论模型提出了协调博弈均衡稳定性研究的思路与方向,为学者们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孙华平  黄祖辉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区域经济的"俱乐部收敛"现象日趋明显,区际产业转移有利于区域经济平衡发展。基于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理性考虑,产业转移与产业集聚的互动构成具有正反馈效应的经济动力系统。产业集聚的形成伴随着产业转移,而经济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产业集聚的稳定性会随着产业转移而发生动态演化。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亮  张宁宁  张峭  
将不同类别农业风险按照时间分为产前、产中和产后风险;并纳入比较静态农业生产利润函数,定性分析农业投入和产出均衡变化;预期产中风险增加的情况下,比较分析理性生产者的最优与均衡投入-产出的变化和差异;构建动态农业收入函数,利用Lyaponof稳定性定理,分析讨论风险对农业收入稳定的作用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得到以下结论:预期产中风险增加时,生产曲线向下"跳跃",表示产量骤减;最优投入-产出规模比均衡状态相对减小,且收入稳定性的"紧约束"条件很难实现。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刘子玉  史美君  肖静  
对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物流产业的发展均衡度与集聚度进行测度分析,利用吉林省各市县年鉴和调研数据对该先导区物流产业区域不平衡和行业不平衡程度进行定量测度。结果表明,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物流产业集聚程度不断提高,物流产业主要集中于长吉图先导区中少数的几个大城市中,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集聚,促进了产业集聚地的发展水平,拉大了大城市与小城市之间的差距,物流产业在长吉图先导区内的发展越来越不平衡,分析的结果可以为政府机关及各级主体部门制定应对政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玲玲  方志耕  刘思峰  张蓉蓉  
从投资者的投资行为特征出发,构建了基于投资者心理预期的投资性商品蛛网模型,运用现代经济控制论中的状态空间理论建立状态方程,对非均衡市场环境下投资性商品的价格运行系统实现稳定的条件展开分析。结果表明,非均衡市场环境下,市场对供需失衡的敏感程度位于一定区间内时,某一特定投资性商品的价格运行过程可实现渐近稳定;区间大小取决于投资者对预期收益的敏感程度以及供应商对商品前期价格的敏感程度,敏感程度越高,投资性商品价格运行越难趋于稳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秦昌才  
文章通过截取CGE模型中的国际贸易模块,以Armington函数为例对这一问题做了理论上的说明。在自由参数存在置信区间的理论假设前提之下,文章利用射影技术构建了标定参数的置信区间,从而精确地度量出与之相关的不稳定性。据此,可将由标定参数引起的CGE仿真模拟结果的不稳定性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阮锋儿  
本文通过运用古典和非古典方法,对同一产业内实施策略性不对称竞争的产品主流化企业与竞争合流企业寡占均衡的稳定性进行实证研究,以解释寡占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真正动因,以及不同诱因产生的策略性行为对市场结构和经济绩效的影响。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沈悦  张学峰  周奎省  
文章通过聚类分析将35个大中城市按2000-2009年住宅价格分为四组,结合面板单位根、协整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住宅价格和居民收入的均衡关系进行了分析,并运用FMOLS模型探讨了住房支付能力稳定性问题。分析表明:35个大中城市的住宅价格和居民收入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支付能力稳定性比较弱;住宅价格和居民收入互为因果关系;住房支付能力稳定性弱不是普遍现象,仅存在于高房价城市;除收入外,城市的食品消费、医疗、教育和交通通信等软硬件设施也是影响住宅价格的重要因素。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吴瑞君  朱宝树  
"胡焕庸线"是中国人口分布的重要基线。文章基于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和相关统计数据,通过对"胡焕庸线"两侧,以及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区人口迁移和分布变动的分析比较,发现改革开放以来"胡焕庸线"两侧的人口比例基本稳定,但人口非均衡分布变化呈现新特点:(1)人口迁移的主流向,按东、中、西部区分,表现为由中西部向东部"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趋势,而按"胡焕庸线"两侧东、西半壁区分,却表现为"涓涓细水向西流"。(2)近年来中西部地区人口向东部沿海地区持续高强度集聚的趋势有所转变,"胡焕庸线"两侧的"中间地带"(中部和西南部)成为中国人口净迁出不对称的"分水岭"。(3)中西南部的人口"空心化"受制于东部的空间极化效应,"胡焕庸线"的稳定对中国人口的均衡分布具有重要影响。人口空间分布的差异化充分反映了中国人口分布均衡与非均衡的矛盾统一,人口均衡分布的要义在于"均而不衡,衡而不均",因此,要实施非均衡的区域发展战略,加快区域和城乡统筹的新型城镇化进程,促进区域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均衡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琳璐  杜娟  徐冬梅  
受生产集约化和消费集中化的双重影响,我国农村电商产业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集聚特征。为判定我国农村电商产业空间集聚程度及其结构稳定性,本文以2004、2009、2014、2019年我国三大经济区的农村电商产业相关系数为核心研究指标,采用空间自相关及空间变异系数对农村电商产业空间结构稳定性展开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