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507)
- 2023(19707)
- 2022(17013)
- 2021(15928)
- 2020(13560)
- 2019(31611)
- 2018(31310)
- 2017(60191)
- 2016(32597)
- 2015(37199)
- 2014(37237)
- 2013(36926)
- 2012(34012)
- 2011(30818)
- 2010(30899)
- 2009(28689)
- 2008(28326)
- 2007(25008)
- 2006(21659)
- 2005(19217)
- 学科
- 济(138181)
- 经济(138030)
- 管理(94048)
- 业(89071)
- 企(73526)
- 企业(73526)
- 方法(65331)
- 数学(57230)
- 数学方法(56384)
- 中国(37000)
- 农(36220)
- 财(33367)
- 学(29768)
- 业经(29451)
- 地方(27099)
- 贸(26108)
- 贸易(26095)
- 易(25289)
- 制(23919)
- 农业(23914)
- 理论(22619)
- 环境(22421)
- 务(21240)
- 财务(21149)
- 财务管理(21099)
- 和(21080)
- 技术(20481)
- 企业财务(19978)
- 银(19591)
- 银行(19529)
- 机构
- 大学(475567)
- 学院(473524)
- 济(192291)
- 经济(188177)
- 管理(185159)
- 理学(160940)
- 研究(160030)
- 理学院(159101)
- 管理学(156004)
- 管理学院(155163)
- 中国(118909)
- 京(101918)
- 科学(100153)
- 财(85795)
- 所(81011)
- 农(77836)
- 研究所(74062)
- 中心(72387)
- 业大(71412)
- 财经(69764)
- 江(68005)
- 北京(64594)
- 经(63411)
- 范(62276)
- 师范(61669)
- 农业(61304)
- 经济学(58693)
- 院(58129)
- 州(55210)
- 经济学院(53059)
- 基金
- 项目(322991)
- 科学(253778)
- 基金(235054)
- 研究(232096)
- 家(205582)
- 国家(203949)
- 科学基金(175021)
- 社会(146272)
- 社会科(138679)
- 社会科学(138643)
- 省(124913)
- 基金项目(123860)
- 自然(115266)
- 自然科(112628)
- 自然科学(112597)
- 自然科学基金(110563)
- 教育(107266)
- 划(105761)
- 资助(98872)
- 编号(93625)
- 成果(75474)
- 重点(72547)
- 部(71368)
- 发(68502)
- 创(66326)
- 课题(64844)
- 科研(62073)
- 创新(61991)
- 教育部(61009)
- 国家社会(60297)
- 期刊
- 济(204358)
- 经济(204358)
- 研究(135748)
- 中国(86621)
- 学报(76362)
- 科学(70248)
- 农(69736)
- 管理(66410)
- 财(65401)
- 大学(57637)
- 学学(54324)
- 教育(49581)
- 农业(48153)
- 技术(42023)
- 融(37105)
- 金融(37105)
- 经济研究(33758)
- 财经(33754)
- 业经(32991)
- 经(28973)
- 问题(27927)
- 业(25993)
- 统计(24502)
- 图书(23751)
- 技术经济(23625)
- 版(22445)
- 策(22129)
- 科技(21910)
- 贸(21844)
- 资源(21380)
共检索到6830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寇冬雪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如何利用集聚效应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降低污染排放强度、提高资源环境利用效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将产业集聚分为专业化、多样化、相关多样化和无关多样化四种模式,选取2003—2017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考察产业集聚与环境污染的关系。结果显示: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均有助于改善环境污染。多样化集聚中,产业间内在关联性与环境污染呈现负相关。相关多样化集聚能显著改善环境污染,无关多样化集聚则会加剧环境污染。此外,上述结论存在一定程度的区域异质性并受城市特征的影响。专业化集聚程度的提升对西部地区和资源型城市的环境污染改善作用更大,多样化集聚程度的提升对东部地区和非资源型城市的环境污染改善作用更大。
关键词:
产业集聚模式 产业关联 环境污染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寇冬雪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如何利用集聚效应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降低污染排放强度、提高资源环境利用效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将产业集聚分为专业化、多样化、相关多样化和无关多样化四种模式,选取2003—2017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考察产业集聚与环境污染的关系。结果显示: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均有助于改善环境污染。多样化集聚中,产业间内在关联性与环境污染呈现负相关。相关多样化集聚能显著改善环境污染,无关多样化集聚则会加剧环境污染。此外,上述结论存在一定程度的区域异质性并受城市特征的影响。专业化集聚程度的提升对西部地区和资源型城市的环境污染改善作用更大,多样化集聚程度的提升对东部地区和非资源型城市的环境污染改善作用更大。
关键词:
产业集聚模式 产业关联 环境污染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文雯 王奇
通过构建城市人均污染排放—人口规模模型,运用我国285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对不同等级城市人口规模与环境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小城市人均污染排放量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增加呈递减趋势;中等城市人均污染排放量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增加呈先增加再减少的"倒U型"关系;大城市人均污染排放量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增加呈"正N型"关系;特大和超大城市人均污染排放量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增加呈"倒U型"关系;从全国范围看,城市人均污染排放量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增加呈"倒U型"关系。
关键词:
城镇化 城市等级 城市人口规模 环境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文雯 王奇
通过构建城市人均污染排放—人口规模模型,运用我国285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对不同等级城市人口规模与环境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小城市人均污染排放量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增加呈递减趋势;中等城市人均污染排放量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增加呈先增加再减少的"倒U型"关系;大城市人均污染排放量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增加呈"正N型"关系;特大和超大城市人均污染排放量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增加呈"倒U型"关系;从全国范围看,城市人均污染排放量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增加呈"倒U型"关系。
关键词:
城镇化 城市等级 城市人口规模 环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尚海洋 毛必文
产业集聚对环境污染影响的分析对于产业的总体布局有着深远的意义。选取我国31个省份2004~2013年的面板数据作为分析样本,以IPAT模型为基础,加入反映产业集聚的变量,实证分析了产业集聚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全国而言,产业集聚的提高,将会加重环境的污染;而分区来看,产业集聚能够改善东部地区的环境,对中西部地区环境污染却加重。在此基础上,对实证结果进行内生性检验,发现产业集聚与环境的关系处于"U"型曲线的上升阶段。基于实证结果,最后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以解决产业集聚发展与环境污染的两难问题。
关键词:
产业集聚 环境污染 IPAT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逯进 赵亚楠 陈阳
基于2003~2016年中国285个城市数据,讨论了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机制。主要研究结论为:(1)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可以显著降低环境污染;(2)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存在协同作用,在人力资本的影响下,技术创新显现出明确的减污效应,同时在技术创新的影响下,人力资本也显现出明确的减污效应;(3)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跨越各自的门槛值后,二者的协同效应会增强,减污效果更明显;(4)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是通过"产业清洁效应"、"外资清洁效应"和"金融清洁效应"3类中介途径实现的。研究结论为我国环境污染的治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人力资本 技术创新 环境污染 机制分析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可 豆建民
本文根据中国2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运用MIMIC模型(多指标多原因模型)构建了集聚综合指数,并用广义倾向评分法(GPS)实证分析了不同集聚水平对三种污染物的影响。研究发现集聚对三种污染物的影响存在差异且存在临界点:集聚对二氧化硫的影响作用呈倒“U”型,集聚对工业废水、工业粉尘的作用呈现“S”型。集聚水平小于0.2时,集聚促进了二氧化硫的排放;集聚水平超过0.34后,集聚对二氧化硫的排放产生抑制作用。集聚水平小于0.18时,集聚抑制了工业废水和工业粉尘的排放;集聚水平超过0.18后,集聚明显促进了工业废水和工业粉尘的排放。
关键词:
集聚 污染 城镇化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粉 孙祥栋 张亮亮
利用1999—2013年中国21个两位数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利用面板数据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产业集聚、技术创新与环境污染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工业集聚程度的提高能够显著减少工业污染排放、促进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对环境污染排放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环境污染排放具有循环累计因果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产业集聚对环境污染排放的抑制作用越来越明显,但长期内技术创新对环境污染波动的解释力将超越产业集聚。
关键词:
产业集聚 技术创新 环境污染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粉 孙祥栋 张亮亮
利用1999—2013年中国21个两位数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利用面板数据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产业集聚、技术创新与环境污染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工业集聚程度的提高能够显著减少工业污染排放、促进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对环境污染排放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环境污染排放具有循环累计因果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产业集聚对环境污染排放的抑制作用越来越明显,但长期内技术创新对环境污染波动的解释力将超越产业集聚。
关键词:
产业集聚 技术创新 环境污染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粉 孙祥栋 张亮亮
利用1999—2013年中国21个两位数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利用面板数据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产业集聚、技术创新与环境污染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工业集聚程度的提高能够显著减少工业污染排放、促进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对环境污染排放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环境污染排放具有循环累计因果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产业集聚对环境污染排放的抑制作用越来越明显,但长期内技术创新对环境污染波动的解释力将超越产业集聚。
关键词:
产业集聚 技术创新 环境污染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徐辉 杨烨
利用2003-2013年中国十大城市群所涉及的10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混合OLS方法,阐述了人口、产业集聚等因素的动态演化对环境污染影响的异质性。结果显示:工业废水排放量与城市群人口集聚度之间呈"倒U"型曲线关系,而工业二氧化硫和烟(粉)尘则与之呈"U"型曲线关系;随着人口集聚度的提高,产业专业化集聚对环境污染有先抑制后促进的作用,而产业多样化集聚则因污染物各异而呈现出不同的外部效应;城市群行政分割程度的加强会加重废水排放,但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硫、烟(粉)尘的排放。因此,各地区在城市群发展过程中应利用其"圈层"的结构特点,根据适度集聚原则确定群内人口的集聚度、产业的集聚模式。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徐辉 杨烨
利用2003-2013年中国十大城市群所涉及的10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混合OLS方法,阐述了人口、产业集聚等因素的动态演化对环境污染影响的异质性。结果显示:工业废水排放量与城市群人口集聚度之间呈"倒U"型曲线关系,而工业二氧化硫和烟(粉)尘则与之呈"U"型曲线关系;随着人口集聚度的提高,产业专业化集聚对环境污染有先抑制后促进的作用,而产业多样化集聚则因污染物各异而呈现出不同的外部效应;城市群行政分割程度的加强会加重废水排放,但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硫、烟(粉)尘的排放。因此,各地区在城市群发展过程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飞宇 赵爱清
近年来,"雾霾"等污染现象的频繁出现引起了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进一步关注。本文选取了我国285个地级及以上级别城市2003-2012年的数据为样本,采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全面回归分析了FDI对于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工业二氧化硫、工业废水和工业烟尘在城市间都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现象,60%以上的城市处于"高—高"型和"低—低"型的空间集群中。在此基础上,空间自相关模型表明FDI的引入对于我国城市环境污染具有"污染光环"和"污染天堂"的双重效应。不同地区的FDI对区域环境污染的影响在种类和方向上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我国在引进外资上需及时加强对某些新污染源的关注,同时注意东、中、西部地区的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曹杰 林云
选取2005~2012年我国制造业省级面板数据,从产业层面探讨我国制造业集聚与环境污染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控制了产业规模、外商直接投资、能源消耗、科技投入、环境规制等条件下,制造业集聚与环境污染之间呈倒"N"型关系,并且目前我国制造业集聚水平以中低集聚度为主,处于倒"N"型曲线的两个转折点之间。据此,提出了进一步提升制造业集聚水平以降低环境污染水平的政策建议,最终实现经济增长和保护环境的双赢。
关键词:
制造业集聚 环境污染 EG指数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筱乐
本文将集聚函数引入Copeland和Taylor模型,以市场化水平为门限变量,构建了工业集聚影响环境质量的门限模型,并结合2000-2009年我国30个省市的数据,运用门限回归方法对工业集聚与环境污染的关系进行了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工业集聚与环境污染呈倒U型关系。当市场化水平较低时,工业集聚会导致环境污染,并且随着市场化水平的提高,这种负面影响减弱;当市场化水平跨越更高门限值时,工业集聚会改善环境。本文建议根据各地区市场化进程的不同特征制定差异化政策以解决环境问题。
关键词:
工业集聚 环境污染 市场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