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590)
2023(17076)
2022(14270)
2021(13077)
2020(11220)
2019(25006)
2018(24697)
2017(47982)
2016(25661)
2015(28327)
2014(27678)
2013(27553)
2012(24923)
2011(22091)
2010(21959)
2009(20564)
2008(20040)
2007(17702)
2006(15289)
2005(13709)
作者
(72944)
(60974)
(60746)
(57452)
(38557)
(29039)
(27454)
(23759)
(23090)
(21470)
(20662)
(20392)
(19210)
(19203)
(18791)
(18602)
(18147)
(18053)
(17503)
(17370)
(15062)
(14851)
(14835)
(13978)
(13646)
(13577)
(13441)
(13359)
(12174)
(11883)
学科
(110106)
经济(109953)
(99636)
管理(89485)
(88544)
企业(88544)
方法(50712)
数学(41104)
数学方法(40661)
(35392)
业经(33943)
(33276)
中国(25450)
(24458)
财务(24413)
(24383)
财务管理(24377)
农业(23351)
企业财务(23142)
技术(21655)
(20970)
贸易(20960)
(20442)
地方(19151)
(18220)
理论(18040)
(17979)
(17958)
(16877)
(16693)
机构
学院(366883)
大学(362084)
(157306)
经济(154593)
管理(149536)
理学(129881)
理学院(128633)
管理学(126698)
管理学院(126022)
研究(115259)
中国(89434)
(73837)
(73646)
科学(68698)
(64338)
财经(58795)
(56343)
业大(56001)
(54124)
中心(53873)
(53553)
研究所(50949)
农业(50876)
经济学(48161)
北京(45013)
经济学院(43715)
财经大学(43684)
(42004)
(41736)
商学(41709)
基金
项目(250261)
科学(199519)
基金(185474)
研究(179414)
(161895)
国家(160534)
科学基金(140117)
社会(118190)
社会科(112437)
社会科学(112412)
基金项目(98740)
(98218)
自然(91519)
自然科(89507)
自然科学(89482)
自然科学基金(87944)
(81657)
教育(81242)
资助(74791)
编号(69689)
重点(55915)
(55453)
(55381)
成果(53837)
(53720)
创新(51136)
国家社会(49793)
(49782)
(49703)
科研(48259)
期刊
(170057)
经济(170057)
研究(100984)
中国(65319)
(60121)
管理(59707)
(59180)
学报(55584)
科学(52501)
大学(43380)
学学(41737)
农业(40453)
(33258)
金融(33258)
技术(32400)
业经(30143)
财经(29476)
教育(26784)
经济研究(26768)
(25427)
(23933)
问题(23042)
技术经济(19699)
(18631)
商业(17940)
现代(17580)
(17436)
科技(17430)
国际(17281)
统计(17220)
共检索到5309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谢子远  张海波  
本文引入交易成本、制造成本、竞争强度、技术创新等四个潜在中介变量,把制造业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三种类型,分别研究集聚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机理与路径,发现集聚虽然总体上提升了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但却对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产生了负面影响;交易成本、制造成本、竞争强度三个变量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中具有显著的正中介效应,而在资本密集型制造业中则产生了显著的负中介效应;在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中,只有制造成本的中介效应显著;虽然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制造业集聚均促进了产业技术创新,但不论在哪种类型的集聚中,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均不显著。研究结论对于产业集聚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具有启发意义。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沈倩岭  王小月  
通过构建专业化集聚指数、多样化集聚指数和集聚竞争效应指数,将产业集聚对四川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显示:在整体上,制造业专业化集聚不利于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制造业多样化集聚有利于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制造业集聚竞争效应不利于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分行业看,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专业化集聚有利于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而多样化集聚与集聚竞争效应不利于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资源密集型制造业与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则正好相反;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专业化集聚、多样化集聚与集聚竞争效应均有利于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艳  马珊  张成军  
文章选取2009—2016年数据,测算了河北省制造业的集聚水平和国际竞争力,通过面板模型定量刻画了河北省制造业集聚水平与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关系。结果表明,从整体来看,河北省制造业呈现了集聚化发展的态势,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较强并有明显提高。并且河北省制造业集聚水平对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存在行业异质性,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集聚水平与国际竞争力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纺织业集聚水平与国际竞争力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而其他制造业集聚水平与国际竞争力之间的关系不显著。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任同莲  齐俊妍  
在生产性服务投入日趋重要及制造业新型竞争优势重塑背景下,探究了生产性服务投入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渠道,并利用WIOD跨国行业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生产性服务投入显著促进了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提升,且国外生产性服务投入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作用大于国内生产性服务投入。从影响渠道来看,生产性服务投入通过种类效应和创新效应提升了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从不同种类和技术水平的服务投入来看,专业科技等中高技术服务投入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作用更大。从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和要素密集度来看,生产性服务投入对高技术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更为显著。从国家类型来看,发展中国家生产性服务投入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作用大于发达国家。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杜庆华  
本文在计算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程度和国际竞争力水平这两个指标的基础上,结合钻石模型分析了产业集聚对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结果发现,产业集聚显著地提升了国际竞争力,但这种提升存在行业结构上的差异。产业地理集聚度及其变化对国际竞争力影响的差异可以为政府的产业政策决策提供依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仁曾  
The paper reviews the empirical research on determinants for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industry. Three major difficulties in this research area are pointed out. Two famous empirical analysis models are reviewed in Chinese case. Finally, the paper estimates and tests a model on Chinese manufacturing cross sectional data set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dustry concentration, scale of economy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ave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汪素芹  贾志娟  曹玉书  
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承接外包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制造业承接国际外包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承接外包分工对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提升产生了积极影响,但对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与劳动密集型行业影响程度不同。其中,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竞争力的影响系数为1.103874,而对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影响系数为3.109623。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孙婷  余东华  张明志  
文章基于环境规制视角,通过构建联立方程模型实证分析技术创新、资本深化与制造业竞争力的内生关系,并利用分行业数据进一步检验不同污染密集度下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有何差异。研究结果发现,整体来看各变量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波特假说"得到验证。分行业回归结果显示,重度污染行业的多数变量对技术创新表现负向影响、缺乏内在创新动力,中度污染行业则明显存在资本过度深化问题。由于行业异质性,环境规制对国际竞争力表现差异化的影响,整体、中度和轻度污染行业呈现U型特征,而重度污染行业则表现为倒U型特征。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丹萍  毛江楠  
文章以中国15个制造业1999-2008年的数据为对象,以反映制造行业国际竞争力的RCA指数为模型的被解释变量,以衡量行业地理集聚度的C4指数为模型的解释变量,利用固定影响的变系数模型对C4指数与RCA指数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对于近90%的制造行业而言,两者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最后根据实证结论,文章提出了如何通过发展产业集聚提升制造业对外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杜凯  周勤  
本文通过计算Hoover系数、RCA指数和ITC指数来考察集聚经济布局下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状况。研究认为,首先,随着要素驱动程度不同,集聚经济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作用存在结构上的差异。其次,开放经济条件下民族制造业面临着更为严峻的竞争形势,因此国内市场的适当保护和扶植是必不可少的。最后,提升民族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一个重要切入点就是加强集聚经济效应对中高级以上技术型行业的扩散程度。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甄峰  赵彦云  
我国经济总量和制造业增加值总量已进入世界前列,但从产出、效率、市场、制度、创新等全方位衡量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却为我们展示了另一番不尽人意的景象。本文应用综合评价、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方法,通过与主要国家和地区间的国际比较和分析发现,中国制造业的硬实力具有较高的水平,优势体现在低成本和大市场,但也面临挑战;软实力则与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有待全面提升和改善。此项国际比较有助于全面理解我国制造业所处国际竞争地位,为我国制造业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指明方向。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保永文  马颖  
引入包含国内自主研发和国外技术引进的生产率函数,分析技术创新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机制,并利用2003~2010年中国制造业的行业面板数据,对异质创新成果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产业异质性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经验分析。结果表明:以专利申请量度量的技术创新显著提升了中国制造业的整体国际竞争力,对资本密集型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效果显著大于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技术含量较高的发明专利显著提升了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但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影响不显著;技术含量较低的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显著提高了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但对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影响不显著;技术创新主要通过产品差异化机制提升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由成本费用下降带来的成本竞争机制无显著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何耀光  任若恩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国际竞争力成为关系到我国工业以致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生死攸关的问题。国际市场是检测国际竞争力的最终场所。因此,研究出口业绩同国际竞争力的关系,明确国际竞争力对出口业绩的影响是很有必要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任若恩  
关于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初步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任若恩导言自80年代早期以来,中国进行了两个调整过程:一个是工业化过程,另一个是从中央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化。中国成功地采用了贸易驱动发展战略,这一战略在调鳖过程的两个方面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于明远  范爱军  
本文针对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运用多元回归、费景汉-拉尼斯分解等方法研究人口红利等因素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形成的影响及贡献度,分析了人口红利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和制约因素。研究表明,人口红利、创新能力、管理水平、地理集聚度、对外开放度的增加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物质资本水平越高、人力资本水平越高、劳动力市场灵活度越高,人口红利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效果越明显,人口红利提升国际竞争力相关因素影响和制约的程度因行业性质不同而有所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