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293)
- 2023(21654)
- 2022(18064)
- 2021(16665)
- 2020(14150)
- 2019(31845)
- 2018(31275)
- 2017(59453)
- 2016(32131)
- 2015(35672)
- 2014(35060)
- 2013(34965)
- 2012(32216)
- 2011(28988)
- 2010(29076)
- 2009(27343)
- 2008(27010)
- 2007(24102)
- 2006(21403)
- 2005(19573)
- 学科
- 济(153165)
- 经济(152979)
- 业(108156)
- 管理(103731)
- 企(93464)
- 企业(93464)
- 方法(63146)
- 数学(52928)
- 数学方法(52374)
- 财(41341)
- 农(40451)
- 业经(38548)
- 中国(37630)
- 地方(30452)
- 制(29794)
- 农业(28241)
- 学(27145)
- 务(26884)
- 财务(26836)
- 财务管理(26789)
- 贸(25922)
- 贸易(25904)
- 企业财务(25464)
- 易(25169)
- 技术(23385)
- 和(23019)
- 体(22012)
- 融(21820)
- 金融(21815)
- 银(21735)
- 机构
- 学院(466619)
- 大学(465792)
- 济(205479)
- 经济(201841)
- 管理(181639)
- 研究(160600)
- 理学(156441)
- 理学院(154756)
- 管理学(152326)
- 管理学院(151446)
- 中国(125047)
- 京(97927)
- 科学(95936)
- 财(95359)
- 所(80951)
- 农(80152)
- 财经(75492)
- 研究所(73129)
- 中心(72833)
- 江(70306)
- 经(68645)
- 业大(68351)
- 经济学(64029)
- 农业(62896)
- 北京(61365)
- 院(57592)
- 经济学院(57542)
- 范(56440)
- 财经大学(55810)
- 师范(55770)
- 基金
- 项目(309644)
- 科学(246137)
- 基金(229311)
- 研究(222276)
- 家(201042)
- 国家(199384)
- 科学基金(171730)
- 社会(146226)
- 社会科(138893)
- 社会科学(138860)
- 基金项目(120470)
- 省(119051)
- 自然(110753)
- 自然科(108240)
- 自然科学(108206)
- 自然科学基金(106374)
- 划(100349)
- 教育(100173)
- 资助(93617)
- 编号(86529)
- 重点(70085)
- 成果(69873)
- 部(68933)
- 发(67291)
- 创(66084)
- 国家社会(62146)
- 创新(61433)
- 科研(59385)
- 课题(59360)
- 教育部(59343)
- 期刊
- 济(231360)
- 经济(231360)
- 研究(138173)
- 中国(89604)
- 财(76464)
- 农(73370)
- 学报(72609)
- 管理(72358)
- 科学(69166)
- 大学(55778)
- 学学(53227)
- 农业(49695)
- 融(44874)
- 金融(44874)
- 技术(40353)
- 财经(38825)
- 经济研究(37676)
- 教育(37607)
- 业经(36246)
- 经(33533)
- 问题(30125)
- 业(28662)
- 技术经济(25506)
- 贸(25335)
- 统计(23981)
- 世界(23724)
- 国际(22248)
- 版(22211)
- 策(22060)
- 现代(21537)
共检索到7041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周小柯 席艳玲 吉生保
利用2001-2011年中国30个省区面板数据和系统GMM估计法,考察了制造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发现:两者在全国层面呈现"倒U"型关系;分区域看,东部地区产业集聚同经济增长呈"倒U"型关系,劳动力的拥挤效应十分明显;中西部地区产业集聚同经济增长则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产业集聚 经济增长 区域差异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坤
采用中国西部1991—2010年制造业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西部制造业的产业集聚、西部开发战略、产业结构等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2000年以来西部省份的产业集聚度的差异是造成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西部开发战略的后续效应递减,特别是人才匮乏、产业结构不合理、基础设施水平低等问题凸显;西部各省份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迫在眉睫。针对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均衡现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军 杨浩昌
本文用2001-201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产业聚集对制造业就业的影响及其地区差异。结果显示,在控制工资水平、资本投入、人力资本水平、出口依存度、进口依存度和技术创新等条件下,产业聚集能够显著促进制造业就业;分地区比较分析表明,产业聚集对制造业就业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产业聚集对制造业就业的促进作用最大,东北地区次之,其次是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最小。结合当前东部地区的产业聚集水平和制造业就业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地区的事实,推导出地区间制造业就业的差距将进一步扩大。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鼓励产业集群式发展,加大资本投资和出口,以及推进技术创新,对于促进制造业就业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产业聚集 制造业就业 地区差异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珍珍 陈功玉
物流产业集聚已经成为增强区域产业竞争力和经济活力的关键。本文基于1998-2007年31个省级面板数据计算了我国的物流产业集聚度指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物流产业集聚度的利益来源以及物流产业集聚度对工业增加值的影响。经分析得出物流产业集聚的发展存在空间结构上的差异。一些地区由于具有较强的资源禀赋优势和主导产业优势,而使得该地区的物流产业集聚度高于其他地区,同时这种物流产业集聚度的地区差异又导致了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发展水平的差异。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少甫 王伟 董登新
根据两部门经济增长模型,以1995~2009年中国省级数据为对象,运用分位数回归的方法考察人力资本、产业结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均表明: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在条件分布的不同位置,这种作用存在明显差异;产业结构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的转化也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人力资本的经济增长效应受产业结构的影响,与人力资本相适应的产业结构转化可以优化人力资本的配置,提高人力资本的产出效率,有助于经济持续、快速地增长。
关键词:
人力资本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分位数回归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吴三忙 李善同
本文利用中国31个省区169个制造业在1999~2009年的数据,实证分析了专业化、多样化和竞争程度等因素对制造业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全国样本范围内,专业化(MAR外部性)对制造业增长的影响为负,而多样化的产业环境(Jacobs外部性)和竞争(Porter外部性)有利于制造业的增长。在分地区、分产业和分地区分产业的分析中,专业化和多样化对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的制造业增长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竞争对制造业的增长始终具有显著正面效应。
关键词:
专业化 多样化 竞争 制造业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雷鹏
产业集群依托其内在机制,有力地推动了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地方政府通过培育地方产业集群,使本地生产系统的内力和国际资源的外力有效结合,提高了区域竞争力。然而,产业集聚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表现出其正面效应,同时也存在产业集聚会扩大区域差距的负面影响。本文通过《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提供的企业单位数和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两个指标对赫芬达尔指数进行大致的测算,虽然没有艾利森和格莱赛那样精确,但对产业空间集聚度测度没有较大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集聚度与工业总产值存在高度的正相关性。其他的相关制造业行业的集聚度大多与其工业总产值存在较强的正相关性。这也正说明了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正相关...
关键词:
制造业产业集聚 区域经济增长 政策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凤莲 段会娟
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研究在空间经济学框架下已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两者关系的经验检验较为缺乏且研究结论差异较大。本文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模型考察集聚、产业结构类型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表明集聚确实是内生的,考虑了内生性问题的SGMM估计显示:区位熵对经济增长具有不显著的促进作用,专业化而不是多元化的产业结构更有利于经济增长。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姚耀军
基于1997-200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以及分全国层面、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三个样本对金融发展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联系及其中间渠道重新进行检验,结果发现:中国金融发展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效应与区域因素有关;中国金融发展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中间渠道是技术进步效应而非技术效率增长效应。这意味着,加快中国金融体系改革,从而推动金融发展对于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全要素生产率 区域差异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杨浩昌
基于2001-201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分别研究了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并进一步分析了其内在原因。结果显示:在限定投资、消费、出口和人力资本的条件下,现阶段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均能显著促进经济增长,且人口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大于土地城镇化;无论是人口城镇化,还是土地城镇化,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都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其中中部地区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大,西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小;我国城镇化的经济增长效应符合"S"型曲线。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学礼 张茜 张超
房地产和制造业的发展对于区域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至关重要。本文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从行业增加值占比、投资增长率和产业空间基尼系数三个指标探讨房地产业和制造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根据区域特征,分析在东、中、西部三个地区,这三个指标对于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最终依据实证结果,分析在经济发展不同阶段,房地产和制造业对经济增长的不同影响的可能原因。一、引言近年来,中国房地产价格不断攀升,引发了房地产与实体经济关系、"房地产泡沫"、房地产调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公嵬 梁琦
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了2000-2007年我国制造业28个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及其分解指标,并将出口、集聚与TFP放在统一的框架下分析出口与集聚对TFP及其分解指标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业TFP年均增长4.3%,其中90%以上是由技术进步贡献的;行业之间的技术进步差距较小,技术效率变化差异较大,而后者是TFP增长差异的主要原因。出口和集聚的相互作用削弱了对TFP增长的影响,即便如此,出口仍显著促进了TFP增长,集聚对TFP及其分解指标均有明显的正向影响。市场化程度是制造业TFP增长和技术进步的最主要影响因素。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陈立泰 梁乐 张祖妞
采用物质资本集聚度、人力资本集聚度以及就业密度衡量服务业集聚水平,运用空间计量方法,研究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呈现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服务业物质资本集聚水平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呈弱化之势,人力资本集聚度的区域经济增长效应也由正转向负,而服务业就业密度、经济开放水平等因素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应该注重加强相邻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经济互助,协调发展;同时应提高我国服务业的集聚度,充分发挥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正向促进作用。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豆建民 刘叶
以2003—2012年中国285个地级市为样本,利用面板数据门限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不同规模城市经济增长的门限效应。结果表明:协同集聚对城市经济增长存在双重门限效应。当城市规模小于23.004万时,协同集聚对城市经济增长表现出明显抑制作用;当城市规模处于23.004万和199.996万之间时,两个产业间的互补效应逐渐显现,城市经济也从协同集聚中获得好处;当城市规模大于199.996万时,受资源、环境等条件限制,协同集聚对城市经济显示出一定抑制作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洪娟 廖信林
本文基于长三角制造业"二位数"行业1998-2010年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一节差分矩估计方法对城市群内的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分析。回归结果显示:制造业"二位数"行业的空间基尼系数与经济增长之间表现为强烈的非线性共生关系,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具有门槛效应,即产业集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由于过度集聚产生的负外部性,会使得集聚不利于经济增长。针对上述回归结果,本文给出了理论分析,并总结了结论的政策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空间相关性与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动态收敛的理论与实证分析——基于1953—2010年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区域间信贷资金流动性、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工业集聚、金融支持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来自中国2006—2019年省域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人力资本积累、经济增长与区域差异——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
经济增长、民生改善与地方官员晋升再考察——来自2000-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国际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金融发展缘何抑制了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分布异质视角下产业集聚与文化产业增长研究——基于分位数面板回归的经验证据
政府审计如何影响区域创新能力?——基于2003—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应急产业集聚和应急财政支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省级面板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