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39)
2023(8741)
2022(6995)
2021(6039)
2020(5181)
2019(11417)
2018(11089)
2017(22123)
2016(11424)
2015(13076)
2014(12922)
2013(13227)
2012(11429)
2011(9902)
2010(10119)
2009(9633)
2008(9885)
2007(9073)
2006(8029)
2005(7296)
作者
(32971)
(27757)
(27649)
(25996)
(17638)
(12966)
(12390)
(10746)
(10271)
(9993)
(9289)
(9185)
(9135)
(8610)
(8501)
(8263)
(8194)
(8043)
(7922)
(7838)
(6786)
(6709)
(6677)
(6279)
(6127)
(6075)
(6065)
(6020)
(5459)
(5389)
学科
(71872)
(67025)
企业(67025)
(63760)
经济(63696)
管理(53800)
业经(26901)
方法(26617)
(21123)
(20112)
数学(18874)
数学方法(18774)
技术(17012)
(16541)
财务(16502)
财务管理(16496)
农业(15851)
企业财务(15425)
中国(13720)
(13083)
产业(12224)
地方(12093)
(11962)
(11641)
企业经济(11001)
理论(10974)
技术管理(10832)
(10720)
经营(10556)
(9381)
机构
学院(180415)
大学(169731)
(84073)
经济(82931)
管理(79506)
理学(68801)
理学院(68284)
管理学(67603)
管理学院(67263)
研究(50676)
中国(41142)
(36822)
(34340)
财经(29942)
科学(28892)
(27800)
(27476)
(27064)
经济学(25296)
(24481)
商学(24020)
商学院(23817)
业大(23748)
经济学院(23193)
中心(23132)
经济管理(22604)
研究所(21938)
财经大学(21862)
农业(21810)
(21674)
基金
项目(117745)
科学(95923)
研究(87863)
基金(87436)
(73703)
国家(73026)
科学基金(66395)
社会(60151)
社会科(57553)
社会科学(57539)
(48533)
基金项目(46794)
自然(41543)
自然科(40515)
自然科学(40506)
自然科学基金(39856)
(37206)
教育(37139)
资助(34651)
编号(33778)
(31513)
(28630)
(27511)
创新(25709)
(25460)
国家社会(25455)
重点(25362)
成果(23912)
(23874)
人文(23209)
期刊
(96173)
经济(96173)
研究(48259)
管理(34596)
(30967)
中国(29661)
(26613)
科学(22129)
技术(20493)
业经(20003)
学报(19686)
农业(19025)
大学(15509)
财经(15251)
经济研究(15203)
学学(15040)
(13466)
(13461)
金融(13461)
技术经济(12928)
(12794)
问题(12657)
商业(11444)
现代(10580)
财会(9364)
世界(9299)
经济管理(9181)
(9113)
(9095)
资源(8853)
共检索到2606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鑫  
改善资源错配是实现物流产业转型升级并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文章基于物流业微观企业数据,实证检验了产业集聚对资源错配的非线性纠正效应。通过非线性关系检验发现,产业集聚和物流业资源错配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标准差与四分位差条件下的产业集聚水平临界值分别为0.0295和0.0331;通过动态滞后性检验发现,产业集聚对物流业资源错配的纠正效应存在显著的滞后性,标准差与四分位差条件下的当期产业集聚每提升1%将加剧资源错配4.0475%和4.0216%,滞后期产业集聚每提升1%将纠正资源错配2.9989%和-5.1158%。基于实证结论,文章提出一方面应鼓励优质物流企业在市场调节机制下形成自发性的产业集聚,同时减少强制性调控政策对市场机制的冲击和弱化,另一方面,考虑到产业集聚对资源错配的长期纠正效应,应通过集聚水平的提升纠正资源错配。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肖兴志  李沙沙  
改善资源错配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基于中国制造业微观企业数据,具体探讨产业集聚对中国制造业资源错配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在政府干预和市场经济的共同作用下,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和资源错配之间呈显著的倒"U"型关系,产业集聚水平只有高于临界值才能起到降低资源错配的作用;而且,产业集聚对资源错配的改善作用存在显著的滞后性;此外,产业集聚对资源错配的改善作用主要表现在技术密集型行业中,产业集聚对资源错配的影响具有显著的行业异质性。研究结论对改善中国制造业资源配置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晓  向佳丽  
文章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在对各地区服务业集聚水平及资源错配程度进行统计测度的基础上,对二者间的非线性影响关系进行了一系列检验。结果显示:服务业集聚与资本错配和劳动力错配之间均存在显著的“U”型关系,考察期内我国约77%的地区服务业集聚水平处于改善劳动力错配而加剧资本错配的阶段。从分行业检验结果来看,生产性和公共性服务业集聚对资本错配的“U”型检验显著,而消费性服务业不显著;生产性和消费性服务业集聚与劳动力错配的“U”型检验显著,公共性服务业则不显著。经测算,我国约63%的地区公共性服务业集聚水平正处于加剧资本错配阶段,而所有地区的生产性和消费性服务业集聚水平普遍较低,处于改善劳动力错配阶段。基于资源配置过度和不足视角的检验结果表明,资源错配类型的不同也会对估计结果产生影响。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季书涵  朱英明  
研究目标:分析产业集聚对资源错配的影响效果。研究方法:通过错配指数计算划分错配类型、面板门槛回归确定集聚发展阶段、面板聚类区分错配程度,最后对不同分类情况进行面板固定效应和Tobit模型回归分析。研究发现:影响资源错配的因素非常复杂,既与错配本身的技术因素有关,也与产业的空间集聚因素有关。产业集聚能在大多数情况下对资源错配起到积极效果,而处于产业集聚成长期且资本配置不足劳动力配置过度的行业资源错配情况最严重。研究创新:从内涵型错配和集聚发展阶段的视角,多方面分类比较。研究价值:产业集聚的资源错配效应研究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季书涵  朱英明  
研究目标:分析产业集聚对资源错配的影响效果。研究方法:通过错配指数计算划分错配类型、面板门槛回归确定集聚发展阶段、面板聚类区分错配程度,最后对不同分类情况进行面板固定效应和Tobit模型回归分析。研究发现:影响资源错配的因素非常复杂,既与错配本身的技术因素有关,也与产业的空间集聚因素有关。产业集聚能在大多数情况下对资源错配起到积极效果,而处于产业集聚成长期且资本配置不足劳动力配置过度的行业资源错配情况最严重。研究创新:从内涵型错配和集聚发展阶段的视角,多方面分类比较。研究价值:产业集聚的资源错配效应研究为行业补足发展短板,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从而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提供了参考。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俊峰  张安录  
运用边际分析法和拓展的C-D生产函数构建土地资源错配效率损失测度模型,探讨中国2000—2016年土地资源错配效率损失及变化特征,针对性提出土地资源错配纠正策略。结果表明:2000—2016年中国土地资源部门错配效率损失从3.29%下降到0.56%,空间错配效率损失则由9.34%下降到4.60%;土地资源部门错配指数小于空间错配指数,但土地资源部门错配效率损失值大于空间错配;中国土地资源错配类型、成因、损失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中西部错配程度较大,但效率损失值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土地资源错配效率损失与经济发展水平呈高度负相关关系。主要结论:中国土地资源错配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但损失依然比较严重,制约地区经济增长;提高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助于减轻土地资源错配损失;提升农地边际收益是纠正土地资源部门错配的根本路径;差别化区域发展战略与用地政策是纠正土地资源空间错配的有效且必要手段。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崔书会  李光勤  豆建民  
本文利用2003-2016年我国280个地级市的数据,分别测算了产业协同集聚指数、资本错配指数和劳动力错配指数,采用差分GMM方法考察产业协同集聚对资源错配的影响。结果发现:产业协同集聚的提高会显著降低资本错配指数和劳动力错配指数。分地区的回归发现:东部地区产业协同集聚改善了资本错配,对劳动力错配的负向作用不显著;中部地区产业协同集聚会改善资本错配,但会恶化劳动力错配;西部地区产业协同集聚则加剧了资本错配,但可以缓解劳动力错配情况。进一步的作用机制分析表明,产业协同集聚水平的提高,会显著提升金融业的专业化分工,进而改善资本错配,同时会提高劳动力成本,改善劳动力错配。本文的政策建议是通过产业协同集聚,可以提高金融业的专业化分工和劳动力成本,进而缓解资本和劳动力错配,提高经济效率,促进经济增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魏巍  郭砚  王球琳  
文章选取并分析2010-2019年我国30个省市区面板数据,实证研究流通产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的非线性效应。结果表明,流通产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存在阈值内外转换特征,阈值范围内流通产业集聚可显著促进制造业升级,反之则存在一定抑制作用。流通产业集聚对我国不同区域省份制造业的影响具有显著空间异质性。就控制变量而言,固定资产净值、劳动力投入、内部研发总投入均对制造业升级存在正向效应,其中劳动力投入的影响相对较弱。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晓蕾  
习总书记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指出要坚持新发展理念,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在过去多年以来强调的投资拉动、人口红利的基础上,新的发展理念应该重视改善资源错配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即使是在投资(K)和人口(L),甚至技术(TFP)都没有改变的情况下,纠正资源错配也可以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解决发展不充分的问题。如何充分利用市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程云翔  
基于维纳布尔斯的垂直联系模型,以物流业与传统制造业产业聚集为切入点,将交易成本和地区城市化水平因素纳入对物流业与制造业产业聚集的影响考察范围,结合实证研究得到物流业与制造业产业聚集双向影响不对称、产业聚集双向影响效应受交易成本和城市化水平综合影响的结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林昀  
解决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是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任务,产业分散以及资源错配被认为是助长环境污染的重要诱因。论文基于2010—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产业集聚、资源错配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整体来看产业集聚会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但在产业发展初期,集聚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污染物的排放;资源错配与污染物排放显著负相关,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这一结论仍然成立;产业集聚有利于减少资源错配,提高资源分配效率,从而减少环境污染,产业集聚与资源配置在环境治理过程中会产生正向协同效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林昀  
解决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是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任务,产业分散以及资源错配被认为是助长环境污染的重要诱因。论文基于2010—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产业集聚、资源错配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整体来看产业集聚会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但在产业发展初期,集聚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污染物的排放;资源错配与污染物排放显著负相关,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这一结论仍然成立;产业集聚有利于减少资源错配,提高资源分配效率,从而减少环境污染,产业集聚与资源配置在环境治理过程中会产生正向协同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烨  
文章通过研究产业集聚等相关理论,提出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与物流业效率影响的传导路径。基于我国34个省市2007—2016年的平行数据构建Tobit回归模型,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产业集聚对物流业效率的具体影响。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梁红艳  
本文分析了物流业集聚影响工业生产率的空间外溢效应机制,利用中国265个城市2003-2008年的面板数据和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了全国、东中西部内部、东中西部之间物流业集聚对工业生产率的直接影响、外溢效应及总效应,将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并考察了这三种影响的实现路径。研究结果显示:在全国整体层面,物流业集聚对工业生产率没有显著的直接影响,而通过技术效率路径对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外溢效应和总效应。在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物流业集聚对工业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外溢效应;在中部地区,物流业集聚对工业生产率的外溢效应不显著;在东中部地区之间,物流业集聚对工业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外溢效...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史梦昱  沈坤荣  
本文系统考察人才集聚、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检验人才集聚、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存在的非线性关系、共轭驱动效应及空间外溢效应。结果表明:人才集聚、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符合威廉姆森假说。就全国而言,人才集聚和产业集聚背离共轭状态;分区域样本中,中部地区人才和产业集聚处于协同发展的共轭驱动状态,东、西部地区尚未对区域经济增长形成协同发展的正向互动关系。人才集聚、产业集聚对本地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影响,产业集聚在短期和长期内均对邻近地区存在显著的负向作用,而人才集聚则表现出非线性溢出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