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50)
2023(13688)
2022(11636)
2021(10275)
2020(8925)
2019(20161)
2018(19680)
2017(38367)
2016(21130)
2015(23426)
2014(23450)
2013(23329)
2012(21576)
2011(19602)
2010(19440)
2009(18223)
2008(18282)
2007(16557)
2006(14255)
2005(12774)
作者
(64117)
(53987)
(53920)
(51055)
(33874)
(25981)
(24311)
(21018)
(20050)
(19084)
(18299)
(17688)
(17175)
(16976)
(16892)
(16702)
(16648)
(16005)
(15550)
(15473)
(13635)
(13159)
(13067)
(12295)
(12026)
(12013)
(11940)
(11868)
(10959)
(10733)
学科
(89864)
经济(89737)
管理(64105)
(62576)
(50471)
企业(50471)
方法(40771)
数学(36060)
数学方法(35781)
(28370)
(25442)
中国(21842)
(20851)
业经(20690)
(17902)
地方(17442)
(17273)
贸易(17270)
农业(16925)
(16796)
(15839)
财务(15808)
财务管理(15767)
企业财务(14952)
技术(14325)
(14288)
(14195)
银行(14139)
产业(13726)
环境(13618)
机构
大学(311641)
学院(310933)
(133417)
经济(130935)
管理(118648)
研究(105546)
理学(103410)
理学院(102256)
管理学(100681)
管理学院(100097)
中国(77733)
科学(66103)
(64083)
(62200)
(60695)
(54623)
业大(51090)
研究所(49803)
财经(49528)
农业(48320)
中心(48235)
(46606)
(44934)
经济学(42425)
北京(39483)
经济学院(38702)
(37421)
(37251)
财经大学(36783)
师范(36723)
基金
项目(213296)
科学(167627)
基金(156952)
研究(148791)
(139390)
国家(138288)
科学基金(117417)
社会(97759)
社会科(92961)
社会科学(92933)
基金项目(83927)
(83749)
自然(76718)
自然科(74994)
自然科学(74967)
自然科学基金(73689)
(70654)
教育(67231)
资助(63016)
编号(57322)
重点(48549)
(47414)
(46206)
成果(45459)
(45157)
创新(42407)
(41884)
科研(41614)
国家社会(41573)
计划(40668)
期刊
(141443)
经济(141443)
研究(86701)
中国(56676)
学报(55707)
(54758)
(49602)
科学(48897)
管理(41702)
大学(41092)
学学(39492)
农业(36268)
(26578)
金融(26578)
财经(25169)
技术(24027)
经济研究(23557)
业经(23504)
教育(23476)
(21705)
问题(19583)
(19385)
(16387)
技术经济(15750)
(15347)
科技(15109)
商业(14868)
统计(14330)
业大(14162)
理论(13980)
共检索到4458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常远  吴鹏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有较大提高,但城乡收入差距却逐渐扩大,原因之一是结构性错配。产业集聚通过影响产业结构变化而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影响。构建理论分析模型,阐述产业集聚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利用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广义矩估计方法,引入地区虚拟变量和产业集聚虚拟变量,实证检验产业集聚的收入分配效应;并以政府参与经济程度为门槛变量,比较分析政府参与经济程度在产业集聚收入分配效应中的异质性作用。结果表明:产业集聚有利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且存在地区性差异和阶段性特征;但收入分配效应随着产业集聚度提高而递减,产业集聚度为中度集聚时,收入分配效应最为显著;政府参与经济程度存在适度区间,当政府参与经济程度介于0. 131和0. 206之间时,产业集聚的收入分配效应最为显著。新时期改进收入分配结构,不仅要关注产业集聚的影响,还要深层次地关注政府参与经济程度不同所带来的异质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廷海  
产业集聚是现代商务中心区最典型的经济学特征,是扩大城市商业规模的有效途径。CBD产业集聚效应是现代商务中心区发展的内在动力,其效应的发挥是通过产业集聚机制得以实现的。本文从CBD产业集聚的内涵出发,着重分析了CBD产业集聚的经济效应与动力机制,最后针对安徽省CBD产业集聚的现状提出推动安徽省现代商务中心区发展的相应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廷海  
产业集聚是现代商务中心区最典型的经济学特征,是扩大城市商业规模的有效途径。CBD产业集聚效应是现代商务中心区发展的内在动力,其效应的发挥是通过产业集聚机制得以实现的。本文从CBD产业集聚的内涵出发,着重分析了CBD产业集聚的经济效应与动力机制,最后针对安徽省CBD产业集聚的现状,提出推动安徽省现代商务中心区发展的相应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夏凯丽  田曦  应瑞瑶  
文章从就业和产值两个视角出发,测算各城市就业集聚与产值集聚指标,使用面板回归衡量从2004—2013年十年间我国地级市层面的产业集聚对房价波动的影响。结果显示,就业集聚与产值集聚都会促进房价和房价收入比的上涨,而且毗邻城市房价之间还存在着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城市环境特征因素对房价、房价收入比也有显著的影响,其中小学师生比、人均医院床位数以及每万人公共拥有公共汽电车数的增加对房价、房价收入比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城镇登记失业率、人均二氧化硫排放量、人均绿地面积对房价、房价收入比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市区人口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晶  
对于大部分国家而言,产业集聚依旧是推动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产业集聚所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对于城市经济效率的提升至关重要,既能够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能够有效扩大内需。因此,本文利用2010-2018年我国293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就产业集聚对于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旨在为各地区推进产业集聚、提升城市经济效率提供理论指导。得出:从全国层面来看,制造业集聚(MA)与共聚(CoA)会对城市经济效率造成抑制作用,服务业集聚(SA)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不明显;从区域层面来看,制造业集聚(MA)对东部、中部以及西部城市经济效率都会造成抑制作用;服务业集聚(SA)对东部和西部城市经济效率会造成抑制作用,但对中部城市经济效率会带来推动作用;共聚(CoA)对东部城市经济效率会造成抑制作用,但对中部和西部城市经济效率会带来推动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夏凯丽  田曦  应瑞瑶  
文章从就业和产值两个视角出发,测算各城市就业集聚与产值集聚指标,使用面板回归衡量从2004—2013年十年间我国地级市层面的产业集聚对房价波动的影响。结果显示,就业集聚与产值集聚都会促进房价和房价收入比的上涨,而且毗邻城市房价之间还存在着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城市环境特征因素对房价、房价收入比也有显著的影响,其中小学师生比、人均医院床位数以及每万人公共拥有公共汽电车数的增加对房价、房价收入比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城镇登记失业率、人均二氧化硫排放量、人均绿地面积对房价、房价收入比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市区人口密度因素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松岭  
本文改进了Ellision和Glaeser定义的地理集中度指数,建立了产业集中度指数并对河南省2003-2009年20个产业的集聚程度进行了测算。我们的结论是,河南省20个产业在2003-2006年间总体集聚程度提高,在2006-2009年间集聚程度大幅下降;河南省产业集聚程度变动的机制与各产业拥有的垄断优势强弱呈正相关关系;这种垄断优势不一定是大企业所特有的,中小企业如果在技术、管理和品牌方面拥有垄断优势也会加强产业的集聚程度,相反大企业仅仅生产规模大而没有其他的垄断优势,则产业的集聚程度会减弱。Por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祝佳  
本文在分析广东省服务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以广东省服务业各行业2005-2010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就广东省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比较分析广东省服务业集聚效应的行业差异程度。结果表明,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都存在显著正向效应,但服务业集聚效应存在行业差异。其中新兴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促进作用较大,而传统服务业集聚对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小。因此,广东省应大力发展服务业,尤其是产业集聚效应较大的新兴生产性服务业以促进广东省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施新平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飞速发展,物流业作为第三产业,其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格局的变迁和优化,产业集聚趋势愈加明显,产业集聚与物流业的"两业联动"对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是"互联网+"的出现,互联网的联结进一步推动了产业间联动。在此背景下,产业集聚与物流业效率之间有何关系?两者能否相互促进、协同发展?本文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薛东前  张志杰  郭晶  马蓓蓓  
通过《西安市统计年鉴》和西安市黄页,结合Google等搜索工具,收集文化产业相关企业点信息,借助生命周期相关理论,根据产业发展的整个生命周期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已经达到最大经济效益所用的时间,将文化产业集聚类型区划分为引领型、长寿型、富裕型、问题型。研究西安市文化产业整体基于Ks、T指数和Q指数的集聚特征,将文化产业区域集聚形成机制分为资源导向型产业集聚和市场导向型产业集聚。从文化资源开发、消费市场的培育、政府机构的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四个方面,提出促进区域文化产业的集聚发展的具体措施,以期对西安市文化产业的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参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志敏  
目前,不同学术领域的学者们虽然基于不同视角和方法各自对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进行了阐释,强调了个别关键要素在产业集群形成过程中所发挥的主导作用,但是并没有说明这些关键要素是在产业集群形成过程中的哪个阶段发挥主导作用。本文从产业集群形成机制的研究现状出发,介绍了不同学术领域学者们的主要观点及其局限性,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和阐述了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以及在不同阶段产业集群形成的动力机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小芬  
本文基于双重中介效应视角,选取2013-2021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电商产业集聚对居民消费潜能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电商产业集聚促进居民消费潜能提升,产业结构、居民收入在电商产业集聚对居民消费潜能的作用中发挥显著中介效应。文章建议加快电商产业高水平集聚、发挥电商产业集聚的就业带动功能、运用技术赋能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以促进居民收入不断增长和产业结构加速升级,进一步释放居民消费潜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宏毅  
文章选取2001—2015年中国20个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采用空间基尼系数测算了制造业产业集聚水平,实证考察了环境规制对制造业产业集聚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在制造业行业层面和高集聚行业层面环境规制与制造业产业集聚之间呈现明显的U型关系,在低集聚行业层面环境规制并没有产生产业集聚效应。由于中国目前的制造业集聚程度并不高,环境规制的增强并不会抑制我国制造业产业集聚的发展。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艳荣  刘业政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研究了农业产业集聚对农民收入的影响。通过理论模型分析认为,农业产业集聚的形成机理是有利于农民收入的增加,但通过误差修正模型并利用安徽砀山酥梨农业产业集聚区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农业产业集聚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不显著。进而找出了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结论不一致的原因。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彭代彦  袁畅  
本文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出发,基于中国2005—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DSDM),分析了产业集聚对城乡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发现:城乡收入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空间集聚和路径依赖现象;整体上,产业集聚会缩小本地区及邻近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并且相关影响呈现出长期增强趋势;进一步分析发现,产业集聚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地区和行业差异。基于此,结合各地区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发展优势产业、优化产业布局、实现城乡融合等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