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28)
- 2023(14367)
- 2022(12383)
- 2021(11489)
- 2020(9779)
- 2019(21946)
- 2018(21798)
- 2017(41977)
- 2016(22860)
- 2015(25487)
- 2014(25184)
- 2013(25231)
- 2012(23010)
- 2011(20635)
- 2010(20244)
- 2009(18209)
- 2008(17527)
- 2007(15217)
- 2006(13113)
- 2005(11158)
- 学科
- 济(93270)
- 经济(93178)
- 管理(64149)
- 业(63705)
- 企(51243)
- 企业(51243)
- 方法(43569)
- 数学(38087)
- 数学方法(37743)
- 农(26697)
- 中国(22616)
- 财(21639)
- 业经(21453)
- 地方(21184)
- 贸(20948)
- 贸易(20942)
- 学(20519)
- 易(20416)
- 技术(19388)
- 农业(18125)
- 环境(14866)
- 制(14348)
- 产业(14131)
- 和(13764)
- 理论(13762)
- 出(13353)
- 务(12805)
- 财务(12739)
- 财务管理(12718)
- 划(12305)
- 机构
- 大学(323171)
- 学院(322833)
- 管理(130174)
- 济(129147)
- 经济(126474)
- 理学(114263)
- 理学院(113026)
- 管理学(111104)
- 管理学院(110558)
- 研究(108439)
- 中国(76747)
- 科学(71109)
- 京(68218)
- 农(61435)
- 业大(55782)
- 所(55020)
- 财(53713)
- 研究所(50927)
- 中心(49100)
- 农业(48734)
- 江(46180)
- 财经(44223)
- 北京(42101)
- 范(41300)
- 师范(40789)
- 经(40365)
- 院(39067)
- 经济学(38482)
- 州(37203)
- 技术(35299)
- 基金
- 项目(233890)
- 科学(182660)
- 基金(169093)
- 研究(164965)
- 家(149868)
- 国家(148671)
- 科学基金(126771)
- 社会(104031)
- 社会科(98786)
- 社会科学(98757)
- 省(94090)
- 基金项目(91363)
- 自然(84675)
- 自然科(82676)
- 自然科学(82650)
- 自然科学基金(81166)
- 划(77980)
- 教育(74406)
- 资助(68845)
- 编号(65844)
- 重点(52471)
- 发(50805)
- 部(50545)
- 成果(50531)
- 创(49521)
- 创新(46251)
- 课题(45021)
- 科研(44977)
- 计划(44406)
- 国家社会(42623)
- 期刊
- 济(134088)
- 经济(134088)
- 研究(88269)
- 学报(58639)
- 中国(57803)
- 农(55279)
- 科学(51453)
- 管理(44886)
- 大学(43089)
- 学学(41005)
- 农业(38601)
- 财(38317)
- 教育(31192)
- 技术(28595)
- 业经(23588)
- 融(21964)
- 金融(21964)
- 经济研究(21613)
- 财经(20527)
- 业(20087)
- 科技(18883)
- 问题(18194)
- 经(17578)
- 技术经济(17117)
- 业大(16065)
- 图书(15982)
- 版(15877)
- 理论(14909)
- 资源(14716)
- 商业(14585)
共检索到4525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毕红毅 张海洋
本文将产业集聚因素纳入了外商直接投资(FDI)技术溢出的研究中,运用面板数据从行业的角度对比分析了山东省2000-2009年在有产业集聚倾向的行业与没有集聚倾向行业中FDI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得出结论是山东省引进的外商直接投资存在技术溢出效应;相关行业的产业集聚抑制了FDI的技术溢出;同时产业集聚也抑制了流动资本周转率和资产负债率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FDI 技术进步 产业集聚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燕 徐妍
文章根据1997年~2010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的产值数据,计算了分行业的EG指数和Moran指数,以考察中国高技术产业空间集聚的行业特性。研究发现:其一,航空航天器制造业为高度集聚,医药类和电子信息类的高技术行业分别为中、低度集聚,这种行业差异主要由政策、技术、资金等多种市场进入壁垒综合导致;其二,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布局为负空间自相关,说明高产值区域的集聚经济效应尚未明显地向外围地区扩散,其它高技术行业布局均为正空间自相关,说明高产值区域在空间上呈现彼此邻近的片状分布。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洪伟 陈银 李骏
利用1998—2011年中国省域层面高技术产业的宏观数据,以知识溢出为中介变量,实证分析了产业集聚与技术学习成本的关系以及知识溢出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产业集聚与技术学习成本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产业集聚与知识溢出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知识溢出在产业集聚与技术学习成本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即产业集聚通过知识溢出降低了企业的技术学习成本。
关键词:
产业集聚 学习成本 知识溢出 高技术产业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蒋兰陵
笔者从产业集聚的视角建立产业集聚、溢出偏向性与工资不平等之间的研究框架,利用2001年~2011年20个制造业产业的面板数据,运用联立方程估计等方法进行检验,发现三个产业集聚考察指标中仅产业间集聚度对溢出偏向性的影响最直接、最显著,除此以外溢出偏向性还受所有制性质和贸易开放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产业集聚也对工资不平等产生影响。产业内集聚度与产业间集聚度的提升加剧了工资不平等。因所有制和贸易开放度偏向的FDI溢出效应对工资不平等产生积极、显著的正面影响,当然工资不平等的程度递增也受技能劳动力的相对供给及研发投入等因素的正面影响。
关键词:
产业集聚 溢出偏向性 工资不平等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嬛
作为吸引FDI最多的发展中国家,FDI是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FDI究竟会对中国经济和企业发展产生何种影响,却存在争议。本文利用1998—2010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从集聚的视角分析FDI对内资企业绩效的溢出作用,并认为FDI集聚的动态过程会对FDI集聚的溢出效应产生影响。研究发现,FDI集聚对内资企业绩效存在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但这种溢出效应受到FDI集聚时间的负向调节影响,集聚时间越长,溢出效应越弱。此外,FDI无节奏的集聚也负向调节FDI集聚的溢出效应,集聚越无节奏,FDI集聚的溢出效应越小。最后,FDI不同的集聚水平、不同的产业背景都会对FDI集聚的溢出效应以及集聚过程的调节作用产生影响。本研究有助于深刻理解发展中经济体背景下FDI集聚以及集聚过程对东道国企业的影响,在实践中也为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提供了决策依据。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企业绩效 集聚 时间 节奏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胡健 焦兵
本文选择我国西部石油天然气产业和煤炭产业为研究样本,对我国西部能源产业的技术溢出与产业集聚的累积循环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①西部地区能源产业技术溢出与产业集聚之间存在着累积循环效应;②资源禀赋差异是我国西部能源产业集聚的首要影响因素,而技术溢出、劳动力集聚以及中间投入要素的集中也与能源产业的集聚存在正相关关系,这与新经济地理学派观点相一致;③西部地区能源产业集聚水平、竞争程度、专业化程度以及西部地区产业的分散化程度与其技术溢出水平显著相关。因此,只要构建好西部能源产业创新平台,就可以充分发挥产业集聚与技术溢出之间的正反馈作用,从而促进西部地区由能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进而向经济优势的转化...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彭中文 何新城
文章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检验FDI对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效率溢出和不同区间下技术无效率参数的边际效益。研究发现:FDI技术效率溢出提高了装备制造业整体的技术效率,对装备制造企业存在正向的溢出效应;产业集聚对装备制造业技术效率溢出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即使改变所有权性质,产业集聚仍然对技术溢出有促进作用,但显著性降低;行业规模扩大和R&D投入增加均有助于该行业技术效率的提高。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叶晓婧
本文就人工智能对流通产业集聚的影响展开理论分析,并利用我国城市样本数据实证检验二者间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人工智能对流通产业集聚存在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影响,当越过2.095门槛值时,人工智能对流通产业集聚的促进作用明显显现。人工智能经由人力资本和技术溢出的路径传导作用影响流通产业集聚。据此,本文建议深刻认识智能技术赋能作用、营造良好的流通智能化政策环境、积极培育智能技术人才和推动数字新基建,为流通产业集聚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崔春山 郑海燕
文章通过构建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探究2009—2020年中国高技术产业集聚、技术溢出对碳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高技术产业集聚显著推动碳生产率提升;同时,技术溢出在高技术产业集聚对碳生产率的影响中具有正向杠杆效应。就产业异质性而言,高技术制造业集聚对碳生产率的提升效能大于高技术服务业,但技术溢出对高技术服务业的调节作用大于高技术制造业。就地区异质性而言,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集聚对碳生产率的提升作用高于东、中部地区。因此,应当推进高技术产业供给侧改革、优化区域高技术产业资源配置、打造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集聚园区,着力推进高技术产业绿色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崔春山 郑海燕
文章通过构建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探究2009—2020年中国高技术产业集聚、技术溢出对碳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高技术产业集聚显著推动碳生产率提升;同时,技术溢出在高技术产业集聚对碳生产率的影响中具有正向杠杆效应。就产业异质性而言,高技术制造业集聚对碳生产率的提升效能大于高技术服务业,但技术溢出对高技术服务业的调节作用大于高技术制造业。就地区异质性而言,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集聚对碳生产率的提升作用高于东、中部地区。因此,应当推进高技术产业供给侧改革、优化区域高技术产业资源配置、打造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集聚园区,着力推进高技术产业绿色发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类骁 韩伯棠
利用我国30个省份2008—2017年的数据,构建Super-SBM模型测度各区域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进而利用门槛面板模型,以环境规制和产业集聚为门槛变量,实证研究贸易对区域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溢出的非线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从效率值来看,我国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增长迅速,但区域发展不平衡性严重,东部地区的效率值遥遥领先于中西部地区。(2)从门槛结果来看,贸易对区域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溢出显著存在环境规制、产业集聚的双门槛效应。(3)从作用机制来看,环境规制下的贸易与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呈"U"型关系,随着环境规制强度提高,溢出的挤出效应逐步转为激励效应,影响由负变正且作用逐渐增大;产业集聚下的贸易与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呈"N"型关系,仅当产业集聚水平跨过第二门槛时,影响显著为正;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表现为显著的直接推动作用和间接门槛作用,产业集聚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仅表现为间接门槛作用。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林冰
利用中国20个制造业行业2003-2011年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产业集聚、FDI技术溢出对不同集聚度行业技术进步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策略:高集聚度行业应逐步放宽对FDI的限制,发挥规模效应;中集聚度行业通过市场竞争效应推进行业自主创新;低集聚度行业应利用FDI先进技术实现对行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
关键词:
产业集聚 FDI技术溢出 技术进步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晓红 王皓 朱明侠
基于中国156个高新区城市2000—2017年面板数据,通过门槛回归等模型并加入技术差距等因素,分析了产业集聚、FDI技术溢出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论如下:(1)各个城市间的技术水平存在差异,产业集聚对高新区所在城市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正向效应,且技术溢出和产业集聚的作用程度依赖于城市间的技术差异;(2)产业集聚、技术溢出与技术差距表现出非线性关系,不同程度的技术差距对产业的集聚效应以及技术溢出效应会产生不同影响作用;(3)技术溢出和产业集聚对技术中等城市的经济增长影响效果最显著,对技术较弱和发达城市则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彭继增 邓千千
本文利用2006—2017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分别从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两个维度,构建面板门槛模型研究中国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母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1)OFDI逆向技术溢出作用于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中,存在以金融集聚为门槛变量的单一门槛效应;(2)无论是从产业结构高级化维度还是产业结构合理化维度来看,随着地区金融集聚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均呈现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变化趋势;(3)我国东部及少部分西部地区金融集聚处于门槛值之上,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当地产业结构升级起到促进作用,而部分中部地区的金融集聚并未跨越门槛值,尚处于OFDI逆向技术溢出抑制产业结构升级的阶段。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段会娟 梁琦
知识溢出是产业集聚的重要力量。知识的创新、扩散与积累都是在集聚体内进行的,集聚的存在也为知识溢出关联提供了产业网络基础,两者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然而,知识溢出效应的产生不仅仅需要企业地理位置上的邻近,更重要的是企业之间密切的互动联系。对两者关系的探讨对我国工业园区建设以及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知识 知识溢出 产业集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