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02)
- 2023(14509)
- 2022(12299)
- 2021(11087)
- 2020(9477)
- 2019(20912)
- 2018(20552)
- 2017(38819)
- 2016(21239)
- 2015(23521)
- 2014(22903)
- 2013(22589)
- 2012(21059)
- 2011(19114)
- 2010(18944)
- 2009(17490)
- 2008(17456)
- 2007(15948)
- 2006(13671)
- 2005(11916)
- 学科
- 济(90065)
- 经济(89988)
- 业(62207)
- 管理(61392)
- 企(50567)
- 企业(50567)
- 方法(38648)
- 数学(33640)
- 数学方法(33357)
- 农(24706)
- 中国(22815)
- 技术(22277)
- 地方(21505)
- 业经(20713)
- 财(20662)
- 学(19991)
- 贸(16996)
- 贸易(16989)
- 农业(16903)
- 易(16453)
- 制(15334)
- 产业(14309)
- 技术管理(13939)
- 环境(13381)
- 银(13070)
- 和(13006)
- 银行(13004)
- 理论(12804)
- 务(12673)
- 财务(12651)
- 机构
- 学院(306043)
- 大学(304371)
- 济(125339)
- 经济(122848)
- 管理(116620)
- 研究(106865)
- 理学(101493)
- 理学院(100277)
- 管理学(98564)
- 管理学院(97978)
- 中国(77981)
- 科学(70186)
- 京(63802)
- 农(60889)
- 所(55839)
- 财(53555)
- 业大(51619)
- 研究所(51497)
- 中心(49177)
- 农业(48558)
- 江(46762)
- 财经(43357)
- 北京(39385)
- 经(39382)
- 范(39322)
- 师范(38781)
- 经济学(38532)
- 院(38521)
- 州(36788)
- 经济学院(35145)
- 基金
- 项目(213938)
- 科学(168034)
- 基金(154289)
- 研究(149351)
- 家(138476)
- 国家(137346)
- 科学基金(116039)
- 社会(95461)
- 社会科(90677)
- 社会科学(90650)
- 省(86484)
- 基金项目(83081)
- 自然(76678)
- 自然科(74944)
- 自然科学(74918)
- 自然科学基金(73612)
- 划(73104)
- 教育(67577)
- 资助(60635)
- 编号(58253)
- 创(49707)
- 重点(49484)
- 发(48300)
- 部(45895)
- 创新(45792)
- 成果(45253)
- 计划(42297)
- 科研(41451)
- 课题(41011)
- 业(40057)
共检索到4390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杜江 张伟科 葛尧
通过构建面板门槛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采用2001~2015年中国29个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产业集聚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是否存在门槛效应和空间效应。研究结果显示:产业集聚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非线性,呈U型;各地区技术创新在空间上并非随机分布,而是存在空间相关性和空间溢出效应;空间上的地理特征、社会经济特征和人力资本特征对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有显著正向作用,且各地区技术创新受其地区产业集聚的影响。
关键词:
产业集聚 技术创新 空间溢出 门槛效应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杜江 张伟科 葛尧
通过构建面板门槛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采用20012015年中国29个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产业集聚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是否存在门槛效应和空间效应。研究结果显示:产业集聚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非线性,呈U型;各地区技术创新在空间上并非随机分布,而是存在空间相关性和空间溢出效应;空间上的地理特征、社会经济特征和人力资本特征对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有显著正向作用,且各地区技术创新受其地区产业集聚的影响。
关键词:
产业集聚 技术创新 空间溢出 门槛效应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修国义 朱悦 刘毅
采用2005-2016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面板门槛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金融集聚对科技创新效率的作用关系是否存在门槛效应和空间效应。结果发现,区域内部金融集聚与科技创新效率间存在非线性关系,门槛效应显著,金融集聚对科技创新效率的支持作用存在阶段性差异;通过测定Moran’s I指数值发现,金融集聚与科技创新效率在空间上具有协同变动趋势;政府科技支持、人力资本储备和对外开放度均可推动科技创新效率提升。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赵放 蒋国梁 徐熠 李文婷
激发区域绿色创新活力,充分释放数字产业集聚对区域绿色创新的赋能效应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基于2011—2022年中国内地30个省份面板数据,分析数字产业集聚对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和内在作用机理,并结合政府数字支持力度、市场化水平与数字基础建设,考察数字产业集聚对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的差异化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第一,数字产业集聚显著提升区域绿色创新水平,且该结论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第二,数字产业集聚通过加速人力资本、技术、研发资金等创新要素汇聚、加大政府环境规制力度、加快绿色金融发展和促进市场竞争,进而提升区域绿色创新水平;第三,数字产业集聚对政府数字支持力度大、市场化水平高、数字基础发展相对薄弱地区的绿色创新促进效应更显著。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优化数字产业布局、激发区域绿色技术创新活力的针对性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牛冲槐 杜弼云 牛彤
将技术创新分为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两个维度,运用我国1996~2011年的数据,首先建立VAR模型,通过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后,建立VEC模型,分别探究我国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技术创新对就业的影响。并建立脉冲响应函数,模拟就业对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冲击的响应。结果显示:(1)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都会促进就业,但过程创新的作用更加显著;(2)技术创新对就业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更加稳定而明显。本文力图通过分析技术创新的就业效应,为我国改善就业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程中华
文章基于2004-2013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静态与动态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表明,中国创新产出存在显著的全局空间正相关性,并且形成了全局空间的中心-外围模式和局域空间的俱乐部模式;创新产出的高值集聚区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而低值集聚区主要集中在宁夏、甘肃、青海等西部地区。动态空间回归结果表明,制造业集聚和市场潜能有利于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作用不显著。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军 杨浩昌 李廉水
本文用2001—2012年中国省级制造业面板数据,研究了产业聚集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理论分析表明:产业聚集能有效推动协同创新,促进知识的产生;有利于知识和技术的溢出与扩散,从而推动技术创新。实证分析显示,在控制了科技人员投入、科技经费投入、外商直接投资和制度创新等条件下,产业聚集显著促进技术创新;分区域比较分析表明,产业聚集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产业聚集对技术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大于中西部地区。结合当前东部地区产业聚集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的事实,推导出地区间技术创新能力的差异将进一步扩大。
关键词:
产业聚集 技术创新 区域差异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媛瑞
在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背景下,绿色技术创新成为促进流通业绿色高效发展的重要科技支撑。本文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实证研究绿色技术创新对区域流通业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技术创新显著促进了流通业效率提升,对我国不同区域的影响存在空间异质性,绿色技术创新对中部地区流通业效率的驱动效应强于东部和西部;绿色技术创新影响区域流通业效率的过程中存在人力资本的双重门槛效应,随着人力资本水平的逐步增加,绿色技术创新对区域流通业效率的影响呈现出边际递增的特征;绿色技术创新对区域流通业效率的影响存在产业集聚的单门槛效应,当产业集聚水平跨过门槛值后,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果得到显著提高。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林善浪 张作雄 刘国平
本文采用我国1997-2009年省域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的研究方法,实证分析了技术创新、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对区域碳生产率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区域碳生产率具有较强的空间相关性,采用空间计量的方法往往可以更好地解释我国区域碳生产率的空间变化;在影响因素方面,我国区域碳生产率主要受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和产业结构的影响,技术创新的影响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制造业的集聚不经济和产业结构低下是当前阻碍我国碳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原因;从时间趋势上看,技术创新对提高我国区域碳生产率的作用在逐步增强,但在不同区域表现有所不同。因此,仅从技术创新的角度来提高碳生产率的努力往往事倍功半,必须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和...
[期刊] 改革
[作者]
文婷 李继华
产业集聚有利于技术创新,也只有不断创新的产业集群才能获得持续竞争力。如何实现产业集聚并且使集聚区的产业具有创新能力是理论界非常关注的问题。通过分析产业集聚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发现外源集聚和内源集聚方式都不能适应我国发达地区园区的发展,而混合集聚方式才能使园区的集聚产业持续创新。
关键词:
技术创新 产业集聚 产业经济 园区经济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谷波 董克 汪涛
创意产业集聚对区域技术创新及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但其中的内在机理尚不清晰。文章构建了计量经济模型,基于安徽省地级市统计数据,对各市创意产业集聚水平进行了测量,并研究了创意产业集聚、技术创新、开放程度等因素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表明:安徽省创意产业已经呈现一定的集聚现象,创意产业发展对经济较为发达的合芜蚌试验区具有驱动作用,但在其他城市表现不是特别显著;技术创新对各市经济增长具有显著驱动作用。就深层次原因而言,创意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并无直接相关性,驱动经济增长的原始动力仍然是技术创新。但创意产业能够在一定
关键词:
安徽省 创意产业 技术创新 数学模型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张萃
本文以知识溢出的地方化(localization)特性为前提条件,从空间视点切入,首次运用负二项回归模型实证考察了中国制造业区域集聚对技术创新的影响。通过最大似然估计得出的结果表明,制造业区域集聚之技术创新效应非常显著。这一结论也得到了对高创新行业和高集聚行业拓展回归分析的支持。研究还显示,FDI对高创新行业的技术创新作用并不显著,反而出现了内资企业向外资企业逆向技术扩散的可能。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邵云飞 唐小我 陈光
我国各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相差较大,本文首先介绍了用SPSS进行聚类的依据,并对中国各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实证分析,着重探讨了用系统聚类方法进行聚类的过程及其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通过讨论评价区域技术能力的方法,有助于加深对我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认识。
关键词:
区域 技术创新能力 系统聚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晓婉
本文基于2005-2014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利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实证检验了金融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的空间效应。研究发现:金融集聚与区域创新能力都不是随机发生的,而是表现出极强的空间关联特征,即地理位置相邻是影响我国金融集聚和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金融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有效地促进了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创新资本投入、创新人员投入、外商直接投资及人力资本等,均是区域创新能力提高的重要影响因素。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晓婉
本文基于2005-2014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利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实证检验了金融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的空间效应。研究发现:金融集聚与区域创新能力都不是随机发生的,而是表现出极强的空间关联特征,即地理位置相邻是影响我国金融集聚和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金融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有效地促进了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创新资本投入、创新人员投入、外商直接投资及人力资本等,均是区域创新能力提高的重要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