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99)
2023(13005)
2022(10514)
2021(9685)
2020(8214)
2019(18367)
2018(17807)
2017(34142)
2016(18172)
2015(19972)
2014(19438)
2013(19690)
2012(18045)
2011(16084)
2010(15888)
2009(15123)
2008(15295)
2007(13515)
2006(11857)
2005(10863)
作者
(53224)
(44541)
(44420)
(41814)
(28149)
(21191)
(19849)
(17290)
(16733)
(15737)
(15301)
(14626)
(14273)
(14028)
(13824)
(13393)
(13283)
(12948)
(12749)
(12638)
(11118)
(10811)
(10726)
(10079)
(9975)
(9876)
(9737)
(9618)
(8853)
(8729)
学科
(91982)
经济(91888)
(85509)
(78141)
企业(78141)
管理(67779)
方法(40464)
数学(32089)
数学方法(31970)
业经(30869)
(28181)
(26875)
中国(22708)
(21252)
财务(21248)
财务管理(21235)
企业财务(20201)
农业(19678)
技术(19166)
(18335)
贸易(18325)
(17904)
(16416)
(15420)
(15278)
(14635)
地方(14288)
产业(14133)
(13243)
企业经济(12686)
机构
学院(272510)
大学(267539)
(129978)
经济(128334)
管理(111651)
理学(96869)
理学院(95985)
管理学(95004)
管理学院(94513)
研究(90956)
中国(72159)
(56562)
(55272)
科学(52031)
(49173)
财经(45895)
(45554)
(41975)
研究所(41357)
经济学(40599)
业大(40477)
中心(39789)
农业(39042)
(38755)
经济学院(36923)
北京(34696)
财经大学(34071)
商学(33165)
商学院(32876)
(31940)
基金
项目(180411)
科学(145060)
基金(136329)
研究(128379)
(119632)
国家(118604)
科学基金(103160)
社会(88079)
社会科(83988)
社会科学(83967)
基金项目(72342)
(68914)
自然(66266)
自然科(64838)
自然科学(64817)
自然科学基金(63815)
(57259)
教育(55697)
资助(54959)
编号(47559)
(41898)
(41445)
(40759)
重点(40325)
(39994)
国家社会(38130)
创新(37910)
成果(35366)
教育部(35213)
人文(34842)
期刊
(141720)
经济(141720)
研究(78547)
中国(47126)
(46473)
管理(46155)
(45211)
学报(40318)
科学(40279)
农业(31267)
大学(31017)
学学(30209)
(24266)
金融(24266)
业经(24175)
经济研究(24152)
财经(23975)
技术(22951)
(20922)
(20111)
问题(19196)
(17765)
技术经济(17347)
国际(16279)
世界(16212)
商业(14199)
现代(13880)
教育(13570)
统计(12734)
科技(12683)
共检索到3991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孟寒  严兵  
文章以2003~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为样本,探究产业集聚如何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结论表明:第一,产业集聚能够促进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且这种促进作用对市场寻求型OFDI更大,集聚区内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目的主要是开拓市场,并没有造成"产业空心化"的问题。第二,集聚区内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越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可能性越高,表明地区-行业内对外直接投资存在正向"溢出效应"。第三,产业集聚对劳动密集型行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促进作用要小于对资本密集型行业和高技术密集型行业的作用,并且对民企和中等规模企业"走出去"的促进作用更大,集聚促进对外直接投资主要存在于东部地区。第四,生产率提升是现阶段产业集聚促进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作用渠道,中国产业集聚可能存在国内产业转移、国外寻求市场的发展道路。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潘素昆  袁然  
在分析不同投资区位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我国产业升级机理的基础上,选取46个样本国家(地区),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GM(1,1)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而对周边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升级的影响在逐步减弱;对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较小。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产业升级,中国企业应逐步减少对周边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增加对其他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并加快发展对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毛霞   陈霄  
本文使用《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和银行业分支机构信息,以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为基础考察了银行业集聚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银行业集聚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显著提升了其对外直接投资的概率。异质性分析表明,银行业集聚对化工行业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有显著的促进效应,对民营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有抑制作用。本研究对于推动金融机构改革、完善金融服务体系以更好地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和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青  张华容  
选取2003-2013年中国对133个国家的直接投资数据,借鉴国际投资引力模型,考察了东道国政治风险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具体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政治风险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呈负相关关系,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呈现出政治风险规避特性;企业应提高风险防范意识,积极应对政治风险,权衡风险与收益的关系,实现收益最大化。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毛其淋  许家云  
本文以中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为背景,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深入地考察了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员工收入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显著地提高了员工的平均工资水平,并且这种正向的"工资溢出"效应具有持续性而且还是逐年递增的。与此同时,对外直接投资也显著地拉大了企业内工资差距。进一步研究发现,对外直接投资对员工收入的影响因东道国收入水平、企业经营范围的不同而具有显著的异质性。最后我们还尤其关注了对外直接投资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发现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并未明显提高劳动收入份额。进一步的影响渠道检验表明,尽管对外直接投资显著地提高了员工平均工资,但同时也显著促进了劳动生产率增长,正是由于后者的"生产率"...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立敏  
中国的"引进来"和"走出去"是发展失衡还是渐趋平衡?本文从投资规模、投资产业、投资形式和投资政策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琳  袁志刚  朱一帆  
基于2005—2017 "中国全球投资跟踪数据库"的对外投资微观数据,本文考察人民币汇率波动的不确定性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增加,不仅减少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可能性,也抑制了投资规模,这一结果在考虑内生性问题、样本选择性偏差、不同的汇率波动指标等一系列问题后仍然稳健。基于手工搜集的企业年报数据,研究发现,企业前期的套期保值行为,可以有效规避汇率风险,弱化汇率波动对企业对外投资的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显示,汇率波动对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影响有明显的异质性,投资于不同行业、不同国家的企业以及不同投资方式的企业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反应各异,这又与中国现阶段对外投资的一些独特特征有关。本文研究为汇率波动影响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提供了微观层面的证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宏兵  郭界秀  翟瑞瑞  
在中国企业"走出去"步入新常态和就业压力持续加大的复杂背景下,探寻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劳动力市场中的就业极化及其作用机理,对缓解我国当前的就业矛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文章利用匹配后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基于倾向得分匹配和倍差法实证检验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就业极化效应。研究发现,对外直接投资总体上显著增加了母国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但影响程度具有显著差异,对高技术和低技术企业的就业水平的影响更为明显,而对中等技术企业的提升作用相对较小,即存在"两端高、中间低"的就业极化现象。进一步研究发现:(1)企业对"一带一路"沿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宏兵  郭界秀  翟瑞瑞  
在中国企业"走出去"步入新常态和就业压力持续加大的复杂背景下,探寻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劳动力市场中的就业极化及其作用机理,对缓解我国当前的就业矛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文章利用匹配后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基于倾向得分匹配和倍差法实证检验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就业极化效应。研究发现,对外直接投资总体上显著增加了母国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但影响程度具有显著差异,对高技术和低技术企业的就业水平的影响更为明显,而对中等技术企业的提升作用相对较小,即存在"两端高、中间低"的就业极化现象。进一步研究发现:(1)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有利于缓解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就业极化;(2)与投资中低收入国家相比,对高收入国家的直接投资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剧母国劳动力市场的就业极化趋势;(3)与外资企业相比,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对外投资加剧了劳动力的低技术"极化"趋势。上述研究为实现中国企业更好地"走出去"与就业优先战略的良性互动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琳  房超  田素华  俞小燕  
文章基于微观企业数据和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借鉴Antràs等(2012)以及Chor等(2014)计算上游度指数的方法,测算得到中国企业在全球生产链上的嵌入位置,并考察了嵌入位置对企业对外投资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处于生产链两端的企业对外投资的可能性较高。具体来说,进口嵌入位置越处于上游,企业越倾向于对外直接投资;而出口嵌入位置越处于下游,企业越倾向于对外直接投资。在考虑了嵌入位置替代指标、内生性问题和稀有事件影响后,上述结果仍然稳健。此外,企业在全球生产链上的嵌入位置对其投资的动机、区位和频次都存在异质性影响。文章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中国企业参与全球贸易和全球生产网络的内在逻辑,有助于政府部门更有针对性地制定"走出去"的政策措施和提供差异化的政策支持,更好地引导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古广东  
对外直接投资(FDI)与出口贸易的关系因各国的具体国情不同,各学者采用的研究方法的不同而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本文采用协整理论分析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1984-2006)的关系,得出二者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并计量出二者的误差修正模型。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杨亚平  李腾腾  
高度关注东道国的营商环境已成为跨国公司投资选址的共识。进一步的研究需考虑营商环境的子类因素、非对称制度距离及企业投资动机差异等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OFDI)投资选址的影响。利用2003-2015年中国OFDI企业对世界上176个经济体的投资项目数据,在控制东道国正式制度环境的前提下,实证研究营商环境对中国OFDI企业选址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OFDI企业倾向于在整体营商环境更好的国家投资选址,特别是针对弱势制度国家的投资对营商环境便利度更加敏感;我国不同投资动机的OFDI企业选址表现出对营商环境便利度不同子类指标的"异质性偏好":资源开发型OFDI偏好办理施工许可证和保护投资者的便利度;商贸服务型OFDI偏好执行合同的便利度;当地生产型OFDI偏好缴纳税款和执行合同的便利度;技术研发型OFDI偏好对投资者的保护程度。因此,完善我国"走出去"公共服务,开展国别营商环境评估工作,并针对不同投资动机OFDI推行差异化的扶持政策,有助于促进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健康有序成长。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曲如晓   王陆舰   杜毓琦  
专利出海作为开放创新生态的重要内容,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优势。本文选取2003—2021年中国专利出海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探究专利出海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专利出海能够促进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其动态滞后效应在第2期达到最大。在考虑多维专利出海质量、内生性问题和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专利出海通过技术领先效应和声誉传递效应促进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专利出海对数字化企业、顺向投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促进作用明显,对中国企业向投资网络社区内东道国、高知识产权保护东道国的投资促进作用更强。本文为依托创新全球化布局推动企业对外投资提供了微观依据,对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实现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蒋殿春  卢霄  
本文使用2009—2019年国际机器人联合会公布的工业机器人数据和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从投资决策和投资强度两个方面考察了工业机器人应用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工业机器人应用整体上促进了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并主要促进了中国企业对高收入国家(地区)的投资概率和投资强度;机制检验结果显示,工业机器人应用能够通过规模经济效应和创新激励效应两条渠道促进中国企业投资于高收入国家(地区);异质性分析显示,工业机器人应用对中国企业投资于高收入国家(地区)的促进作用主要集中在非国有企业、沿海地区企业、低外部融资依赖度企业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基于投资动机的研究显示,工业机器人应用能够显著促进中国企业在高收入国家(地区)开展商贸服务型及研究开发型对外直接投资,而对当地生产型对外直接投资未产生显著影响。本文研究肯定了工业机器人应用对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积极作用,对促进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及推动企业更好地“走出去”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聂名华  
随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迅速扩大,跨国企业面临的传统风险和非传统风险呈现日益增加的态势。本文分析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面临的国家政治风险、恐怖主义与民族主义风险、政策与法律变动风险、汇率变动与汇兑风险、投资决策与经营风险、文化冲突风险、管理体制与道德风险,以便帮助企业科学识别这些风险,大幅度提升对外投资风险管理的意识和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