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91)
- 2023(16038)
- 2022(13557)
- 2021(12345)
- 2020(10362)
- 2019(23528)
- 2018(22968)
- 2017(44297)
- 2016(23202)
- 2015(25760)
- 2014(25570)
- 2013(25296)
- 2012(23766)
- 2011(21430)
- 2010(21360)
- 2009(19714)
- 2008(19003)
- 2007(16530)
- 2006(14888)
- 2005(13536)
- 学科
- 济(121101)
- 经济(120999)
- 管理(64062)
- 业(62845)
- 企(50003)
- 企业(50003)
- 方法(44654)
- 数学(39273)
- 数学方法(38821)
- 地方(31128)
- 中国(31027)
- 农(29014)
- 业经(25461)
- 财(24204)
- 学(21566)
- 农业(20106)
- 制(18474)
- 地方经济(18378)
- 贸(18074)
- 贸易(18059)
- 易(17344)
- 融(17018)
- 金融(17016)
- 环境(16438)
- 银(16124)
- 银行(16088)
- 技术(15859)
- 行(15564)
- 产业(15403)
- 发(15179)
- 机构
- 学院(334359)
- 大学(333478)
- 济(150788)
- 经济(148024)
- 管理(127434)
- 研究(120497)
- 理学(109393)
- 理学院(108194)
- 管理学(106361)
- 管理学院(105752)
- 中国(90320)
- 科学(71288)
- 京(70381)
- 财(66070)
- 所(60433)
- 农(54720)
- 研究所(54687)
- 中心(54167)
- 财经(52351)
- 江(50263)
- 业大(47734)
- 经(47514)
- 经济学(47229)
- 北京(44411)
- 院(43837)
- 范(43400)
- 师范(42897)
- 农业(42610)
- 经济学院(42185)
- 州(40023)
- 基金
- 项目(224357)
- 科学(177918)
- 基金(164060)
- 研究(163102)
- 家(143639)
- 国家(142454)
- 科学基金(122428)
- 社会(106659)
- 社会科(101317)
- 社会科学(101294)
- 省(87428)
- 基金项目(86286)
- 自然(77974)
- 自然科(76219)
- 自然科学(76201)
- 自然科学基金(74827)
- 教育(73932)
- 划(73720)
- 资助(67168)
- 编号(63903)
- 发(53836)
- 重点(51296)
- 成果(50914)
- 部(49761)
- 创(47158)
- 国家社会(45016)
- 课题(44787)
- 创新(44124)
- 发展(43112)
- 教育部(43024)
- 期刊
- 济(173342)
- 经济(173342)
- 研究(103280)
- 中国(66911)
- 农(50325)
- 财(50291)
- 管理(50258)
- 学报(50102)
- 科学(47984)
- 大学(38915)
- 学学(37017)
- 农业(34423)
- 融(32496)
- 金融(32496)
- 教育(32022)
- 技术(31219)
- 经济研究(28839)
- 业经(27353)
- 财经(26732)
- 经(23306)
- 问题(22584)
- 技术经济(18444)
- 业(18218)
- 贸(17908)
- 统计(16566)
- 世界(16542)
- 国际(16451)
- 商业(15638)
- 现代(15077)
- 策(15033)
共检索到5116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肖文 林高榜
近年来,我国获得的外国直接投资总量持续上升,但大部分流入了沿海开放地区。本文尝试从长三角地区产业集聚的角度,分析长三角地区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数量如此之大的原因,以求从中得出外国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另一影响因素——产业集聚,从而为如何吸引外资、制定相应的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更好地促进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聂永有 姚清宇 周子博
文章以长三角4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样本,采用动态空间面板杜宾模型(DSPDM)及面板门槛模型(PTR)分析产业协同集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发现:产业协同集聚对本地及地理相邻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长期影响大于短期,但在经济水平相近的城市之间,产业协同集聚因“虹吸效应”存在而对周围地区产生负向空间溢出,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显示,在城市规模、外商直接投资及财政干预的约束下,产业协同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呈现非线性冲击。进一步分析表明,产业协同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效应随地理距离增加呈现“先正后负”的演变趋势,400公里为其有效溢出边界;“宽带中国”试点政策有助于完善“互联网+”的产业生态体系,强化协同集聚的经济增长效应。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孙久文 姚永玲 文余源 赵霄伟 彭芳梅
长三角地区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地角色。近年来,随着土地、资源与环境要素成本不断地上升,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中结构性矛盾突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外部冲击加速了长三角地区经济转型步伐,即由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向新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本文从经济转型的界定、长三角地区为什么需要转型、区域经济如何转型三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具体探索了经济转型的界定、转型与升级的关系、长三角经济转型重大问题识别、转型的紧迫性与必要性等问题,最后从长三角地区经济转型总体战略构想、方向与路径、政策建议等方面阐述了长三角地区如何实现区域经济转型。
关键词:
经济转型 长三角地区 重大问题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洁 张新乐 陈海波
文章基于2007—2019年的长三角地级市面板数据,构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并使用熵值法进行测度,阐述了人口集聚对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运用静态面板模型、空间面板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长三角城市人口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人口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呈"倒U"型;人口集聚通过城镇化这一机制间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财政分权抑制了人口集聚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研究有助于厘清人口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实施因城而异的人口政策,充分发挥人口集聚的经济质量提升效应,为调整优化人口政策和人才制度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
人口集聚 经济高质量发展 长三角 城镇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陈明华 刘玉鑫 刘文斐 王山
本文依据城市数据运用二次指派程序,从全样本、分时段、逐年三个角度研究长三角地区金融发展是否增强了其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研究结果表明:(1)整个样本考察期间,金融发展对长三角城市经济发展差距存在正向影响,金融的协调发展有效增强了长三角城市经济发展的协调性。(2)分时期来看,2008年之前金融协调发展是增强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性的主要力量,2008年之后其作用有所减弱。(3)逐年来看,尽管长三角金融发展对城市经济发展差距的影响强度呈现波动上升状态,但城市间金融发展差距不断缩小,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连年增强。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协调性 长三角地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将
文章利用19个反映长三角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统计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定量地划分了长三角16个城市1997年至2007年经济发展的梯度格局。研究发现,长三角区域诸城市的经济发展确实存在比较明显的梯度,而且经过了一定的时间,这种梯度格局在不断地变化。这种结果不仅是对经典的区域经济理论如增长极理论、中心-外围理论等的有效验证,而且还说明了我国自上个世纪80年代实施的梯度发展战略是正确的。
关键词:
长三角 主成分分析 区域经济 发展梯度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吴国新 李竹宁
近几年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发展引起学术界的关注,特别是外商直接投资在该区域的不断增长,有力的促进了该区域经济的发展。从定量角度分析研究了FDI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证分析了FDI对该区域经济发展的挤入挤出效应。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姚成胜 李政通 杜涵 王静 白彩全
构建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全局主成分法与隶属函数协调度模型,采用静态与动态协调度两个指标,对2004—2012年长三角地区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协调性进行了测度,并运用Arc GIS软件绘制其时空变化图。结果表明:1从静态协调度方面看,长三角地区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总体上处于比较高的协调阶段,即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基本相适应;2按2004—2012年静态协调度变化趋势,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可划分为逐步上升、逐步下降、先升后降、先降后升和循环波动5种类型;3从动态协调度来看,长三角地区处于优质协调发展阶段的区域覆盖面积不断减少,南京—上海—杭州所围成的三角地区始终属于良好或优质协调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汪如钢
上海文化、江苏文化和浙江文化均属于江南文化,基本特征非常相似,正所谓文化相通,这些相似的内容构成了长三角区域文化的基本特征。长三角区域文化在长三角区域创新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正是由其基本特征决定的。创新是长三角区域文化的核心、精髓和灵魂。长三角区域文化主要是通过创新主体对长三角区域创新系统的建设与发展发挥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
关键词:
长三角 城市规划 现代经济 发展与变革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绵斌 张妍 谢品杰 黄晨晨
本文基于2000-2016年京津冀地区和长三角地区组成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门槛回归模型研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电力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差异,并探讨了城市化、工业化、科技投入水平和贸易开放水平对经济的作用关系。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电力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且在京津冀地区和长三角地区均为双门槛;(2)无论是京津冀地区还是长三角地区,电力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均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随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电力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先增强后减弱。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赵峰 姜德波
长江三角洲地区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2年的非均衡发展,资源短缺、产业同构、产业过度集聚等问题日益严重,迫切需要通过产业的向外转移来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而国内一些经济落后地区则需要通过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来实现地区经济的发展。本文以长三角地区制造业为研究对象,对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趋势和对策进行了研究。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胡亮
身心健康是保障科技工作者进行高效、持续工作的根本前提和保障。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长三角科技创新一体化发展战略的背景之下,文章对长三角地区25个城市883名科技工作者的身心健康进行了抽样调查,并基于健康促进理论和健康信念理论的理论框架,对科技工作者身心健康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基于调查结论,系统地提出了提升科技工作者身心健康的具体建议和对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少琛 王胜今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日益增加,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升。本文从长三角地区26个地级市切入,旨在深入探讨服务经济发展与居民消费升级之间的关系以及变量之间的空间相关性。实证结果表明,服务经济发展对当地居民消费升级有显著促进作用,同时会对周边地区居民消费升级产生显著正向溢出效应。此外,本文通过空间分解效应对不同区域城市群的服务经济发展对居民消费升级影响的异质性进行量化,并据此为决策部门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提供针对性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胡艳君
该文以长三角地区为例,从要素、产业和产出(与生计)三个层面对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分析表明,要素的差异可以在建立共同市场的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的解决;产业差异的存在如果是以合理分工、优势互补为基础的,就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而在产出(与生计)层面上,适度的差异对地区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这一切都可以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来实现,因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协调发展的表现形式和重要手段。当然,如果区域经济能够协调发展,反过来也能够促进要素更加合理流动、优化配置;产业合理分工、地区优势互补;进一步缩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和居民生活水平的差异。因此它们之间的作用是双向的、相互的。
关键词:
经济差异 协调发展 长三角地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