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08)
- 2023(10738)
- 2022(9562)
- 2021(8914)
- 2020(7586)
- 2019(17562)
- 2018(17587)
- 2017(34258)
- 2016(18722)
- 2015(21117)
- 2014(21210)
- 2013(21118)
- 2012(19238)
- 2011(17195)
- 2010(17008)
- 2009(15308)
- 2008(14866)
- 2007(12802)
- 2006(11050)
- 2005(9370)
- 学科
- 济(78712)
- 经济(78632)
- 管理(52588)
- 业(50965)
- 企(42819)
- 企业(42819)
- 方法(36870)
- 数学(31835)
- 数学方法(31463)
- 农(20124)
- 地方(19033)
- 业经(18038)
- 中国(17825)
- 学(17028)
- 财(16868)
- 农业(13501)
- 和(12825)
- 技术(12823)
- 贸(12702)
- 贸易(12694)
- 环境(12559)
- 理论(12494)
- 易(12242)
- 产业(11925)
- 制(11689)
- 务(11114)
- 财务(11054)
- 财务管理(11031)
- 划(10624)
- 企业财务(10452)
- 机构
- 大学(263746)
- 学院(263219)
- 管理(109815)
- 济(102531)
- 经济(100257)
- 理学(95944)
- 理学院(94914)
- 管理学(93327)
- 管理学院(92871)
- 研究(86720)
- 中国(61371)
- 京(56498)
- 科学(56219)
- 财(43589)
- 所(43165)
- 农(41971)
- 业大(41378)
- 研究所(39760)
- 中心(38705)
- 江(36807)
- 财经(35845)
- 北京(35589)
- 范(34858)
- 师范(34577)
- 农业(32771)
- 经(32454)
- 院(32153)
- 州(30452)
- 经济学(29194)
- 经济管理(28153)
- 基金
- 项目(188934)
- 科学(147974)
- 研究(137426)
- 基金(135642)
- 家(118150)
- 国家(117212)
- 科学基金(100731)
- 社会(85171)
- 社会科(80756)
- 社会科学(80732)
- 省(74830)
- 基金项目(73440)
- 自然(66580)
- 自然科(64930)
- 自然科学(64914)
- 自然科学基金(63696)
- 划(62788)
- 教育(61608)
- 编号(56279)
- 资助(55729)
- 成果(44322)
- 重点(41964)
- 发(40862)
- 部(40763)
- 创(39247)
- 课题(38425)
- 创新(36550)
- 科研(35858)
- 教育部(34540)
- 项目编号(34446)
- 期刊
- 济(109449)
- 经济(109449)
- 研究(73944)
- 中国(45201)
- 学报(41295)
- 科学(39035)
- 管理(38395)
- 农(37356)
- 财(31241)
- 大学(30788)
- 学学(28991)
- 教育(27351)
- 农业(26676)
- 技术(23281)
- 业经(19056)
- 融(17148)
- 金融(17148)
- 经济研究(16595)
- 财经(16235)
- 问题(14455)
- 图书(14407)
- 科技(14212)
- 业(13975)
- 经(13805)
- 技术经济(13783)
- 资源(13124)
- 理论(13099)
- 现代(12278)
- 实践(12218)
- 践(12218)
共检索到3674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蒋晨 郑国全
产业集聚作为一种具有突出地理空间特征的产业组织形式,在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以及提高竞争力方面的作用显著,现已成为许多国家、地区或者城市发展经济的重要方式。本文对国内外与产业集聚相关的文献进行梳理,从产业集聚概念、理论、效益和评价四个方面对研究成果展开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找到目前在该研究领域的重点与薄弱环节。研究发现未来可在完善产业集聚效益研究、建立产业集聚区综合效益评价模型两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蒋晨 郑国全
产业集聚作为一种具有突出地理空间特征的产业组织形式,在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以及提高竞争力方面的作用显著,现已成为许多国家、地区或者城市发展经济的重要方式。本文对国内外与产业集聚相关的文献进行梳理,从产业集聚概念、理论、效益和评价四个方面对研究成果展开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找到目前在该研究领域的重点与薄弱环节。研究发现未来可在完善产业集聚效益研究、建立产业集聚区综合效益评价模型两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华 梁进社
产业的空间集聚是经济活动最突出的地理特征,也是一个世界性的经济现象。产业集聚一直是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产业集聚成为经济学和地理学的热点课题。本文重点回顾了产业区位论、新产业区理论以及新经济地理理论等对产业集聚的理论阐述。并从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和产业集聚效应两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产业集聚的实证研究,突出了要素禀赋、外部性、规模经济等在产业集聚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出了产业集聚形成后对产业区位、产业增长以及区域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最后对国内产业集聚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产业集聚 集聚效应 外部性 规模经济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夏永红 沈文星 李存芳
梳理了基于离散空间单元和连续空间单元的共同集聚测度方法,并从共同集聚测度方法的发展脉络与应用、测度范围和选择合适方法的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各种共同集聚测度方法之间具有继承和交叉发展的趋势;测度范围包括异质性产业、异质性公司和异质性人群共同集聚,微观异质性主体的共同集聚是未来共同集聚研究的主要方向;在实际应用中主要依据研究目的、研究范围、数据要求以及集聚动力来源等选择合适的共同集聚测度方法。
关键词:
产业集聚 共同集聚 测度方法 测度范围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景海 陈雪梅
理论形成和推进需要经验研究的证实。经验研究对象的多样性带来困难和挑战。本文指出了产业集聚经验研究的主要理论来源及面对的困难和挑战,通过回顾国内外对产业集聚经验研究的成果,归纳了经验研究的三条主线,并提出了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蔺雪芹 方创琳
城市群地区产业集聚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对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城市群的建设和城市群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当前该领域研究在理论、方法和实践等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指出了当前研究的薄弱环节,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研究认为,目前城市群地区产业集聚的生态环境问题受到普遍关注,已从产业部门发展、结构变动、布局调整、产业集群建设等多个角度对城市群地区产业集聚的生态环境影响机理和效应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城市群地区产业集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在研究方法上,以能值、生态足迹、系统动力学模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投入产出法、灰色系统分析和多目标规划法为主的定量分析方法开始应用于城市群地区产业集聚的生态环境效应评价、产业集聚与生态环境相互关系模拟及情景预测之中。当前的研究尚未形成体系,理论研究欠缺,方法应用有限。从发展趋势来看,今后基于城市群空间特性的理论研究有待深入,多学科融合、新技术方法的应用及与实践的结合将得到加强。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吴丰林 方创琳 赵雅萍
产业集聚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形式,获得了广泛发展。近年来,中国各地产业集聚区的规划建设相继出现,发展势头较快,但是,指导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的基础理论研究尚比较缺乏。基于此,选择城市产业集聚为研究对象,综述其动力机制与模式研究进展,分析产业集聚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并探寻其一般研究思路,以期为城市产业集聚区的规划建设、城市产业经济的合理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回顾了产业集聚动力机制与模式的研究进展,并对产业集聚与城市发展的关系进行分析,提出城市产业集聚动力机制与模式研究的一般思路。该研究思路强调动力机制与模式研究,以及产业集聚与城市发展关系的基础作用;应用系统论的观点,对城市产业集聚系统划分为内核系统和调控系统;强调城市产业集聚发展模式的选择要以其动力机制的分析为基础,以保证所选发展模式的科学合理。
关键词:
城市产业集聚 动力机制 模式 研究综述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秀兰 何勇 张丹丹 曾维忠
通过对国内森林生态恢复与重建生态效益评价指标构建和评价方法研究文献的综合分析发现:构建评价指标主要采用层次分析法,评价方法主要是以经济学为主的计量方法和以生态学为主的计量方法。经济学的评价方法侧重于森林恢复后的显性经济效益,生态学的评价方法侧重于森林所具有的生态功能。最后,指出基于经济学和生态学理论,运用数学模型加以修正的研究方法是其未来的方向。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米锋 李吉跃 杨家伟
作者在对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研究的基础上 ,针对森林生态效益的内涵、国内外研究的现状、目前主要采用的方法及理论基础作了综述 ,并指出了在森林生态效益评价研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如替代的合理性问题、结果的可加性问题、计算的重复性问题、评价的全面性问题和主观因素的影响等 .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今后森林生态效益评价研究的八点建议 :(1 )进行森林多种生态效益的综合评价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 ;(2 )从国情出发建立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评价理论框架 ;(3)在创新核算方法的基础上开展分区案例研究 ;(4 )建立区域性森林生态效益定位监测系统 ,为研究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资料 ;(5 )更全面地研究生态效益计...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贺建风 鄢平
本文根据1987-2006年广东省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统计数据,运用协整检验对产业集聚程度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区位熵和销售利润率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即高的产业集聚度会带来高的行业利润率。文章最后从企业、产业和政府三个不同视角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集聚 经济效益 协整检验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祥
产业集聚所产生的静态和动态外部性有助于厂商降低生产成木,开展技术创新和提高生产效率,并因而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由于递增收益的作用,工业部门也会向拥有较大市场需求和效率更高的地区集中,导致产业集聚会随着经济增长而不断扩大。大量文献分析了产业集聚和区域增长的这种相互强化关系,形成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本文对这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在简要的评述的基础上,指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产业集聚 区域增长 理论与经验研究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钟韵 刘东东
我国大城市的文化创意产业是借城市更新置换出来的土地而集聚发展起来的。本文以广州市为例,在阐释近年来借城市更新而发展起来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用地特征的基础上,试图分别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角度,评估集聚区已产生的效益和预期的效益。研究显示,广州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可以从多方面对城市产生积极的影响,但由于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其效益仍未能全面体现。总体而言,集聚区的社会效益比较容易实现,也较为明显,经济效益则有待进一步提升。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常庆彬
产业集聚区近年发展迅速,集聚效应不断增强。在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尤其在资金管理方面,直接影响到产业集聚区的健康发展。如何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提出资金审计的方案,保障资金安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关键词:
产业集聚区 资金 筹集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朱文峰
浙江产业集聚区物流配送活动涉及众多利益相关者,主要是生产商、物流运营商、客户、科研机构、地方政府等。根据发展导向的相似性,将这些产业集聚区分成四类。从物流配送活动的利益相关者角度,对每一类产业集聚区提出了相应的物流总体发展战略及相关运作方式,即港口战略物流配送模式、精品农业物流配送模式、商贸服务物流配送模式和技术服务物流配送模式。最后对各种模式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世杰 胡国柳 高健
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体系日臻完善,但发端于西方成熟市场经济环境的理论体系是否适用于处在中国的转轨经济情境仍值得探讨。本文回顾了地理经济学和新经济地理学关于产业集聚形成与演化的理论解释,发现两者对处于经济转轨期中国的产业集聚相关问题的解释能力有局限性。进而,本文梳理依托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框架的国内外产业集聚前沿文献成果,发现既有研究关于产业集聚发展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等问题存在较大分歧,研究分歧根源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框架不完全适用于中国当前的转轨经济情境——新经济地理学分析框架将制度因素视为外生变量或既定条件,从根本上排斥了制度、政策与政府行为在产业集聚中的内生作用——而处于渐进式经济转轨阶段的中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