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304)
2023(19080)
2022(16642)
2021(15549)
2020(13236)
2019(30837)
2018(30455)
2017(57839)
2016(31642)
2015(36069)
2014(36046)
2013(35613)
2012(32880)
2011(29701)
2010(29699)
2009(27520)
2008(27416)
2007(24133)
2006(20804)
2005(18657)
作者
(91669)
(76653)
(76132)
(72650)
(48682)
(36747)
(34777)
(29982)
(28960)
(27361)
(26029)
(25652)
(24278)
(24119)
(23741)
(23592)
(23292)
(22715)
(21976)
(21972)
(18891)
(18819)
(18672)
(17385)
(17123)
(17048)
(16974)
(16962)
(15509)
(15138)
学科
(129480)
经济(129311)
管理(94354)
(89230)
(74647)
企业(74647)
方法(60807)
数学(53034)
数学方法(52354)
(36183)
(34760)
中国(33339)
业经(29351)
(27225)
(27212)
地方(25541)
(23707)
贸易(23697)
(22981)
(22825)
财务(22737)
农业(22723)
财务管理(22681)
企业财务(21509)
理论(20567)
(20024)
技术(19987)
银行(19963)
(19835)
(19511)
机构
大学(453134)
学院(450640)
(181888)
经济(177954)
管理(177868)
理学(153961)
理学院(152258)
研究(150032)
管理学(149458)
管理学院(148640)
中国(112600)
(96383)
科学(93080)
(85858)
(75238)
(74099)
中心(69304)
研究所(68343)
业大(68071)
财经(68006)
(66458)
(61693)
北京(60828)
(58415)
农业(58086)
师范(57832)
经济学(55025)
(54537)
(53299)
财经大学(50525)
基金
项目(306795)
科学(240820)
基金(222668)
研究(222405)
(193975)
国家(192403)
科学基金(165379)
社会(139516)
社会科(132308)
社会科学(132274)
(119867)
基金项目(117941)
自然(108493)
自然科(105946)
自然科学(105918)
自然科学基金(104002)
教育(102574)
(100847)
资助(92566)
编号(90816)
成果(73690)
重点(68667)
(67717)
(64725)
(63413)
课题(62241)
创新(59259)
科研(59072)
教育部(58069)
大学(57463)
期刊
(196756)
经济(196756)
研究(131220)
中国(86960)
学报(72683)
(68020)
(66691)
科学(65481)
管理(64536)
大学(55196)
学学(51761)
教育(47959)
农业(45549)
技术(40209)
(38774)
金融(38774)
财经(33278)
业经(32270)
经济研究(31501)
(28452)
问题(25643)
(23894)
图书(23749)
技术经济(22189)
理论(22111)
统计(21825)
(21560)
科技(21107)
(20516)
实践(20089)
共检索到6635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皞  
本文首先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不包括港、澳、台)影响产业集聚的因素进行信度分析和主因子分析,得到驱动因子;接着对19 9 0-2010年间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驱动因子和产业集聚度进行面板数据分析,得出产业集聚的驱动机制,最后对我国产业集聚今后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珍珍  陈功玉  
物流产业集聚已经成为增强区域产业竞争力和经济活力的关键。本文基于1998-2007年31个省级面板数据计算了我国的物流产业集聚度指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物流产业集聚度的利益来源以及物流产业集聚度对工业增加值的影响。经分析得出物流产业集聚的发展存在空间结构上的差异。一些地区由于具有较强的资源禀赋优势和主导产业优势,而使得该地区的物流产业集聚度高于其他地区,同时这种物流产业集聚度的地区差异又导致了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发展水平的差异。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关秋燕  
针对目前对全国物流产业集聚研究较少的状况,将全国31个省级单位划分为五个区域,分别是东部、东北、黄河中游、长江中游和西部地区,运用区位熵法对这五个区域的物流产业集聚度进行了测度;并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物流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东部、黄河中游、长江中游地区的物流集聚与经济发展之间是正相关关系,而东北地区的物流集聚与经济发展之间是负相关关系,西部地区的物流集聚对经济发展作用不显著。在此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西部地区物流产业适度集聚、改善政府对地区经济的干预能力等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程艳  徐婷艳  于兴旺  
本文基于中心-外围模型,通过流通成本和流通供给能力这两个核心概念,运用比较静态分析方法探讨流通成本变动对制造业空间集聚的作用机制,依据2004-2013年中国工业经济的相关数据剖析流通成本的构成并计算各地区的显性流通成本和隐性流通成本。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各地区的流通成本差异显著,隐性流通成本对制造业空间集聚的影响十分显著,流通成本与制造业集聚之间呈负相关,中国各地区流通成本差异是影响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针对流通成本变动与制造业空间集聚的作用机制,本文试图提供一个研究区域范围内工业集聚、市场潜力与地区收入差距的分析参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晓燕  冉光和  季健  
本文基于空间计量模型框架,采用我国2000~2013年30个省(市、区)的省际面板数据,对金融集聚、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了考察。研究表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在省域之间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金融集聚、城镇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正向促进作用显著,且均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人力资本显著的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而财政支出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反向抑制作用。在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喻莎莎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传统文化市场交易模式,缩短了文化传播的途径,将虚拟经济融入实体经济,使文化的物质价值得以充分发挥。本文就互联网影响下文化产业集聚特征是否发生变化这一角度开展研究,将互联网及现代物流作为动力因素,使用31个省级行政区域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面板模型分析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会促进我国文化经济集聚区形成,但对东、中、西各地区内部并不能产生明显刺激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喻莎莎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传统文化市场交易模式,缩短了文化传播的途径,将虚拟经济融入实体经济,使文化的物质价值得以充分发挥。本文就互联网影响下文化产业集聚特征是否发生变化这一角度开展研究,将互联网及现代物流作为动力因素,使用31个省级行政区域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面板模型分析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会促进我国文化经济集聚区形成,但对东、中、西各地区内部并不能产生明显刺激作用。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吴晓波  赵广华  
发展低碳产业集群对于实现中国低碳经济目标有着极其重大的作用。本文论述了我国低碳产业集群动力机制的内涵,认为可持续发展观念是低碳产业集群的思想基础,政府的政策和制度创新对产业集群企业和公众的低碳活动起着激励作用,经济绩效是低碳产业集群的直接动力,技术创新是低碳产业集群发展的关键因素;而国内外低碳环境的压力和产业集群外公众的市场取舍与监督构成了外部动力。各种动力互相配合作用,推动了低碳产业集群快速发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韩峰  柯善咨  
本文综合传统比较优势和外部性因素,在新经济地理框架下建立了理论和计量模型,研究了我国284个地级市制造业集聚的影响机制及地区差异,结果表明,传统比较优势仍是影响制造业区位的重要因素;城市之间存在明显的要素供给与市场需求的空间关联性,且已超过传统比较优势成为制造业集聚的主要来源;传统比较优势与空间外部性对制造业集聚的作用分别由西到东和由东到西依次递减。研究结论为进一步促进区域间产业转移和协调发展提出了重要启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尹希果  陈刚  潘杨  
通过利用1987 ̄200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我国的国有与非国有工业集聚现象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此期间中国的工业集聚特征日益显著,而这主要又是源于非国有工业集聚程度的提高,非国有工业较之国有工业具有更为显著的集聚特征。我们对影响国有与非国有工业集聚因素所做的计量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国有企业改制的不彻底,其仍然承担了大量的政策性负担,使得各种经济因素对国有工业生产布局的影响仍然很微弱;而非国有工业由于产生并成长于改革开放后的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其生产布局显然受到经济因素的支配,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理论和经济政策因素均对其具有很好的解释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为东  陈丽珍  陈健  
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重点分析生产服务业的集聚效应对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影响。结论显示,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化发展对现阶段城市化进程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而生产性服务业的竞争与多样性则均对城市化进程具有不利影响;对部分进入工业化后期的城市而言,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的作用相对减弱,而竞争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增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金荣学  许广月  
一、引言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产业结构不断软化和优化,呈现出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发展趋势。在服务经济时代中,现代服务业从制造业中分离出来,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国民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杜庆华  
本文在计算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程度和国际竞争力水平这两个指标的基础上,结合钻石模型分析了产业集聚对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结果发现,产业集聚显著地提升了国际竞争力,但这种提升存在行业结构上的差异。产业地理集聚度及其变化对国际竞争力影响的差异可以为政府的产业政策决策提供依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曾莲  张敏  
选取2010-2015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为样本,利用门槛效应面板模型研究政府行政成本对政府绩效的非线性影响。实证结果显示:政府行政成本过低会制约政府绩效的提升,当处于5.8696.478的合理区间时,行政成本与政府绩效间呈正相关关系,随着政府行政成本的增加,政府绩效会上升。而当超过第二门槛值6.478时,政府行政成本与政府绩效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且随着行政成本扩大至第三门槛值7.021时,行政成本对政府绩效提升的负向作用达到最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曾莲  张敏  
选取2010-2015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为样本,利用门槛效应面板模型研究政府行政成本对政府绩效的非线性影响。实证结果显示:政府行政成本过低会制约政府绩效的提升,当处于5.869~6.478的合理区间时,行政成本与政府绩效间呈正相关关系,随着政府行政成本的增加,政府绩效会上升。而当超过第二门槛值6.478时,政府行政成本与政府绩效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且随着行政成本扩大至第三门槛值7.021时,行政成本对政府绩效提升的负向作用达到最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