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65)
- 2023(8270)
- 2022(6906)
- 2021(6093)
- 2020(5082)
- 2019(11110)
- 2018(10565)
- 2017(19799)
- 2016(10730)
- 2015(11612)
- 2014(11307)
- 2013(11109)
- 2012(10177)
- 2011(9096)
- 2010(8966)
- 2009(8077)
- 2008(7689)
- 2007(6652)
- 2006(5705)
- 2005(4793)
- 学科
- 济(48258)
- 经济(48215)
- 业(30206)
- 管理(28593)
- 企(23556)
- 企业(23556)
- 方法(21415)
- 数学(19069)
- 数学方法(18914)
- 农(13243)
- 业经(12039)
- 中国(11450)
- 产业(11112)
- 地方(10886)
- 学(9855)
- 财(9575)
- 贸(9249)
- 贸易(9247)
- 技术(9121)
- 农业(9070)
- 易(8944)
- 环境(7164)
- 制(6893)
- 融(6293)
- 金融(6293)
- 结构(6235)
- 地方经济(6206)
- 划(6010)
- 银(5774)
- 银行(5726)
- 机构
- 学院(156926)
- 大学(156627)
- 济(67500)
- 经济(66466)
- 管理(60642)
- 研究(54931)
- 理学(54188)
- 理学院(53559)
- 管理学(52647)
- 管理学院(52378)
- 中国(38227)
- 科学(36669)
- 农(35051)
- 京(31973)
- 业大(29965)
- 所(28376)
- 农业(28268)
- 研究所(26573)
- 财(26350)
- 中心(24527)
- 财经(22043)
- 江(21846)
- 经济学(21304)
- 经(20219)
- 院(19676)
- 经济学院(19602)
- 农业大学(19256)
- 北京(19159)
- 范(18890)
- 师范(18531)
- 基金
- 项目(117740)
- 科学(93239)
- 基金(87599)
- 家(80048)
- 国家(79430)
- 研究(77611)
- 科学基金(67434)
- 社会(52375)
- 社会科(50043)
- 社会科学(50031)
- 基金项目(47318)
- 省(46758)
- 自然(45530)
- 自然科(44558)
- 自然科学(44545)
- 自然科学基金(43786)
- 划(39582)
- 教育(34449)
- 资助(34352)
- 编号(27817)
- 重点(26903)
- 发(26375)
- 创(25642)
- 部(25035)
- 计划(24195)
- 创新(23998)
- 国家社会(22844)
- 科研(22838)
- 业(21896)
- 科技(21305)
共检索到2128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蒋满元
实践中当相关初始资源的配置不存在"交叠"区域时,那么,在产业集聚中心的动态累积过程中,历史因素的影响往往会起主导作用;此种情况下,由于初始资源无形中被强化地配置在某一个或某几个区域,因而产业的发展也将会沿着这种历史的惯性而形成集聚。而当实践中存在着所谓的"交叠"区域时,如果像劳动这样的初始资源配置落在了"交叠"区域之外,那么对于集聚中心的形成,历史便将会起到重要作用;反之,若诸如劳动这样的初始资源的配置落在了"交叠"区域之内,那么,对于产业集聚的形成,预期就将会起主导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可 胡汉辉
影响产业集聚形成的因素有很多,文章着重从历史和预期的角度分析产业集聚形成的原因。把已有的两个区域的历史预期模型扩展到多个区域的情形。认为在不同的情况下,历史和预期分别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最后结合当前经济危机的形势,分析了经济危机对产业集聚形成的影响。
关键词:
产业集聚 历史 预期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麻学锋 谭佳欣 黄俊
文章采用区位熵、空间自相关及重心模型等方法,分析湘西地区2002—2017年旅游产业空间集聚程度及演化过程,并运用地理探测器模型探测湘西地区主要集聚因子的贡献率及其交互作用关系,揭示湘西地区旅游产业集聚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湘西地区旅游产业集聚水平呈先递增后递减的发展态势,在空间上呈现较为明显的局部空间自相关集聚格局,具体表现为由武陵源区、永定区以及凤凰县向沅陵县降低趋势。(2)湘西地区旅游产业集聚重心由西北方向向西南方向转移,区域南北部表现为显著的空间差异性。(3)湘西地区旅游产业集聚过程的核心影响因素是市场规模、交通区位条件、政府政策支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以及城市化水平等,各因素内含因子对湘西地区的贡献率各有不同。双因子交互作用有助于增强对旅游产业集聚的解释力,交互结果显示,市场规模和政府政策支持的交互作用对湘西地区旅游产业集聚的格局变化影响最强。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忠杰
论文运用核密度估计和空间格局变化,分析了中国省际金融产业集聚的动态演进过程,并采用空间计量模型研究了1997~2013年中国省际金融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结论如下:(1)省际金融产业集聚空间演进存在差异性,呈现多区域金融中心发展的趋势。(2)省际金融产业集聚存在正的空间相关性,表现为示范效应。(3)本省与临近省域金融发展、经济开放、工业化、区域基础设施等对金融产业集聚存在协同效应,而经济发展、城镇化对金融产业集聚存在空间竞争效应。(4)由于互联网金融发展和金融业对高端人才需求有限,使得人力资本并没有促进金融产业集聚发展。据此,笔者提出促进省际金融产业集聚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所地 胡丽娜 周莉清
人才是经济发展和创新的核心动力,各城市对人才求贤若渴,相继发布人才新政以招贤纳士。从城市硬条件和软因素角度,构建包含经济势能、创新投入和不动产结构的人才集聚影响因素体系,利用中国18个都市圈中心城市2008-2016年的数据,运用熵值法和随机效用模型分析影响人才集聚的因素。结果表明,中心城市经济势能、创新投入和不动产结构与人才集聚度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但影响程度不同,不动产结构对人才集聚度的影响最大,是经济势能影响的2.23倍,是创新投入的1.64倍;其次是创新投入,其影响是经济势能的1.36倍。且在其它条件不变时,中心城市不动产结构、创新投入和经济势能每增加一个单位,人才集聚度将分别上升0.42、0.25和0.19个单位。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胡健 焦兵
本文选择我国西部石油天然气产业和煤炭产业为研究样本,对我国西部能源产业的技术溢出与产业集聚的累积循环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①西部地区能源产业技术溢出与产业集聚之间存在着累积循环效应;②资源禀赋差异是我国西部能源产业集聚的首要影响因素,而技术溢出、劳动力集聚以及中间投入要素的集中也与能源产业的集聚存在正相关关系,这与新经济地理学派观点相一致;③西部地区能源产业集聚水平、竞争程度、专业化程度以及西部地区产业的分散化程度与其技术溢出水平显著相关。因此,只要构建好西部能源产业创新平台,就可以充分发挥产业集聚与技术溢出之间的正反馈作用,从而促进西部地区由能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进而向经济优势的转化...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余敏丽
金融类特色小镇是在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进行的有益尝试,为金融产业集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目前全国有四十多个城市都在建设金融类特色小镇,但是作为金融产业集聚的新型业态形式,各城市对金融类特色小镇的建设还处于摸索阶段。本文采用2003~2016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运用GMM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研究城市金融产业集聚的长期影响因素,并结合金融类特色小镇这种新型金融产业集聚形式,对中国城市金融产业集聚的演化路径进行研究。
关键词:
金融产业集聚 影响因素 演化路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施宏伟 王梓蓉
知识溢出是创新主体之间跨边界的知识扩散和转移,产业聚集与知识溢出的内生互动过程首先是产业聚集促进创新主体聚集区域的知识溢出;创新性知识要素在聚集区域的知识溢出效用与直接生产要素的有机结合,又增强了产业间的内聚引力。创新模型进一步表明,创新性增长不但是创新主体所在区域产业聚集的动机,知识溢出效用还最终决定着全局性创新增长水平,区域创新强度是联系知识溢出效用和累积性区域创新增长的桥梁,强化知识创新的公共物品属性是实现全局性创新增长的关键。
关键词:
知识溢出 产业聚集 区域创新增长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宏升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农产品产量的增长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多个农业产业集聚,这些农业产业集聚的发展,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竞争力,而且带动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成为推动农业发展的有效模式。本文主要从自然资源、主体、市场和科技4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农业产业集聚发展的因素,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产业集聚 影响因素 主导作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席元凯
本文通过对江西省11个地市的区位熵进行计算来分析江西文化产业空间集聚程度,并利用江西2007-2 0 1 2年文化产业相关数据进行计算,从而对江西文化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结合产业特征,对江西文化产业的建设提出相应的策略,以供政府决策使用和学者研究参考。
关键词:
文化产业 空间集聚 区位熵 钻石模型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唐金稳
在旅游产业发展的繁荣景象下,产业集聚程度在不同省份之间还存在着明显差别。本文基于2006-2010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相关数据,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对我国旅游产业的空间聚集状况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旅游产业各要素中,游览业的CR8指数较高,交通业的集中指数最低,娱乐业的CR8指数高于购物,餐饮与住宿业作为基础服务业其CR8指数相当。虽然旅游产业六要素对旅游产业集聚促进作用不同,但仍应从全局出发促进旅游资源的有效配置,最终实现旅游产业良性发展。
关键词:
旅游产业 空间集聚 产业聚集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立
物流产业集聚是我国各地物流业发展的新选择。从目前来看,我国物流业得到各地政府的重视,发展十分迅速,集疏运体系日渐完善,物流园区建设初具规模,物流企业迅速成长。但从物流产业集聚的角度来看,还存在物流企业集而未聚、规模较小且与相关产业配套程度低、发展基础不牢靠、物流产业集聚的市场形成机制还未形成等问题。在物流产业集聚过程中,产业、交通、商贸、软硬件基础设施、政府、劳动力成本等因素都是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因此,应从促进物流业和工业制造业联动发展、大力建设多式联运转运设施、加强物流基础设施体系的规划与建设、提高商
关键词:
物流产业集聚 影响因素 发展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博华 李忠斌
文化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关联产业。文章利用区位熵、集中值、集聚指数对2004~2010年我国各省市文化产业进行测度分析,结果表明,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的区位熵年均值分别为0.9247、0.8687、1.6097、0.7211,西部地区呈现明显的文化产业倾斜,东部地区则占据较大市场份额。从年均增长来看,12省市处于增长状态,主要集中于西北和西南的青藏高原地区;其他19省市处于减少态势,主要集中于我国东南沿海和东北地区。进一步回归分析表明,城市化、教育经费、零售业、区域科研力度和邮电量对文化产业集聚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行业工资、金融支持、政府拨款等因素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文化产业 集聚度 区位熵 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军 段会娟
基于1999-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我国制造业集聚变动的新趋势和影响因素。运用制造业总产值计算表明,2005年制造业集聚的拐点已经开始显现;但运用就业指标计算时发现,东部地区的就业密度一直是增加的,制造业总体上还是向东部沿海地区集中的。这种不一致性可以通过各地区乡镇企业和城市非国有单位在经济中比重的差异进行解释。产业集聚影响因素的面板回归表明:市场规模和人力资本水平促进了产业集聚,工资成本与运输成本阻碍了产业集聚,环境规制增强长期内有利于产业集聚但统计上不够显著,沿海的地理区位也是有利的,经济开放度则呈现反向作用。
关键词:
产业集聚 产业扩散 产值份额 就业密度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娟
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产业集聚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逐步自发形成的,而东北老工业基地由于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原因,自发形成的很少,且大部分是在政府主导下形成的。因此,学术界对该地区制造业集聚的研究一直游离于产业集聚理论与实证研究之外。地级市级以上为研究的地理单位,运用主成分回归方法对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集聚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期寻求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内在动力和外部资源有机结合的制度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