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17)
2023(7860)
2022(6640)
2021(5816)
2020(4889)
2019(10578)
2018(10162)
2017(19808)
2016(10555)
2015(11314)
2014(10903)
2013(10702)
2012(9824)
2011(8614)
2010(8219)
2009(7533)
2008(7299)
2007(6333)
2006(5332)
2005(4515)
作者
(31592)
(26382)
(26332)
(24667)
(16379)
(12691)
(11762)
(10291)
(9915)
(9121)
(8944)
(8610)
(8211)
(8165)
(8035)
(7932)
(7920)
(7867)
(7415)
(7353)
(6719)
(6338)
(6097)
(5888)
(5820)
(5797)
(5624)
(5606)
(5374)
(5200)
学科
(47393)
经济(47350)
管理(31945)
(30962)
(25679)
企业(25679)
方法(21846)
数学(18401)
数学方法(18286)
(12680)
业经(12579)
环境(12186)
产业(11128)
地方(10881)
中国(10775)
(10646)
技术(9111)
(9050)
(8914)
贸易(8912)
(8633)
农业(8531)
(8188)
(7094)
(6822)
财务(6821)
财务管理(6813)
(6731)
企业财务(6524)
地方经济(6247)
机构
学院(151804)
大学(150240)
(65941)
经济(64998)
管理(60689)
理学(54290)
理学院(53714)
管理学(52927)
管理学院(52672)
研究(49658)
中国(34794)
科学(32375)
(30784)
(30089)
业大(27189)
(25825)
(24794)
农业(24721)
研究所(23201)
中心(22487)
财经(21941)
(20833)
经济学(20662)
(20038)
经济学院(19029)
(18160)
北京(17874)
经济管理(17866)
师范(17858)
(17723)
基金
项目(113366)
科学(90119)
基金(84247)
研究(76919)
(75642)
国家(75031)
科学基金(64362)
社会(53250)
社会科(50859)
社会科学(50845)
基金项目(46080)
(45576)
自然(42320)
自然科(41339)
自然科学(41326)
自然科学基金(40642)
(37706)
教育(33092)
资助(32364)
编号(28151)
(25788)
重点(25701)
(24879)
(24210)
创新(23244)
国家社会(22897)
计划(22282)
科研(22052)
(21373)
人文(20798)
期刊
(64954)
经济(64954)
研究(37144)
学报(29127)
(26849)
科学(25665)
中国(24064)
大学(21458)
学学(20884)
管理(20382)
(18875)
农业(18361)
业经(12494)
经济研究(11452)
财经(10821)
技术(10328)
(10091)
(9480)
问题(9324)
(9177)
金融(9177)
科技(8846)
教育(8504)
商业(8488)
(8296)
业大(7925)
技术经济(7794)
资源(7392)
(7107)
农业大学(6789)
共检索到2015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辰洋  吕洪渠  程文思  
文化产业本身既蕴含新兴产业又包含传统业态,这种特征决定了其未来增长路径的复杂性。产业集聚程度是产业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产业效率是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而文化产业的集聚效应表现尤为突出。理清文化产业集聚程度与文化产业发展效率之间的作用机理,有助于促进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竞争实力的提升,对促进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效率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文章基于2011—2018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关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产业集聚以及空间、时间上的相关性,构建时空随机前沿模型进行技术效率测算。研究发现:2011—2018年全国文化产业技术效率呈整体下降趋势,空间交互作用及产业集聚对文化产业发展有促进作用,但文化产业表现出明显的惯性,影响了增长动能的传递;融资环境、市场环境、技术环境、制度环境对文化产业技术效率也存在显著影响。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中国文化产业集聚效应的动态研究"课题组  蒋萍  
本文利用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对中国文化产业的集聚效应进行具体测算,重点从当前现状、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中国文化产业的集聚效应现状表现为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呈现东高西低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具有显著的区域集聚特征,文化产业集聚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2)动态来看,中国文化产业空间集聚特征保持不变,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较高地区集聚度上升,空间集聚区域不断扩大;(3)地理自然条件和文化资源禀赋对中国文化产业集聚的形成具有差异化影响,运输条件和经济状况对中国文化产业集聚的形成具有关键性作用,产业政策对中国文化产业集聚的影响作用逐渐降低。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宇  王子龙  许箫迪  
文章利用文化产业集聚的EG指数和CR指数对中国文化产业2007-2011年的集聚水平进行了测度,在对文化产业集聚进行经济学分析的基础上,从行业视角和区域视角对文化产业的集聚特征及集聚趋势进行理论研究与实证检验。计算结果表明,源市场效应是文化产业集聚过程中向心力的重要来源,知识溢出、要素共享等文化产业空间集聚效应将进一步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席元凯  
本文通过对江西省11个地市的区位熵进行计算来分析江西文化产业空间集聚程度,并利用江西2007-2 0 1 2年文化产业相关数据进行计算,从而对江西文化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结合产业特征,对江西文化产业的建设提出相应的策略,以供政府决策使用和学者研究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博华  李忠斌  
文化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关联产业。文章利用区位熵、集中值、集聚指数对2004~2010年我国各省市文化产业进行测度分析,结果表明,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的区位熵年均值分别为0.9247、0.8687、1.6097、0.7211,西部地区呈现明显的文化产业倾斜,东部地区则占据较大市场份额。从年均增长来看,12省市处于增长状态,主要集中于西北和西南的青藏高原地区;其他19省市处于减少态势,主要集中于我国东南沿海和东北地区。进一步回归分析表明,城市化、教育经费、零售业、区域科研力度和邮电量对文化产业集聚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行业工资、金融支持、政府拨款等因素影响不显著。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袁俊  
本文运用定量测度方法,从时空角度描述了中国文化产业空间集聚水平和变化趋势,揭示了文化产业空间集聚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文化产业总体集聚程度一直相当高,且存在明显的行业间差异。对人才、知识、技术要求较高的创新性行业空间集聚水平高,越来越向沿海省区集中;而主要服务于本地居民的行业,空间集聚水平较低,呈分散布局。通过系统考察文化产业空间集聚的影响因素,发现其重要因素依次为规模经济、劳动力素质和成本、产业政策因素、文化环境和区位通达性,但不同行业的省区分布影响因素差异较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戴钰  
借助新古典经济学和新经济地理学中的产业集聚理论,利用区位熵对湖南省近年来文化产业集聚程度进行了测度,结果显示:2004—2007年湖南省文化产业区位熵小于1,2008和2009年区位熵大于1。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的方法,提炼出影响湖南省文化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影响湖南省文化产业的集聚水平的因子从发展条件来看有四类,即要素禀赋、市场需求、关联产业和政府支持;主要因子是需求因子、政策因子和文化环境因子;文化产业集聚水平在各市州存在不均衡现象。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肖博华  李忠斌  
本文对少数民族八省市自治区2004-2010年间的文化产业区位熵、集中值、集聚指数进行测量。结果表明,民族地区7年间区位熵均值为1.7733,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年均增长率为2.26%,其中7个省市自治区处于增长状态,仅有西藏呈减少态势,总体表现为产业集聚强化。进一步回归分析表明,城市化、从业人数、教育、科研、邮电业、零售业、运输业等七个变量对于文化产业集聚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工人工资、地区文化消费、地方财政、上级拨款等四个变量影响不显著。最后,从产业结构、行业规划等方面提出促进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袁海  
笔者利用2005年~2008年省级面板数据,对影响中国文化产业集聚的经济地理与产业政策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政府的财政支持促进了文化产业集聚,而金融服务对文化产业集聚的影响不显著;(2)文化消费需求、文化企业数量、人力资本水平与城市化对文化产业集聚有正面影响;(3)沿海区位与文化资源禀赋有利于文化产业集聚,在控制新经济地理与产业政策因素影响下,经济地理因素对文化产业集聚的影响不再显著。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耀彬  袁华锡  王喆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当前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途径,而文化产业是典型的绿色经济,它在增加就业、促进经济结构转型方面越来越彰显绿色经济的独特优势,正成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本文采用2000-2013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SGMM)方法,实证检验文化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影响的动态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在加入能源强度、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水平和城市化水平等控制变量后,文化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产生了更显著的先抑制后促进的非线性关系,两者之间呈现出一种"U"型曲线关系,目前文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耀彬  袁华锡  王喆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当前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途径,而文化产业是典型的绿色经济,它在增加就业、促进经济结构转型方面越来越彰显绿色经济的独特优势,正成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本文采用2000-2013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SGMM)方法,实证检验文化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影响的动态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在加入能源强度、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水平和城市化水平等控制变量后,文化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产生了更显著的先抑制后促进的非线性关系,两者之间呈现出一种"U"型曲线关系,目前文化产业集聚抑制了绿色经济效率的提高。显然,需要更全面考虑其他因素来协同推进文化产业集聚提高绿色经济效率,当前更应该着力促进二者发展升级来实现共赢。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邱珊  
通过构建文化产业的生产函数实证研究了文化产业的区域集聚度,使用区位集聚熵、产业动态集聚度、静态集聚指数及集中度等测度指标,利用我国30个省级行政单位1999~2013年的宏观统计数据对文化产业集中度进行测算,认为我国文化产业存在明显的区域发展不均衡现象,东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水平、集聚度及贡献度高于中西部地区,但西部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快于东部地区,研究结论可以为我国文化产业的良性健康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箭  陈子华  
基于1996~2012年的统计数据,考量人力资本、物质资本、技术进步等因素对中国文化产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及其与文化产业之间的短期和长期均衡关系。结果表明:当前文化产业仍然以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为主,文化产业增长的贡献主要来源于物质资本和劳动投入,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在文化产业增长中的作用还不明显;中国文化产业经济增长以劳动和资本投入为主,人力资本的作用要大于物质资本。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冉  
文章基于81个国家2005—2018年的面板数据,运用静态面板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能否提高一国的文化产业出口技术复杂度,以考察数字经济对文化产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攀升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够显著促进文化产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对文化产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攀升具有正向影响;机制检验发现,数字经济通过“人力资本效应”“研发效应”和“贸易成本效应”提升文化产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异质性分析表明,高等收入国家文化产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攀升效应显著且大于发展中国家。中国应加大数字基础设施投入,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先发优势,助力文化产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攀升。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熊卿  刘斌  
区块链技术改变了传统数字经济,推动了价值、信任新体系构成。文化产业是当代的朝阳产业,在发展中却始终受到投资问题制约。区块链引发了文化产业变革,改变了文化产业现状,为提升投资效率提供了手段。本文以区块链概念的文化产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DEA效率评价方法,实证分析了文化产业投资效率变化情况。研究发现:区块链技术对纯技术效率产生影响,也促进了利润增长。但是,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还需要更多地与文化产业投资融合,如资本层面实现点对点对接、技术层面保障安全性、管理层面提高投资效率等。区块链技术一旦深度融入文化产业投资,将为传统信息社会开辟新的发展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