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79)
- 2023(11761)
- 2022(10391)
- 2021(9590)
- 2020(8007)
- 2019(18583)
- 2018(18616)
- 2017(36186)
- 2016(19690)
- 2015(21868)
- 2014(21920)
- 2013(21865)
- 2012(19841)
- 2011(17864)
- 2010(17699)
- 2009(16067)
- 2008(15511)
- 2007(13317)
- 2006(11655)
- 2005(9892)
- 学科
- 济(84760)
- 经济(84672)
- 管理(57124)
- 业(52931)
- 企(44023)
- 企业(44023)
- 方法(39333)
- 数学(34160)
- 数学方法(33816)
- 中国(21880)
- 农(21034)
- 地方(19997)
- 业经(18873)
- 学(18545)
- 财(17880)
- 环境(16526)
- 农业(14072)
- 和(13556)
- 技术(13460)
- 理论(13284)
- 贸(12973)
- 贸易(12968)
- 产业(12635)
- 易(12453)
- 制(12353)
- 划(12342)
- 务(11312)
- 财务(11255)
- 财务管理(11239)
- 企业财务(10681)
- 机构
- 大学(280073)
- 学院(278914)
- 管理(115262)
- 济(110981)
- 经济(108508)
- 理学(101228)
- 理学院(100086)
- 管理学(98403)
- 管理学院(97930)
- 研究(92439)
- 中国(64866)
- 京(59951)
- 科学(59507)
- 财(46867)
- 所(45511)
- 农(43236)
- 业大(43209)
- 研究所(42039)
- 中心(40909)
- 财经(38960)
- 江(38469)
- 北京(37545)
- 范(37346)
- 师范(37054)
- 经(35449)
- 院(34199)
- 农业(33883)
- 经济学(32865)
- 州(32009)
- 师范大学(30218)
- 基金
- 项目(201280)
- 科学(159166)
- 基金(146680)
- 研究(145295)
- 家(127643)
- 国家(126659)
- 科学基金(109710)
- 社会(92479)
- 社会科(87752)
- 社会科学(87727)
- 基金项目(79733)
- 省(78881)
- 自然(72345)
- 自然科(70603)
- 自然科学(70590)
- 自然科学基金(69297)
- 划(66125)
- 教育(64932)
- 资助(59550)
- 编号(58221)
- 成果(45218)
- 重点(44632)
- 部(43561)
- 发(43387)
- 创(41883)
- 课题(39564)
- 创新(39020)
- 科研(38026)
- 国家社会(37590)
- 教育部(37185)
- 期刊
- 济(117404)
- 经济(117404)
- 研究(79220)
- 中国(46054)
- 学报(43582)
- 科学(41623)
- 管理(40251)
- 农(38145)
- 大学(32672)
- 财(32575)
- 学学(30970)
- 农业(27253)
- 教育(26695)
- 技术(22909)
- 业经(20415)
- 经济研究(18345)
- 融(18072)
- 金融(18072)
- 财经(17958)
- 问题(16961)
- 经(15361)
- 科技(14818)
- 资源(14179)
- 图书(14070)
- 技术经济(13829)
- 业(13789)
- 现代(13435)
- 理论(13413)
- 商业(12771)
- 实践(12445)
共检索到3857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广胜 陈晨
基于2004-2016年285个城市面板数据,运用静态面板、动态面板及面板门槛模型,从整体趋势、时间效应及非线性结构3个方面分析不同产业集聚模式差异与城市生态效率间的动态关系。结果显示,生产性服务业尤其是高端生产性服务的专业化及多样化集聚会在短期抑制生态效率提升,但长期促进作用显著;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生态效率的改进效果相比单一产业集聚更为显著;不同产业集聚模式对生态效率的作用存在门槛效应,两者之间呈现显著倒U型关系,且存在集聚最优值;城市规模对产业集聚与城市生态效率的关系呈负向调节作用。因此,在城市生态经济规划建设中,应加大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建设投入力度,关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根据城市基础条件制定相应的产业转移战略,且不可集聚过度,注重发挥产业集聚对城市生态建设的正向促进作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卜庆军 章莉莉
本文对产业集聚于产业升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选取了全国29个具有产业集群现象的省市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了2011年的相关数据计算得出产业集聚和产业升级的相关指标值,运用EVIEWS软件对产业集聚和产业升级指标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出了产业集聚对产业升级有正向作用的结论,并针对该结论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集聚 产业升级 回归分析 对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孙健 尤雯
产业集聚和人才集聚体现着一个地区的竞争力,本文不仅从定性上阐述了两者的共生效应和乘数效应,而且还以软件产业为例,从实证上进一步证明了产业集聚与人才集聚之间高度相关的关系。并依此提出了政策建议,提高我国各个地区的产业集聚和人才集聚程度,促进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产业集群 人才集聚 共生效应 乘数效应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何宜庆 陈林心 焦剑雄 王芸
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集聚对促进经济增长,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生态效率的影响越来越重要。本文基于此背景,依据2005-2013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或直辖市的经济发展数据,构建了金融集聚和生态效率的测度指标体系,运用熵值赋权法得出金融集聚和生态效率的综合测度指数,并给出评价分析。考虑到区域经济的空间地理特征,运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计算中国各省市的Moran's I指数来确定是否存在空间相关性。在此基础上,把金融集聚分成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金融密度四者的集聚,通过建立空间滞后模型与空间误差模型来检验各区域中四个金融指标对生态效率的空间影响效应。结果表明:省市金融集聚和生态效率在空间上存在一定的空间正相关性,金融集聚水平从东部、东北、中部、西部依次降低;总体上,证券业集聚促进生态效率,银行业和证券业集聚促进东中部地区生态效率提升,金融密度的提高有利于提升西部地区生态效率。
关键词:
金融集聚 生态效率 空间面板模型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方杏村 田淑英 王晓玲
运用DEA-Malmquist模型测度了我国263个地级城市的生态效率,利用空间杜宾面板模型分析了财政分权与产业集聚对城市生态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城市生态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在专业化产业集聚中,财政收入分权和财政支出分权均对生态效率产生正向影响,产业集聚对生态效率产生负向影响,但财政分权通过影响产业集聚而正向影响生态效率。在多样化产业集聚中,财政收入分权正向影响生态效率,财政支出分权负向影响生态效率,产业集聚正向影响生态效率,财政收入分权通过影响产业集聚而正向影响生态效率,但财政支出分权通过影响产业集聚而负向影响生态效率。经济水平、工业化程度及第三产业、投资、对外开放、科技、教育、人口等因素也对我国城市生态效率产生不同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陈奕玮 吴维库
2008年金融危机对全球多个国家经济发展造成巨大冲击,我国许多沿海外向型城市面临国外订单需求不足、行业内人才流失以及厂房闲置等问题,体现出城市经济韧性能力的重要性。针对不同城市在面对外部冲击时表现出的城市经济韧性能力差异,重点研究产业集聚、产业多样化与城市经济韧性之间的关系,并将产业多样化划分为产业相关多样化和产业无关多样化,运用基准回归和稳健性检验分析两种划分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集聚与城市经济韧性之间呈U型关系,产业相关多样化与城市经济韧性之间呈倒U型关系,产业无关多样化与城市经济韧性呈倒U型关系。最后从破除区域间分权壁垒角度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师博 沈坤荣
本文采用综合径向与非径向DEA新技术的EBM模型,在环境质量约束下测度中国时序能源效率。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经验分析EBM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发现工业化并不是影响能源效率的主导因素,能源效率与城市化水平呈现出U型变动特征,并且城市化率达到55.46%门限值将为工业企业的产业集聚创造条件,进而通过规模经济改进能源利用效率。此外,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外部冲击使得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并未产生预期效果。
关键词:
EBM模型 能源效率 节能减排 产业集聚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于斌斌
本文利用2003—2011年中国十大城市群的面板数据,采用动态GMM估计方法研究了产业集聚对经济效率的门槛效应,并对威廉姆森假说和开放性假说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产业专业化集聚对于没有跨越经济发展水平门槛值的城市群经济效率具有明显的阻滞作用,而对其他门槛作用下的城市群没有显著影响;(2)产业多样化集聚对跨越城市群规模门槛和处于所有经济发展水平阶段的城市群经济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其他门槛作用下的城市群的影响不显著;(3)提高对外开放程度,加快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协调发展将有利于提升城市群的经济效率;(4)在产业专业化和多样化集聚对城市群经济效率的影响效应中没有找到支持威廉姆森假说...
关键词:
城市群 产业集聚 经济效率 门槛效应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蔺雪芹 方创琳
城市群地区产业集聚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对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城市群的建设和城市群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当前该领域研究在理论、方法和实践等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指出了当前研究的薄弱环节,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研究认为,目前城市群地区产业集聚的生态环境问题受到普遍关注,已从产业部门发展、结构变动、布局调整、产业集群建设等多个角度对城市群地区产业集聚的生态环境影响机理和效应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城市群地区产业集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在研究方法上,以能值、生态足迹、系统动力学模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投入产出法、灰色系统分析和多目标规划法为主的定量分析方法开始应用于城市群地区产业集聚的生态环境效应评价、产业集聚与生态环境相互关系模拟及情景预测之中。当前的研究尚未形成体系,理论研究欠缺,方法应用有限。从发展趋势来看,今后基于城市群空间特性的理论研究有待深入,多学科融合、新技术方法的应用及与实践的结合将得到加强。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凯 刘美伦 谭佳欣
系统审视旅游产业集聚与旅游生态安全的互动关系对促进旅游高质量发展与生态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长江中游城市群的26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区位熵和模糊物元模型分别测度2010—2021年各城市旅游产业集聚水平和旅游生态安全,并运用PVAR模型探讨旅游产业集聚与旅游生态安全的互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时间序列上,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产业集聚水平和旅游生态安全整体呈现稳步上升的态势,旅游产业集聚水平的区域差异随时间变化不断提升,而旅游生态安全的区域差异则不断下降。空间分布上,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产业集聚中高水平区占据主导地位,呈现出“环鄱阳湖城市群>环长株潭城市群>武汉城市圈”的格局;旅游生态安全呈现出以武汉市、南昌市与长沙市为主的“三足鼎立”的分布格局。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产业集聚和旅游生态安全存在显著的互促关系,方差分解结果表明,旅游产业集聚和旅游生态安全受自身影响最大,且旅游产业集聚对旅游生态安全的影响远大于旅游生态安全对旅游产业集聚的影响。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凯 刘美伦 谭佳欣
系统审视旅游产业集聚与旅游生态安全的互动关系对促进旅游高质量发展与生态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长江中游城市群的26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区位熵和模糊物元模型分别测度2010—2021年各城市旅游产业集聚水平和旅游生态安全,并运用PVAR模型探讨旅游产业集聚与旅游生态安全的互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时间序列上,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产业集聚水平和旅游生态安全整体呈现稳步上升的态势,旅游产业集聚水平的区域差异随时间变化不断提升,而旅游生态安全的区域差异则不断下降。空间分布上,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产业集聚中高水平区占据主导地位,呈现出“环鄱阳湖城市群>环长株潭城市群>武汉城市圈”的格局;旅游生态安全呈现出以武汉市、南昌市与长沙市为主的“三足鼎立”的分布格局。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产业集聚和旅游生态安全存在显著的互促关系,方差分解结果表明,旅游产业集聚和旅游生态安全受自身影响最大,且旅游产业集聚对旅游生态安全的影响远大于旅游生态安全对旅游产业集聚的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振灵
针对以往研究中产业集聚测度多使用单个指标的不足,在归纳和梳理国内外产业集聚测度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使用主成分分析、集成产业集聚测度指标对产业集聚进行测度的方法。以我国辽宁中部城市群为分析对象,使用标准差系数、绝对集中指数、相对集中指数、熵指数、H指数和区位商指数,基于2001和2004年的统计资料,对其产业集聚变化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辽宁中部城市群多数产业的集聚性呈动态演变;以产业链为纽带的产业集聚的分工体系在城市群已初步显现;抚顺等矿业城市的产业集聚表现出很强的资源导向性。最后,给出了城市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尤瑞玲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势头日益迅猛,学者对高技术产业集聚研究的关注度也不断提升,并取得了相当数量的学术成果。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中,实证研究占较高比例,主要集中在影响因素分析、集聚水平测度、集聚效应分析等方面;理论研究比例持续上升。高技术产业集聚研究多借用传统产业集聚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尚未形成完善的研究体系和研究框架。随着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的提升,未来的相关研究将向竞争力分析、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区域制度创新等子研究领域倾斜。文章总结了我国高技术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创新能力等问题,以期解决所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鲁平俊 唐小飞 王春国 张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城市群战略已经成为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赢得主动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传统经济集聚发展模式下的地方化竞争也已演变成为联合区域城市一体化竞争,资源集聚效率作为影响和评价城市群区域竞争优势的一个关键性因素被广泛应用。本文实证分析了城市群战略对人力资源、土地资源、金融资源、创新资源和能源效率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城市群战略能够显著提升人力资源、土地资源、金融资源、创新资源和能源等资源集聚的配置和使用效率,同时政府适度干预并结合市场力量是城市群战略成功实施的重要前提。研究对指导丰富城市群理论、资源理论以及中国城市群实践均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城市群 资源集聚 效率 竞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德才 王耀宇 周依仿
本文应用物理学中的耦合关系将金融要素系统和生态效率系统联系起来,对2004-2011年沿海五省市的金融集聚与生态效率的耦合关联度及其协调度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华东沿海五省市的金融集聚与生态效率的耦合关系及其协调度均较高,金融要素正在成为推动沿海生态效率提升的重要力量,本文据此提出了促进更广泛地区金融集聚与生态效率的耦合度与协调度的建议。
关键词:
金融集聚 生态效率 耦合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