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26)
- 2023(14221)
- 2022(11961)
- 2021(11245)
- 2020(9519)
- 2019(22270)
- 2018(21748)
- 2017(41562)
- 2016(22145)
- 2015(25104)
- 2014(24875)
- 2013(24793)
- 2012(22952)
- 2011(20756)
- 2010(20341)
- 2009(18858)
- 2008(18404)
- 2007(16055)
- 2006(13588)
- 2005(11963)
- 学科
- 济(103052)
- 经济(102961)
- 管理(59431)
- 业(57427)
- 方法(47298)
- 企(44859)
- 企业(44859)
- 数学(42644)
- 数学方法(42181)
- 中国(28943)
- 农(26252)
- 财(23199)
- 地方(22045)
- 业经(20842)
- 贸(19398)
- 贸易(19391)
- 易(18823)
- 学(18094)
- 农业(17575)
- 制(16108)
- 环境(14759)
- 和(13991)
- 产业(13918)
- 务(13747)
- 财务(13704)
- 技术(13684)
- 财务管理(13671)
- 银(13591)
- 银行(13566)
- 融(13450)
- 机构
- 大学(320180)
- 学院(318830)
- 济(141409)
- 经济(138811)
- 管理(124909)
- 研究(110106)
- 理学(108696)
- 理学院(107434)
- 管理学(105645)
- 管理学院(105043)
- 中国(82684)
- 京(67785)
- 科学(66101)
- 财(59931)
- 所(54077)
- 中心(51131)
- 农(50149)
- 研究所(49542)
- 财经(49306)
- 业大(45897)
- 经济学(45299)
- 经(44986)
- 江(44433)
- 北京(42417)
- 经济学院(41140)
- 范(41114)
- 师范(40745)
- 院(39877)
- 农业(39564)
- 财经大学(36790)
- 基金
- 项目(220959)
- 科学(175912)
- 基金(164338)
- 研究(159267)
- 家(143499)
- 国家(142429)
- 科学基金(122995)
- 社会(104613)
- 社会科(99518)
- 社会科学(99492)
- 基金项目(87309)
- 省(83304)
- 自然(79060)
- 自然科(77304)
- 自然科学(77283)
- 自然科学基金(75872)
- 教育(71763)
- 划(71317)
- 资助(67146)
- 编号(62591)
- 重点(49786)
- 部(49725)
- 成果(49507)
- 发(48576)
- 创(45801)
- 国家社会(45049)
- 创新(42999)
- 教育部(42869)
- 科研(42567)
- 课题(42135)
共检索到4544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程中华 于斌斌
本文以新经济地理学和城市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利用中国2003-2012年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统计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产业集聚对地区工资水平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论表明:中国城市职工平均工资的空间相关性呈现波动性的递增趋势;制造业集聚对地区工资水平为显著的负影响,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和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共同集聚有利于地区工资水平的提升;从集聚外部性效应来看,MAR外部性和Porter外部性抑制了地区工资水平的提升,Jacobs外部性有利于地区工资水平的提升。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程中华 于斌斌
基于2003~2012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统计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研究了产业集聚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论表明:中国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相关性呈逐年增强的趋势;制造业集聚抑制了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和市场潜能有利于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从集聚外部性效应来看,MAR外部性和Porter外部性抑制了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Jacobs外部性有利于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于斌斌 杨宏翔 金刚
本文采用SFA模型对中国城市经济效率进行了测度,并运用空间计量技术引入地理距离分析了产业集聚对地区经济效率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从全国层面看,制造业集聚、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共同集聚对地区经济效率的影响显著为负,但尚未产生拥塞效应;制造业集聚对地区经济效率的影响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呈现"N"型过程,从而修正了威廉姆森假说,同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支持开放性假说。从区域层面看,制造业集聚对中、西部城市的经济效率都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和拥塞效应,但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共同集聚对中、西部城市的经济效率存在明显的促进作用。从外部性效应看,MAR外部性和Porter外部性对中国城市的经济效率都存在显著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程中华 刘军
基于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5~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产业集聚对制造业创新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从制造业整体来看,专业化(MAR外部性)对制造业创新绩效影响不显著,多样化(Jacobs外部性)和产业内竞争(Porter外部性)有利于制造业创新绩效的提升。从分技术层面来看,低技术行业创新更多受益于MAR外部性,中高技术行业创新更多受益于Jacobs外部性。从分企业规模来看,小型企业能从多样化集聚中获得更多创新收益,大中型企业能从专业化集聚中获得更多的创新收益。从分企业生命周期来看,新生和年轻企业创新更多受益于Jacobs外部性,成熟企业创新更多受益...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张浩然
本文采用2003-2009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地理距离、集聚外部性与城市劳动生产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控制了人力资本、产业结构、交通和通讯基础设施等影响因素后,一个城市的劳均资本存量、经济密度和相对专业化水平对劳动生产率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邻近城市的经济绩效存在明显的空间依赖性,城市间的溢出效应在170公里范围内表现得最为显著,此后明显减弱,至280公里以外几乎消失。
关键词:
集聚外部性 劳动生产率 地理距离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蒋伟 赖明勇
以2006年中国大陆24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样本,利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决定进行实证研究。对全国城市分析的结果发现:除了劳动力素质、市场规模、基础设施以及集聚经济以外,空间相关性也是影响FDI区位分布的重要因素;一个城市吸引的FDI不仅取决于自身的区位条件,还与周边城市的FDI正相关;劳动力成本在区位决定中的影响不显著。进一步分地区的分析发现,FDI在东、中、西部城市的区位选择具有明显的差异。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蒋伟 刘牧鑫
要素积累所产生的知识和技术,会突破地理行政边界的限制外溢到相邻区域。通过构建一个包含知识空间溢出的增长模型,检验知识空间溢出对工业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除了要素投入以外,知识空间溢出是促进工业增长的重要因素,而且邻近城市工业产出和要素投入的增加对本城市的产出增长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因此,各地区在注重自主创新的同时,要格外重视技术吸收,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与交流,营造有利于知识空间溢出的各种环境。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彭代彦 袁畅
本文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出发,基于中国2005—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DSDM),分析了产业集聚对城乡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发现:城乡收入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空间集聚和路径依赖现象;整体上,产业集聚会缩小本地区及邻近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并且相关影响呈现出长期增强趋势;进一步分析发现,产业集聚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地区和行业差异。基于此,结合各地区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发展优势产业、优化产业布局、实现城乡融合等建议。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蒋伟 刘牧鑫
大多数关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实证研究隐含地假定地区间环境质量彼此独立,这种对空间相关性的忽视可能导致实证结果的偏误。本文利用2007年中国27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对纳入FDI和空间相关性的环境库兹涅茨扩展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环境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是否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污染指标以及估计方法的选取;FDI并不一定导致城市环境的恶化;空间相关是影响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一个城市的污染物排放受到邻近城市的影响。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盛丰
本文从生产性服务业聚集促进制造业升级的机制出发,利用2003~2011年全国230个城市数据,以地理距离作为空间权重矩阵并进行了标准化,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空间聚集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及其空间外溢效应。实证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具有明显的提升作用,这种作用不仅体现在对本地区制造业升级的影响,而且通过空间外溢效应对周边区域制造业升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交通发达程度与信息化水平通过集聚生产性服务业间接地促进了制造业升级。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艳 刘亮
新经济地理学已经成为主流经济学中的一个新的亮点,有大量文献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针对经济积聚的原因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展开了分析,然而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分析并不多。本文基于中国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经济集聚对于城市人均实际GDP的影响,结果发现,如果不考虑经济集聚的内生性问题,会得到向下偏误的结果。本文运用工具变量法的回归结果表明:经济集聚具有内生性,它对于城市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经济集聚 经济增长 工具变量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仁发
本文从新经济地理学和空间集聚理论角度,利用2003~2010年我国26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样本,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分析产业集聚与地区工资差距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表明:(1)制造业集聚对地区工资水平的影响为负的显著性,服务业聚集显著提高地区工资水平,且对地区工资水平影响力较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地区工资水平无显著性影响,消费性服务业集聚和公共性服务业集聚对地区工资水平则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制造业与服务业、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与消费性服务业的共同集聚对地区工资水平影响具有显著性作用,而制造业与公共性服务业共同集聚对地区工资水平作用不明显。(3)从制造业集聚外部性效应来看,MAR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曾国平 吴明娥
通过构建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测度各个省市的城市化水平,从物质资本集聚度、人力资本集聚度和就业密度三个方面衡量了服务业的集聚水平。采用2000-2011年各省市的样本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服务业集聚对城市化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城市化发展呈现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且显现出空间溢出效应;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以及就业密度的集聚效应存在差异性;物质资本集聚度对城市化发展的作用呈下降趋势,人力资本集聚度的作用呈上升趋势,而就业密度对城市化发展呈负效应。
关键词:
服务业集聚 城市化 指标体系 空间计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石小伟 邹逸江
LED产业是21世纪具有重要前景的高新技术产业。为此,文章以区为基本研究单元来探索上海市LED产业规模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利用变异系数、艾肯森指数以及空间自相关分析等空间统计学方法对上海2006-2015年近10年的16个区(除崇明区)的LED产业进行了动态差异分析,并以此为基础运用ArcGIS和GeoDa095i软件对上海LED产业的空间集聚状况以及空间特征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上海LED产业空间分布格局的形成机制和空间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上海LED产业规模呈现出比较显著的空间集聚现象,具有明显的空间依赖性;2006年以后上海LED产业布局先出现高—低集聚与低—高集聚的趋势趋于分散,到2013年以后集聚的趋势得到了加强,空间自相关的聚集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呈现出显著的空间异质性且"L-L"、"H-L"、"L-H"紧密分布在"H-H"空间关联区周围,LED区域产业规模增长的空间差异逐渐显著;LED产业空间集聚呈现出极核—分散式发展分布格局;主要的形成机制因素是政府的政策向导作用,上海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技术保障以及横向相关产业的协同带动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