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768)
- 2023(22178)
- 2022(18877)
- 2021(17497)
- 2020(15058)
- 2019(34707)
- 2018(34214)
- 2017(65242)
- 2016(35700)
- 2015(40367)
- 2014(40125)
- 2013(39935)
- 2012(36864)
- 2011(33291)
- 2010(33355)
- 2009(31367)
- 2008(31412)
- 2007(28055)
- 2006(24623)
- 2005(22424)
- 学科
- 济(150296)
- 经济(150103)
- 业(115552)
- 管理(112692)
- 企(100010)
- 企业(100010)
- 方法(67959)
- 数学(56397)
- 数学方法(55696)
- 财(44306)
- 农(42797)
- 中国(39877)
- 业经(39176)
- 制(32185)
- 学(29369)
- 务(29092)
- 财务(29004)
- 贸(28988)
- 贸易(28971)
- 财务管理(28946)
- 农业(28912)
- 易(28161)
- 地方(28050)
- 企业财务(27444)
- 理论(25631)
- 和(25146)
- 技术(24809)
- 银(24188)
- 银行(24126)
- 融(23690)
- 机构
- 大学(516319)
- 学院(515485)
- 济(213274)
- 经济(208831)
- 管理(202210)
- 研究(174011)
- 理学(173577)
- 理学院(171683)
- 管理学(168734)
- 管理学院(167789)
- 中国(134744)
- 京(110789)
- 科学(105823)
- 财(101309)
- 所(88123)
- 农(85899)
- 财经(79948)
- 研究所(79607)
- 中心(79049)
- 江(77241)
- 业大(75472)
- 经(72570)
- 北京(70462)
- 农业(67317)
- 范(65229)
- 师范(64605)
- 经济学(64592)
- 院(62860)
- 州(61705)
- 财经大学(59120)
- 基金
- 项目(339933)
- 科学(267636)
- 研究(248073)
- 基金(247661)
- 家(215488)
- 国家(213699)
- 科学基金(183838)
- 社会(157037)
- 社会科(148917)
- 社会科学(148878)
- 省(131578)
- 基金项目(130141)
- 自然(119332)
- 自然科(116566)
- 自然科学(116534)
- 自然科学基金(114467)
- 教育(113500)
- 划(110581)
- 资助(102977)
- 编号(100567)
- 成果(82220)
- 重点(75977)
- 部(75330)
- 发(72060)
- 创(71047)
- 课题(69176)
- 创新(66047)
- 科研(65029)
- 国家社会(64929)
- 教育部(64648)
- 期刊
- 济(238276)
- 经济(238276)
- 研究(153795)
- 中国(100459)
- 财(81032)
- 学报(80222)
- 农(78753)
- 管理(77804)
- 科学(73989)
- 大学(61316)
- 学学(57657)
- 农业(53795)
- 教育(52643)
- 融(48176)
- 金融(48176)
- 技术(45788)
- 财经(39845)
- 业经(38754)
- 经济研究(37838)
- 经(34241)
- 问题(31167)
- 业(30608)
- 技术经济(26655)
- 贸(26638)
- 统计(25062)
- 图书(24631)
- 版(24345)
- 理论(24023)
- 国际(23724)
- 现代(23590)
共检索到7751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杜庆华
本文在计算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程度和国际竞争力水平这两个指标的基础上,结合钻石模型分析了产业集聚对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结果发现,产业集聚显著地提升了国际竞争力,但这种提升存在行业结构上的差异。产业地理集聚度及其变化对国际竞争力影响的差异可以为政府的产业政策决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
产业集聚 国际竞争力 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丹萍 毛江楠
文章以中国15个制造业1999-2008年的数据为对象,以反映制造行业国际竞争力的RCA指数为模型的被解释变量,以衡量行业地理集聚度的C4指数为模型的解释变量,利用固定影响的变系数模型对C4指数与RCA指数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对于近90%的制造行业而言,两者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最后根据实证结论,文章提出了如何通过发展产业集聚提升制造业对外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谢子远 鞠芳辉
一个产业自身的集聚水平可能会影响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而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异质集聚以及产业之间的关联性也可能会影响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基于上述思路,本文从产业集聚水平、产业竞争程度、产业关联度、产业多样化等四个方面刻画样本产业的同质与异质集聚特征,利用中国15个制造行业2000-2011年的面板数据,就上述四个变量对样本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产业集聚水平越高、产业关联度越强,样本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越强;产业竞争越激烈、产业多样化程度越高,样本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越弱。这一研究结论对中国的产业政策导向具有启发意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傅京燕 李丽莎
环境规制严格度是否是中国工业制成品比较优势的决定因素?严格的环境规制是否影响中国污染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有助于加快我国贸易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缓解资源环境压力。环境规制政策和要素禀赋是一国比较优势的两个主要因素,而两者对专业化分工的作用是不同的。本文使用1996~2004年我国24个制造业的面板数据并通过构造综合反映我国实际情况的产业环境规制指标和产业污染密度指标,对环境规制效应、要素禀赋效应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所得主要结论如下:通过对比较优势指标和污染强度的分析,得出我国污染密集型行业并不具有绝对比较优势,因而我国并不是发达国家的"污染避难所"。环境规制、物质资本...
关键词:
环境规制 要素禀赋 产业国际竞争力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莫莎 周晓明
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制造业的中间投入,对制造业效率乃至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根据28个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与制造业整体相比,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口复杂度对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促进作用更大;将服务贸易分类考察时发现高技术服务贸易进口复杂度对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影响作用更显著;不同类型的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口复杂度对不同类型国家的制造业竞争力影响存在差异。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郑明身 田兰章 王俊杰
由于关系到我国的信息安全以及降低信息化成本、IT技术生命周期的原因,提升中国IT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的紧迫性。本文使用比较常用的贸易竞争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数)、市场占有率指数、质量与附加值指数等指标对中国IT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中国IT制造业在劳动密集型、组装加工型等产品领域具有比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在高附加值、高技术以及新技术、新产品等领域的国际竞争力还比较弱,但在这些领域,中国IT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在不断增强。提升我国IT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需要资源禀赋的改善和升级、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企业的技术跟踪和技术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及具有较高抱负水平和企...
关键词:
中国IT制造业 国际竞争力 实证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艳 马珊 张成军
文章选取2009—2016年数据,测算了河北省制造业的集聚水平和国际竞争力,通过面板模型定量刻画了河北省制造业集聚水平与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关系。结果表明,从整体来看,河北省制造业呈现了集聚化发展的态势,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较强并有明显提高。并且河北省制造业集聚水平对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存在行业异质性,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集聚水平与国际竞争力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纺织业集聚水平与国际竞争力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而其他制造业集聚水平与国际竞争力之间的关系不显著。
关键词:
制造业 产业集聚 国际竞争力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于明远
本文利用2000—2012年11个行业面板数据,对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与其国际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从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体系来看,创新投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引进与吸收消化再创新能力的提高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而适应创新竞争市场变化能力的效果不明显。从制造业技术创新支撑体系来看,政府和金融机构分别给予资金支持制造业进行技术创新时,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提高具有促进作用,而同时给予支持时则存在着协调方面的问题。另外,制造业行业规模的扩大和市场的对外开放均有利于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而来自发达国家的R&D外溢当期效果不明显。不同技术水平行业通过加强技术创新对其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虹 李赠铨
"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中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型的要求,并确定十大领域作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重点。以十大领域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是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来源。文章通过对1995—2016年22年间中国、美国等国家先进制造业产品进出口的分析,发现中国先进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但仍与制造业强国差距较大。利用实证方法从绝对量、相对量,国家间、国家内部等不同方面对中国先进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并利用波特"钻石模型"分析如何提升中国先进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结果表明,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快速发展,提高行业内科研投入,增加外商直接投资额以及加强政府政策引导和支持是提升中国先进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措施。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金碚 李钢 陈志
本文利用最新的统计数据对中国加入WTO以后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及变化趋势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加入WTO以后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有较大程度提升,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在不断提升。比较来看,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在加入WTO后提升则不明显。
关键词:
中国制造业 产业竞争力 WTO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旭红,屈驳韵,李春林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顾乃华 毕斗斗 任旺兵
本文在中国特殊的情境中研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竞争力的关系。文章围绕如下关键点进行了探讨:在我国特殊的体制背景下,对于提升制造业竞争力而言,生产性服务业究竟在充当什么样的角色;在不同地区,生产性服务业所起的作用是否有差别;在当前阶段,不同生产性服务行业发挥的功能是否一样。文章通过理论分析和基于面板数据的实验检验得出的结论是:在我国经济转型期,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有利于提升制造业的竞争力;东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挥的作用最充分;金融保险业最能发挥提升制造业竞争力的功能。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竞争力 面板数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郑玉 戴一鑫
基于贸易附加值核算框架,本文采用WIOD数据库1995~2009年跨国制造业面板数据,通过面板工具GMM方法实证检验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其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制造业投入服务化总体上显著促进制造业行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且该提升效应主要体现在制造行业中间品出口上;在细分服务类型上,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行业总出口、中间产品出口及最终品出口形式实现的国际竞争力均具促进作用,消费性服务业仅显著提高制造行业最终品出口,公共服务业对总出口和中间品出口产生不利影响,对最终品出口的影响不显著;金融、设备租赁及咨询、技术服务等商务服务业对制造行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效应相对较大,而零售及交通运输的影响相对较小。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沈倩岭 王小月
通过构建专业化集聚指数、多样化集聚指数和集聚竞争效应指数,将产业集聚对四川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显示:在整体上,制造业专业化集聚不利于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制造业多样化集聚有利于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制造业集聚竞争效应不利于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分行业看,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专业化集聚有利于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而多样化集聚与集聚竞争效应不利于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资源密集型制造业与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则正好相反;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专业化集聚、多样化集聚与集聚竞争效应均有利于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杜凯 周勤
本文通过计算Hoover系数、RCA指数和ITC指数来考察集聚经济布局下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状况。研究认为,首先,随着要素驱动程度不同,集聚经济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作用存在结构上的差异。其次,开放经济条件下民族制造业面临着更为严峻的竞争形势,因此国内市场的适当保护和扶植是必不可少的。最后,提升民族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一个重要切入点就是加强集聚经济效应对中高级以上技术型行业的扩散程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产业集聚影响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内在机理——基于中介变量的检验
制造业竞争力对人民币升值的敏感性——基于长三角制造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产品内分工与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FDI、产业聚集是否有助于国际竞争力提升——基于中国制造业PVAR模型的实证研究
产业国际竞争力决定因素的实证研究——进展、困难、模型及对中国制造业截面数据的估计与检验
中美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比较:基于产业竞争力层次观点的实证分析
国际竞争力就等于出口竞争力吗?——基于中国制造业的对比实证分析
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提升研究
我国机电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内生演进:基于1993-2008年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与要素价格关系研究——基于中国28个制造业行业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