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22)
- 2023(16926)
- 2022(13975)
- 2021(12969)
- 2020(11131)
- 2019(25226)
- 2018(24850)
- 2017(48166)
- 2016(25382)
- 2015(28610)
- 2014(28177)
- 2013(28119)
- 2012(25571)
- 2011(22748)
- 2010(22678)
- 2009(21388)
- 2008(21225)
- 2007(18769)
- 2006(16258)
- 2005(14899)
- 学科
- 济(118644)
- 经济(118480)
- 业(101368)
- 管理(90326)
- 企(89669)
- 企业(89669)
- 方法(55639)
- 数学(46459)
- 数学方法(46057)
- 财(36716)
- 业经(34497)
- 农(33625)
- 中国(31226)
- 制(26913)
- 务(25345)
- 财务(25301)
- 财务管理(25257)
- 企业财务(23978)
- 农业(23095)
- 贸(21628)
- 贸易(21615)
- 技术(21565)
- 易(21091)
- 银(19506)
- 银行(19497)
- 体(19169)
- 地方(19010)
- 和(18712)
- 划(18627)
- 行(18583)
- 机构
- 学院(366746)
- 大学(363458)
- 济(167764)
- 经济(165020)
- 管理(153025)
- 理学(131774)
- 理学院(130620)
- 管理学(129004)
- 管理学院(128289)
- 研究(114232)
- 中国(95675)
- 财(80686)
- 京(74290)
- 财经(64040)
- 科学(61778)
- 经(58381)
- 所(53758)
- 中心(53676)
- 江(53562)
- 经济学(52673)
- 农(51945)
- 研究所(47931)
- 财经大学(47680)
- 经济学院(47638)
- 业大(47235)
- 北京(46528)
- 商学(42575)
- 商学院(42189)
- 州(41768)
- 经济管理(41258)
- 基金
- 项目(240408)
- 科学(194663)
- 基金(181215)
- 研究(180021)
- 家(154014)
- 国家(152723)
- 科学基金(135650)
- 社会(121213)
- 社会科(115285)
- 社会科学(115261)
- 基金项目(95254)
- 省(91355)
- 自然(84932)
- 自然科(83062)
- 自然科学(83044)
- 自然科学基金(81670)
- 教育(81537)
- 划(75624)
- 资助(74212)
- 编号(70560)
- 成果(55544)
- 部(55446)
- 创(53013)
- 重点(52866)
- 国家社会(51694)
- 发(51274)
- 制(50347)
- 教育部(49198)
- 创新(48900)
- 人文(48414)
- 期刊
- 济(182755)
- 经济(182755)
- 研究(111092)
- 中国(68031)
- 财(65611)
- 管理(61697)
- 农(48002)
- 科学(46934)
- 学报(43689)
- 融(39840)
- 金融(39840)
- 大学(36457)
- 学学(34856)
- 技术(34097)
- 农业(32855)
- 财经(32807)
- 业经(30030)
- 经济研究(29793)
- 经(28221)
- 教育(27255)
- 问题(24042)
- 技术经济(21040)
- 贸(20415)
- 业(19962)
- 统计(18969)
- 世界(18641)
- 现代(17945)
- 策(17938)
- 财会(17676)
- 商业(17469)
共检索到5459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吴明琴 陆毅 陈斌
在中国不同地区的企业缴纳比例和数量是显著不同的,尽管国家规定了统一的养老保险缴纳比例。本文从产业集聚的角度来分析企业缴纳养老保险的差异。通过考察从2001年到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发现产业集聚和企业养老保险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为了控制产业集聚的内生性,本文采用工具变量法验证了产业集聚和企业养老保险之间的因果关系。产业集聚程度高的地区,企业需要提高福利等措施来吸引人才增加竞争力。多个检验的结果表明我们的发现是相当稳健的。本文的发现对于中国的养老保险改革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养老保险 产业集聚 内生性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吴明琴 童碧如
基于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数据,对产业集聚和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运用OP半参数估计方法对企业层面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结果显示,产业集聚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正向影响。同时,运用工具变量对潜在的内生性问题进行控制,研究得出的结论表明,产业集聚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这种关系在非国有企业中表现得尤为显著。此外,在稳健性检验中,将产业集聚效应进行分解,得出邻近企业数量是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因素的观点,也进一步佐证产业集聚通过知识溢出、人才流动和适
关键词:
产业集聚 全要素生产率 OP半参数估计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张玉梅
基于中国制造业数据,本文检验了企业规模异质性与制造业地理集中的互动联系。研究表明企业规模因素对制造业地理集中具有显著影响。按要素密集度对制造业的分类回归进一步表明,上述影响存在行业差异:劳动力与资源密集型行业的相关性不稳健,但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结果是稳健的。这意味着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企业规模分布具有地理集中倾向:大市场集中分布了更多大规模企业。这一结论表明制造业集聚具有规模异质性:小规模企业通过集聚经济,促进生产率提高形成制造业集聚,大规模企业则通过集中分布在大市场而形成制造业集聚。另外,从制造业集聚
关键词:
企业规模异质性 产业地理集中 制造业集聚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永培 晏维龙
产业集聚不仅能为地方政府带来可征税的集聚租,还能为企业提供减轻税负的避税港。本文试图把企业策略性避税行为引入新经济地理的税收竞争分析框架,并通过2000-2008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实证检验产业集聚的避税效应。研究发现:制造业地理集聚提高了企业避税强度,族群成员协同集聚的溢出效应强化了企业间避税的相互学习和示范;位于最终消费品需求和中间投入品供给中心区域的政府通常选择征收集聚租的策略性税收行为,迫使该区域内企业更多地进行策略性避税;企业规模与其避税强度负相关,小企业避税意愿更为强烈;相对于中西部落后地区,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企业缴纳更多集聚租,避税活动更为频繁。政府应该采取加强地区间基础设...
关键词:
产业集聚 税收规避 集聚租 税收竞争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良举 陈甬军
文章采用中国制造业企业微观面板数据,通过估计企业的生产函数,实证检验了集聚的生产率效应。研究发现:在控制企业资本密集度、研发、管理水平、所有制类型以及出口等因素后,就业规模更大的城市中的企业具有更高的生产率;在控制前一期生产率水平后,就业规模更大的城市中的企业当期的生产率水平更高,说明在集聚地区存在能够促进企业生产率提高的"学习效应",在中国城市中存在显著的集聚经济效应;此外,城市非农就业规模与企业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在不同规模的企业之间并无显著差异。
关键词:
生产率 集聚经济 报酬递增 学习效应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周浩 余壮雄 杨铮
以城市作为空间单位,本文利用泊松模型考察了1998—2007年间可达性和集聚经济对中国制造业新企业选址的影响。主要结论是:(1)区域间需求可达性对新企业具有排斥力,供给可达性和区域内需求可达性对新企业具有吸引力。(2)区域内需求可达性对出口企业选址的影响并不显著,对非出口企业选址则具有明显的吸引力。(3)集聚经济是吸引新企业落户的重要因素,其中地方化经济比城市化经济对新企业的吸引力更大。
关键词:
可达性 集聚 企业选址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刘海飞 贺晓宇
从金融集聚的机制出发,本文分析金融集聚影响企业创新的原理和机制,将政府干预作为调节变量做了进一步研究,提出金融集聚、政府干预影响企业创新行为的假说并予以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金融集聚和企业研发投入之间有着较为显著的正相关性,但地方政府对金融资源尤其是信贷渠道的干预却削弱了金融集聚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金融集聚 政府干预 企业创新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刘海飞 贺晓宇
从金融集聚的机制出发,本文分析金融集聚影响企业创新的原理和机制,将政府干预作为调节变量做了进一步研究,提出金融集聚、政府干预影响企业创新行为的假说并予以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金融集聚和企业研发投入之间有着较为显著的正相关性,但地方政府对金融资源尤其是信贷渠道的干预却削弱了金融集聚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金融集聚 政府干预 企业创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包晨晨
由集聚外部性所带来的集聚经济优势可以拓展集聚区域企业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并改善非效率问题,进而提高整个集聚区域乃至城市的发展水平。本文采用中国工业企业制造业企业数据,通过构建translog生产函数探讨了三种不同集聚经济下的集聚弹性。在控制地区、行业及企业异质性的经验研究表明:在希克斯中性条件下,三种集聚为正且呈倒U型趋势;放松希克斯中性条件下,三种集聚的弹性仍为正,多样化集聚呈线性趋势,而专业化集聚和竞争性集聚均呈倒U型趋势,且三者的劳动增益为正,资本增益为负;在分地区和分行业的进一步分析中,三种集聚在其弹性系数、效率及反映灵敏度上均存在异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包晨晨
由集聚外部性所带来的集聚经济优势可以拓展集聚区域企业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并改善非效率问题,进而提高整个集聚区域乃至城市的发展水平。本文采用中国工业企业制造业企业数据,通过构建translog生产函数探讨了三种不同集聚经济下的集聚弹性。在控制地区、行业及企业异质性的经验研究表明:在希克斯中性条件下,三种集聚为正且呈倒U型趋势;放松希克斯中性条件下,三种集聚的弹性仍为正,多样化集聚呈线性趋势,而专业化集聚和竞争性集聚均呈倒U型趋势,且三者的劳动增益为正,资本增益为负;在分地区和分行业的进一步分析中,三种集聚在其弹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彭中文 何新城
文章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检验FDI对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效率溢出和不同区间下技术无效率参数的边际效益。研究发现:FDI技术效率溢出提高了装备制造业整体的技术效率,对装备制造企业存在正向的溢出效应;产业集聚对装备制造业技术效率溢出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即使改变所有权性质,产业集聚仍然对技术溢出有促进作用,但显著性降低;行业规模扩大和R&D投入增加均有助于该行业技术效率的提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谢里 谌莹 邝湘敏
选取了1999—2008年中国制造业的数据为分析样本,构建了产业集聚及其与制度因素交互项共同影响中国地区收入差距的面板数据计量模型,分别从全国层面和东、中、西部三大地区层面,实证研究了产业集聚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集聚与制度因素变量的交互项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要远大于制度变量本身所产生的影响,全国整体层面和东部地区的产业集聚水平提高将有利于缩小地区收入差距,而中部和西部两大地区的产业集聚水平提高将扩大地区收入差距。
关键词:
产业集聚 收入差距 制造业 制度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胡玫 刘春生 陈飞
根据广东省制造业的相关数据,运用空间集聚指数法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测算出该省产业集聚指标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通过对计量模型的回归分析,得出广东省制造业产业集聚对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比较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各地区和相关企业应该重视产业集聚对生产率的提高作用,利用产业集聚的外部经济来促进区域经济和企业自身的发展。
关键词:
产业集聚 全要素生产率 竞争优势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刘修岩 陈至人
本文基于 2005—2007 年中国近 14 多万个制造业企业样本组成的面板数据,采用分层线性模型的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集聚经济和所有制类型对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了企业个体特征后,城市化经济和地方化经济等外部性集聚收益依然显著存在。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所有制类型对企业从集聚中获得的收益也存在显著影响,国有企业获得的地方化经济效应明显大于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而外资企业获得的城市化经济效应则显著高于内资企业。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威
产业集聚是提高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本文构建了产业集聚的衡量指标体系 ,并依据国家统计局相关统计数据对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集聚进行了定量分析 ,揭示了集聚的现状、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指出了集聚地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产业集聚 指标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