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93)
- 2023(11237)
- 2022(9563)
- 2021(8497)
- 2020(7221)
- 2019(16538)
- 2018(16147)
- 2017(31296)
- 2016(17079)
- 2015(19283)
- 2014(19702)
- 2013(19767)
- 2012(19127)
- 2011(17562)
- 2010(17876)
- 2009(16558)
- 2008(16559)
- 2007(15203)
- 2006(13385)
- 2005(12405)
- 学科
- 济(86680)
- 经济(86610)
- 业(44000)
- 管理(43162)
- 企(32337)
- 企业(32337)
- 方法(32136)
- 数学(28087)
- 数学方法(27875)
- 地方(26986)
- 中国(24898)
- 农(24567)
- 业经(19158)
- 农业(16777)
- 学(16380)
- 财(15959)
- 地方经济(15749)
- 贸(14841)
- 贸易(14830)
- 易(14235)
- 制(13825)
- 融(13289)
- 金融(13287)
- 环境(13231)
- 银(13086)
- 银行(13057)
- 发(13019)
- 行(12656)
- 产业(12600)
- 和(12328)
- 机构
- 学院(256165)
- 大学(253743)
- 济(110179)
- 经济(107841)
- 研究(94467)
- 管理(93889)
- 理学(79653)
- 理学院(78602)
- 管理学(77336)
- 管理学院(76825)
- 中国(70565)
- 科学(58751)
- 京(55420)
- 所(49637)
- 财(47892)
- 农(47449)
- 研究所(44955)
- 中心(42875)
- 江(40973)
- 业大(38426)
- 财经(37481)
- 农业(37263)
- 范(36223)
- 师范(35877)
- 北京(35374)
- 经济学(34126)
- 经(33730)
- 院(33708)
- 州(32724)
- 经济学院(30854)
- 基金
- 项目(165544)
- 科学(129690)
- 研究(122015)
- 基金(117006)
- 家(101966)
- 国家(101093)
- 科学基金(85238)
- 社会(77102)
- 社会科(73163)
- 社会科学(73142)
- 省(67260)
- 基金项目(62172)
- 划(56064)
- 教育(54695)
- 自然(52964)
- 自然科(51657)
- 自然科学(51642)
- 自然科学基金(50696)
- 编号(50150)
- 资助(47332)
- 发(43213)
- 成果(40736)
- 重点(38278)
- 部(35976)
- 课题(35734)
- 发展(35047)
- 创(34520)
- 展(34467)
- 创新(32392)
- 国家社会(31568)
- 期刊
- 济(129444)
- 经济(129444)
- 研究(77061)
- 中国(54586)
- 农(44528)
- 学报(39825)
- 科学(37496)
- 财(35716)
- 管理(33600)
- 农业(30304)
- 大学(29317)
- 教育(28213)
- 学学(27546)
- 融(25012)
- 金融(25012)
- 技术(23089)
- 业经(22976)
- 经济研究(20535)
- 财经(18357)
- 问题(17702)
- 业(16289)
- 经(16010)
- 技术经济(14063)
- 商业(13462)
- 贸(13357)
- 资源(12735)
- 统计(12420)
- 科技(12215)
- 图书(12031)
- 版(11918)
共检索到3949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任杲 王光辉
了解产业集聚状况,剖析产业在区域间发展的内在差异,是我国新常态经济下,优化产业布局的前提条件。本文通过生产要素产出弹性差异的产业集聚度测算方法,反映产业集聚变化趋势;运用转移份额分析法,从结构转移效应和差异转移效应两方面研究产业在区域间发展的内在差异,并以我国纺织产业发展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为纺织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提供依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周杰 张克雯
作为国家规划建设的一级公路交通枢纽、二级铁路综合枢纽城市,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必将成为川、滇、黔三省交汇处的区域性物流中心。本文根据七星关区物流产业发展的现状,对七星关区打造区域性物流产业集聚区的发展进行了SWOT分析,并结合七星关区各方面发展因素,对4种战略组合进行比较,最终选择WO战略。
关键词:
区域性物流 SWOT分析 WO战略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张文
四川是水井坊、五粮液、老窖等白酒的生产大省。本书以白酒产业在若干地区集聚为例,阐述了在各种要素的"化学聚合"基础上形成的地理品牌对实现产业空间集聚价值的意义。认为通过高端要素的化学聚合,白酒产业空间集聚区域将成为创意经济乐园,催生地理品牌。地理品牌是对一定地理区域的稀缺资源、区域特色、区域文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古学彬
金融发展是产业集聚的助推器,可以通过支撑产业集聚效应和投资效应作用于经济增长。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各地金融发展水平的不同导致当地的支撑产业集聚效应存在差异,支撑产业的集聚发展也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不同的乘数效应,进而导致区域经济增长不平衡。因此,本文建议广佛肇经济圈应该加快经济圈金融一体化发展,以此促进经济圈经济协调发展,提高经济圈产业和经济的竞争力。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关秋燕
针对目前对全国物流产业集聚研究较少的状况,将全国31个省级单位划分为五个区域,分别是东部、东北、黄河中游、长江中游和西部地区,运用区位熵法对这五个区域的物流产业集聚度进行了测度;并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物流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东部、黄河中游、长江中游地区的物流集聚与经济发展之间是正相关关系,而东北地区的物流集聚与经济发展之间是负相关关系,西部地区的物流集聚对经济发展作用不显著。在此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西部地区物流产业适度集聚、改善政府对地区经济的干预能力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儒 卫离东
地方政府竞争和产业集聚作为影响区域绿色发展的重要因素,厘清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实现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考虑地区经济增长和减排效应入手,采用全要素非径向方向距离函数和SBM-DEA模型测算2005-2018年中国285个地级市的绿色发展效率,从空间视角考察了地方政府竞争、产业集聚对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发现:地方绿色发展效率具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且呈现空间集聚的特征;地方政府竞争抑制了绿色发展效率的提升,产业集聚起到促进作用,而两者的交互作用有利于提高绿色发展效率;时空异质性分析表明不同地理位置和城市规模下,地方政府竞争和产业集聚对绿色发展效率的作用效果存在差异性。因此,应当进一步完善地方政府考核体系,强化产业集聚的影响作用,加强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比例,以推动实现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艳玲
本文针对我国产业集聚和物流发展状况以及所存在的问题,从经济理论角度探讨了区域物流整合与产业集聚联动发展的有关机理,通过我国浙江这样典型省份的区域物流与其他相关产业发展状况的实证分析,验证了产业集聚与区域物流联动经济理论分析所得出的研究结论,进一步构建了区域物流与区域其他产业联动发展模型,提出企业微观层面与经济空间宏观层面的区域物流协同发展路径和保障措施,以期为区域物流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区域物流整合 产业集聚 联动发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刚 李翔飞
产业聚集一方面促进了产业向更加聚集化、专业化水平发展,另一方面促进了区域物流的顺畅流通。基于此,对产业聚集的区域物流发展进行分析,首先概述产业聚集区域物流发展,分析产业聚集区域化发展对物流发展的影响,从物流供应、物流仓储、物流加工、物流配送等方面对物流发展模式进行研究,最后探讨如何更有效地促进产业聚集的区域物流发展。
关键词:
产业聚集区域 物流发展 发展模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覃成林
本文从投入与产出两个方面分析了区域R&D产业的发展差异。主要结论是,区域之间R&D产业的投入存在两极分化现象,投入系数相差悬殊。区域R&D产业投入的活动类型结构基本上是试验发展>应用研究>基础研究,各区域都十分重视对试验发展的投入。区域R&D产业投入的执行机构结构主要以企业为主,其次是科研院所或高等院校。区域R&D产业的产出绝大部分集中在东部地区,但是,中部地区的产出效率高于东部和西部。而且,投入小的区域其产出效率却比较高。
关键词:
R&D产业 区域 差异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赵晨 赵文卓
本文首先通过聚类分析,利用1 9 8 0年和2 0 1 1年两年金融产业的相关数据,描绘了我国金融产业发展的分布状态。在分析每个省份金融产业近十年发展变化的基础上,对区域金融产业发展差异的趋势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计算G I N I系数测算了区域间金融发展差异的变化趋势,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区域经济 金融产业 发展差异 变化趋势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二勋
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区域差异分析张二勋如何看待我国目前房地产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是房地产业内外人士十分关注的问题。国内外人士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认为,我国房地产业新一轮“牛市”可望;有人则认为,我国的房地产业目前正跌入低谷,短期内难以“解套”和“...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普雁翔
文章利用塞尔指数和动态分解方法对中国几十年产业集聚变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产业地理集中程度总体上不断提高的同时,不同产业和区域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从区域特征来看,南部沿海的兴起最为显著,而作为"工业基地"的东北经济区地位下降。南部沿海的集聚速度最高,东部沿海次之,而东北部则呈现强烈的流动和分散趋向。从产业特征来看,高技术类产业以及自然资源类产业不仅集中程度高而且仍处于集聚加速的阶段;传统产业如纺织业和一些集中度低的行业则表现出分散化趋向。
关键词:
产业地理集中 集聚 产业流动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孙慧
本文通过对新疆特色产业集聚的类型进行分类,分析了新疆特色产业集聚的特征及其成因,指出了新疆特色产业集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隆佳伶 贺正楚 彭花 曹德
通过Hoover指数等评价方法 ,依据工业总产值、企业数量等评价指标,从产业规模、经济效益、企业区域分布三个方面,对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区域产业集聚度进行测算。结果表明: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区域分布不均衡,按照产业集聚度的高低,产业分布在全国东中西部地区存在"第一梯队""第二梯队"现象,并且东部地区的产业集聚度远高于中西部地区。针对该问题,建议加大对中西部地区产业布局力度,强化制造业产业集聚中心的规模效应和辐射效应。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岳继华,薛景照
近年来,我国材料产业发展迅猛。全国20多个省市将新材料作为地区发展重点,新材料产业正逐步成为地区经济的重要增长极。本文就全国新材料产业基地和集群发展区域的特色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关键词:
新材料产业 基地 集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