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03)
- 2023(9999)
- 2022(8934)
- 2021(8375)
- 2020(7068)
- 2019(16398)
- 2018(16449)
- 2017(32284)
- 2016(17474)
- 2015(19588)
- 2014(19640)
- 2013(19593)
- 2012(17746)
- 2011(15891)
- 2010(15674)
- 2009(14142)
- 2008(13601)
- 2007(11699)
- 2006(10076)
- 2005(8502)
- 学科
- 济(73294)
- 经济(73218)
- 管理(49557)
- 业(48428)
- 企(40738)
- 企业(40738)
- 方法(34691)
- 数学(29916)
- 数学方法(29616)
- 农(18343)
- 中国(17096)
- 业经(17094)
- 地方(16354)
- 财(15584)
- 学(15444)
- 贸(12444)
- 贸易(12439)
- 技术(12340)
- 农业(12234)
- 易(11977)
- 理论(11904)
- 产业(11884)
- 和(11726)
- 制(11114)
- 环境(11102)
- 务(10015)
- 财务(9958)
- 财务管理(9942)
- 划(9738)
- 企业财务(9420)
- 机构
- 大学(246681)
- 学院(245583)
- 管理(102807)
- 济(96909)
- 经济(94832)
- 理学(90404)
- 理学院(89421)
- 管理学(87939)
- 管理学院(87519)
- 研究(79494)
- 中国(55916)
- 京(52368)
- 科学(50635)
- 财(41118)
- 所(39158)
- 业大(37592)
- 农(37288)
- 研究所(36076)
- 中心(35187)
- 财经(34105)
- 江(33794)
- 北京(32826)
- 范(32375)
- 师范(32118)
- 经(30961)
- 农业(29280)
- 院(29122)
- 经济学(28154)
- 州(28072)
- 商学(26594)
- 基金
- 项目(175799)
- 科学(138524)
- 研究(128935)
- 基金(127328)
- 家(110245)
- 国家(109345)
- 科学基金(94602)
- 社会(80614)
- 社会科(76440)
- 社会科学(76421)
- 省(69280)
- 基金项目(68934)
- 自然(62095)
- 自然科(60623)
- 自然科学(60611)
- 自然科学基金(59517)
- 教育(57965)
- 划(57725)
- 编号(52664)
- 资助(52053)
- 成果(41596)
- 重点(38688)
- 部(38193)
- 发(37831)
- 创(37004)
- 课题(35640)
- 创新(34344)
- 科研(33329)
- 项目编号(32779)
- 教育部(32776)
- 期刊
- 济(102801)
- 经济(102801)
- 研究(69938)
- 中国(40910)
- 学报(38025)
- 管理(36868)
- 科学(35901)
- 农(33429)
- 财(28785)
- 大学(28621)
- 学学(26948)
- 教育(25652)
- 农业(23974)
- 技术(21025)
- 业经(18282)
- 经济研究(16426)
- 融(16031)
- 金融(16031)
- 财经(15714)
- 图书(13568)
- 问题(13534)
- 经(13392)
- 科技(13086)
- 理论(12625)
- 技术经济(12403)
- 业(11955)
- 实践(11772)
- 践(11772)
- 商业(11720)
- 现代(11640)
共检索到3397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卜庆军 章莉莉
本文对产业集聚于产业升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选取了全国29个具有产业集群现象的省市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了2011年的相关数据计算得出产业集聚和产业升级的相关指标值,运用EVIEWS软件对产业集聚和产业升级指标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出了产业集聚对产业升级有正向作用的结论,并针对该结论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集聚 产业升级 回归分析 对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孙健 尤雯
产业集聚和人才集聚体现着一个地区的竞争力,本文不仅从定性上阐述了两者的共生效应和乘数效应,而且还以软件产业为例,从实证上进一步证明了产业集聚与人才集聚之间高度相关的关系。并依此提出了政策建议,提高我国各个地区的产业集聚和人才集聚程度,促进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产业集群 人才集聚 共生效应 乘数效应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程进
马库森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考虑了FD I的因素将产业集群分成四种类型,通过对江苏省外资产业集群的分析,我们认为江苏外资产业集群处于卫星平台型向轮轴型转变的过程中,外资大规模进入后与本地企业联系正在加强。利用G ranger因果检验,我们发现了第三产业与外资存在双向的G ranger因果关系。
关键词:
FD I 产业集聚 定域经济 城市化经济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广胜 陈晨
基于2004-2016年285个城市面板数据,运用静态面板、动态面板及面板门槛模型,从整体趋势、时间效应及非线性结构3个方面分析不同产业集聚模式差异与城市生态效率间的动态关系。结果显示,生产性服务业尤其是高端生产性服务的专业化及多样化集聚会在短期抑制生态效率提升,但长期促进作用显著;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生态效率的改进效果相比单一产业集聚更为显著;不同产业集聚模式对生态效率的作用存在门槛效应,两者之间呈现显著倒U型关系,且存在集聚最优值;城市规模对产业集聚与城市生态效率的关系呈负向调节作用。因此,在城市生态经济规划建设中,应加大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建设投入力度,关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根据城市基础条件制定相应的产业转移战略,且不可集聚过度,注重发挥产业集聚对城市生态建设的正向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冯薇
我国在资源与环境强约束下,构建具有生态化特征的新型产业体系迫在眉睫。新型产业体系是循环经济的重要依托,每一层次的产业生态系统都构成循环经济的功能载体和物质载体。产业集聚系统则更具载体优势。产业集聚的技术溢出效应促进资源节约等技术的开发和共享,产业集聚的规模经济性吸引"分解者"进入,一个产业的废料完全可以变成另一个产业的"食粮"。产业集聚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实现途径。针对产业集聚系统不可持续的症结,循环经济"3R"原则的实施为其提供了充足的负熵流输入,循环经济触发产业集聚系统的自主技术创新"涨落"因素,推动系统跃升使之进化成为一个新的生态系统。循环经济是产业集聚的持续发展动力。产业集聚与循环经济呈互...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郭立伟 杨哲 饶宝红
本文运用大量统计数据,对国内FD I的分布集中情况以及产业集群的现状做了比较分析,计算了1983年-2004年FD I的锡尔熵指数,计算了制造业的20个大类行业的行业集中度指标、基尼系数和赫芬达尔指数。并对FD I区位集聚与产业集群相关性进行了理论分析。最后从实证层面,对制造业的20个大类行业的行业集中度、基尼系数、N指数与分行业的FD I进行了Granger检验,找出了其因果关系。
关键词:
FDI集聚 产业集群 基尼系数 因果检验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李景海
产业集聚具有地域空间性和市场自组织性。产业集聚有助于本地产业化和企业家精神的培育,能促进产业链的专业化分工和产业专业化配套服务的完善,助推区域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从而推动地方产业升级。虎门服装产业集聚的发展历程印证了产业集聚和产业升级的互动关系,为其他地区的产业升级提供了借鉴和思路。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于永达 荣飞
中国经历了改革开放30年,如今已经进入一个关键的发展转型期。能否实现有效的产业升级,是事关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笔者首先讨论了主动发展战略性产业部门和政府促进政策的必要性,以及比较优势产业与战略性产业的潜在内在联系。这种联系的核心在于合理、适度的发挥比较优势有助于战略性部门整合和积累方方面面的发展要素优势,而其中"开放条件"又是关键的一环。然而,这与简单遵循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又有极大的差异。
关键词:
产业升级 比较优势 集聚优势 经济政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敬斋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已成为当前国内企业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作为连接生产与消费重要媒介的商贸流通业,目前已经从传统的媒介升级为促进产业分工细化、协调产业合作的新兴主导力量。近些年来,商贸流通业发展范围已经逐步向城市产业集聚地带、核心区以及中央商贸区扩展。商贸流通业集聚不但对于工业、第三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能够拓展产业附加值,从而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关键词:
供应链 商贸流通产业 集聚 产业转型升级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曼怡 赵婕伶
本文以京津冀为例,分析地区金融集聚及产业布局现状,探索金融集聚对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并通过HP滤波和OLS回归分析法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实证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金融集聚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有促进作用,并且金融集聚程度即金融资产价值越高,金融相关率越大,则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增大,而且第三产业增速大于第二产业,由此不断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关键词:
京津冀 金融集聚 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谢红岭
农村消费升级与流通产业集聚之间存在重要的互动关系。本文在定性分析两者互动机理基础上,采用系统耦合模型方法,实证检验我国农村消费升级与流通产业集聚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发现,农村消费升级与流通产业集聚具有明显的耦合关系,存在明显省级差异,东部地区处于良性耦合的初级阶段,中西部地区仍处于耦合对抗阶段。农村消费升级同流通产业集聚存在高度协同关系,东部地区已经迈入高度协调的中级阶段,中西部地区仍处于初级阶段。总体而言,农村消费升级同流通产业集聚之间具有明显的耦合协调关系,在农村消费升级进程不断加速的背景下,这一关系有持续增强趋势。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颖 陈维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产业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能够提高本地城市的经济发展能力,同时随着经济要素在城市空间上的集聚,会对与之相关的其他城市发展产生一定空间影响。文章梳理产业结构与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考虑在经济集聚的作用下,分析产业结构升级对城镇化的直接影响机制和间接影响机制,并为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协调发展提供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集聚 产业结构 城镇化 影响机制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郭彬 张笑
基于31个省的统计数据,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分析金融集聚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耦合协调性。研究表明:2010—2015年中国金融集聚与产业结构升级存在高度耦合性,协调度不断由中度协调回落到濒临失调;协调度的空间分布存在较大差异,经济越发达地区耦合协调水平越高。
关键词:
金融集聚 产业结构升级 耦合协调度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力 刘敦虎
重点探讨科技服务业产业集聚对产业升级的影响机制,利用2014—2018年我国31个省份的统计数据测度科技服务业的集聚程度,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科技服务业集聚对产业升级的影响,检验教育资本集中度、市场集中度、研发投入度等相关因素对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科技服务业在我国不同地区的集聚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在排除区位优势、历史积累等控制变量的影响外科技服务业集聚度对产业升级存在显著影响,且存在时空和区位上的差异。因此,我国未来产业升级应根据各地区特点制定差别化政策,着力提高科技服务业的集聚度。
关键词:
科技服务业 区位熵 产业升级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黎平海 王雪
从金融集聚角度考察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有助于全面、动态地把握金融因素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内在关系。在分析金融集聚作用于产业结构升级内在机制的基础上,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广东省历年金融集聚水平进行测度,并对该省金融集聚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金融集聚通过其特有的经济效应,拓宽了投融资渠道,提高了资金供给水平和配置效率,推动了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因此,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和加强地区金融合作,具有深化金融集聚水平、提高金融集聚质量、进而推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
金融集聚 产业结构升级 因子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