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22)
2023(12283)
2022(10244)
2021(9413)
2020(7812)
2019(17419)
2018(16898)
2017(32235)
2016(16664)
2015(18650)
2014(17623)
2013(17553)
2012(16286)
2011(14517)
2010(14709)
2009(13857)
2008(12563)
2007(11517)
2006(10205)
2005(9250)
作者
(47513)
(39389)
(39081)
(36971)
(25158)
(18891)
(17642)
(15248)
(15018)
(14110)
(13447)
(13344)
(12524)
(12483)
(12378)
(12170)
(11622)
(11524)
(11453)
(11202)
(9651)
(9554)
(9542)
(9144)
(8938)
(8712)
(8706)
(8554)
(8049)
(7804)
学科
(70447)
经济(70385)
(53871)
管理(50577)
(45368)
企业(45368)
(27240)
金融(27238)
方法(27214)
中国(25288)
(24828)
银行(24795)
(24085)
数学(23416)
数学方法(23234)
技术(21418)
(19377)
地方(18760)
业经(18361)
(17522)
(16737)
技术管理(13579)
产业(13518)
农业(13406)
(12400)
(12142)
贸易(12123)
(11679)
理论(11654)
(11483)
机构
学院(230009)
大学(228463)
(101224)
经济(99223)
管理(89100)
研究(80194)
理学(75961)
理学院(75183)
管理学(74122)
管理学院(73695)
中国(67827)
(48476)
科学(46634)
(45664)
(39554)
中心(39113)
(38760)
(36185)
财经(35838)
研究所(35595)
业大(33462)
(32507)
经济学(31941)
农业(30481)
北京(30436)
(29432)
(29251)
经济学院(28805)
(27653)
师范(27284)
基金
项目(154558)
科学(122941)
研究(114122)
基金(111985)
(97903)
国家(97087)
科学基金(84057)
社会(73845)
社会科(70392)
社会科学(70372)
(62980)
基金项目(59670)
自然(53542)
自然科(52376)
自然科学(52363)
(51695)
自然科学基金(51514)
教育(50701)
资助(44569)
编号(44260)
(39089)
(35834)
创新(35704)
重点(35133)
成果(34590)
(33346)
课题(31578)
国家社会(30919)
(29734)
发展(29023)
期刊
(112638)
经济(112638)
研究(72095)
中国(52609)
(38036)
金融(38036)
管理(36823)
(35536)
(34898)
学报(33449)
科学(33230)
大学(25859)
学学(24429)
教育(23617)
农业(23292)
技术(22612)
业经(18568)
财经(18538)
经济研究(18523)
(16231)
问题(14332)
科技(13832)
技术经济(13827)
(13570)
(11221)
理论(11098)
现代(11096)
(10757)
论坛(10757)
商业(10589)
共检索到3624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长征  黄德春  马昭洁  
产业集聚和产业创新的发展,离不开金融市场的支持。本文首先从理论上阐述产业集聚度与产业创新效率的关系,以及金融市场在二者活动中的联结作用;然后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例,对我国29个省份的金融发展水平、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度以及其产业创新效率进行测定和比较分析,并基于地区差异性实证检验各地区金融市场在联结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促进产业创新效率方面的推动效果。实证结果表明:越是落后地区的金融市场联结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推动其产业创新效率越为明显,这一结果与理论假设相反,进一步表明低效的金融市场已成为我国各地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提高的主要障碍因素。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洪庆  郝雯雯  
为了探索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及集群模式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基于2008—2018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GML指数测算包含非期望产出的绿色创新效率,通过构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与绿色创新效率间的面板回归及门槛计量模型,考察高新技术产业不同集聚模式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与绿色创新效率间存在倒“U”型关系,专业化集聚与绿色创新效率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多样化集聚与绿色创新效率之间存在正向线性关系,意味着科学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模式和适当的集聚程度能有效提高绿色创新效率。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余丁  王蓓  席增雷  
基于产业集聚的外部性视角,构建空间杜宾模型,识别了中国30个省域高新技术产业不同的集聚模式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化程度及对外开放程度三个环境变量调节高新技术产业集聚驱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程度。实证结果表明,高新技术产业的专业化与多样化集聚模式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显著正向作用;但目前高新企业并没有充分发挥竞争优势,导致创新要素资源配置失调,使得企业创新活力受到抑制。此外,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模式与环境变量交互项的回归系数检验结果表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带动区域创新的提升;同时,市场化水平及外商投资水平的提高能够改善高新企业竞争关系,进而优化市场要素资源分配,促进区域创新活动的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燕  高静  刘邦凡  
文章基于2002—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首先采用改进的区位熵测度各省份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水平,然后采用熵值法对各省域科技创新进行评价。通过全局Moran′s I指数检验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在此基础上建立空间计量模型检验科技创新在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中介效应。实证发现:各省份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与科技创新的分布情况具有很强的相似性;在3种不同的空间权重矩阵下,全局Moran′s I指数均显著为正,说明区域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通过中介效应检验得出,科技创新在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起中间传导作用。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黎明  赵彦琳  王帅  
基于包含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模型、中介效应、门槛效应,对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的空间差异性、专业化和多样化两种集聚模式以及地区人口规模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存在东-中-西-东北依次递减特征;地区人口规模在多样化集聚和绿色创新效率的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地区人口规模视角下,专业化集聚阻碍绿色创新效率且阻碍作用逐渐扩大,多样化集聚促进绿色创新效率且促进作用先缓慢扩大后逐渐减弱.因此,应因地制宜采取差异化战略;根据各地人口规模引导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挥产业集聚模式的正外部性,协同推进各区域绿色可持续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杨世信  
为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国每年投入数千亿元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并通过国有银行调配巨大资金扶持企业技术创新,但遗憾的是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差强人意,创新效率低下,资金浪费严重。通过利用2001-2001-2010年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数据,研究国有资金和民间资金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并分析它们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之间的创新效率差异。研究表明:在技术研发阶段,国有资金在国有企业的创新效率远低于民间资金,而在民营企业则相差不大;在技术成果转化阶段,民间资金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创新效率都远远高于国有资金,国有资金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都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反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健  张艳然  苑清敏  
文章基于2009—2018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省域生态效率,分析其时空演变趋势和空间相关性。在此基础上,构建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探讨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对生态效率的时空效应。结果表明:生态效率具有显著的时间惯性和空间依赖性。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对生态效率的影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且空间溢出效应在时间上存在差异,即短期内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与本地生态效率呈"U"型关系,与邻近地区生态效率呈"倒U"型关系;长期内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整体上对生态效率具有促进作用,但未形成显著的溢出效应。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曲昳  
分析金融集聚实现高技术产业升级的影响机理,即通过促进高技术企业形成外部规模经济效应推动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以及通过降低高技术企业交易成本推动高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并运用2001—2019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广义矩估计(GMM)方法探索这一影响机理。研究表明:(1)金融集聚显著促进了高技术产业升级;(2)变更高技术产业高级化替换变量、金融集聚替换变量,这一影响效果依然稳健;(3)金融集聚均通过显著提高高技术企业规模效应和显著降低高技术企业交易成本进而实现技术创新;(4)金融集聚也通过显著提高技术创新实现高技术产业升级。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包括: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力推动高技术产业集聚;推动金融集聚为高技术产业专业化、多样化聚集模式提供资金支持;不断提升高技术企业生产效率以及培养高层次技术发明人才和技术创新团队。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庆慧  
种子行业是农业高新技术创新成果与生产经营紧密融合的行业。当前我国种业技术创新取得了显著成绩 ,但也存在很多不足。我们应通过完善产权、投资制度 ,严格法律等措施 ,促进种业高新技术的发展 ,推动种业产业化的创新。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冯燕妮  沈沛龙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推动山西创新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载体,科技金融是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重要支撑,是缓解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难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通过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山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相比之前发展取得了进步,但融资困难依旧是其发展的最大瓶颈,因此研究如何创新科技金融发展模式,充分发挥科技金融对山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推动作用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硅谷、索菲亚、中关村等其他高新区典型的科技金融发展模式,并结合山西高新区科技金融发展的现状,对比梳理出山西高新区科技金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丰富融资方式、推动金融机构多元化等促进山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金融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海越  王颖  尹景瑞  
高新技术只有形成高新技术产业才具有经济意义,海洋高新技术的产业化作为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离不开金融。然而,众多的约束因素制约着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过程。高新技术产业化迟滞,金融创新是化解其中一些约束产生风险的重要方法,它通过新型的制度安排、市场结构设置、工具创造,更为有效地发挥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助推功能。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虹  
本文基于2011—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并将高技术产业集聚划分为多样化集聚和专业化集聚分别考察相应传导路径。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提升绿色创新效率,但二者呈“倒U型”门槛特征。机制检验表明,数字普惠金融主要通过推动高技术产业多样化集聚来提高绿色创新效率,而专业化集聚并非有效路径。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东部地区、金融基础较弱区域、人力资本水平较高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对绿色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更强。据此,本文提出优化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模式、打造“数智化”高技术产业园区、实施绿色创新差异化发展战略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提高绿色创新效率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扈瑞鹏  马玉琪  赵彦云  
文章基于2011年-2014年中关村科技园数据,采用Rome-Jones知识生产函数和随机前沿模型方法,测度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并探究其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R&D资本存量和研发人员投入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产出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弹性系数分别为0.23%和0.27%;金融支持、政府扶持对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产业规模对创新效率具有一定的负向作用,产业集中度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不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范超  赵彦云  
为研究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演化规律,探索该产业龙头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特征,文章使用2010年~2015年中关村科技园数据,使用随机前沿模型测度了6年间科技园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效率的演化规律,并结合多水平模型深入研究不同因素对企业的影响程度以及影响机制的异质性。结果显示:(1)科技园产业创新效率整体仍处于偏低水平,但有逐年提升的趋势,不同企业提升速度差异较大;(2)非国有企业整体的创新效率比国企的更高,且提升速度也更快;(3)企业规模增大有利于创新效率的提升,且这种趋势在不同企业之间相对比较一致;(4)政府支持有效地提高了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效率,但作用强度在不同企业中差别较大,对非国有企业的支持效果相对更好;(5)金融支持还未发挥出对企业创新研发的显著支撑作用,仍有较大潜力需要释放。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伟  
本文运用Bootstrap-Malmquist方法对中国高新技术产业(2001~2009年)的技术创新效率变动进行了测算,通过Bootstrap纠偏提高了效率测度的准确性和稳健性。研究结果表明,2001~2009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TFP处于不断改善的趋势,而各个连续年度的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并不稳定。Bootstrap纠偏估计显示DEA-Malmquist方法得到的TFP变化及其分解指数并不一定是显著的,经Bootstrap纠偏的技术效率值会有所减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