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53)
2023(16400)
2022(14256)
2021(12954)
2020(10960)
2019(24927)
2018(24454)
2017(47752)
2016(26156)
2015(28965)
2014(28754)
2013(28735)
2012(26404)
2011(23846)
2010(23753)
2009(21814)
2008(21329)
2007(18874)
2006(16670)
2005(14361)
作者
(78488)
(65224)
(65058)
(61874)
(41568)
(31436)
(29285)
(25515)
(25054)
(23169)
(22236)
(22121)
(20993)
(20565)
(20222)
(20117)
(19473)
(19352)
(18793)
(18554)
(16420)
(16008)
(15910)
(14849)
(14663)
(14444)
(14423)
(14232)
(13183)
(12835)
学科
(111738)
经济(111619)
管理(73783)
(71815)
(58117)
企业(58117)
方法(52569)
数学(45898)
数学方法(45465)
(29216)
中国(29126)
(26505)
(24940)
业经(24423)
地方(23916)
农业(19992)
(19546)
贸易(19533)
(18857)
(18458)
理论(17754)
技术(17354)
环境(16694)
(16413)
财务(16345)
财务管理(16315)
(15996)
企业财务(15513)
产业(15084)
(14969)
机构
大学(382799)
学院(378996)
(152698)
经济(149550)
管理(147720)
理学(129030)
研究(128825)
理学院(127550)
管理学(125262)
管理学院(124589)
中国(92738)
科学(82565)
(81246)
(68061)
(68038)
(65392)
业大(61394)
研究所(60109)
中心(57786)
财经(55838)
(54670)
农业(53819)
(50893)
北京(50553)
(50132)
师范(49546)
经济学(47006)
(46219)
(44275)
经济学院(42720)
基金
项目(265574)
科学(208371)
基金(194153)
研究(186975)
(172097)
国家(170719)
科学基金(145692)
社会(119695)
社会科(113634)
社会科学(113603)
基金项目(103369)
(102992)
自然(96713)
自然科(94478)
自然科学(94453)
自然科学基金(92802)
(87550)
教育(85080)
资助(79992)
编号(73543)
重点(59949)
成果(58475)
(58119)
(56659)
(54842)
创新(51255)
科研(50896)
课题(50832)
国家社会(49847)
教育部(49460)
期刊
(161105)
经济(161105)
研究(110956)
学报(68705)
中国(66043)
(60483)
科学(59893)
管理(52211)
大学(51066)
(50354)
学学(48441)
农业(41469)
教育(37360)
技术(30442)
(29462)
金融(29462)
财经(28291)
经济研究(26411)
业经(26034)
(24295)
问题(23143)
(21449)
科技(19221)
(18953)
技术经济(18830)
图书(18823)
业大(17695)
理论(17425)
现代(16856)
商业(16753)
共检索到5397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梁军  从振楠  
在测度分析我国中心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基础上,基于城市层级分异的视角,实证研究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集聚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的产业驱动力呈现出以制造业为主切换到制造业和服务业"双轮驱动"的演变特征,在高等级中心城市这种趋势愈加明显;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通过提升技术效率的途径促进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其中主要提高了制造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制造业集聚对中心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作用总体上并不显著,但高等级中心城市的制造业集聚能通过推动技术进步,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产生正向影响。最后,根据研究主要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龚文龙  
本文基于2003-2014年中国东部9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使用区位熵计算了东部城市传统商业集聚和多元商业集聚的程度,并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估算了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最后探索不同商业集聚与城市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发现,东部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呈现倒U型,其中技术效率变动是主要推动因素;相比于传统商业集聚,东部城市的多元商业集聚程度显示了一定的弱化现象,但多元商业集聚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贡献仍然大于传统商业集聚,而且这种贡献是通过提升城市技术效率进行传导,而非技术进步。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程中华  张立柱  
本文基于2003—2012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统计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研究了产业集聚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论表明:中国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相关性呈逐年增强的趋势,其溢出效应在0~950千米范围内呈现先升后降的"倒U型"曲线过程,波峰出现在500千米左右;制造业集聚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显著为负,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和市场潜能有利于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从集聚外部性效应来看,MAR外部性和Porter外部性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负向影响,Jacobs外部性有利于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这意味着制造业集聚所带来的负影响主要是由MAR外部性和Porter外部性所主导。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亚飞  张毅  
利用2004~2016年中国21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和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评估自贸区设立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及资本错配的中介效应和产业集聚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自贸区设立显著促进了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且该促进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强;将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城市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后发现,自贸区设立对城市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显著强于对城市技术效率的改善作用;自贸区设立通过资本错配的矫正效应实现了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不同类型的产业集聚在自贸区设立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中,均发挥了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彦  
文章基于综合指标体系法与DEA-Malmquist指数法,测度37个金融中心城市的金融集聚水平与全要素生产率。在此基础上,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实证检验金融集聚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具体影响,并分析全要素生产率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金融集聚与城市经济增长表现为“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这一结论同样适用于金融子行业中的银行业集聚与保险业集聚,而证券业集聚则能显著促进城市经济增长。在金融集聚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过程中,全要素生产率能够发挥中介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互联网金融集聚对城市经济增长作用效果较为单一,现阶段仅表现为直接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伍先福  
在借助一般门槛模型估计门槛值的基础上,利用门槛值生成虚拟变量来构建分段函数以求解模型参数,并进一步利用中国24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3—2016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当制造业专业化集聚度分别跨越门槛值1.0299、2.1741、2.0651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纯效率改善和生产规模变化的影响均由负转正,而跨过门槛值2.1741后对纯技术进步的正向影响却由正转负;当以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度为门槛变量时,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指标的门槛效应不显著或不存在。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霞  胥敬华  曾铖  郭兵  
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后,各中心城市都将面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问题。该文运用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测算了中国17个中心城市2000~2013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并采用松弛变量分析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城际差异。研究发现:中心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在13年间提升了2.3%,其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中西部中心城市仅依靠城市固定投资不能实现GDP产出最优,同时对投资松弛变量的测算结果表明:国有经济投资已不能促进上海等东部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进行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崔宇明  代斌  王萍萍  
文章从城镇化角度研究产业集聚的技术溢出效应,选取1986~2011年中国省际数据,采用非参数DEA方法测算各省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并运用面板门槛模型估计,检验不同城镇化条件下,集聚效应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非线性关联。研究结果表明,产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促进作用存在门槛效应,促进效果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而显著增强。在城镇化背景下,产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渠道主要是促进技术进步,对于技术效率的影响不明显。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健  冯山  代昀昊  
基于2000—2016年间中国30个地区26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三种要素投入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率进行测度,并在准自然实验与双重差分方法的研究框架下,采用DEA-Tobit模型分析国家级高新区对城市TFP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样本考察期间,中国城市TFP呈现出正增长,年均增速为3.1%。国家级高新区的设立对中国城市TFP增长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具有异质性特征。国家级高新区对城市TFP增长的贡献按区域由大到小依次为西部、中部、东部;国家级高新区的设立对处于高行政等级城市TFP增长的促进作用要比处于低行政等级城市更为显著;在人口高于500万但低于1000万的城市中国家级高新区的设立对城市TFP增长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邵泽  
本文选取2012-2021年我国26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建立面板数据回归模型,探究流通产业集聚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进一步的,将样本划分一线、二线、三线以及四线城市展开异质性分析,同时考察技术创新能力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流通产业集聚可显著提升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旧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一线城市流通产业集聚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最显著,四线城市则不明显。流通产业集聚可通过提升技术创新能力,间接影响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艳  
本文以我国2007-2016年旅游产业相关数据为基础,对我国旅游产业集聚化水平及旅游产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并通过最小二乘法估计、固定效应分析、工具变量法以及系统矩估计四种方法证实了旅游产业集聚化水平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最后基于系统矩估计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旅游产业集聚化主要通过技术进步实现旅游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胜会  李红锦  
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内外相关文献,描述了我国省级层面劳动力和资本空间集聚的程度和现状,在此基础上采用基于动态DEA的Malmquist指数对我国省级层面以及东、中、西三大地带的要素集聚、全要素生产率、规模效率和技术进步进行了量化研究。笔者发现最近十多年来,西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和技术进步速度均高于中部地区;东部地区要素集聚的规模效率增长为负,而中西部地区规模效率增长为正。我们认为东部地区已经出现了要素集聚过度的特征,从而导致规模效率下降。因此,合理引导要素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流动,促使要素在区域间有效配置是提升集聚经济的规模效率和推进经济进一步增长的必要手段之一。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公嵬  梁琦  
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了2000-2007年我国制造业28个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及其分解指标,并将出口、集聚与TFP放在统一的框架下分析出口与集聚对TFP及其分解指标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业TFP年均增长4.3%,其中90%以上是由技术进步贡献的;行业之间的技术进步差距较小,技术效率变化差异较大,而后者是TFP增长差异的主要原因。出口和集聚的相互作用削弱了对TFP增长的影响,即便如此,出口仍显著促进了TFP增长,集聚对TFP及其分解指标均有明显的正向影响。市场化程度是制造业TFP增长和技术进步的最主要影响因素。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柳  
产业集聚是产业发展中的普遍现象,产业集聚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起到什么影响?本文通过非参数DEA-Malmquist指数方法估算各制造业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将Malmquist指数分解为技术进步指数和技术效率指数,进而分析产业集聚对它们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产业集聚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但主要是通过对技术效率提高产生影响进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而非促进技术进步的发生。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文君  张捷  
为了研究我国经济部门选择性对外开放与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关系,本文采用1992~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建立VAR模型,考察了第二、三产业对外开放度与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第二产业的对外开放对第二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短期内有促进作用,但是长期影响是抑制性的;第三产业的对外开放对第三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有促进作用。本文同时发现,第三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自我提升作用较为显著,而第二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自我提升作用不确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