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06)
2023(14224)
2022(11593)
2021(10745)
2020(9106)
2019(20468)
2018(19913)
2017(38447)
2016(20629)
2015(22931)
2014(22148)
2013(22361)
2012(20824)
2011(18543)
2010(18635)
2009(17655)
2008(17830)
2007(15916)
2006(13814)
2005(12815)
作者
(57559)
(48034)
(47852)
(45634)
(30989)
(22937)
(21607)
(18455)
(18168)
(17333)
(16548)
(16148)
(15591)
(15308)
(15142)
(14693)
(14209)
(13907)
(13721)
(13714)
(11956)
(11773)
(11651)
(10904)
(10828)
(10777)
(10624)
(10440)
(9617)
(9520)
学科
(102874)
经济(102776)
(89582)
(81887)
企业(81887)
管理(75104)
方法(46464)
数学(37515)
数学方法(37308)
业经(31970)
(30625)
(28231)
中国(26264)
(22430)
财务(22422)
财务管理(22394)
技术(21374)
企业财务(21334)
农业(20414)
(19643)
(18665)
贸易(18652)
(18165)
(16811)
(16701)
地方(16619)
(16046)
理论(15697)
(15183)
(15165)
机构
学院(301917)
大学(297738)
(141979)
经济(139907)
管理(121843)
理学(105068)
理学院(104097)
管理学(102968)
管理学院(102384)
研究(100102)
中国(80661)
(64901)
(61518)
科学(55767)
财经(52045)
(49190)
(47678)
(47532)
经济学(45320)
中心(44700)
(44306)
研究所(44256)
经济学院(41065)
业大(40470)
北京(38866)
财经大学(38684)
农业(37464)
商学(35895)
(35706)
商学院(35574)
基金
项目(196064)
科学(158649)
基金(147749)
研究(144804)
(127368)
国家(126304)
科学基金(110825)
社会(98397)
社会科(93752)
社会科学(93734)
基金项目(77333)
(75108)
自然(69152)
自然科(67666)
自然科学(67649)
自然科学基金(66604)
教育(64521)
(61888)
资助(60200)
编号(54706)
(45754)
(44994)
重点(43666)
(43189)
成果(42994)
国家社会(42494)
创新(42097)
(42058)
教育部(39515)
人文(38842)
期刊
(155012)
经济(155012)
研究(91657)
中国(56874)
(53506)
管理(51587)
(43903)
科学(41908)
学报(40565)
大学(32261)
学学(30941)
(30851)
金融(30851)
农业(30346)
财经(27658)
技术(26810)
经济研究(26644)
业经(25440)
(24064)
教育(22938)
问题(20581)
(19779)
技术经济(18795)
(18314)
世界(16856)
国际(15558)
商业(15112)
现代(14952)
统计(14923)
(14504)
共检索到4525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苏丹妮  盛斌  
本文考察产业集聚及其不同集聚模式对企业减排的影响。研究表明:产业集聚显著降低了企业污染排放强度,且这主要是专业化集聚带来的,多样化集聚的影响并不显著。在加入产业集聚二次项和三次项后并未发现现有宏观数据得到的非线性关系的存在,突出了从微观视角理解集聚减排效应的必要性。深入集聚外部性,通过专业化集聚释放的劳动力蓄水池、中间投入共享和知识溢出三个外部性降低中间品价格、改善企业生产率、提高企业污染处理技术水平是产业集聚实现企业减排的重要机制。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林灵  阎世平  曾海舰  
长期以来,关于我国本土企业是否存在内生经济增长特有的人力资本溢出效应,一直缺乏直接的微观经验证据。本文首次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大样本数据,通过考察产业集聚与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绩效敏感性之间的关系,发现我国存在产业集聚带来的溢出效应,但这种效应只是显著存在于中小企业集群中:在中小企业集群地区,产业集聚程度上升将会提高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边际收益;而在非集群地区,产业集聚对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边际收益没有产生影响。进一步的实证检验表明,地区人力资本投资水平的提高会改善该地区没有人力资本投入的企业绩效;对于中小企业集群地区没有人力资本投入的企业,地区人力资本投资水平给其带来的边际绩效显著高于非集群地...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周浩  余壮雄  杨铮  
以城市作为空间单位,本文利用泊松模型考察了1998—2007年间可达性和集聚经济对中国制造业新企业选址的影响。主要结论是:(1)区域间需求可达性对新企业具有排斥力,供给可达性和区域内需求可达性对新企业具有吸引力。(2)区域内需求可达性对出口企业选址的影响并不显著,对非出口企业选址则具有明显的吸引力。(3)集聚经济是吸引新企业落户的重要因素,其中地方化经济比城市化经济对新企业的吸引力更大。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蒋灵多  
企业的生存并非只依赖企业自身发展,与企业间的活动也息息相关。基于2000—2007年中国制造业行业企业数据,通过构建cloglog生存分析模型研究集聚对新成立企业生存的影响。研究表明,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都可显著降低企业失败风险,且城市化经济的作用大于地方化经济;新成立企业、中小型企业以及劳动密集型行业企业可从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中获得更大的"集聚租",集聚程度越高的地区,企业的失败风险下降越多。工业园区的建设应延伸到中西部地区,政府应合理利用优惠政策带动工业园区的发展,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陆毅  李冬娅  方琦璐  陈熹  
产业集聚对企业规模的重要影响在发达国家中得到了证实。本文基于对1998年至2005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年度调研报告中数据的分析,证实了在中国背景下,产业集聚和企业规模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使用工具变量方法解决内生性问题,以及格兰特检验来证实产业集聚对企业规模的因果关系。同时,文章发现相比于企业数量,企业的规模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大的集聚效应。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猛  张鹏  郑建锋  
从集聚外部性、关联效应两个维度考察服务业集聚区影响企业绩效的理论机制,前者指空间上的邻近有利于企业获得劳动和知识,后者则强调企业靠近中间产品和接近市场所享受的便利。基于2013年江苏9个服务业集聚区的939家企业微观数据,实证分析服务业集聚区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集聚外部性、后向关联效应显著提升了企业绩效,表现为提高利润率和降低融资成本;而前向关联效应的影响不显著。充分发挥服务业集聚区的集聚外部性和关联效应,应成为建设服务业集聚区的政策重心。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猛  张鹏  郑建锋  
从集聚外部性、关联效应两个维度考察服务业集聚区影响企业绩效的理论机制,前者指空间上的邻近有利于企业获得劳动和知识,后者则强调企业靠近中间产品和接近市场所享受的便利。基于2013年江苏9个服务业集聚区的939家企业微观数据,实证分析服务业集聚区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集聚外部性、后向关联效应显著提升了企业绩效,表现为提高利润率和降低融资成本;而前向关联效应的影响不显著。充分发挥服务业集聚区的集聚外部性和关联效应,应成为建设服务业集聚区的政策重心。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宣烨  余泳泽  
研究目标:考察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对微观制造业企业生产效率提升的影响。研究方法:采用OP方法测度了制造业企业生产率,采用面板模型和工具变量法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相对于专业化集聚,生产性服务业多样化集聚对城市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果更明显;低端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对制造业企业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更加显著;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对国有制造业企业效率提升的作用大于非国有企业;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对中小城市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效果不明显。研究创新:将空间集聚外溢效应的衰减指数纳入城市生产性服务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宣烨  余泳泽  
研究目标:考察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对微观制造业企业生产效率提升的影响。研究方法:采用OP方法测度了制造业企业生产率,采用面板模型和工具变量法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相对于专业化集聚,生产性服务业多样化集聚对城市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果更明显;低端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对制造业企业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更加显著;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对国有制造业企业效率提升的作用大于非国有企业;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对中小城市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效果不明显。研究创新:将空间集聚外溢效应的衰减指数纳入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指标设定之中,考察了不同城市规模和产业层级下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对微观企业生产效率的差异性影响。研究价值:为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供给侧改革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刘修岩  陈至人  
本文基于 2005—2007 年中国近 14 多万个制造业企业样本组成的面板数据,采用分层线性模型的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集聚经济和所有制类型对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了企业个体特征后,城市化经济和地方化经济等外部性集聚收益依然显著存在。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所有制类型对企业从集聚中获得的收益也存在显著影响,国有企业获得的地方化经济效应明显大于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而外资企业获得的城市化经济效应则显著高于内资企业。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蓉  夏晓华  黄桂田  
本文通过构建关联高技能劳动力集聚势能(APE)指标,从理论与实证上考察了由劳动力选择性集聚带来的学习交流效应对当地制造业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高技能劳动力集聚带来的学习交流机会的增加能够通过促进企业的创新行为显著提升地区企业生产效率,其中由移民高技能劳动力集聚带来的贡献不断凸显。进一步的研究发现,APE对企业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在较大的经济区域内均显著存在,移民高技能劳动力的流动与集聚削弱了区域间人才交流壁垒,促进了区域间交流合作与融合。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黎日荣  周政  
制造业依然有进一步向城市集聚的趋势,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如何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在什么条件下集聚才能避免拥挤效应,从而有效地提高集聚效应,对此,现有文献尚未作出很好的解释。对不同空间尺度下生产性服务业的溢出效应,可使用中国22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工业企业数据进行分析。与已有文献普遍认为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会提升制造业生产率不同,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溢出效应在不同空间单元表现不同,在全市范围表现为显著的集聚效应,每平方公里增加100个生产性服务就业人口,企业的平均生产率提升19.52%;在市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刘海飞  贺晓宇  
从金融集聚的机制出发,本文分析金融集聚影响企业创新的原理和机制,将政府干预作为调节变量做了进一步研究,提出金融集聚、政府干预影响企业创新行为的假说并予以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金融集聚和企业研发投入之间有着较为显著的正相关性,但地方政府对金融资源尤其是信贷渠道的干预却削弱了金融集聚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刘海飞  贺晓宇  
从金融集聚的机制出发,本文分析金融集聚影响企业创新的原理和机制,将政府干预作为调节变量做了进一步研究,提出金融集聚、政府干预影响企业创新行为的假说并予以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金融集聚和企业研发投入之间有着较为显著的正相关性,但地方政府对金融资源尤其是信贷渠道的干预却削弱了金融集聚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包晨晨  
由集聚外部性所带来的集聚经济优势可以拓展集聚区域企业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并改善非效率问题,进而提高整个集聚区域乃至城市的发展水平。本文采用中国工业企业制造业企业数据,通过构建translog生产函数探讨了三种不同集聚经济下的集聚弹性。在控制地区、行业及企业异质性的经验研究表明:在希克斯中性条件下,三种集聚为正且呈倒U型趋势;放松希克斯中性条件下,三种集聚的弹性仍为正,多样化集聚呈线性趋势,而专业化集聚和竞争性集聚均呈倒U型趋势,且三者的劳动增益为正,资本增益为负;在分地区和分行业的进一步分析中,三种集聚在其弹性系数、效率及反映灵敏度上均存在异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