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77)
2023(9852)
2022(8002)
2021(6976)
2020(5916)
2019(13258)
2018(12798)
2017(25025)
2016(13413)
2015(14763)
2014(14600)
2013(14720)
2012(13277)
2011(11474)
2010(11709)
2009(10889)
2008(11117)
2007(10170)
2006(8823)
2005(8213)
作者
(36863)
(30568)
(30554)
(28718)
(19464)
(14429)
(13856)
(11809)
(11378)
(11063)
(10337)
(10192)
(9986)
(9585)
(9380)
(9197)
(9162)
(8904)
(8881)
(8724)
(7548)
(7395)
(7335)
(7061)
(6879)
(6784)
(6762)
(6739)
(6001)
(5958)
学科
(79140)
(73464)
企业(73464)
(70664)
经济(70594)
管理(58619)
方法(30396)
业经(28683)
(26586)
(24278)
数学(22326)
数学方法(22247)
(18801)
财务(18794)
财务管理(18779)
技术(17971)
企业财务(17782)
农业(17072)
(16822)
贸易(16812)
(16478)
中国(14079)
(13074)
(12959)
产业(12532)
(12468)
企业经济(12463)
地方(12436)
(12090)
(12076)
机构
学院(198832)
大学(188778)
(95233)
经济(93933)
管理(87576)
理学(75745)
理学院(75187)
管理学(74590)
管理学院(74235)
研究(56588)
中国(46981)
(42368)
(37909)
财经(33880)
(32233)
(31157)
(30654)
科学(30290)
经济学(28547)
业大(27261)
(26804)
中心(26618)
商学(26330)
商学院(26121)
经济学院(26116)
经济管理(25773)
农业(25552)
财经大学(24690)
研究所(23654)
(23637)
基金
项目(127881)
科学(104453)
研究(96655)
基金(95472)
(80244)
国家(79520)
科学基金(72032)
社会(65911)
社会科(63094)
社会科学(63079)
(52227)
基金项目(50868)
自然(44723)
自然科(43762)
自然科学(43756)
自然科学基金(43081)
教育(41927)
(40199)
资助(38199)
编号(38041)
(33828)
(30863)
(29342)
(28425)
创新(27805)
国家社会(27768)
重点(27759)
成果(27065)
(26506)
人文(25928)
期刊
(106740)
经济(106740)
研究(55868)
管理(37804)
(36251)
中国(34323)
(30653)
科学(23225)
农业(22049)
业经(21814)
技术(20310)
学报(20279)
经济研究(17146)
财经(17092)
大学(17047)
学学(16583)
(15966)
金融(15966)
(14988)
(14959)
问题(14485)
技术经济(14197)
(12863)
商业(12248)
世界(11556)
现代(11265)
教育(11198)
财会(11084)
(10197)
理论(10129)
共检索到2957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田曦  唐苗苗  
本文根据有关数据,从供给层面实证研究了产业集聚、质量差异和企业类型对企业出口产品价格差异的影响。结论显示:以企业出口规模定义的产业集聚程度越高,出口产品价格差异越大;产品的质量阶梯越长,质量差异程度越高,产业集聚程度对出口产品价格差异的正向影响越大;贸易型企业会使得出口产品价格差异上升,加工型企业会导致出口产品价格差异下降。因此,在生产企业集中的区域,政府应避免同规模的企业"扎堆",鼓励企业提升出口规模,减少加工贸易,大力发展一般贸易,让企业在国际贸易中获得更多的定价权力。企业要积极创新,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获得议价能力。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汝岱  李艳  
本文构建区域地理偏远度指标,表征某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并结合企业出口自选择效应和出口目的国信息,研究区位地理与企业出口产品价格的关系。研究表明,出口产品城市内价格差异远远小于城市间价格差异,区位地理因素比目的国特征更能够解释出口产品价格差异;区域地理偏远度对企业出口产品价格有显著的影响,越偏远的地方,企业出口产品的价格相对越低,初步反映出我国出口产业的梯度分工模式。此外,相对于一般贸易和内资企业,加工贸易和外资企业对区域地理的偏远度更为敏感,进一步反映出区位地理对于企业选址和出口行为的重要影响。本文首次从区位地理的角度解释中国出口产品的价格差异,与现有经验研究成果互为补充,具有较为重...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苏丹妮  盛斌  邵朝对  
中国正处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的攻关期,提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是推动质量变革、打造质量强国和贸易强国的重中之重。本文使用2000—2007年中国微观数据对表征本地化生产体系的产业集聚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进行考察。研究发现:产业集聚显著提升了中国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这意味着,总体而言,在中国产业集聚产生的集聚经济大于产业集聚带来的过度竞争效应。在考虑了内生性问题和样本选择偏差后,结果仍然稳健。异质性分析表明,产业集聚产生的集聚经济在一般贸易企业、私营企业、技术密集型行业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中更占优于产业集聚带来的过度竞争效应,进而使得产业集聚对这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促进作用更大。进一步机制检验发现,产业集聚通过提高企业生产率和固定成本投入效率促进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行业出口产品质量动态分解结果显示,行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64.98%归因于资源再配置效应,而且其是产业集聚促进行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樊海潮  李亚波  张丽娜  
本文在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基础上,引入内生产品质量和内生进口产品种类集构建理论模型,并基于2000-2006年中国海关和工业企业生产数据验证了模型的预测和运行机制。研究表明,当产品质量差异幅度较大时,进口中间产品种类越多的企业,最终产品质量和定价也越高;企业为提高最终产品质量会使用更高质量的中间产品,并向生产最终产品的劳动者支付更多工资,以激励员工在生产中付出更多努力。本研究有助于理解企业进口决策对出口价格的作用及其影响机制,并为中国外贸发展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高转变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杨汝岱  朱诗娥  
本文从企业异质性和产品特征的角度出发,以2006年中国海关总署企业层面进出口数据(CLFTTD)为基础,研究地理因素对出口产品价格的影响。研究发现:地理距离对企业出口到每个市场的每种产品的单位价格有显著正的影响,企业倾向于对距离更远的市场出口单位价格更高的产品;这种影响程度在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之间、外资企业与内资企业之间的差异非常明显。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瑞琴  文俊  
中国工业企业的集聚对出口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值得关注。本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研究了同产业集聚和基于上下游产业关联的多样化集聚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主要的结论有:(1)同产业集聚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影响不显著,且这一结果不会因企业贸易方式的不同而发生改变,但对高技术水平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有一定促进作用。(2)上游产业集聚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尤其对高技术水平企业和非纯加工贸易企业的促进作用更显著。(3)下游产业集聚可以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高,但作用弱于上游产业的集聚;且同样对高技术水平企业和非纯加工贸易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作用更显著。因此,为更好地提升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我们应更加注重充分发挥上下游产业关联的多样化集聚的积极作用。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强  
本文以企业异质性框架为基础,从理论上探讨了经济活动集聚影响企业出口绩效的机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我国2002~2009年的企业微观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实证分析证实:我国制造业经济活动的集聚,显著提高了我国技术复杂度较高企业的出口绩效;分行业样本的估计结果显示,我国制造业中技术密集型行业经济活动的集聚对企业出口绩效的影响最大;从不同所有制结构样本的估计结果看,外资企业的集聚对出口绩效的影响最为明显,同时企业技术复杂度的增加对技术密集型行业集聚出口效应的发挥所产生的提升作用最大,其次为民营企业,对国有企业的提升作用最低。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巍  张尧  
本文基于贸易开放条件下,一国内部各地区到港口距离的视角,研究产品价格对出口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机制;在大国二元对外开放背景下,基于比较优势理论建立相关模型对此进行了分析。出口企业倾向于选址在东部沿海地区;贸易开放和内部地理差异使我国形成沿海地区融入世界分工、内陆地区相对封闭的二元对外开放格局;但集聚产生的拥挤效应会促进部分内陆省份承接沿海地区的企业转移。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袁红林  刘晨  方玉霞  
要素配置效率的提升是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基于制度环境视角,利用2000—2013年中国海关进出口和中国工业企业的微观数据,在企业层面研究了要素价格扭曲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要素价格扭曲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呈现倒U型关系,即随着要素价格扭曲程度提高,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当要素价格扭曲达到一定门槛值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下降。第二,要素价格扭曲因企业贸易方式、技术水平和地理位置的差异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呈现不同特征。其中,一般贸易企业、高技术企业、东部地区企业,在较高的要素价格扭曲水平下,才会达到拐点位置,从而抑制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第三,企业成本加成率和国内中间投入比例是要素价格扭曲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中介因素。要素价格扭曲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其会降低企业成本加成率,提高国内中间投入比例,进而阻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第四,制度环境在要素价格扭曲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之间产生调节作用,在制度环境越完善的地区,要素价格扭曲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倒U型曲线更加平缓。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巧慧  
金融危机以来,各国贸易保护措施有抬头趋势,我国光伏、无缝钢管等行业均遭受别国反倾销,对行业发展造成极大负面影响。本文对倾销行为判定及其与成本、价格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以反倾销为视角,比较了中美企业成本核算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产品定价策略以避免遭遇反倾销的对策建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赖永剑  贺祥民  
以地级以上城市为基本空间单位,使用详细的外资企业空间分布数据,构建了外资企业空间集聚指标,以集中反映外资企业的集聚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在此基础上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的空间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外资企业空间集聚对内资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在270个城市,内资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具有空间溢出性,对于空间相邻且经济差距较小的城市影响更大。外资企业就业集聚和销售收入集聚与内资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之间总体存在倒U型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倒U型关系主要出现在东部城市和大城市。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信恒   刘信兴  
本文使用2000—2013年的中国工业企业与海关匹配数据,在考虑进口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识别企业数字产品进口和利用事后反推法测算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基础上,考察数字产品进口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产品进口显著提高了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作用机制分析表明,数字产品进口主要通过提升企业生产率和研发效率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产品进口的促进效应在东部地区、本土企业、低竞争行业以及数字资本品的进口中更为显著。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包群  邵敏  Ligang Song  
基于2000~2006年间持续经营的47000多家制造业企业数据,本文经验考察了外资参与、地理集聚与出口外溢对我国企业出口模式选择的影响。将全部企业划分为非出口、持续出口、新增出口以及间断出口四种不同类型,本文借鉴显性比较优势(RCA)思想构造了区域内与区域间、产业内与产业间外溢指标。多项式分布logit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外资进入不仅显著地促进了企业自身的出口可能性,而且还通过对内资企业的出口外溢效应形成了企业出口的地理扩散与行业集聚效果。但与盛行的"本地化外溢"假说相反,我们发现出口外溢效果并未表现出随地理距离缩小而更为强烈的本地化现象,即局部地区的大量同质性出口企业过度集聚导致了我国企业...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兰冰  路少朋  
企业是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微观基础,高速公路通车为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提供了可能。本文以高速公路连通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定量识别高速公路通达性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高速公路连通显著促进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市场接入效应"和"创新促进效应"是高速公路推动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有效机制;高速公路连通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效应呈现异质性特征,这种异质性主要源于企业性质、行业特性与城市区位等因素差异,非国有企业、高资本密集度和低竞争度行业企业以及中心城市企业的影响效应更加突出。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化交通基础设施的经济效应研究,对于深刻理解高速公路建设的政策涵义和探索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路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钟腾龙  
本文研究了外部需求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效应及机制。利用2000~2011年BACI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构建尽量外生的企业—目的地—年份层面的外部需求变量,并采用需求函数法估算企业—目的地—产品—年份层面的出口产品质量。研究结论表明,外部需求变动同方向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亦即正向(负向)外部需求提升(降低)出口产品质量,该结论在改变外部需求、产品质量测算方法后仍然成立。作用机制分析与检验表明,外部需求引致的市场规模效应和市场竞争效应是外部需求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有效渠道。此外,异质性分析发现,外部需求对民营企业、中间品和资本品、一般贸易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效应更加明显,且来自中高收入目的地的需求变动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效应最大。以上结论为企业面对外部需求变动和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