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57)
2023(17877)
2022(15274)
2021(14285)
2020(12035)
2019(27848)
2018(27045)
2017(51967)
2016(27902)
2015(31399)
2014(30732)
2013(30414)
2012(27848)
2011(24989)
2010(24643)
2009(22301)
2008(21542)
2007(18474)
2006(15782)
2005(13630)
作者
(78464)
(65597)
(64777)
(61904)
(41565)
(31240)
(29672)
(25756)
(24915)
(22997)
(22369)
(22064)
(20545)
(20338)
(20321)
(19824)
(19499)
(19381)
(18728)
(18640)
(16036)
(15968)
(15754)
(14847)
(14559)
(14553)
(14246)
(14077)
(13155)
(12871)
学科
(117285)
经济(117165)
管理(76878)
(73741)
(59685)
企业(59685)
方法(56571)
数学(50175)
数学方法(49582)
中国(31586)
(30902)
(27299)
业经(25616)
(22987)
地方(22858)
(22067)
贸易(22056)
(21426)
农业(20733)
(19017)
技术(17713)
环境(17463)
理论(17300)
(17110)
(17081)
财务(17010)
财务管理(16972)
企业财务(16123)
(16116)
(16102)
机构
大学(394272)
学院(390820)
(163326)
经济(160236)
管理(156644)
理学(137397)
理学院(135896)
管理学(133450)
管理学院(132761)
研究(131884)
中国(97829)
(83674)
科学(81203)
(70788)
(64302)
(62049)
中心(59786)
研究所(59196)
业大(59163)
财经(58449)
(53571)
(53534)
北京(52532)
(50863)
经济学(50507)
师范(50385)
农业(48716)
(48324)
经济学院(45824)
财经大学(43848)
基金
项目(277803)
科学(220373)
基金(204899)
研究(200800)
(179325)
国家(177936)
科学基金(153753)
社会(129262)
社会科(122865)
社会科学(122835)
基金项目(108395)
(105725)
自然(100308)
自然科(98070)
自然科学(98047)
自然科学基金(96294)
教育(91855)
(89846)
资助(84895)
编号(80088)
成果(63563)
重点(62106)
(61803)
(58873)
(57590)
国家社会(54544)
课题(54352)
创新(53800)
教育部(53372)
科研(53366)
期刊
(165929)
经济(165929)
研究(111831)
中国(68967)
学报(62065)
科学(57797)
管理(55557)
(54961)
(51822)
大学(47776)
学学(44928)
教育(39114)
农业(38720)
技术(33418)
(30040)
金融(30040)
经济研究(28263)
财经(27904)
业经(26586)
(24002)
问题(22063)
(20659)
图书(20267)
统计(19498)
技术经济(18897)
科技(18627)
(18219)
理论(17859)
(17689)
(17518)
共检索到5527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黄臻  肖良武  严军  
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出发,以迪克希特—斯蒂格利茨垄断竞争模型为研究的框架基础,按照传统经济学两区域两部门经济的分析思路构建理论模型进行规范分析,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研究,以中国28个省(市、区)面板数据为数据依据,从而得出了影响中国四大区域之间(东、中、西和东北)实际工资水平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程度。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继勇  彭巍  胡艺  
本文选取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01~2008年的面板数据,考察了经济发展水平、FDI、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比、产业结构中重工业占比对中国碳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FDI对以碳强度衡量的总体生态环境具有正面影响,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比与产业结构中重工业占比则具有负面影响。进一步将中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区域后的检验结果显示,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对区域环境产生正面影响,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比对区域环境产生负面影响,而各区域FDI与产业结构中重工业占比对环境的影响存在差异。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晶晶  岳中刚  
结合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构建了金融集聚、本地需求规模对地区工资差距影响的分析框架。基于固定效应模型以及分位数回归方法,采用2004-2011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第一,金融集聚对地区工资水平的影响显著为正,但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其正向促进作用逐步减弱;第二,本地需求规模可显著促进地区工资水平;第三,分位数回归结果显示,随着分位点的提高,金融集聚对地区工资差异的影响逐步提高,金融集聚程度的提高对高工资与中等工资地区的影响显著,且高工资地区的受益程度最高。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赵婷  赵伟  
基于已有调研观察及案例分析文献,文章按照空间经济学规范范式理出了两个关于KIS集聚影响制造业创新的重要实证命题,并根据命题特性提出了相应的实证模型,进而引入2005-2007年间中国283个城市KIS产业及工业企业数据,在考虑空间互动的基础上,对相关命题予以检验。研究显示:KIS空间集聚能够显著地改善中国本土制造企业的创新效率,以两类代表性KIS产业数据为例的回归分析表明,KIS产业集聚不仅对所在地区本土制造企业的创新产出增长具有显著的正效应,通过空间关联性,KIS集聚还能产生跨区域创新效应。进一步基于企业分组比对的检验揭示,KIS集聚-创新效应因企业的规模以及企业所在行业技术水平不同而异。其...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家庭  张俊韬  
本文通过计算2000-2008年我国IT产业的市场集中度指数及空间集聚β指数,来考察IT产业的集聚现象;并进一步运用空间计量方法,计算出Moran指数及其散点图,来分析产业集聚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我国IT产业发展的不平衡性在逐渐加剧,IT产业呈现出在少数几个省区集聚的现象,具有明显的地方化现象。我国IT产业属于高度空间集聚产业,且空间集聚指数逐年增大,产业集聚现象明显。我国IT产业发展水平及其增长的空间分布不是随机的,而是在全局和局域环节都呈现出正向的空间依赖特征,表现为高发展水平的区域倾向于集聚在一起。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龚静  尹忠明  
本文对中国1996-2012年31个省市服务经济集聚的空间效应进行了现状描述和实证研究。结论如下:中国省际服务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现象,有超过60%的省市集聚类型具有"高-高"集聚型和"低-低"集聚型的"马太效应"特征;有超过90%的省市集聚类型存在"路径依赖"特征。空间面板计量模型表明,SAR模型的空间自回归系数和SEM模型的空间自相关系数均显著为正,解释变量中的地区市场规模、人力资本、科研资源和基础设施等因素对地区服务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产业结构中的工业化程度则会抑制服务经济的发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大垒  仲伟周  
世界上许多城市已经实现了金融产业的集聚式发展,并有效提升了城市的竞争力。为在中国范围内推广这种发展模式,以中心-外围模型和社会嵌入理论为理论分析基础,推导出金融产业集聚发展的影响因素,同时考虑中国不同地区的空间差异因素,对35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一个城市的金融业产值占GDP比重、职工平均工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工业产出水平、商业销售水平、财政支出水平、教育投入水平和位于东部地区等因素对该城市金融产业集聚发展具有正向影响,而居民储蓄水平则呈负向影响。为此,中国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应实施不同类型的金融产业集聚发展模式;应发展多元的金融组织体系,扩大经营规模和范围,获...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大垒  
为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金融产业的集聚式发展,以中心—外围模型和社会嵌入理论为理论分析基础,推导出金融产业集聚发展的影响因素,同时考虑中国不同地区的空间差异因素,对中国35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一个城市金融业占GDP的比重、职工平均工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工业产出水平、商业销售水平、财政支出水平、教育投入水平和位于东部地区等因素对该城市金融产业集聚式发展具有正向影响,而居民储蓄水平则呈现负向影响。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谢荣辉  原毅军  
本文以产业集聚的环境外部性为切入点,利用2003-2012年中国279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在区分专业化和多样化集聚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线性计量模型和面板门限模型,进一步从产业集聚动态演化的视角考察了集聚发展阶段变迁对污染减排的差异化影响。线性模型的结果表明,基于环境保护的角度,多样化集聚的发展模式优于专业化集聚。面板门限回归模型的结果显示,专业化集聚对环境污染产生了先抑制后促进的作用,两者之间呈现一种"U"型关系;多样化集聚的面板门限模型具有3个门限值,表明技术创新、专业的环保产业、闭合的物质循环系统,以及"拥塞效应"、路径依赖和结构僵化等因素的交替作用,使多样化集聚与污染减排的关系更为复杂。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家庭  王璇  
以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为基础,利用2004-2008年中国28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城市化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发现城市化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反U型曲线关系,并根据实证结果从城镇人口、产业结构、环保技术和意识、城市空间扩展模式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谭鑫  曹洁  
运用2003-201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分析发现我国城乡融合存在经济融合优于生活融合、东部优于中西部的特征,并运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和随机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劳动力、资本、技术要素集聚对城乡融合的影响。研究发现:首先,劳动力、资本和技术对城乡经济融合产生了正向集聚效应,且劳动力市场化在欠发达地区能够显著且持续的改善城乡收入差距、农业资本投入对经济融合的影响在欠发达地区具有前置性、农业现代化技术提高对经济融合的影响在欠发达地区较弱。其次,劳动力、资本和技术难以对城乡生活融合产生显著影响,只有农业资本投入增加能够在当期显著提升欠发达地区的城乡生活融合水平。实证结果表明各地区要结合自身发展实际更有针对性的实施城乡融合发展举措。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许钊  张营营  高煜  
在分析经济集聚影响制造业升级的理论基础上,结合"双循环"战略的现实背景,基于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在空间效应视角下研究了经济集聚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经济集聚与本地区制造业生产率和盈利能力呈"倒U"型关系;与邻近地区制造业生产率水平呈"倒U"型关系,与盈利能力呈"U"型关系。同时,经济集聚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和时间异质性。利用指数衰减空间权重矩阵进一步研究发现,经济集聚对邻近地区制造业生产率和盈利能力的有效作用范围分别为450km和550km。本土市场效应、物质资本积累效应、劳动力成本效应是经济集聚影响制造业升级的作用机制;其中,本土市场效应存在负向作用,物质资本积累效应、劳动力成本效应存在正向作用。本文以空间效应视角为切入点,为理解"双循环"战略下经济集聚与制造业升级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对城市发展和制造业优化升级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柯善咨  赵曜  
文章通过新经济地理学的资本流动模型分析了城市规模对资本积累的影响机制,并利用2003-2009年我国653个县级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集聚效应导致大城市以更高的效率吸收资本,城市规模增长促进了资本深化;控制其他因素后,人口规模增加1%推动城市人均资本存量平均增加0.22%,而省会以上城市的管理职能放大了城市规模的作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朱慧  王垚鑫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新增长点,日益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通过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分析,阐释和验证了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效应,并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指出影响集聚的四大主要因素分别为需求因素、人力因素、政策因素和文化因素。同时,选取北京、上海、广州、杭州和重庆五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以城市面板数据为基础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各种影响因素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的作用机制。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章韬  王桂新  
考虑集聚外部性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对我国285个地级市及以上城市1990~2008年间的城市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和分解。生产过程中的技术进步、技术效率提高是我国城市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因素,而与集聚外部性紧密相关的要素配置效率和规模效率仍是制约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原因。城市经济密度对城市经济增长存在两种不同的影响途径:制造业在市辖区内的空间集聚体现为"拥挤"效应;人口空间密度则对地方产出的影响存在倒U型特征。人口因素仍然是我国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人口与制造业的空间"共聚"现象对城市产出有着显著为正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