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37)
2023(12519)
2022(10680)
2021(9853)
2020(8506)
2019(19828)
2018(19464)
2017(37810)
2016(20300)
2015(22745)
2014(22629)
2013(22250)
2012(20512)
2011(18324)
2010(18099)
2009(16449)
2008(16092)
2007(14241)
2006(11899)
2005(10253)
作者
(57277)
(48069)
(47528)
(45705)
(30235)
(22854)
(21978)
(18940)
(18108)
(16834)
(16156)
(16042)
(15062)
(14914)
(14805)
(14638)
(14446)
(14283)
(13674)
(13590)
(11781)
(11611)
(11550)
(10959)
(10831)
(10678)
(10482)
(10327)
(9647)
(9505)
学科
(89567)
经济(89485)
管理(55653)
(53434)
(43103)
企业(43103)
方法(42788)
数学(38369)
数学方法(37904)
中国(23199)
(22201)
(20818)
地方(20533)
业经(18713)
(16281)
(14895)
贸易(14890)
农业(14739)
(14337)
(13552)
(13415)
财务(13371)
财务管理(13337)
产业(13024)
技术(13022)
环境(12778)
企业财务(12646)
(12470)
理论(12005)
(11143)
机构
大学(284429)
学院(284005)
(118775)
经济(116325)
管理(113430)
理学(98739)
理学院(97605)
管理学(95820)
管理学院(95282)
研究(92513)
中国(68113)
(61736)
科学(57849)
(51286)
(45291)
(44993)
中心(44568)
业大(43540)
财经(41855)
研究所(41193)
(40959)
北京(38359)
(38028)
经济学(36989)
(36391)
师范(36026)
农业(35712)
(33965)
经济学院(33682)
(32547)
基金
项目(199749)
科学(158403)
基金(146688)
研究(142610)
(127819)
国家(126830)
科学基金(110362)
社会(91855)
社会科(87456)
社会科学(87432)
基金项目(78844)
(77710)
自然(72560)
自然科(70955)
自然科学(70936)
自然科学基金(69631)
(66058)
教育(64756)
资助(59483)
编号(57076)
重点(44709)
成果(44431)
(43565)
(43544)
(41715)
创新(39053)
科研(38713)
国家社会(38532)
课题(38228)
教育部(37456)
期刊
(121256)
经济(121256)
研究(76725)
中国(48685)
学报(43415)
(40551)
科学(40350)
(39219)
管理(39019)
大学(33198)
学学(31261)
农业(26679)
技术(26068)
教育(23076)
(20889)
金融(20889)
业经(20385)
财经(19935)
经济研究(19671)
问题(18337)
(17268)
统计(15627)
技术经济(14716)
(14715)
(14226)
图书(13958)
资源(13362)
理论(13339)
商业(13242)
(13217)
共检索到3996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贺小丹  
本文基于新经济地理理论框架,提出城市群产业层级分布格局下基于产业集聚与空间外溢作用形成的"中心-外围"空间辐射机理。文中实证部分以京津冀城市群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城市级面板数据,在对京津冀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集聚状态进行描述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空间面板计量经济学模型,围绕北京市对京津冀城市群的空间辐射作用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伴随着生产性服务业的飞速发展,京津冀城市群呈现出典型的"中心—外围"结构,产业集聚状态呈现出层级分布格局;在集聚效应与空间外溢效应的共同作用下,北京市的高端服务业对京津冀城市群存在显著的由中心向外围的空间辐射作用,从而有助于推动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与产业升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砚忠   董媛  
促进城市群城市经济均衡一体化发展对实现区域经济更高质量、更具效率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发挥京津冀城市群中心城市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选用京津冀城市群2014—2021年相关数据,利用断裂点模型和辐射场强模型,对京津冀城市群中心城市经济辐射格局的“点、线、面”要素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京津冀城市群“强极核”模式凸显,城市间经济发展不均衡且差距持续拉大,中心城市经济实力突出但彼此之间实力悬殊;中心城市的辐射强度均有所上升但变化幅度差距较大,辐射方向均呈放射状向外围扩散,形成显著的“中心-外围”结构形态;中心城市经济辐射腹地呈现以北京、天津、石家庄与唐山四点构成的菱形结构为支撑,其他中小城市为重要节点的辐射空间格局,不同中心城市辐射腹地彼此融合、相互嵌套,通过以“点”突破、以“线”联通、以“面”扩延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征信  [作者] 廖霄梅  林烨  
运用区位熵分析法对广西金融集聚水平进行测度,以广西14个地级城市2010—2017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构建空间滞后模型、空间误差模型,检验金融集聚对广西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广西各个城市金融集聚水平在空间上存在差异,但总体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其对广西经济增长也具有明显的正向推动作用,而银行业的促进作用要大于证券业和保险业。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曾国平  吴明娥  
通过构建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测度各个省市的城市化水平,从物质资本集聚度、人力资本集聚度和就业密度三个方面衡量了服务业的集聚水平。采用2000-2011年各省市的样本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服务业集聚对城市化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城市化发展呈现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且显现出空间溢出效应;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以及就业密度的集聚效应存在差异性;物质资本集聚度对城市化发展的作用呈下降趋势,人力资本集聚度的作用呈上升趋势,而就业密度对城市化发展呈负效应。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郝伟伟  张梅青  刘宗庆  
要实现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首先必须实现区域内城市自身一体化紧凑发展。探索城市交通、城市紧凑度以及城市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对于实现区域内各城市一体化紧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京津冀区域13个地级市统计数据,实证探究了交通影响下的城市紧凑度对城市生产率的影响。首先,运用熵值法,综合计算出13个地级市从1999年到2012年的城市紧凑度,结果显示京津冀大部分城市处于中等紧凑度水平;然后运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和系统GMM模型构建了城市交通—城市紧凑度模型,实证得出交通的改进与完善能够有效促进城市紧凑度的提高,但这一影响效应存在时间滞后性;最后,通过构建交通—城市紧凑度—生产率模型,得出城市紧凑度高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龚新蜀  张洪振  
文章基于区位熵指数研究了物流产业集聚的经济溢出效应及空间分异,并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及辐射省市2003~2014年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物流产业集聚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经济增长有显著的经济溢出效应,且物流产业集聚经济溢出效应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通过丝绸之路经济带东中部、西南部、西北部三大区域的比较分析,表明西南部地区物流产业集聚的经济溢出效应最大,东中部地区次之,西北部地区最弱;丝绸之路经济带内东中部地区物流产业发展向集约式转变,而西北部和西南部地区仍处于粗放型增长方式。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龚新蜀  张洪振  
文章基于区位熵指数研究了物流产业集聚的经济溢出效应及空间分异,并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及辐射省市20032014年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物流产业集聚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经济增长有显著的经济溢出效应,且物流产业集聚经济溢出效应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通过丝绸之路经济带东中部、西南部、西北部三大区域的比较分析,表明西南部地区物流产业集聚的经济溢出效应最大,东中部地区次之,西北部地区最弱;丝绸之路经济带内东中部地区物流产业发展向集约式转变,而西北部和西南部地区仍处于粗放型增长方式。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戴宏伟  杨思华  
采用2011—2019年北京、天津各16个区和河北省1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和动态GMM模型,探究金融业集聚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并分析了地区间的异质性。实证结果显示:总体上京津冀金融业集聚对科技创新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具体而言,天津和北京的金融业集聚对科技创新的正向作用较河北更为显著;尽管北京的金融业集聚程度远高于天津,但其对科技创新的促进效应却明显弱于天津。从京津冀整体来看,人力资本储备、固定资产投资、财政科技支出、研发经费投入、产业结构和城镇化水平对科技创新均存在积极作用,对外开放水平和房价水平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则不明显。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郑涛  杜佳豪  万雪芬  
上市公司是区域经济发展中最富活力和制度优势的微观经济实体,对现代区域经济发展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京津冀区域经济要协同发展,区域产业结构要优化,区域内上市公司要发挥带动作用。本文采用20032016年京津冀十三市的面板数据,在验证通过京津冀十三市产业结构存在空间自相关性的基础上,构建空间杜宾模型进行上市公司对区域产业结构作用关系的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目前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发展水平差距较大,未能形成有效的产业协同;总资产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呈现负效应,而上市公司的数量、投融资数额、上市公司产业结构层次系数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斯琴  张璞  
文章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度量创新要素集聚及其空间溢出活动对地理邻近城市生产率的影响程度,同时关注政府用于创新支持的公共支出与这种效应的关系。研究结果证明了空间自回归效应的存在,因此传统的OLS方法大大低估了创新要素的集聚效应。研究表明创新要素集聚程度对于城市生产率具有显著贡献,可以有效提升本城市以及周边地区的劳动生产率。政府用于创新支持的公共支出,强化了发达地区的虹吸效应,在促进当地生产率的同时,对周边地区产生了负向影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斯琴  张璞  
文章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度量创新要素集聚及其空间溢出活动对地理邻近城市生产率的影响程度,同时关注政府用于创新支持的公共支出与这种效应的关系。研究结果证明了空间自回归效应的存在,因此传统的OLS方法大大低估了创新要素的集聚效应。研究表明创新要素集聚程度对于城市生产率具有显著贡献,可以有效提升本城市以及周边地区的劳动生产率。政府用于创新支持的公共支出,强化了发达地区的虹吸效应,在促进当地生产率的同时,对周边地区产生了负向影响。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盼盼  
绿色信贷对传统产业结构的绿色升级和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选取2000—2019年京津冀地区1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整体回归分析和分产业回归分析。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绿色信贷政策对京津冀地区整体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分产业来看,绿色信贷政策对京津冀地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第三产业的发展有抑制作用但不是很显著。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胡晓辉  
制度创新的扩散溢出效应,可由中观层面的测度指标直观确定辐射波及范围。借鉴国内外文献常用的一些制度变量代理指标,本文通过设定门槛值距离的局域空间自相关Moran I分析,发现制度变量的相关性随31个省会(直辖市)城市间距离变化有一定的规律,且最佳距离得到威尔逊模型和非参数方法的验证。用1996-2013年度截面数据的空间动态过程,显示制度"试验场"往往具有明显的政策外溢效应。因此,制度的经验推广要考虑空间近邻效应,将时间分散到多个空间进行试验,如建立多个自贸区"试验田"。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耀中  欧阳彪  李越  
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构建城市面板数据的空间滞后和空间误差模型,考量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和新型城镇化在空间上存在自相关现象,并已形成东部沿海城市的高值集聚区和西部城市的低值集聚区;我国各城市的新型城镇化水平存在空间依赖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居民收入对新型城镇化的正向作用显著;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效果由显著变得不显著;政府政策支持和外商直接投资对新型城镇化的正向影响日益显著。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张浩然  
本文采用2003-2009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地理距离、集聚外部性与城市劳动生产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控制了人力资本、产业结构、交通和通讯基础设施等影响因素后,一个城市的劳均资本存量、经济密度和相对专业化水平对劳动生产率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邻近城市的经济绩效存在明显的空间依赖性,城市间的溢出效应在170公里范围内表现得最为显著,此后明显减弱,至280公里以外几乎消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