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35)
2023(13388)
2022(11667)
2021(10806)
2020(9130)
2019(20904)
2018(20865)
2017(40597)
2016(21766)
2015(24531)
2014(24335)
2013(24448)
2012(22297)
2011(20038)
2010(19884)
2009(18013)
2008(17640)
2007(15516)
2006(13436)
2005(11625)
作者
(62459)
(51893)
(51572)
(49045)
(33279)
(24818)
(23498)
(20505)
(19726)
(18629)
(17762)
(17269)
(16398)
(16376)
(15908)
(15764)
(15513)
(15437)
(14823)
(14703)
(12807)
(12741)
(12604)
(11725)
(11598)
(11402)
(11375)
(11367)
(10349)
(10242)
学科
(94636)
经济(94536)
管理(67767)
(65881)
(55669)
企业(55669)
方法(46983)
数学(40875)
数学方法(40497)
(23764)
(23590)
中国(22307)
业经(21004)
(20693)
贸易(20687)
(20099)
技术(19887)
(19183)
地方(18824)
农业(15966)
理论(15468)
(14967)
财务(14902)
财务管理(14872)
(14402)
(14186)
企业财务(13910)
产业(13668)
环境(13607)
(13260)
机构
大学(316449)
学院(313031)
管理(130079)
(129064)
经济(126465)
理学(114063)
理学院(112874)
管理学(111100)
管理学院(110552)
研究(100369)
中国(71933)
(66607)
科学(61214)
(56835)
(48975)
财经(46748)
(46505)
业大(46241)
中心(45334)
研究所(44709)
(44207)
(42646)
北京(41719)
(41140)
师范(40805)
经济学(39357)
农业(36434)
(36423)
(36049)
经济学院(35911)
基金
项目(219589)
科学(174296)
研究(161686)
基金(160991)
(139165)
国家(138077)
科学基金(120092)
社会(103250)
社会科(98185)
社会科学(98163)
基金项目(85979)
(84954)
自然(77779)
自然科(76011)
自然科学(75996)
自然科学基金(74690)
教育(74288)
(71170)
资助(66589)
编号(65252)
成果(51891)
(49253)
重点(48545)
(46509)
(46438)
课题(44147)
创新(43192)
教育部(42847)
国家社会(42687)
人文(42149)
期刊
(133563)
经济(133563)
研究(90420)
中国(55759)
学报(47265)
管理(46650)
科学(44121)
(42531)
(40797)
大学(36274)
教育(35159)
学学(34033)
技术(29273)
农业(28960)
财经(22883)
(22609)
金融(22609)
业经(21832)
经济研究(21738)
(19582)
问题(17823)
技术经济(17503)
图书(17283)
科技(16386)
理论(15617)
(15198)
(15091)
实践(14291)
(14291)
商业(14133)
共检索到4442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洪伟  陈银  李骏  
利用1998—2011年中国省域层面高技术产业的宏观数据,以知识溢出为中介变量,实证分析了产业集聚与技术学习成本的关系以及知识溢出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产业集聚与技术学习成本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产业集聚与知识溢出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知识溢出在产业集聚与技术学习成本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即产业集聚通过知识溢出降低了企业的技术学习成本。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胡健  焦兵  
本文选择我国西部石油天然气产业和煤炭产业为研究样本,对我国西部能源产业的技术溢出与产业集聚的累积循环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①西部地区能源产业技术溢出与产业集聚之间存在着累积循环效应;②资源禀赋差异是我国西部能源产业集聚的首要影响因素,而技术溢出、劳动力集聚以及中间投入要素的集中也与能源产业的集聚存在正相关关系,这与新经济地理学派观点相一致;③西部地区能源产业集聚水平、竞争程度、专业化程度以及西部地区产业的分散化程度与其技术溢出水平显著相关。因此,只要构建好西部能源产业创新平台,就可以充分发挥产业集聚与技术溢出之间的正反馈作用,从而促进西部地区由能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进而向经济优势的转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孙智君  李响  
集聚对于提升文化产业的空间溢出效应,实现各区域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构建以文化产业集聚水平为被解释变量,以城市化经济水平和地方化经济水平为解释变量的分析框架,运用普通面板模型、单区制空间面板模型和两区制空间面板模型,探究文化产业空间溢出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并进行收敛性分析。研究表明:(1)全国和东部地区存在着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中部地区存在着负向空间溢出效应,西部地区溢出效应不显著;(2)沿海地区文化产业集聚的溢出效应大于内陆地区,产业集聚程度高的区域对产业集聚程度低的区域的梯度空间溢出效应以扩散效应为主;(3)产业集聚的区域差异存在β收敛趋势,且不存在σ和俱乐部收敛,文化产业空间溢出效应有助于实现区域之间文化产业的协同发展,不是恶性累积循环的发展趋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陶爱萍  李青钊  
产业集聚和知识溢出是经济生活中的两种重要现象,两者是否存在互动关系?纵观现有的国内外文献,单独研究产业集聚和知识溢出的文献较多,关注两者互动关系的文献却并不多见。文章基于产业经济学和技术经济学中的相关理论,在深入剖析知识溢出促进产业集聚、产业集聚推进知识溢出以及两者互动机制的基础上,分别通过单方程模型、联立方程模型实证检验了产业集聚与知识溢出之间的单向关系和互动关系。最后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证结果,提出促进产业集聚和知识溢出良性互动的对策建议,以期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和知识溢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彭向  蒋传海  
本文利用我国1999—2007年间30个地区21个工业行业数据,实证检验区域内知识溢出和企业竞争对地区产业创新的影响。区域内知识溢出包括产业内知识溢出(MAR外部性)和产业间知识溢出(Jacobs外部性)两类,本文对后者从产业多样性与产业互补性两方面进行刻画,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有文献对产业间关联程度差异的忽视。此外,我们基于动态面板数据的计量方法有利于克服模型的内生性问题。研究发现MAR外部性与Jacobs外部性对我国地区产业创新的影响均显著为正,但影响程度不同:Jacobs外部性中的产业互补对创新的推动作用最大,它大约为产业多样性或产业内MAR外部性作用的两倍;区域内企业竞争对创新的影响显著...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韦功鼎  李雪梅  
本文以长三角城市群25个城市为研究分析样本,利用2009-2016年的社会经济数据,基于知识可达性构建空间权重矩阵,建立包含知识溢出的空间滞后固定效应模型,对长三角高速铁路网络下知识溢出对第三产业集聚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知识溢出效应更依赖于高速铁路网络的广义距离,长三角高速铁路网络对区域第三产业集聚产生了空间效应,起到了显著正向促进作用;(2)在2009-2016年期间,长三角高速铁路网络影响下知识溢出对第三产业集聚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在长三角城市群内,本地知识溢出效应要强于外地区的知识溢出效应,地区内与地区外的知识溢出对本地第三产业集聚的影响效应取决于地区间的知识差距,本地知识存量对该地区的第三产业集聚以及对邻近地区的影响效应是重要而显著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段会娟  梁琦  
知识溢出是产业集聚的重要力量。知识的创新、扩散与积累都是在集聚体内进行的,集聚的存在也为知识溢出关联提供了产业网络基础,两者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然而,知识溢出效应的产生不仅仅需要企业地理位置上的邻近,更重要的是企业之间密切的互动联系。对两者关系的探讨对我国工业园区建设以及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金春雨  王伟强  
本文运用空间面板模型对我国产业集聚的知识溢出效应与工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工业经济增长在相邻地区之间存在负向的空间相关性,地区工业发展不仅与本地知识溢出、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密切相关,而且会受到其相邻地区工业经济增长的显著影响;MAR溢出性和Jacobs溢出性对本地工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均显著为正,并且产业专业化的促进效应大于产业多样化,在本地工业发展中Porter溢出性并不显著,但相邻地区的产业竞争程度对本地工业经济增长产生了正向作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彭中文  何新城  
本文利用中国分省分年的面板数据和计量分析方法,研究国外研发溢出对高技术产业聚集的影响。结果显示研发能力及外资的技术溢出效应是影响高技术产业聚集的重要因素。基于以上的分析,我国应进一步加大和优化人力资本、R&D投资和吸引外资的策略,增强高技术产业的聚集效应。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杰  吴亚莉  
为促进立体多式交通在中国的生态集约效应及红利共享效应增长,推进新时代区域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将高技术产业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与多式交通相结合,基于新经济地理学,采用熵值法、空间杜宾模型,利用中国30个省份2005—2018年相关数据,综合分析公路、铁路、航空3类主要交通方式对区域高技术产业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及逻辑路径。结果表明:高技术产业集聚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相邻省域高技术产业集聚存在正向溢出;3种交通方式对高技术产业空间集聚均有显著正向溢出效应但存在差异,对于高技术产业集聚度高的省份,与其位置相邻、经济条件相似的省份获得其溢出效应主要通过公路运输,航空或铁路运输次之,而与其位置相邻、技术条件相似的省份则主要通过铁路运输,次之为航空运输,最后才是公路运输。据此提出建构并完善多式联运交通网络、有先后空间时序地建设不同交通、提升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区域整体效应等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于伟  张鹏  姬志恒  
高技术产业集聚与区域研发效率提升之间存在循环积累的内生动力。基于2000-2016年数据和空间联立方程研究显示,开放状态下区域高技术产业集聚和研发效率之间存在互促机制,研发效率在其中处于相对优势地位。区域间高技术产业集聚存在竞争效应,研发效率则存在积极联动效应,研发效率对高技术产业集聚的跨区域影响不显著。产业结构升级、金融集聚和市场化程度对区域高技术产业集聚和研发效率存在不同作用方向。为此需完善优化区域高技术产业发展环境,推动高技术产业要素有效集聚,强化科技创新的效率导向,疏通高技术产业集聚和研发效率之间的传递路径,因地制宜提升区域高技术产业和研发要素的集聚质量,提升区域创新发展能力。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林冰  
利用中国20个制造业行业2003-2011年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产业集聚、FDI技术溢出对不同集聚度行业技术进步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策略:高集聚度行业应逐步放宽对FDI的限制,发挥规模效应;中集聚度行业通过市场竞争效应推进行业自主创新;低集聚度行业应利用FDI先进技术实现对行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毕红毅  张海洋  
本文将产业集聚因素纳入了外商直接投资(FDI)技术溢出的研究中,运用面板数据从行业的角度对比分析了山东省2000-2009年在有产业集聚倾向的行业与没有集聚倾向行业中FDI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得出结论是山东省引进的外商直接投资存在技术溢出效应;相关行业的产业集聚抑制了FDI的技术溢出;同时产业集聚也抑制了流动资本周转率和资产负债率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燕  徐妍  
文章根据1997年~2010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的产值数据,计算了分行业的EG指数和Moran指数,以考察中国高技术产业空间集聚的行业特性。研究发现:其一,航空航天器制造业为高度集聚,医药类和电子信息类的高技术行业分别为中、低度集聚,这种行业差异主要由政策、技术、资金等多种市场进入壁垒综合导致;其二,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布局为负空间自相关,说明高产值区域的集聚经济效应尚未明显地向外围地区扩散,其它高技术行业布局均为正空间自相关,说明高产值区域在空间上呈现彼此邻近的片状分布。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文翌  安同良  
通过拓展资产—价值模型,构建企业价值、创新投入和知识溢出的分析框架,以2003~2011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考察对象,研究区域内微观主体知识溢出影响产业集聚与创新的机理。研究发现:(1)专业化知识溢出提升了上市公司的市场价值;(2)随地理距离衰减的专业化知识溢出使上市公司R&D绩效高于未接受知识溢出的上市公司;(3)多种距离衰减模式下的知识溢出对市场价值和R&D绩效的影响相差无几。研究结果支持了知识溢出促进创新,进而形成产业集聚的理论,拓展了对产业集聚、创新与知识溢出的认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