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42)
2023(11819)
2022(9779)
2021(8959)
2020(7306)
2019(16365)
2018(16145)
2017(30500)
2016(15918)
2015(18127)
2014(17954)
2013(18121)
2012(17299)
2011(15745)
2010(15510)
2009(14274)
2008(13808)
2007(12114)
2006(10960)
2005(10057)
作者
(45604)
(38311)
(38069)
(36509)
(24452)
(18191)
(17274)
(14916)
(14541)
(13493)
(13401)
(12791)
(12301)
(12224)
(11884)
(11824)
(11381)
(10919)
(10905)
(10605)
(9816)
(9238)
(9152)
(8852)
(8702)
(8578)
(8197)
(8013)
(7577)
(7539)
学科
(96584)
经济(96523)
管理(43816)
(40896)
方法(32052)
(30446)
企业(30446)
数学(28660)
数学方法(28477)
地方(25230)
中国(24148)
(21557)
业经(18332)
地方经济(16419)
(15662)
(15480)
贸易(15468)
农业(15210)
技术(15083)
(14981)
(14948)
环境(13786)
产业(13627)
(12691)
(11488)
(11388)
金融(11386)
(11112)
(10499)
银行(10487)
机构
大学(237833)
学院(236871)
(118716)
经济(116807)
研究(90978)
管理(87407)
理学(74779)
理学院(73814)
管理学(72882)
管理学院(72402)
中国(68492)
(51363)
科学(51039)
(48073)
(44998)
研究所(40817)
中心(39945)
经济学(39211)
财经(38535)
经济学院(35203)
(35052)
(34636)
(33487)
北京(33092)
(32675)
(32661)
师范(32458)
业大(29785)
财经大学(28320)
科学院(27997)
基金
项目(156038)
科学(124995)
研究(117900)
基金(115054)
(99734)
国家(99013)
科学基金(84781)
社会(79649)
社会科(75827)
社会科学(75816)
基金项目(60405)
(58788)
教育(51974)
自然(50343)
(49690)
自然科(49137)
自然科学(49129)
自然科学基金(48260)
资助(46304)
编号(45185)
(37717)
成果(36095)
(35897)
重点(35808)
国家社会(34967)
(32843)
课题(32166)
发展(31731)
中国(31391)
(31292)
期刊
(136957)
经济(136957)
研究(78234)
中国(49298)
(36346)
管理(33564)
科学(32454)
学报(30450)
(30442)
大学(23814)
经济研究(23657)
技术(22933)
教育(22777)
学学(22420)
农业(21507)
财经(20207)
(19977)
金融(19977)
业经(18660)
问题(18440)
(17928)
(15991)
技术经济(15186)
世界(14931)
国际(14162)
(12553)
资源(12343)
统计(11847)
经济问题(11387)
现代(10955)
共检索到3687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骏  刘洪伟  陈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玉林  马照宁  
运用产业集聚理论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探讨高技术产业集聚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以样本企业地理位置经纬度微观数据测算产业集聚程度lnθ,基于湖北省16个地区2012~2016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的估计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表现出明显的集聚趋势,并由于其关联效应显著带动区域经济发展;高技术产业集聚程度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呈倒U型曲线关系。高技术产业集聚程度lnθ值等于12.3500时为模型最优点,集聚程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湖北省现阶段已有四个地区的高技术产业集聚水平达到拐点,其余大部分地区尚未达到最佳规模。因此,提出如下建议:高技术产业集聚过度的地区应适当扩大开发区面积,加强技术扩散与产业转移;高技术产业集聚度不足的地区可进一步推进产业集聚发展,充分发挥高技术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正向带动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宗杰  刘帅  董会忠  刘明睿  
文章基于山东省2007—2016年17地市面板数据,利用空间杜宾模型研究分析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与经济质量的关系及其影响机理。结果发现:高技术产业集聚东西差异大于南北差异;区域经济质量存在显著空间自相关性;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专业化水平对经济质量有显著正向溢出效应,是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集聚竞争度对经济质量存在负效应,区域内企业竞争不利于经济质量提升;集聚多样化水平对经济质量影响不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苏娜  陈士俊  
文章基于C-D生产函数建立高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模型,对我国1995~2005年间,28个省(直辖市)的高技术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进行测算,并作结果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晓梅  
本文采用数据包络DEA方法,对2003-2009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经济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中国高技术产业经济效率表现为区域的不均衡性和时间上的波动性,从地区来看,大部分地区保持了较稳定的增长势头,年增长平均为3.9%,在2003-2009年北京、天津、江苏、山东和广东地区为DEA有效,其它地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投入产出冗余,没有达到DEA有效,需要进一步调整投入产出指标以达到DEA有效。在此研究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俊  代明  宋慧  
本文借鉴Akihiro Otsuka和Mika Goto改进的索洛残差法,对中国高技术产业的集聚经济效应进行效果评价,并进一步分析了财政科技投入对高技术产业集聚的贡献。研究发现,高技术产业集聚经济效应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财政科技投入的贡献率呈收敛趋势,且中西部的高技术产业集聚经济效应高于东部地区,从而为政府优化科技资源投入提供相应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黄宝凤  武翰涛  曹增栋  毛婷  
基于集聚经济外部性模型,利用我国31个省份2010—201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建立门槛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威廉姆森假说。结果表明,前期高技术产业集聚规模对区域经济显著促增长,但超出门槛值其正效应大幅降低。高技术产业密度、异质性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则呈现规模收益递增规律。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新国  肖新新  芮雪琴  樊燕萍  
利用1995—2008年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相关数据,运用协整理论方法,从高技术产业的创新、科技投入及增长速度3个方面研究了高技术产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高技术产业与经济增长正相关,两者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且这种均衡关系对当期非均衡误差的自身修正能力较强,说明我国高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有很强的拉动作用。最后提出了发展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洪伟  任娜  陶敏  姜秀娟  
基于中国东、中、西部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与误差纠正模型,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和短期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的高技术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表现出显著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单向的长期因果关系和短期因果关系;中部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双向长期因果关系和单向短期因果关系;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双向长期因果关系和双向短期因果关系。在此基础上,从区域化发展战略规划、政府引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华平  
随着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高技术产业与经济增长之间互动关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根据1995~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协整理论、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及方差分解等方法,对我国高技术产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动态检验。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姚世斌  孟凡莲  章道云  周佩  李超  
本文基于一些相对成熟的研究方法,选取了四川省2003~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计量经济学以及产业经济学中的协整检验、相关性检验以及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对四川省的高技术产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动态检验。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尤瑞玲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势头日益迅猛,学者对高技术产业集聚研究的关注度也不断提升,并取得了相当数量的学术成果。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中,实证研究占较高比例,主要集中在影响因素分析、集聚水平测度、集聚效应分析等方面;理论研究比例持续上升。高技术产业集聚研究多借用传统产业集聚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尚未形成完善的研究体系和研究框架。随着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的提升,未来的相关研究将向竞争力分析、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区域制度创新等子研究领域倾斜。文章总结了我国高技术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创新能力等问题,以期解决所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方毅  徐光瑞  
本文借助Easterly的理论研究了我国高技术产业增长路径,并采用Malmquist指数进行区域分析以透视形成增长路径的内在原因。研究发现,我国高技术产业正处于第一个"驼峰"由顶峰向低谷下滑的阶段,区域发展的"青黄不接"导致了当前的局面。东部发达地区在初期作为主力军推动了产业的"驼峰"型增长并且攀上了第一个峰顶,不过当前大多数东部地区越过顶峰处于下降通道,发展动力不足。这些地区的高技术产业已经告别了规模驱动的初级阶段,技术创新明显滞后,资源配置、规模效率提高有限,而且技术效率的提升并未与其余因素形成协同效应。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大多正处于低谷爬坡上坎阶段,"驼峰型"增长尚未起步,不能成为推动国家高...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同斌  
本文在新增长理论的框架下构建了研发投入非对称效应与生产率分解的理论模型,选取门限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了中国高技术产业中研发投入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差异化影响。研究结论表明,随着研发投入的积累,中国高技术产业生产率增速逐渐下降,并且研发存量对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呈现先减弱后增强的影响,研发投入的生产率悖论特征凸显。研发存量对技术效率的提升效应总体显著,同时,也呈现出明显的非对称效应。技术进步方面,研发投入没有促进基础科学的突破性进展、科技成果转化率低、高技术产业创新的难度增大和风险上升,导致研发累积的同时,高技术产业技术进步增速下降,技术进步增速下降也是高技术产业中全要素...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建军  高燕菲  
临空经济发展使得空港城市成为集聚高端生产要素的承载地,在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选取2004—2019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从区域层面和产业层面,分别探讨临空经济影响高技术产业集聚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临空经济对中国高技术产业的集聚作用显著,航空货流是促进高技术产业集聚的主要因素;临空经济对高技术产业集聚的影响程度存在地区差异,西部地区的影响系数最大且最显著;临空经济对高技术产业的集聚效应存在产业异质性,其中对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的集聚效应最大;航空客流引发的高端人才流动是高技术产业内部集聚的主要动力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