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75)
2023(17437)
2022(14604)
2021(13545)
2020(11411)
2019(26330)
2018(25861)
2017(49213)
2016(26319)
2015(30098)
2014(30013)
2013(29894)
2012(28084)
2011(25541)
2010(25440)
2009(23559)
2008(23422)
2007(20689)
2006(17907)
2005(16340)
作者
(76175)
(63931)
(63541)
(60342)
(40572)
(30590)
(29178)
(24855)
(24295)
(22610)
(21726)
(21525)
(20249)
(20102)
(19737)
(19708)
(19049)
(18893)
(18312)
(18252)
(15936)
(15585)
(15525)
(14530)
(14386)
(14370)
(14040)
(13939)
(12842)
(12648)
学科
(123815)
经济(123704)
管理(73147)
(70790)
(56492)
企业(56492)
方法(54269)
数学(47410)
数学方法(46911)
中国(35897)
(32802)
地方(28696)
业经(27414)
(27109)
(23421)
贸易(23404)
(22678)
(22045)
农业(22027)
(20894)
(19026)
(18618)
银行(18587)
(18467)
金融(18464)
环境(18039)
(17893)
技术(17367)
理论(17018)
(16617)
机构
大学(383393)
学院(382728)
(165548)
经济(162386)
管理(147868)
研究(133251)
理学(127022)
理学院(125596)
管理学(123559)
管理学院(122821)
中国(102531)
(81953)
科学(79288)
(73593)
(66833)
(61785)
中心(61583)
研究所(60571)
财经(58807)
(56831)
业大(53924)
(53499)
北京(52199)
经济学(51588)
(51211)
师范(50729)
农业(48394)
(47723)
经济学院(46614)
(45611)
基金
项目(254248)
科学(201341)
研究(186965)
基金(185659)
(161202)
国家(159870)
科学基金(137453)
社会(120808)
社会科(114788)
社会科学(114760)
(98027)
基金项目(97104)
自然(86805)
教育(85382)
自然科(84758)
自然科学(84732)
自然科学基金(83227)
(82855)
资助(76875)
编号(75730)
成果(61666)
(58909)
重点(57455)
(57060)
(52714)
课题(51834)
国家社会(51018)
创新(49365)
教育部(49183)
科研(48459)
期刊
(181252)
经济(181252)
研究(112879)
中国(76983)
学报(57077)
(56198)
(56123)
管理(54257)
科学(54143)
大学(43554)
学学(40523)
教育(39930)
农业(38763)
(36106)
金融(36106)
技术(34250)
经济研究(29903)
业经(29860)
财经(29259)
(25290)
问题(24406)
(21797)
图书(21257)
(20874)
统计(20211)
技术经济(19740)
世界(18526)
(18130)
资源(17964)
国际(17924)
共检索到5762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江瑶  高长春  
关键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朝霞  
文章从理论和经验两个角度首次系统分析了促进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经济地理机制。理论研究发现:经济集聚在直接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也会通过"扩散效应"和"虹吸效应"来间接影响文化产业的发展,其中前者是一种正的空间外部溢出,而后者是一种负的空间外部溢出。经验研究进一步发现目前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主要是通过经济集聚的直接促进和正的空间外部溢出来实现的,正是在这两种机制的作用下,中国文化产业的空间分布呈现出差异性和集聚性并存的格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邱珊  
通过构建文化产业的生产函数实证研究了文化产业的区域集聚度,使用区位集聚熵、产业动态集聚度、静态集聚指数及集中度等测度指标,利用我国30个省级行政单位1999~2013年的宏观统计数据对文化产业集中度进行测算,认为我国文化产业存在明显的区域发展不均衡现象,东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水平、集聚度及贡献度高于中西部地区,但西部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快于东部地区,研究结论可以为我国文化产业的良性健康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雷宏振  潘龙梅  雷蕾  
本文对中国文化产业2005—2009年的集聚程度进行了精确测定,并从区域和行业两个角度分析其集聚特征,发现我国文化产业已显现出较强的集聚现象,且有明显的地域和产业特色。影响因素的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文化基础设施,人力成本、交易便捷性对文化产业的空间集聚有显著的稳健的正向影响,文化产业向低劳动力成本地区转移的倾向较小。由于人力资本具有可移动性,地区人力资本对文化产业分布的影响相对较小。在引入其他两组因素后,集聚经济和投资支出对文化产业集聚的正向影响不显著。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韩学周  马萱  
文化产业在中国逐渐上升到了战略的高度,但存在整体实力偏弱、集约化程度不高和国际竞争力不强的问题,尤其在产业运营效率上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比。通过利用文化产业统计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从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的角度出发,研究中国2000~2009年10年间,表演团体、画廊画店、剧场影剧院、文化经营机构、娱乐业等文化产业分类行业的发展效率,研究结果对于中国进一步发展文化产业、提升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曲景慧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新技术迅速发展带动产业融合。文化产业的独特创意性与旅游产业的文化传播性为其融合发展提供良好基础,两者在产品、服务、市场、技术等方面的边界日益模糊。从产业综合实力、经营收入、人才机构角度选择20个产业融合评价指标,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对中国7大区域(31个省级行政区划)的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时空变动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1)2003~2013年中国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水平有所提高,但仍处于融合初级阶段;(2)融合水平梯度差异明显弱化,区域差异缩小,其中中西部区域融合水平进步最大;(3)融合影响因素空间表现不同,主导因子随时间环境变化,提升产业人才与产业机构的良性互动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冯星宇  戴俊骋  孙东琪  
对文化产业空间溢出效应的研究,普遍采用地理相邻或地理距离的空间矩阵进行分析,在自变量选取上存在内生性。对此文章以"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为基础,设置经济权重矩阵和空间模型,分析2004—2018年中国文化产业的空间集聚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2004—2018年,中国文化产业集聚的空间分布特征经历了从"分散"到"极化"的转变。人力资源、文化需求和政策支持是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区域经济、城市化程度、财政支持等因素也表现出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最后,文章为进一步优化文化产业集聚和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成军  潘燕  刘芳  
美国文化产业总产值占其GDP的25%左右,而中国目前仅为3%。美国电影衍生品的收入高达电影总收入的70%,远高于其电影票房,而在国内电影收入的90%-95%都来自票房和植入式广告,很多电影的衍生品收入竟然是零。面对如此巨大的数字鸿沟与实质差距,这里概述总结了美国电影产业的史事历程与成功经验,并结合中国该领域内当前实际状况给出了值得学习借鉴的一些具体举措和引领性作法,寄希望于以此推动中国文化产业的成长、发展并走向卓越。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平  彭妮娅  
我国文化产业处在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且呈现空间不均衡现状。文化产业产能的空间不均衡,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呈现东多西少;城乡文化产品消费不均衡,在经济不发达省份表现更为明显;一般文化消费品与高端文化消费品的空间分布不均衡,东部沿海省份人均高端文化产品丰富,而普适文化产品匮乏;现阶段各地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扶植力度和重视程度不一。文化产业产能与供给的空间分布不均衡主要符合我国产业等级分布的一般特征,是马斯洛需求理论的生动体现,主要由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扶植力度差异和受重视程度差异所造成。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袁俊  
本文运用定量测度方法,从时空角度描述了中国文化产业空间集聚水平和变化趋势,揭示了文化产业空间集聚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文化产业总体集聚程度一直相当高,且存在明显的行业间差异。对人才、知识、技术要求较高的创新性行业空间集聚水平高,越来越向沿海省区集中;而主要服务于本地居民的行业,空间集聚水平较低,呈分散布局。通过系统考察文化产业空间集聚的影响因素,发现其重要因素依次为规模经济、劳动力素质和成本、产业政策因素、文化环境和区位通达性,但不同行业的省区分布影响因素差异较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梅国平  刘珊  
文章从文化产品的角度对其行业构成进行分类,利用投入产出数据和空间统计方法对我国31个省份文化产业链发展、空间集聚程度和文化产业发展规模进行了熵权赋值的综合评估。研究发现:我国大部分省份文化产业发展规模低下,在31个省份中有17个省份既无产业链优势又没有形成空间集聚效应。处于产业前沿的5个省份占全国文化产业发展规模的38.5%,地区差异明显。就产业链方面而言,东部优于中部,中部好于西部;就空间集聚而言,除了处于产业前沿的省份,中部湖南和西部四川的空间集聚效应也有所形成。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黄伟群  
基于钻石模型,构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生产要素、市场及政府和广电三大因子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进一步采用聚类分析法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进行分类分析,提出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重在吸收、转化和创新;技术应用和人才培养双轮驱动文化产业发展;放宽准入门槛,促进资本和产业深度融合;做好政府角色定位,营造公平竞争的业态环境等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存文  吕庆华  
基于69个城市11年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文化资源禀赋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1)文化资源具有异质性,不同类型文化资源对文化产业存在不同影响;(2)就综合文化资源看,综合文化资源丰裕度对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存在正向影响,表明从总体上看文化资源禀赋能够促进文化产业发展;(3)就具体类型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文化智能资源、文化设施资源丰裕度对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均存在正向影响,而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存在负向影响;(4)从影响强弱来看,依次是文化设施资源、文化智能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孟书魁  雷原  
文章基于1998—2017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从市场需求和供给能力两个方面出发,分别建立实证模型,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显示:文化产业市场需求方面,居民受教育水平、城镇化水平具有积极影响,且不存在省际间差异;居民人均收入具有积极影响,且呈现明显的三阶段特征;适龄消费人口的影响在发达省份明显,在欠发达省份不明显。文化产业供给能力方面,人力资源存在积极影响,且不存在省际间差异;资本投入的影响在中等发达省份明显,但在欠发达省份和发达省份均不明显;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和科技化水平的影响只是在少数经济较发达的省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丁仕潮  
文章以中国31个省份作为空间样本,从供需协同视角构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31个省份2013—2019年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并采取DP矩阵和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其时空演化特征。研究发现:中国31个省份文化产业供给侧、需求侧及高质量发展指数均存在时空差异,且呈现由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递减的分布格局。东部沿海地区遥遥领先,上海最高,浙江、北京、天津、广东等次之,长江中游的安徽、湖南等发展潜力巨大;考察期内文化产业发展质量类型可分为均衡领先型、市场带动型及基础培育型三种,并呈现"基础培育型—市场带动型—均衡领先型"的演化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