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66)
- 2023(16408)
- 2022(13754)
- 2021(12631)
- 2020(10809)
- 2019(24838)
- 2018(24652)
- 2017(47157)
- 2016(25234)
- 2015(28358)
- 2014(28152)
- 2013(27956)
- 2012(25639)
- 2011(22807)
- 2010(22648)
- 2009(21180)
- 2008(21065)
- 2007(19247)
- 2006(16473)
- 2005(14880)
- 学科
- 济(114053)
- 经济(113942)
- 业(100237)
- 企(89572)
- 企业(89572)
- 管理(87303)
- 方法(52195)
- 数学(42445)
- 数学方法(41947)
- 业经(35509)
- 农(35084)
- 财(32707)
- 中国(26501)
- 技术(25081)
- 农业(24822)
- 务(23991)
- 财务(23936)
- 财务管理(23900)
- 企业财务(22647)
- 地方(22474)
- 制(20950)
- 理论(19933)
- 贸(19460)
- 贸易(19449)
- 和(19082)
- 易(18851)
- 划(17768)
- 学(17597)
- 策(17031)
- 产业(15707)
- 机构
- 学院(365223)
- 大学(358181)
- 济(153440)
- 管理(150644)
- 经济(150474)
- 理学(129789)
- 理学院(128536)
- 管理学(126534)
- 管理学院(125846)
- 研究(112331)
- 中国(87668)
- 京(74706)
- 财(69099)
- 科学(67984)
- 农(60480)
- 江(56510)
- 财经(55391)
- 所(55168)
- 中心(54747)
- 业大(53172)
- 经(50197)
- 研究所(49781)
- 农业(47404)
- 北京(46281)
- 经济学(46037)
- 州(44702)
- 范(43957)
- 师范(43510)
- 经济学院(41898)
- 财经大学(40782)
- 基金
- 项目(243406)
- 科学(194402)
- 研究(179285)
- 基金(177295)
- 家(152778)
- 国家(151438)
- 科学基金(133131)
- 社会(115318)
- 社会科(109563)
- 社会科学(109534)
- 省(97854)
- 基金项目(94514)
- 自然(86169)
- 自然科(84284)
- 自然科学(84262)
- 自然科学基金(82817)
- 教育(82430)
- 划(80425)
- 编号(72683)
- 资助(71393)
- 成果(56287)
- 创(55765)
- 重点(54151)
- 部(53724)
- 发(53255)
- 创新(51352)
- 课题(49315)
- 业(48167)
- 国家社会(47558)
- 科研(46463)
- 期刊
- 济(169604)
- 经济(169604)
- 研究(100018)
- 中国(70904)
- 管理(60191)
- 财(57716)
- 农(55574)
- 学报(50284)
- 科学(49889)
- 大学(39148)
- 农业(38315)
- 技术(38167)
- 学学(37184)
- 教育(35532)
- 融(30974)
- 金融(30974)
- 业经(30923)
- 财经(27637)
- 经济研究(25958)
- 经(23939)
- 业(23290)
- 问题(22632)
- 技术经济(22373)
- 统计(18614)
- 科技(18410)
- 策(18255)
- 商业(18023)
- 现代(17865)
- 财会(17471)
- 版(16660)
共检索到5372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陆立军 于斌斌
从产业集聚、创新网络两重视角,分析了集群企业技术能力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绍兴市纺织产业集群的14262份问卷实证检验了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对集群企业技术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集聚、创新网络对集群企业的技术能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产业集聚与创新网络的所有子效应,对不同技术子能力的影响程度均存在明显差异。因此,提高产业集聚程度、构建和完善创新网络平台对于提升集群企业竞争力尤为重要。
关键词:
产业集聚 创新网络 集群企业 技术能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陆立军 于斌斌
产业集群与专业市场的互动发展,是推动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一大特色。基于专业市场的准公共平台性质,本文将其为产业集群提供的共享性资源分为共享式网络、共享性信息和制度支持三类;并揭示了这些共享性资源对集群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运用浙江省绍兴市14 262份问卷调查与分析实证检验了上述三类共享性资源对集群企业竞争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专业市场的各种共享性资源对集群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共享式网络的影响最为显著;集群企业竞争力提升的途径主要是充分吸收、利用专业市场的共享性资源进行技术创新、培育品牌、开拓市场等,获得市场竞争的不对称优势。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陆立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于斌斌
文章通过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三项指标的测度发现,我国正处于由"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转变的过程中,并且自主创新能力是关键。在此基础上,利用浙江省绍兴市纺织工业的近2万份调查问卷,构建了自主创新驱动的我国纺织工业国际市场势力评价模型。研究发现,我国纺织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与国际市场势力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自主创新能力的各子能力,对我国纺织工业国际市场势力的不同子势力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值得注意的是,对我国纺织工业国际市场势力的影响最为显著是制造技术创新能力,而产品集成创新能力和制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陆立军 俞航东 陆瑶
本文利用对浙江省绍兴"中国轻纺城"市场商户和当地纺织企业所作的万余份调查问卷,发现运输成本、集群企业规模和技术水平对专业市场和产业集群关联强度的影响最大;本地物流效率提高和行业协会功能强化有助于拓展专业市场和产业集群关联的空间维度。值得注意的是,创牌激励并未成为企业脱离专业市场转而自建销售渠道的决定因素,这与专业市场自身的特征有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蒋天颖 孙伟
应用社会网络分析理论,分析了绍兴市纺织产业集群网络结构,实证探讨了网络位置、技术学习和集群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并选取了集群内4家企业对三者之间的影响关系作了进一步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科研机构、专业市场、龙头企业在产业集群网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基石;网络位置对集群企业技术学习和创新绩效产生显著正向影响;技术学习正向影响集群企业创新绩效。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池仁勇 陈宝峰 杨霞
本文从区域核心要素的孕育、培养的角度分析绍兴纺织产业创新网络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以此揭示区域创新网络的构成要素及其功能。创新网络作为中小企业利用外部资源的平台,具有增强了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促进社会分工、提高创新发生频率、促进了创新资源的共享、节约交易费用、加快了创新资源的流动和提高区域产业整体竞争力等作用。
关键词:
中小企业 产业集群 创新网络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郑小勇
从复杂系统理论、制度理论和组织学习理论等多个理论视角,讨论了集群创新网络形成与演进的动因,提出了集群创新环境因素和集群创新主体因素两类动因,并讨论了各动因间的相互关系。认为:集群创新环境因素通过影响集群创新主体因素中的经济理性动因和企业家动因进而影响其创新合作行为,从而导致不同形态特征的集群创新网络形成;集群创新环境的演进也是通过借助集群创新主体因素中的经济理性动因和企业家动因的传导进而使集群创新网络发生演进的。以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的创新网络为例,对其特性和结构进行了质性研究。研究结果进一步佐证了正式制度对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创新网络 网络演进 质性研究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顼玉卿
企业创新能力受其所在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关系和结构特征的双重影响,网络关系强度、稳定性、互惠性和中心性与企业创新能力正相关,而网络密度则相反。为此,改善网络关系、优化网络结构将对企业创新能力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潘忠志 Michael Falta
有效的治理模式应该能够保证高技术集群企业创新网络中企业间的协调与合作,提高技术创新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根据治理主体的作用方式和治理目标的不同,可以把高技术集群企业创新网络的治理模式划分为基于价值链的集群外部的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集群内部的关系性治理模式和基于模块化组织模式的模块化规则治理模式,治理的功能是要实现集群企业创新网络的组织协调、资源整合和集体学习。
关键词:
高技术 集群 创新网络 治理模式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武建龙 王宏起
专利分析是有效刻画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创新网络结构的重要手段。在对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创新网络构成进行分析与界定的基础上,运用专利统计与专利地图方法,构建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创新网络结构分析思路与流程,并以哈尔滨装备制造业集群为例系统阐述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创新网络结构具体分析过程,并给出哈尔滨装备制造业集群创新网络优化策略,旨在从专利视角为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创新网络科学构建与动态优化管理提供理论方法指导与实例参考。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骆有才 屠裕程
纺企:承大任还须苦“修身”──对绍兴市纺织化纤企业的调查与思考骆有才,屠裕程一、绍兴市纺化企业亟待"修身"纺织、化纤行业是绍兴市"扛大头、挑大梁、承大任"的角色,全市年生产各类化纤织物13亿米,加上天然纤维织物,年总产量约在17亿米左右,产量约占全国...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昌林
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从知识流动的角度描述、量化、模拟企业创新网络与企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协同演进的过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当前企业创新绩效取决于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与创新网络协同演进路径为: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创新网络构建与演化→外部知识内化→创新绩效→技术创新动态能力;随着企业技术创新发展,创新绩效驱动三要素中,动态能力和创新网络知识内化对创新绩效提升具有边际递增效应,同时创新战略、产业政策平台和管理平台对企业技术创新都存在显著影响,但这种影响作用存在较大差异。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吕永华 李兰
2008年下半年起,绍兴市贷款投放已开始多增。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后,贷款投放量更是成倍扩大,2009年1月份新增贷款量是去年同期的2.18倍。为把握"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环境下工业企业融资现状,近期,绍兴市中支对115家工业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工业企业融资额稳中有升,融资成本趋于下降,资金满足率有所提高,异地银行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陶海飞
本文从技术能力成长的动态视角探讨企业创新网络发展机理,通过博威合金的案例研究后提出,在技术吸收阶段,创新网络重点是组建技术学习型团队,加强同行先进技术、生产管理和客户需求信息的吸收转化;在技术改进阶段,组建跨部门的创新团队和跨行业的信息交流平台,推动市场应用需求和内部创新能力的衔接转化;在自主研发阶段,通过内外创新联盟载体建设和组织管理创新,加强行业基础知识、高端研发管理人才和持续性创新资本的集成转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