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94)
- 2023(10515)
- 2022(8739)
- 2021(8252)
- 2020(6959)
- 2019(15989)
- 2018(15931)
- 2017(30073)
- 2016(15837)
- 2015(17906)
- 2014(17320)
- 2013(16780)
- 2012(15155)
- 2011(13743)
- 2010(14174)
- 2009(12879)
- 2008(12589)
- 2007(11545)
- 2006(10103)
- 2005(9041)
- 学科
- 济(67393)
- 经济(67344)
- 管理(47477)
- 业(46681)
- 企(40623)
- 企业(40623)
- 方法(27488)
- 数学(23372)
- 数学方法(22773)
- 技术(18633)
- 中国(17833)
- 农(16844)
- 业经(16378)
- 地方(16374)
- 财(13342)
- 理论(13090)
- 技术管理(12331)
- 学(12060)
- 制(11810)
- 产业(11661)
- 农业(11107)
- 贸(11028)
- 贸易(11011)
- 易(10593)
- 银(9827)
- 银行(9812)
- 和(9469)
- 行(9387)
- 融(9374)
- 金融(9371)
- 机构
- 学院(217373)
- 大学(213048)
- 济(87552)
- 经济(85670)
- 管理(85661)
- 理学(73302)
- 理学院(72527)
- 管理学(70886)
- 管理学院(70473)
- 研究(69883)
- 中国(53440)
- 京(45526)
- 科学(42332)
- 财(39429)
- 江(34793)
- 所(34035)
- 中心(32536)
- 财经(30489)
- 研究所(30478)
- 农(30145)
- 业大(29776)
- 北京(28961)
- 范(28672)
- 师范(28433)
- 州(28239)
- 经(27370)
- 经济学(26070)
- 院(26035)
- 技术(25457)
- 经济学院(23334)
- 基金
- 项目(143268)
- 科学(114024)
- 研究(107542)
- 基金(101491)
- 家(87875)
- 国家(87160)
- 科学基金(76132)
- 社会(67560)
- 社会科(64221)
- 社会科学(64205)
- 省(59280)
- 基金项目(53162)
- 教育(50179)
- 自然(48478)
- 划(48387)
- 自然科(47413)
- 自然科学(47402)
- 自然科学基金(46511)
- 编号(44132)
- 资助(41392)
- 创(35319)
- 成果(35124)
- 重点(32538)
- 发(32276)
- 创新(32055)
- 课题(31892)
- 部(29832)
- 国家社会(27530)
- 大学(26931)
- 项目编号(26912)
- 期刊
- 济(101015)
- 经济(101015)
- 研究(64920)
- 中国(49889)
- 管理(36610)
- 财(31287)
- 教育(30968)
- 科学(29299)
- 学报(29029)
- 农(27757)
- 技术(24061)
- 大学(23085)
- 学学(21265)
- 农业(18765)
- 融(18570)
- 金融(18570)
- 业经(18112)
- 经济研究(16462)
- 财经(14532)
- 科技(12980)
- 技术经济(12837)
- 经(12757)
- 策(12422)
- 问题(12415)
- 统计(12295)
- 业(11247)
- 图书(11243)
- 商业(10931)
- 坛(10521)
- 论坛(10521)
共检索到3338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赵敏 李谕齐 肖丕楚
要能够实现高新技术园区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效应和创新扩散效应适度均衡和有机统一,充分发挥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的引领和辐射作用,需要探索"一区多园"的运行模式,创新"一区多园"的运行机制,实现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和各级各类工业开发园区的有效对接,对创新资源进行有机整合。
关键词:
产业集聚 一区多园 利益机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小玉
通过对清华科技园的空间扩散模式进行探讨,指出科技园区的空间扩散实际上是两种或多种模式的组合,究竟采用何种模式,取决于自身条件、发展阶段、城市环境、政府推动、管理者理念等诸多因素,下一阶段清华科技园的空间扩散可能会以扩展扩散为主,向现有规划区内部及周边扩展,兼顾向条件突出的二三线城市扩散,即重点建设现有集群,扩散速度将放缓。
关键词:
技术创新 空间扩散 大学科技园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侯在惠
技术创新扩散是技术创新通过一定的渠道在潜在使用者之间传播采用的过程。由于技术创新对生产率的影响,是依赖于它在潜在采用企业中扩散的速度与范围。因此,技术创新扩散理论是技术创新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技术创新扩散方程》中对技术创新扩散速度进行了讨论,本文将对基本S型扩散曲线N(t)关于拐点的对称性进行讨论,给出了理论证明,同时对费雪尔——普莱模型及特性给出有关证明。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常向阳 戴国海
技术创新扩散得以进行的外部条件和内在动力是技术创新扩散的基本机制 ,技术创新扩散本质上来说是在有关创新技术信息传播基础上新技术对老技术的替代过程 ,该过程是创新扩散与采纳方的垄断博弈过程 ,涉及到采纳者对新技术的学习与掌握。
关键词:
创新扩散 机制 本质特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侯军岐
信息技术创新与技术发明不同,一种新发明只有当它被用于经济活动时方能成为"创新"。信息技术创新的价值体现在技术创新的产业内扩散、产业外扩散,体现在从局域到全国,再到国外的扩散过程中。从信息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看,我国可以采取三步走的发展模式,最终建立自己的信息产业创新模式。培育信息技术创新领先企业;促进产业组织变革,激发信息技术企业间扩散;注重管理创新,促进信息技术产业内扩散;进行制度创新,促使信息技术向产业外扩散,是我国信息技术创新产业扩散的可行路径。
关键词:
信息技术创新 产业扩散模式 产业扩散路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代明 郑闽 王颖贤
集散效应是城市的主体核心功能,其演变过程则是城市形态转换的主要表征。通过构建知识集聚-创新-扩散(AID)的数理模型,阐释知识集散过程中知识集聚、知识创新及知识扩散间的影响机理,并用以对我国东中西部和港澳台地区样本城市进行实证分析,以期丰富发展中的城市和知识经济理论体系。研究结果表明:知识集散催生出"知识城市"形态。知识集散效应是知识城市的核心功能:知识的集聚(A)、创新(I)与扩散(D)呈现为一个正向互动循环累积的过程,知识城市主要担当这一过程的集聚点、创新枢纽与扩散源的角色,持续发挥着知识集散的功能和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朱琼 高宝俊
区别于现有创新扩散模型,本文提出的基于multi-agent仿真方法的模型,考虑了个体异质性及移动性的特征。模型认为个体在决策是否接受一项创新产品时,主要考虑两方面的因素:一是衡量产品质量是否达到要求;二是衡量周围与其相联结的社会网络中人群的影响。模型用NetLogo仿真软件运行,其仿真结果论证了产品刚刚投放市场时应适当加大广告强度,而随着市场占有率的增加可以适当降低广告强度。同时,本文也讨论了人口密集度、产品特性和个体的社会影响阈值等因素对创新扩散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营销策略。
关键词:
创新扩散 多主体 社会影响 广告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朱明柱 金东红
为解决水晶产业发展过程衍生出的水、土壤等许多不和谐的环境问题,推进产业整体转型升级,按照产业集群、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的思路,浦江县政府投资20亿元,建设了占地800亩、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的东部、中部、西部、南部等4个新型水晶集聚园区,为适应统一运营园区用电的特殊性给供电服务带来的严峻挑战,公司深刻剖析了新型园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任慧 和金生
产业集聚不再仅局限于加工制造业,而是大量出现在服务业行业中。基于此,文章首先界定了新型产业集聚的内涵、类型,并探讨了新型产业集聚区构建知识联盟的条件,进而提出在我国新型产业集聚区内构建知识联盟的模式。
关键词:
新型产业集聚 结构软化 知识联盟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计宁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创新的研究已经完成了前范式的研究,后续基于创新扩散视角的地方政府创新研究方兴未艾。地方政府创新扩散具有的传播源与潜在接受者的多维向、扩散的时序性及特定的传播渠道等属性。这种对特性的诠释,使我国地方政府创新扩散的发生机理与基本模式进一步明晰:即地方政府作为改革创新的实验标本,通过一系列制度、理念、体制等的创设、调适,而后或行政主导式的上级推广,或自发学习式的吸纳、融合,从而完成地方政府的创新扩散。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创新扩散 调适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子凤 官建成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法,结合R&D投入指标和网络分析法,对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扩散的模式进行了分析。从扩散系统的结构、动态演化和扩散表现三个方面对比了1997年和2002年的扩散模式,揭示了系统的动态演化特征、各部门的贡献、系统的薄弱之处和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对其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扩散高度依赖于少数几个传统部门,高新技术部门在技术创新扩散中的作用和贡献有待提高。
关键词:
技术创新扩散 演化 投入产出法 网络分析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楚俊国
本文从技术创新扩散时间模式角度,采用主因素的分析方法,分析了技术创新扩散速度,从理论和实证上阐明了影响技术创新扩散速度的因素。通过对3类技术创新扩散时间模式的案例研究,表明影响技术创新扩散速度的因素是密切相关的,其中采用效益是影响扩散速度最为关键的因素,并且得出了加速扩散的一般性结论。
关键词:
技术创新扩散速度 扩散时间模式 倒V型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罗桂芳 陈国宏
本文着眼于国内企业技术扩散的途径分析,综述了四种技术扩散模式。本文是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的一次综合,指出不同的技术扩散模式在哪种类型企业最具适宜性和普遍性:高新企业以政府的政策为导向来扩散新技术;企业集团率先将新技术在内部成员企业里推广使用;资金、人才等的瓶颈使小企业适宜于到技术市场上获得新技术;最后,一项新技术的迅速推广,有待于多种途轻的并行传播。
关键词:
技术扩散 模式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