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35)
- 2023(17186)
- 2022(14709)
- 2021(13307)
- 2020(11318)
- 2019(25805)
- 2018(25476)
- 2017(49438)
- 2016(26677)
- 2015(29509)
- 2014(28927)
- 2013(29133)
- 2012(26746)
- 2011(23950)
- 2010(23874)
- 2009(22251)
- 2008(22132)
- 2007(19873)
- 2006(17495)
- 2005(15497)
- 学科
- 济(117112)
- 经济(116980)
- 业(100261)
- 管理(90490)
- 企(89308)
- 企业(89308)
- 方法(54420)
- 数学(44194)
- 数学方法(43802)
- 业经(34281)
- 财(33691)
- 农(33318)
- 中国(28185)
- 务(23812)
- 财务(23753)
- 财务管理(23719)
- 技术(23714)
- 农业(23661)
- 地方(22662)
- 企业财务(22529)
- 学(21722)
- 制(21101)
- 理论(20720)
- 贸(19947)
- 贸易(19935)
- 和(19801)
- 易(19247)
- 划(18202)
- 策(17081)
- 环境(16696)
- 机构
- 学院(386115)
- 大学(384768)
- 济(159837)
- 管理(158116)
- 经济(156726)
- 理学(137184)
- 理学院(135761)
- 管理学(133687)
- 管理学院(133004)
- 研究(125303)
- 中国(94780)
- 京(81588)
- 科学(77400)
- 财(73128)
- 农(65734)
- 所(62648)
- 财经(58911)
- 业大(58595)
- 江(57447)
- 研究所(56871)
- 中心(56240)
- 经(53586)
- 农业(51887)
- 北京(51043)
- 经济学(48176)
- 范(46968)
- 师范(46458)
- 州(45862)
- 院(45733)
- 经济学院(43730)
- 基金
- 项目(262613)
- 科学(208357)
- 基金(192365)
- 研究(190831)
- 家(167698)
- 国家(166270)
- 科学基金(144353)
- 社会(122245)
- 社会科(116039)
- 社会科学(116010)
- 省(103444)
- 基金项目(102024)
- 自然(94479)
- 自然科(92343)
- 自然科学(92318)
- 自然科学基金(90771)
- 教育(85920)
- 划(85687)
- 资助(79018)
- 编号(75772)
- 成果(60000)
- 创(58402)
- 重点(58355)
- 部(57712)
- 发(56406)
- 创新(53866)
- 课题(51811)
- 国家社会(50428)
- 业(50335)
- 科研(49866)
- 期刊
- 济(175763)
- 经济(175763)
- 研究(113039)
- 中国(71396)
- 管理(63022)
- 学报(60136)
- 农(59732)
- 财(57466)
- 科学(56443)
- 大学(45914)
- 学学(43583)
- 农业(41552)
- 教育(37422)
- 技术(33971)
- 融(32546)
- 金融(32546)
- 业经(30778)
- 财经(29620)
- 经济研究(27978)
- 经(25507)
- 业(24222)
- 问题(22781)
- 技术经济(21525)
- 科技(19825)
- 现代(18846)
- 商业(18669)
- 理论(17725)
- 版(17195)
- 图书(17013)
- 贸(16873)
共检索到5639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田楹 胡蓓
本文从创业资源和创业环境的视角提出了集聚效应、创业自我效能和创业意向关系的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选取我国3家产业集群的452位创业者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集聚效应对创业自我效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创业自我效能对创业意向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集聚效应通过创业自我效能的部分中介作用对创业意向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胡蓓 田楹
本文在理论研究基础之上,提出了产业集群集聚优势与创业意向的研究框架和研究假设。本文选取我国4家产业集群的401位创业者为研究样本,对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集聚优势对希求性知觉和可行性知觉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希求性知觉和可行性知觉对创业意向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集聚优势通过希求性知觉和可行性知觉的中介作用对创业意向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本文研究结论丰富了产业集群理论和创业理论,为产业集群和创业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丁明磊 杨芳 王云峰
创业研究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探究创业者实施创业的心理认知机理和动力因素。本文首先从认知观出发,以创业自我效能感为切入点和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和实证研究来开发基于创业者角色的创业自我效能感模型;然后运用该模型验证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创业意向的影响,并深入到过程层次揭示行为控制感的部分中介作用;最后从提升创业自我效能感和创业意向的角度探讨了创业教育的内容、重点和方式等问题。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彭艳玲 孔荣 王瑞红
本文对陕西省的730户农户进行入户访谈调查,考察其创业自我效能感的维度;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农民创业意向的传导作用。发现:其传导作用效果为0.746,其中直接效果为0.325,间接效果为0.421。可行性感知中介变量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社会环境的改变显著地影响了农民对创业观念、风险意识以及管理方式的感知。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艳 胡蓓
研究发现:个人支持性的强联系和高的创业自我效能感能够增加创业意图。个人网络中的拥有实际商业知识和经验的强联系也能增加创业意图,但个人网络中的拥有实际商业知识和技能的弱联系却与创业意图不相关。除此之外,潜在创业者的亲友创业经验、专业等个人特质也证明对创业意图有影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于施佳 胡觉亮
本研究使用Bandura的结构路径模型来检验创业自我效能,自我调节和创业意愿之间的关系。采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个体创业意愿量表》《一般调节焦点量表》等问卷,随机抽取535名高职学生作为被试。结果发现:高职学生创业自我效能、自我调节、创业意愿三者呈显著相关;高职学生创业自我效能可以通过自我调节来预测创业意愿。说明自我调节在高职学生自我效能和创业意愿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
高职学生 自我效能感 创业意愿 自我调节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钟卫东 黄兆信
创业者的社会网络关系与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初创企业绩效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通过调查问卷方式收集中国企业孵化器在孵企业及创业者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科技创业者的社会网络关系强度、创业自我效能感与科技型初创企业绩效之间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科技创业者的强关系对初创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弱关系对初创企业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强关系与弱关系对创业自我效能感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科技创业者的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初创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关键词:
强关系 弱关系 自我效能感 创业绩效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丁明磊 王云峰 吴晓丹
在对社会认知理论在创业研究领域应用新趋势及成果总结的基础上,对创业自我效能形成的认知因素及与创业行为的关联机制进行分析。提出了综合研究模型,提出沿着新创企业起源和发展历程中企业文化形成的脉络来考察创业自我效能对创业期企业家认知及创业行为的影响的研究思路,以及未来的研究趋势、研究重点与分析要点,为进一步深入到领导与学习过程,探索在此过程中企业家的认知发展,以及对创业绩效的影响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创业自我效能 创业认知 创业行为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苏晓华 杨赛楠 吴琼珠 周焱
文章将自我效能感这一心理因素引入创业情境,考察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创业绩效的影响,尝试引入创业决策逻辑为中介机制,探讨创业自我效能感通过不同的创业决策逻辑(即效果逻辑和因果逻辑)对创业绩效产生影响的作用机理。通过调查问卷方式收集了中国创业者的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结果发现:创业自我效能感对于创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创业自我效能感的不同会激发不同的决策逻辑,且不同的创业决策逻辑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其中效果逻辑对于创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在创业自我效能感与创业绩效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因果逻辑对于创业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且在创业自我效能感与创业绩效之间的中介效应也不明显。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侯飞 粟郁
探求创业者的心理认知机制及动力因素是创业研究的一个关键问题。由此,基于创业认知理论,将创业自我效能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研究来检验与开发创业自我效能感的测量模型。通过文献研究,依据自我效能理论和创业自我效能感的界定,参考相关创业自我效能感测量量表的构建,对创业自我效能感的维度进行剖析,确立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建构效度。基于581份有效样本,采用成熟量表进行变量测量,采用因子分析与信度分析进行统计验证,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测量模型的整体拟合度检验,结果显示:该测量模型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马昆姝 胡培 覃蓉芳
自我效能概念最早由Bandura提出,他把自我效能定义为个体对自身能力的主观认知。创业自我效能概念是在自我效能概念延伸到创业研究领域以后产生的一个新概念,近年来受到众多学者的重视。本文首先阐述了创业自我效能的相关概念,对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梳理,最后提出了几个未来研究值得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
自我效能 创业 创业自我效能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孟新 胡汉辉
本文从受教育者的创业认知观研究出发,基于实证调研数据,利用相关性分析与回归分析探讨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与创业意愿的关系,研究性别、专业、学历、家庭背景等因素对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与创业意愿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创业意愿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且性别、专业对其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效应,而学历、家庭背景则不能改变两者关系的强弱或正负。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周键 徐凤增
创业导向和创业警觉性在不确定的创业情境下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影响创业活动和创业行为,但现有研究对于创业者是先天具备还是后天习得上述品质和能力却知之甚少。基于自我效能理论,构建整合分析框架,并将创业导向和创业警觉性作为前置因素探讨其作用过程与作用结果,通过对分布于7个省市的202位研究对象进行层级回归,结果显示:创业导向和创业警觉性分别能够推动创业机会识别与企业绩效提升,创业自我效能感在其中起完全或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欧阳琳
国家近几年一直在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给大学生创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和政策支持。文化学识水平较高的大学生作为初创人群有着相当大的潜力,大学生群体的创业活动也有益于新兴产业的崛起、地区经济的发展及产业经济转型等。只是目前国内大学生的创业率综合较低,创业存活率也并不乐观,仍然存在着许多严重问题,影响了大学生创业群体的成长。文章针对大学生创业群体的创业学习、创业自我效能进行分析,探讨大学生创业导向等内容。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白云 王影 雷星晖
公司创业作为企业层面的创新性活动,是产业集群升级的微观源动力。组织间学习把这种微观层面的内容,传递到产业集群中观层面上来。但是,无论是公司创业推进产业集群升级,还是不同组织间学习模式在这一推进过程中的作用,目前都是模糊的。因此,通过文献回顾,文章厘清了产业集群升级和公司创业的深层次实质。并在此基础上,从知识流出的视角,着重分析了公司创业推进产业集群升级的内在机理。同时,讨论了不同组织间学习模式,在这一推进过程中的不同影响,进而以集群由简单扎堆、龙头企业领军、开放式协作网络为升级特征,集群结构调整为升级内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