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75)
2023(13495)
2022(11262)
2021(10160)
2020(8251)
2019(18582)
2018(18236)
2017(34758)
2016(18639)
2015(20717)
2014(20738)
2013(20475)
2012(19268)
2011(17569)
2010(17620)
2009(16262)
2008(16137)
2007(14465)
2006(13078)
2005(12147)
作者
(53880)
(45403)
(44886)
(42604)
(28724)
(21622)
(20393)
(17241)
(17195)
(16206)
(15475)
(15183)
(14702)
(14465)
(14208)
(13835)
(13386)
(13057)
(13047)
(12963)
(11409)
(11033)
(10885)
(10410)
(10130)
(10123)
(10102)
(10044)
(9137)
(8817)
学科
(84618)
经济(84509)
管理(54470)
(52776)
(41047)
企业(41047)
方法(26619)
中国(26488)
地方(26256)
(26063)
数学(22351)
业经(22270)
数学方法(22099)
(20050)
(19703)
农业(17995)
(14649)
银行(14627)
(14597)
(14484)
金融(14479)
环境(14466)
地方经济(14369)
(14170)
技术(14114)
(14054)
贸易(14038)
(13831)
产业(13760)
(13493)
机构
学院(267209)
大学(264151)
(113796)
经济(111310)
管理(98791)
研究(96021)
理学(83669)
理学院(82658)
管理学(81408)
管理学院(80868)
中国(73013)
(57292)
科学(56491)
(54411)
(48080)
(44091)
中心(43589)
(43477)
研究所(42956)
财经(41524)
(37383)
业大(37283)
(36790)
师范(36444)
北京(36293)
经济学(35267)
(35265)
(34234)
农业(33921)
经济学院(31619)
基金
项目(175047)
科学(138726)
研究(131992)
基金(125161)
(108246)
国家(107286)
科学基金(92285)
社会(85399)
社会科(81078)
社会科学(81062)
(70827)
基金项目(66191)
教育(59525)
(58244)
自然(56497)
自然科(55139)
自然科学(55128)
自然科学基金(54127)
编号(53185)
资助(49638)
(43866)
成果(43340)
重点(39907)
课题(38644)
(38125)
(37333)
(36878)
发展(35701)
国家社会(35652)
(35091)
期刊
(138449)
经济(138449)
研究(85182)
中国(62724)
(42690)
(42157)
管理(39539)
学报(37981)
科学(37149)
教育(31466)
大学(29740)
农业(28891)
(28157)
金融(28157)
学学(27842)
技术(24502)
业经(24225)
经济研究(21411)
财经(20738)
问题(18472)
(18088)
(15204)
(13475)
技术经济(13002)
科技(12943)
现代(12739)
资源(12478)
商业(12413)
世界(12355)
(12017)
共检索到4240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范纯增  姜虹  
首先构筑了集群间互动发展的动力模型,将集群间互动概括为合作与竞争,以长三角医药产业集群为例,设计了企业调查和多元回归方法对集群间合争动力、强度与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集群发展呈现明显的阶段性与等级性,集群间互动结构具有不平衡性,集群间合作(竞争)的动力依次是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政府、行业协会和其他,在微笑曲线上表现为产研销等单一或多重层面;医药产业集群间互动主要以强势企业为中心,它基于能力和资源的互补,表现为多种互动形式。因缺乏学研机构的强力的激发和牵引,群间有效互动的自加强机制尚未形成;集群间竞争带来效率的同时也因过度竞争而带来负效应,但群间合作及群间总体竞合互动呈现正效应。集群间加强合作或提高集中度而弱化零散的过度竞争均会带来明显的正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万伦来  曹景帆  娜仁  
文章根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性和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构建了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利用主客观综合赋权法、模糊评价模型和障碍度模型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9—2020年,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年均增长率达10.94%,呈现出稳步上升趋势;长三角地区不同省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不过总体上呈减小趋势,其中上海、浙江、江苏三地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起点相对较高,安徽省在2011年之后呈现出迎头赶上之势,2018—2020年浙江省呈飞快上升的态势;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是全员劳动生产率不够高、R&D经费支出不足和总资产贡献率相对较低。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胡慧源  李叶  
长三角文化产业集群一体化发展的关键在于解决产业结构趋同和集聚效应不高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离不开强政府和强市场作用的发挥。强政府的作用体现在一市三省地方政府通过府际协调破解文化产业集群的产业趋同问题;强市场的作用体现在通过创意氛围、集聚经济和企业衍生三种市场化机制提高文化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基于此,实现长三角文化产业集群一体化发展的路径在于深化府际协调破除集群一体化发展制度壁垒,以强链补链延链为导向提升集群专业化优势,营造区域创意氛围释放群体学习效应,重视区域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外溢效应。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勋来  刘晓倩  李文琪  
以山东省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为例,分析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的作用机制与影响因素,并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对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创新发展带来的区域经济增长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各市生物医药集聚水平呈上升趋势且存在区域差异,产业集群通过多重效应共同作用实现创新发展并促进经济增长,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能够显著促进本地区经济增长且空间溢出效应明显。据此,提出扩大集群规模、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加强人才引进与培育力度等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桑瑞聪  刘志彪  王亮亮  
文章基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312家工业上市公司2000-2010年在国内30个省份的投资数据,将地区和企业层面特征综合纳入同一个研究框架,分别使用Logit和Tobit模型从本土企业微观层面揭示了我国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要素成本、市场需求、集聚外部性、对外开放水平、市场发育程度、企业规模是影响我国产业转移的决定性因素,而企业利润率、资本结构则不是决定性因素;(2)集聚外部性对产业转移的影响较小,尚未充分发挥产业集聚的引资效应;(3)靠近国际市场的地理区位优势和发育完善的国内市场需求是当前我国本土企业对内投资的主要动力;(4)大规模企业比小规模企业具有更强的转移意愿。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杨晔  王佳妮  
相关经验表明,某一区域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可以与周边区域、城市乃至更远地区的企业进行技术合作(如技术引进、技术转移等活动),以便提升集群内企业创新能力。依托国际五大城市群发展模式的研究,从相关运营主体的发展模式、市场载体演进路径、政策导向及其制度框架三个层面,通过问卷调查对我国长三角地区技术扩散与产业集群互动发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证明,长三角产业集群合作的目标达成情况良好,但存在着主体之间技术转移力度较小,有效资源禀赋缺乏,短期利益导向,缺乏企业内生驱动能力的培育等问题。进一步推动长三角区域内产业集群良性互动,应从主体角色的发展机制建设、市场载体的发展机制建设、政策导向及制度框架的发展机制建设等三...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章辉  吴柏均  杨上广  
本文通过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影响长三角地区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总结出长三角地区城市化发展中具有区域性特征的3种动力机制:政府政策的自上而下推动效应、乡镇企业内源型扩张效应、经济全球化的外延型推拉效应;最后,本文分析了江浙沪之间城市化的路径演进与路径差异。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孙华平  王海军  李奇  
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发展迅速,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不少差距。长三角地区具备良好的经济条件和地理区位,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空间巨大,但资源要素、市场需求、相关产业发展、行业竞争结构、制度环境等方面面临不少困境,应从培养人才、提升研发能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重构法规体系等方面着手,推进通航产业的发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洁  葛燕飞  高丽娜  
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模型,分析生物医药创新集群的聚集、非线性、流、多样性特征以及标识机制、内部模型机制和积木机制。在此基础上建立回声模型分析集群主体的互动机制和集群系统的涌现机制。研究发现,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集群具备复杂适应系统的所有特征;创新集群主体通过流空间网络实现交互学习和竞争合作博弈;交互学习为集群主体间产生合作创新提供可能,竞合博弈则决定主体间合作创新的结果;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集群通过知识涌现和创新网络涌现进行系统功能与结构更新优化,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和创新能力提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毛良虎  赵国杰  
文章认为,创新活动本身具有集群特质和要求,这是科技集群形成的基础。科技集群是特定领域的科学技术资源相互关联形成的具有科技创新功能,并与相关的各种社会要素反馈互动的以集群为特征的系统。科技集群与产业集群的互动发展模式,有利于促进生物医药创新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立元  朱根华  吴晓明  
产业集群是当代世界产业发展的重要模式。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也是美欧日等国家和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领头羊。近年来,我国一些中心城市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蓬勃发展,江西省在南昌、赣州、宜春等区域中心城市和工业园区,也形成了明显的集群发展趋势。21世纪生物医药面临市场扩大、技术突破、各地竞相选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大发展机遇,因此,江西必须把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作为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战略举措,通过扩大开放、强化创新驱动、培育更多集群种子、推进特色产业园建设等措施,促进生物医药集群快速发育成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袁芳  
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结合现代产业组织结构集聚化、融合化和模块化等新特征和发展趋势,对我国物联网产业集群的成长机制进行深入研究,重点剖析动力机制、创新机制、利益机制、产学研协同机制、发展演变机制等五大机制。认为随着物联网产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演进,市场容量的变化,将导致物联网传感器供应商、设备提供商、网络运营商、系统集成商在全球价值链增值环节中处于不同地位,因而具有不同增长速度,这对五大机制产生重要影响,从而也直接关系到长三角物联网产业集群成长机制的培育。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潘平  刘玉美  
文章从产业集聚规模、产出效益、主体特征、外资依存度、外贸出口方式和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比较分析了上海嘉定和杭州萧山汽配产业集群发展的特点。文章认为,长三角地区汽配产业集群的发展,应加强协调,加快建设长三角地区汽车零配件产业带;借鉴优势、防范风险,提高汽配产业集群质量;围绕国内国际需求,巩固现有市场,拓展新兴市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产业高度和国际竞争力;联合开展科技研发,抢占低碳和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制高点;优化企业投融资环境,促进民营资本做大做强。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段锴丰   施建刚   吴光东   周佳宁   刘聪  
城乡融合发展动力机制是一个持续演进并有序发挥作用的复杂、有机的运作系统。为拓展城乡融合发展动力机制相关理论体系,进而指导长三角地区城乡融合发展,论文构建了长三角地区城乡融合发展动力机制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模拟并分析了4类驱动情景(包括基准情景和内生动力、外生动力、基础动力三类动力因素驱动情景)下长三角地区城乡融合发展不同维度水平以及综合水平随时间的动态演变特征,并讨论了城乡融合发展动力机制中的关键问题。研究发现:(1)现状延续型发展模式下,长三角地区城乡融合不同维度及综合发展水平的总体趋势向好;(2)三类动力因素对城乡融合发展的驱动路径各不相同,但相互之间能够弥补彼此在城乡融合发展不同维度方面驱动力不足的劣势;(3)外生动力和基础动力对长三角地区城乡融合发展的驱动效果明显弱于内生动力。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朱华晟  
集群战略日益广泛地被运用于招商引资 ,旨在增强地区对外资的吸引力与粘合力 ,从而促进地方持续发展。浙江嘉善木业集群的经验表明 ,外资能否持续推动地方集群的发展 ,除了受地方制度成本及集群外部效应的影响之外 ,还更取决于外资企业与民营企业之间的融合方式与程度。在学习能力和企业家精神较强的地区 ,民营企业在外资企业的示范带动和竞争压力下 ,能够通过持续的知识积累和自主创新 ,增强并突出自身优势。届时 ,外资企业不但能够获得纯经济外部性 ,还能够获得知识与信息的外部性 ,并受此驱动与地方资本有效融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