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28)
2023(12129)
2022(10079)
2021(9124)
2020(7843)
2019(17449)
2018(17468)
2017(33531)
2016(18087)
2015(20376)
2014(20389)
2013(20102)
2012(18701)
2011(16391)
2010(16740)
2009(16041)
2008(16332)
2007(15014)
2006(13328)
2005(12325)
作者
(51482)
(43278)
(43026)
(40718)
(27661)
(20557)
(19535)
(16627)
(16275)
(15581)
(14702)
(14651)
(13949)
(13743)
(13384)
(13049)
(12826)
(12703)
(12428)
(12364)
(10836)
(10662)
(10466)
(9920)
(9682)
(9654)
(9547)
(9540)
(8571)
(8482)
学科
(84480)
(80852)
经济(80722)
(77326)
企业(77326)
管理(72620)
方法(30843)
业经(30198)
(28118)
(27174)
数学(22026)
数学方法(21737)
(20670)
财务(20642)
财务管理(20615)
(20587)
农业(19527)
企业财务(19490)
技术(19259)
中国(18205)
地方(16557)
(15838)
理论(15240)
(15178)
(15137)
(14537)
体制(13528)
产业(13144)
(12628)
贸易(12618)
机构
学院(266826)
大学(260870)
(111686)
经济(109445)
管理(106822)
理学(91090)
理学院(90131)
管理学(88897)
管理学院(88389)
研究(83584)
中国(67444)
(55322)
(55192)
科学(49013)
(43199)
(42945)
财经(42581)
(41155)
中心(39252)
(38262)
业大(37062)
研究所(36414)
北京(34337)
农业(33675)
(33624)
经济学(32991)
(32067)
师范(31790)
财经大学(30864)
(30494)
基金
项目(169442)
科学(135620)
研究(127595)
基金(123489)
(105180)
国家(104184)
科学基金(91945)
社会(82857)
社会科(78510)
社会科学(78492)
(68207)
基金项目(65999)
自然(58212)
自然科(56838)
自然科学(56825)
教育(56708)
自然科学基金(55866)
(54850)
编号(51600)
资助(48828)
成果(41246)
(38548)
重点(37322)
(37254)
(37142)
(37012)
(36917)
课题(35361)
创新(35159)
国家社会(33883)
期刊
(136851)
经济(136851)
研究(79741)
中国(54725)
(47827)
管理(45848)
(41964)
科学(35814)
学报(34726)
农业(28692)
大学(27942)
学学(26460)
技术(25246)
业经(24964)
(24782)
金融(24782)
教育(24305)
财经(21887)
经济研究(19854)
(19053)
问题(18006)
(17235)
技术经济(15509)
现代(14578)
财会(14171)
(13303)
世界(12962)
商业(12911)
(12383)
科技(12345)
共检索到4113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永忠  张望  
传统产业集群的萌芽时期,地域文化、产业习俗等内在制度的主导性作用容易促使产业集群的形成。但在集群成长阶段,外在制度的主导性推动,可以突破内在制度自身的局限,从而促进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同时,在外在制度的不断强化下,一些新的内在制度也将逐步形成,并替代外在制度的部分功能。进入产业集群的成熟阶段后,内在制度将发挥更大的主导性作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仲智  沈正平  储阳华  
集群式的产业集聚与发展正成为我国东南沿海许多地方经济活跃的主导力量。各地方正致力于产业集群的规划研究,但是理论和实践领域至今没有完全解决产业集群的界定和识别问题。以吴江市为例,运用因子分析方法,从不同区域尺度先遴选出吴江市域的优势行业,再定性识别其中的产业集聚体,又以其优势行业之一——纺织业为典型案例,进而界定出盛泽丝绸纺织业集群。表明,基于田野调查技术,以定性研究为主、辅以定量的方法,是集群识别的可行途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周颖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企业面临日益加剧的国际竞争。当前理论界的研究主要局限于企业、产业竞争力角度,对于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研究尚缺乏。对于普遍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中小企业来说,产业集群是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是WTO环境下贯彻十六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精神的重要载体。本文在大量深入调研基础上,借鉴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框架,构建产业集群竞争力“新钻石模型”,对具典型意义的浙江省纺织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对于提升我国产业集群竞争力,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有战略意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孙华平  谢子远  孙莹  
在全球金融危机二次探底的背景下,成功嵌入全球价值网将对我国产业集群转型和战略升级提供强劲动力。文章以绍兴纺织产业集群为例,基于全球价值网理论,深入分析了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现状和问题,并结合本地的综合比较优势对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的国际化发展进行了剖析。最后结合绍兴纺织企业自身的优势和特点,提出在全球价值网视角下促进传统纺织产业集群升级的对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赵盈盈  
对外贸易通过贸易成本、国际资本流动、国际分散化生产等因素影响产业集群。研究结果发现,贸易成本的变动对产业集群的影响最为明显,其次是以加工贸易为代表的国际化分散生产、以外商直接投资为代表的国际资本流动对产业集群的影响甚微。因此,要促进江苏省纺织业集群的发展,当地政府就应力求降低贸易成本,抓住国际分散化生产的契机,引进更多的加工贸易,同时切忌盲目引进外商直接投资,而应更多凭借国民收入的提高促进江苏省纺织业的集群发展,提高江苏省纺织业的集群经济效应。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仲智  丛明珠  沈正平  
关系转向已经成为西方经济地理学的重要研究热点之一。文章引入关系经济地理学中的"弱关系(weakties)"、"嵌入性(embeddedness)"、"氛围(atmosphere and milieu)"等概念工具,考察产业集群内部网络关系及其经济绩效,以盛泽丝绸纺织业集群为例,通过对调查问卷数据的多分变量Logistic回归(Multinomial Logistic Regression)分析认为,集群本地的企业间网络关系越广,企业的经营绩效就越高;集群企业同本地行业协会、政府的关系越密切,企业的经营绩效越高;而企业的经营绩效与企业间关系强度之间并不呈正相关关系,部分验证了格兰若维特"弱关系优势"原理。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宣祥  
在新形势下,主要以低成本、低价格取得竞争优势的传统产业集群面临许多挑战,亟须通过转型升级来赢得发展新优势,打开发展新局面。而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是推进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关键要素。本文以云和县木制玩具产业集群为例,对其转型升级过程中金融支持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关解决建议。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健壮  靳雨涵  潘芊伊  
尽管现有研究已证明在一般环境下企业间联系强度能促进知识传导,但在师徒制企业网络环境下,两者关系仍需进一步探讨。文章在相关理论综述的基础上,提出师徒制企业间联系强度与知识传导关系模型和相关假设。通过对典型师徒制企业集群——兰溪纺织业集群调研和对问卷数据回归分析后得到:信任程度与知识传导正相关,亲密程度与知识传导负相关,而互动频次和接触时间与知识传导不相关。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建斌  
农业产业集群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织创新,在农业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基础设施的外部效应、技术溢出效应、生态环境破坏效应、产业集群拥挤效应和柠檬效应等诸多市场失灵的表现,需要政府的介入。本文在介绍了农业产业集群形成中的政府作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分析了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动力机制,阐释了农业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中的市场失灵,并基于市场失灵提出了政府的相应作用。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钮以一  
基于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设计纺织业集群供应链协同管理影响机制研究量表,并以苏州盛泽纺织业集群为例进行实证分析,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说明纺织业集群供应链协同管理与企业间合作、信息共享的相互影响,以及对纺织业集群综合实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量表的整体信度和效度良好;企业间合作与信息共享对纺织业集群供应链协同有正向影响,并通过纺织业集群供应链协同对纺织业集群综合实力产生间接的正向影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任寿根  
传统产业集群理论主要研究一般工业产业集群 ,忽视以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的新兴产业集群问题 ,而从实际来看 ,如同一般工业产业集群一样 ,新兴产业集群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现象。新兴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制度因素密切相关 ,传统产业集群理论忽视或不重视制度问题 ,因而无法对新兴产业集群的形成作出合理解释。本文以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新兴产业集群为例 ,通过揭示制度分割与新兴产业集群之间的关系建立外生新兴产业集群理论对新兴产业集群的形成进行解释。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舒  
本文对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纺织业升级历史进行了系统考察,发现了各国产业升级共同的路径特征。产品升级、设备更新、地理转移和组织管理改进是各国普遍采用的典型产业升级路径。其中,产品升级是产业长期持续升级的核心路径,设备升级和地理转移只具有短期辅助效应。中国政府制定产业升级政策时应更加重视推进产品升级和有利于深化专业化分工的产业组织形式的形成。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君华  彭玉兰  
产业集群是一个复杂的演化系统。本文认为:产业集群的竞争力直接表现为集群的持续创新能力,这种创新能力是由竞争性治理机制所推动的。本地专业型的知识体系及较低的知识转换成本是确保集群成长的重要条件。镶嵌在基于信任的本地文化背景上的网络关系是集群形成的更深层的原因。集聚与集聚的形成条件相互促进,组成了一个不断增强(遵循路径依赖法则)的演化系统。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瑾  
中小企业产业集群成为经济体中越来越重要的力量,但与国外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相比,我国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竞争力相对较弱。因此,加快构建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引导其进一步转型升级成为当前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通过对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的案例分析,发现集群演进轨迹经历了从培育、发展、成熟到转型这一生命周期,集群各阶段既呈现出与其他集群都具有的共性,又有其特质。该集群各阶段持续更替的动因,也印证了集群各阶段升级的一般条件。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对绍兴纺织产业集群造成了极大影响。这一方面暴露出集群发展中存在着隐忧问题,对集群抗危机、风险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另一方面阐明成熟期集群只有不断进行转...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瑾  魏兴民  
纺织集群效应已成为中国纺织产业获得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之一。绍兴是中国纺织业基地 ,集群特征明显 ,本文以绍兴产业集群为例 ,分析集群效应对出口竞争秩序的影响及纠正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