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03)
2023(14610)
2022(12709)
2021(11945)
2020(10058)
2019(22736)
2018(22702)
2017(43708)
2016(23690)
2015(26251)
2014(25579)
2013(25315)
2012(23115)
2011(20720)
2010(20747)
2009(18790)
2008(18295)
2007(16115)
2006(13889)
2005(11973)
作者
(67427)
(56133)
(55760)
(53141)
(35727)
(26956)
(25258)
(21971)
(21225)
(20052)
(19216)
(18829)
(17921)
(17724)
(17243)
(17198)
(16696)
(16693)
(16120)
(16043)
(13889)
(13826)
(13593)
(12810)
(12595)
(12549)
(12350)
(12314)
(11238)
(11138)
学科
(92478)
经济(92380)
管理(69498)
(68428)
(58806)
企业(58806)
方法(42025)
数学(35617)
数学方法(35204)
中国(23702)
(23654)
业经(22597)
(22209)
(22139)
技术(20769)
地方(19683)
理论(16785)
(16783)
(16004)
贸易(15994)
农业(15844)
(15461)
(15074)
(14398)
财务(14335)
产业(14321)
财务管理(14313)
(14043)
银行(13995)
企业财务(13649)
机构
大学(329736)
学院(328168)
管理(132572)
(127623)
经济(124840)
理学(115637)
理学院(114294)
管理学(112283)
管理学院(111682)
研究(109424)
中国(79198)
科学(70236)
(69886)
(57370)
(54614)
(52363)
研究所(50282)
业大(49999)
中心(49292)
(47602)
财经(46653)
(43998)
北京(43826)
师范(43579)
(42495)
农业(41086)
(40306)
(38929)
经济学(37793)
师范大学(35284)
基金
项目(231901)
科学(183647)
基金(168670)
研究(167748)
(147805)
国家(146612)
科学基金(126506)
社会(105738)
社会科(100208)
社会科学(100184)
(91693)
基金项目(90455)
自然(83602)
自然科(81699)
自然科学(81681)
自然科学基金(80257)
(76987)
教育(76257)
资助(68188)
编号(67133)
成果(53863)
重点(51992)
(51986)
(50156)
(49564)
创新(47848)
课题(46394)
科研(44364)
国家社会(43151)
大学(42834)
期刊
(135916)
经济(135916)
研究(93836)
中国(61870)
学报(53930)
科学(50267)
管理(49297)
(46456)
(41963)
大学(40371)
学学(37980)
教育(37883)
农业(32552)
技术(27961)
(25053)
金融(25053)
业经(23455)
财经(22138)
经济研究(22080)
(18950)
科技(18506)
图书(18151)
(17514)
问题(17366)
技术经济(16339)
理论(15606)
(15018)
商业(15011)
现代(14787)
实践(14363)
共检索到4683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胡平  周森  温春龙  
本文在企业社会网络以及创新影响因素等相关研究基础上,提出信息服务业背景下"企业背景-网络特征-创新活跃性"关系的理论模型和假设。利用北京市信息服务业集群资料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1)企业年龄、进网时间、企业类别以及注册资本等企业背景对网络特征及创新活跃性都存在显著影响;(2)企业在同业关系网络或"企业-行业"二模网络中的重要程度越高,则其创新活跃性越强;(3)企业背景特征与网络特征对创新活跃性具有综合影响作用。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赫连志巍  王丽莹  
激活集群创新网络是提升集群竞争力的有效方法。基于过程视角阐释集群创新网络活跃度的概念与特征,通过对创新活动过程和创新能力扩散过程及二者耦合作用的分析,确定创新网络活跃度的影响因子,构建集群创新网络活跃度模型,并运用MATLAB进行仿真模拟。结果表明:平均路径长度与创新网络活跃度呈负相关,集聚系数和中心度与创新网络活跃度呈正相关;异质性创新能力的均匀分布和适度的吸收能力有助于激活集群创新网络活跃度;集群创新网络中节点之间的关系强度、转移意愿、溢出效应和共同理解越高,集群创新网络活跃度越高。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胡平  邵鹏  温春龙  
基于企业社会网络和创新企业成长相关理论,构建了信息服务业的"企业背景—网络特征—创新企业成长"的理论模型。选取珠三角地区信息服务业集群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企业背景与网络特征对创新企业成长影响显著。将深圳信息服务业集群发展划分为三阶段,发现企业背景、网络特征对企业成长影响具有时序差异。成长期三城市的研究,发现福州市信息服务业集群发展相对滞后于广州和深圳。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兆刚  
文章对我国重点省份的产业集群进行调研,采用研发投入、产品种类、名牌数量、销售额、利润等指标来衡量产业集群创新优势,选取网络中心度、网络规模、网络异质性、网络开放度、关系强度、关系稳定性、关系质量、网络共享8个要素表征产业集群知识网络,拟将知识转移、知识整合、知识开发作为中间变量,样本企业的规模分布及基本产能分布作为控制变量,基于开放问卷的数据等,采用结构模型方法,进行了假设检验,探讨了创新优势与知识网络的关系问题。研究结果显示,产业集群知识网络对创新优势形成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产业集群本地网络作为知识的活动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生帆  葛宝山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生帆  葛宝山  
文章以社会网络理论与知识基础观,探索企业双元创新的形成机制。高层管理团队(TMT)网络特征(中心性、稀疏性)代表获取企业外部资源与信息的能力,通过组织知识创造过程(知识交流、知识组合),促进企业双元创新。依据241份样本,对TMT网络特征与双元创新间关系进行实证检验,且探讨了知识交流与知识组合两类知识创造过程的中介作用。实证结果表明:TMT网络特征对双元创新具有积极影响;知识交流与知识组合对上述关系均具有中介作用。实证研究结果在理论上指出TMT社会网络嵌入性的重要性,有助于深化TMT网络特征对企业双元创新的相关机理研究。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余鲲鹏  郭东强  
以福建长乐纺织集群为例,分析了企业嵌入于当地业务网络及其吸收能力的差异性。研究表明,企业与上下游企业、同业生产者间的业务互动联系构成集群知识流动的主要渠道;业务网络形成基于信任和长期合作关系之上,并具有选择性;即使具备同质化的社会背景,但集群企业所处的本地网络位置和吸收能力对其创新活动产生显著正向作用,进而形成创新绩效的差异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谢振东  许森  焦豪  
产业集群中大量企业集中在相对较小区域内,这种高密度企业集中会对企业社会网络产生多方面影响。不同类型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呈现许多差异特征,因此企业社会网络特征也非常不同。本研究针对价值链型产业集群与创新型产业集群这两个典型类型产业集群,探讨两种产业集群中企业社会网络特征的差异,并通过实证统计分析来检验不同产业集群类型下企业社会网络特征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先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证明本研究所取样的两个产业集群分别属于不同类型的产业集群,然后再对不同类型产业集群中企业社会网络四个维度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最终证明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吴松强  苏思骐  沈忠芹  宗峻麒  
网络关系特征是影响产品创新绩效的重要变量,对集群内企业产品创新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从网络视角出发,研究产业集群内网络关系强度、关系质量对产品创新绩效的影响,并从环境动态性和环境复杂性两个维度来研究企业所面临的环境不确定性对上述关系的调节效应。利用南京软件谷210家软件企业的调查数据,对所提的假设进行一一验证。研究发现:网络关系强度、关系质量均对产品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环境动态性对集群网络关系强度与产品创新绩效的关系起到负向调节作用,环境复杂性对集群网络关系质量与产品创新绩效的关系起到负向调节作用。本文通过引入环境不确定性这一调节变量,突破以往对网络关系特征与产品创新绩效的直接关系研究,对提升企业产品创新绩效以及引导区域创新政策的制定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吴松强  苏思骐  沈忠芹  宗峻麒  
网络关系特征是影响产品创新绩效的重要变量,对集群内企业产品创新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从网络视角出发,研究产业集群内网络关系强度、关系质量对产品创新绩效的影响,并从环境动态性和环境复杂性两个维度来研究企业所面临的环境不确定性对上述关系的调节效应。利用南京软件谷210家软件企业的调查数据,对所提的假设进行一一验证。研究发现:网络关系强度、关系质量均对产品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环境动态性对集群网络关系强度与产品创新绩效的关系起到负向调节作用,环境复杂性对集群网络关系质量与产品创新绩效的关系起到负向调节作用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肖冬平  彭雪红  
从组织知识网络的结构特征以及组织间合作伙伴关系的视角,探讨组织知识创新的影响因素,并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知识网络的结构特征对组织间合作伙伴关系有着显著影响,其中网络中心度和网络密度对其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结构洞对其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网络中心度和网络密度对企业知识创新能力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结构洞对企业知识创新能力的正向影响没有获得样本数据的支持。组织间合作伙伴关系质量对企业的知识创新能力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该结论是理解知识网络构建意义的关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曼  菅利荣  
界定基于产学研跨组织知识集成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集群网络的内涵;设计其创新集群网络的结构;提出创新集群网络的发展模式以及演化路径;探究如何依托产学研跨组织知识集成机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集群网络的政策措施,旨在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集群的培育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Documents Publishing House)  [作者] 蔡铂  聂鸣  
创新的社会网络理论认为,关系具有比技术工具更重要的战略性作用。将信息转化为知识已经对传统的创新理论提出了越来越多的挑战。产业集群具有基于社会联系、信任和共享互补资源等特别管理特征的网络特性,扩大了自己的社会网络和积累了社会资本。它通过社会网络中强联系、弱联系和结构洞特征,在密集爵络和稀疏网络中降低了信息获取和交易的成本,增进了信任和联系,促进了信息和知识的流动,有利于隐含知识和敏感信息的传播,带来了技术创新优势,提高了竞争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敏  
借助情景实验,对任务紧迫性下个体情感网络特征、情绪劳动和个体创新行为之间的作用机理展开研究。结果表明,情感网络中心性在浅层劳动与个体创新行为的关系中起着倒U型调节作用,情感网络中心性在深层劳动与个体创新行为之间起到正向的调节作用。对情绪劳动的合理引导以及对情感网络的有效控制能够充分运用情绪资源的资本优势,促进个体实施创新行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赫连志巍  王岚  
集群创新网络中的创新能力传递可以有效提升集群整体创新能力,认识并克服创新能力传递障碍可以加速传递进程,对于产业集群升级至关重要。由此,提出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中创新能力传递障碍的概念并构建概念模型。实证结果表明,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中创新能力传递障碍与集群升级负相关,通过相关性权重分析,得到5个障碍维度对集群升级阻碍的强弱程度,并针对主要障碍提出改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