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72)
- 2023(16830)
- 2022(14608)
- 2021(13760)
- 2020(11442)
- 2019(26183)
- 2018(25845)
- 2017(51042)
- 2016(27299)
- 2015(30548)
- 2014(30260)
- 2013(29555)
- 2012(27068)
- 2011(24220)
- 2010(24088)
- 2009(22068)
- 2008(21336)
- 2007(18635)
- 2006(16301)
- 2005(13945)
- 学科
- 济(111830)
- 经济(111634)
- 管理(80222)
- 业(77935)
- 企(65122)
- 企业(65122)
- 方法(51757)
- 数学(44212)
- 数学方法(43622)
- 农(31417)
- 财(28566)
- 中国(28386)
- 业经(26802)
- 地方(22337)
- 学(21514)
- 农业(20602)
- 贸(20180)
- 贸易(20175)
- 易(19626)
- 理论(19568)
- 制(19265)
- 和(18450)
- 务(18234)
- 财务(18155)
- 财务管理(18120)
- 技术(18017)
- 企业财务(17180)
- 环境(16685)
- 策(16022)
- 银(15831)
- 机构
- 学院(381852)
- 大学(381227)
- 济(156978)
- 管理(156069)
- 经济(153725)
- 理学(136072)
- 理学院(134671)
- 管理学(132369)
- 管理学院(131674)
- 研究(123785)
- 中国(91466)
- 京(79240)
- 科学(74285)
- 财(71404)
- 所(59431)
- 财经(57820)
- 中心(57041)
- 农(56551)
- 业大(54460)
- 江(54457)
- 研究所(54212)
- 经(52711)
- 范(50431)
- 师范(50041)
- 北京(49509)
- 经济学(47334)
- 院(45410)
- 州(44122)
- 农业(43974)
- 财经大学(43191)
- 基金
- 项目(265024)
- 科学(210515)
- 研究(197332)
- 基金(193700)
- 家(166859)
- 国家(165460)
- 科学基金(144137)
- 社会(126651)
- 社会科(119584)
- 社会科学(119553)
- 省(102597)
- 基金项目(102409)
- 自然(92588)
- 教育(90829)
- 自然科(90441)
- 自然科学(90421)
- 自然科学基金(88790)
- 划(85946)
- 编号(81077)
- 资助(79551)
- 成果(65035)
- 部(59143)
- 重点(58535)
- 发(56587)
- 创(55328)
- 课题(54677)
- 国家社会(51887)
- 创新(51482)
- 教育部(51460)
- 人文(50782)
- 期刊
- 济(167885)
- 经济(167885)
- 研究(111371)
- 中国(66957)
- 管理(56587)
- 学报(55057)
- 财(53544)
- 科学(52256)
- 农(51244)
- 大学(43271)
- 教育(42273)
- 学学(40620)
- 农业(35850)
- 技术(34010)
- 融(31888)
- 金融(31888)
- 业经(28742)
- 财经(27690)
- 经济研究(27347)
- 经(23814)
- 问题(21793)
- 图书(19740)
- 技术经济(18843)
- 理论(18217)
- 科技(17978)
- 业(17686)
- 商业(17282)
- 现代(17275)
- 版(16942)
- 统计(16639)
共检索到5453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蓓蕾
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研究热点。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集群内网络的过度发展,将导致集群的封闭、排他和过于僵化,从而产生锁定效应。本文基于路径依赖理论分析集群内社会资本锁定的成因,并从全球生产网络的视角提出集群如何突破锁定、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建议。
关键词:
社会资本锁定 产业集群 全球生产网络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郑准 文连阳 庞俊亭
为突破我国集群双重锁定困局,文章在国外学者提出的"本地流转—全球管道"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将产业集群中的一类重要异质性主体即"知识守门者(Knowledge gatekeepers)"融入该模型,从而构建了产业集群的升级的"本地流转—知识守门者—全球管道"机制,这一机制的构建将有助于我国集群突破双重锁定并实现内外知识互动的开放式发展。文章最后结合苏州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对上述理论框架进行了案例分析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双重锁定 知识守门者 转型升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中华 卫武
社会资本作为产业集群的一种经济资源,对产业集群形成持续竞争优势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从社会资本自身特征维度出发,分析了影响产业集群社会资本的主要因素,构建了产业集群社会资本评价的ANP模型;并进一步运用网络层次分析法(ANP),科学计算了集群社会资本各指标的权重,为指导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了决策依据。
关键词:
产业集群 社会资本 网络层次分析法 评价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兴栋 邵砾群 霍学喜
传统农业社会和现代工业社会是当代中国并存的两种经济形态,乡土社会情景在农村依然存在,社会网络对农户行为决策影响的研究存在争论。基于农户技术网络嵌入视角,采用山东、陕西、甘肃960个苹果种植户调查数据与Mvprobit计量方法,检验过度嵌入是否导致农户生产存在"技术锁定"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检验关系网络对农户技术转换的影响。研究发现:技术网络嵌入确实导致了苹果种植户生产的"技术锁定"问题,苹果种植户技术网络嵌入强度越高,苹果种植户技术转换概率越低;同质性关系网络对苹果种植户技术转换的影响并不显著,而异质性关系网络对苹果种植户技术转换的影响正向显著,表明优质关系网络资源获得能够提高苹果种植户技术转换概率。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茹慧超 邓峰
数字技术研发应用推动创新内涵嬗变。考虑到数字技术创新潜藏逆向锁定风险,基于技术路径依赖理论,结合2011—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数字技术专利申请数据,采用非径向超效率SBM方法测度我国数字技术锁定,检验数字技术锁定对数字经济发展的侵蚀效应。研究发现:(1)数字技术锁定对数字经济发展存在显著侵蚀效应,且该影响遵循“显著侵蚀—侵蚀效果收敛—侵蚀效果强化”这一非线性轨迹;(2)受技术空间扩散影响,数字技术锁定对数字经济发展具有“邻地侵蚀”效应;(3)与内部技术引进相比,外部技术引进能显著打破数字技术逆向锁定演进轨道,处于弱制度创新环境的地区通过技术模仿遏制数字技术锁定的边际收益更高;(4)技术消化吸收对数字技术锁定的遏制效果在区域间存在非对称性特征,知识产权保护能为知识吸收和数字技术成果转化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研究结论可为数字经济时代下化解数字逆向锁定风险、突破“数字锁定枷锁”提供策略指引。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德学 苏桂富 卜国勤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工贸易一直保持了快速的发展势头,但目前总体上仍处于劳动密集型或非差异化加工为主阶段,面临着进一步升级的严峻挑战。文章从全球生产网络视角,基于加工贸易的升级机制和相关问卷调查结果,对影响我国加工贸易升级的制约因素,提出了推动加工贸易进一步升级的对策。
关键词:
全球生产网络 加工贸易 升级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姚云浩 高启杰
旅游产业集群具有网络属性,从网络角度研究产业集群已成为当前研究的趋势。但学术界大部分关于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都是移植产业集群的理论成果,鲜有比较视野下的旅游产业集群差异及其成因分析。从旅游产业集群的网络化特征出发,以产业组织理论的SCP范式为分析框架,选择平遥古城旅游产业集群、剑门蜀道旅游产业集群、黄陂乡村旅游产业集群、杭州西湖国际旅游综合体4个典型案例为研究对象,运用分析归纳法得出不同类型旅游产业集群的网络结构、网络行为和网络绩效间的关系和差异,并解释了造成集群绩效差异的原因。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翊 张一力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文章通过研究温州和宁波两地企业家集群产生的过程,分析社会资本如何促进大规模的企业家集群产生。研究表明,企业家个人的社会资本在区域文化、共同价值观和群体信任的发酵下结成社会网络,社会网络促使更多企业家产生从而形成企业家集群。研究显示,温州企业家社会网络具有强联系、同质性和自组织的特点,创业倾向集体行动,依赖本地资源,产业升级代际锁定;宁波企业家社会网络具有弱联系、异质性和他组织的特点,外部资源掌控力强,容易引发产业升级。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胡大立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进程的深入,全球价值链各环节越来越具有空间上的可分布性。我国地方产业集群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载体,正快速以不同方式嵌入全球价值链。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产业集群被长期"锁定"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环节,并被陷入"贫困性"增长和"逐底式"发展的困境当中。该文对我国产业集群被锁定全球价值链低端环节的诱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突围措施。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郭进 徐盈之
本文基于技术进步视角,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和PLS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方法,分别对我国的碳锁定状况和碳解锁技术路径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1995—2009年,我国的碳锁定形势得到了较大改善,大部分产业部门从部门内和部门间两个层面实现了较大程度的碳解锁;增加科技活动资金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以及改善科技活动环境都会推动我国技术进步,进而实现我国的碳解锁,其中改善科技活动环境产生的碳解锁效应最大;虽然技术进步本身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碳解锁效应,但技术进步主要依靠优化我国的能源消耗状况和产业结构状况来间接地产生更大的碳解锁效应。
关键词:
碳锁定 碳解锁路径 技术进步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黄爱白 赵冬梅
虽然网络上的地理障碍基本消除、搜索成本极大降低,但是网络消费者锁定现象仍然普遍存在。本文通过建立计量模型研究了影响我国B-C网络消费者锁定的因素。结果显示,各类转换成本、某些消费者特征以及网站特征是影响我国B-C网络消费者锁定的显著因素。
关键词:
电子商务 消费者锁定 转换成本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黄颖 余秀江 刘小艳 王宣喻
以广东产业集群企业为样本,对集群企业网络结构-关系对锁定风险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集群企业网络中心度、网络强度和网络稳定性对政治锁定具有正向影响,网络中心度与网络强度对集群企业网络功能性锁定具有正向影响,网络范围与网络稳定性对集群企业网络功能性锁定具有负向影响;网络中心度与网络稳定性对集群网络认知锁定效应具有负向影响,网络范围与网络强度对集群网络认知锁定效应具有正向影响。
关键词:
集群企业 网络结构 网络关系 锁定风险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卢福财 胡平波
长期以来,由于没有核心能力,中国企业处于全球价值网络的低端状态。这样会强化中国经济的粗放式发展,并可能造成环境破坏。在全球价值网络体系中,跨国公司与中国企业的地位是不对称的,跨国公司会通过各种方式来挤压中国企业的利润空间,迫使其长期锁定在价值创造的低端状态。本文从企业间能力差距的微观角度构造了跨国公司与中国企业之间低端锁定博弈模型。在低端锁定状态下,中国企业面临是否需要突破"低端锁定"的博弈选择。而跨国公司则存在是否需要封锁中国企业的突破行为的博弈选择。模型分析得出:跨国公司会无条件地对中国企业的价值升级路径实行封锁,但中国企业仅仅依靠自身能力却很难突破低端锁定状态。中国企业突破低端锁定存在的...
关键词:
核心能力 能力差距 价值网络 低端锁定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陶锋 杨文婷 孙大卫
在开放经济体系下,地方生产网络的培育和发展与全球生产网络的演变密切相连。文章拓展"地方集群-全球通道"模型,利用中国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检验双重网络嵌入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生产网络对企业生产率增长的影响依赖于企业嵌入全球生产网络的程度。由于国内外市场经济发育程度的差异,产业集聚不利于纯内销企业的生产率增长,但有利于经常出口型企业的生产率增长。双重网络嵌入效果还依赖于地区市场化进程和行业异质性。文章结论提示,国家价值链和全球价值链的"双链融合"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方向。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武 孙世强
选取INNOJOY专利库中无线通讯网络专利为研究对象,采用主客观赋权方法与增长率循环指数合成方法,测度TEL视角下的技术锁定。研究发现:美国、日本以及韩国的技术锁定指数呈现上升趋势,而中国的技术锁定指数则波动性下降;中国、美国、日本以及韩国在技术要素指数、经济要素指数以及法律要素指数上具有显著的差异性特征;识别的6件核心技术均属于美国企业,集中于H04W72(WTRU控制、LTE网络与D2D信令)、H04B1(用户设备标识)以及H04L1(信道分配)技术领域。鉴于此,我国应明晰专利密集型产业的技术演进方向,强化政产学研用五方主体的联动效应,以突破式创新攻关核心技术,进而实现知识产权领域下的自主创新目标。
关键词:
TEL视角 专利密集型产业 技术锁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