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39)
- 2023(16436)
- 2022(14212)
- 2021(13324)
- 2020(11128)
- 2019(25390)
- 2018(25158)
- 2017(48465)
- 2016(25817)
- 2015(28764)
- 2014(28380)
- 2013(27533)
- 2012(24983)
- 2011(22264)
- 2010(22020)
- 2009(19917)
- 2008(19058)
- 2007(16434)
- 2006(14211)
- 2005(11944)
- 学科
- 济(101718)
- 经济(101617)
- 管理(81893)
- 业(77817)
- 企(67524)
- 企业(67524)
- 方法(48886)
- 数学(41636)
- 数学方法(41070)
- 农(26880)
- 财(26374)
- 中国(25563)
- 业经(25442)
- 技术(22669)
- 学(21551)
- 地方(20459)
- 理论(18915)
- 务(17957)
- 农业(17898)
- 财务(17881)
- 财务管理(17845)
- 制(17664)
- 企业财务(16983)
- 和(16798)
- 贸(16606)
- 贸易(16595)
- 易(16095)
- 环境(16021)
- 产业(15423)
- 划(15198)
- 机构
- 大学(357976)
- 学院(356869)
- 管理(149940)
- 济(139823)
- 经济(136901)
- 理学(131190)
- 理学院(129876)
- 管理学(127628)
- 管理学院(126961)
- 研究(110234)
- 中国(80785)
- 京(74469)
- 科学(68200)
- 财(62547)
- 业大(52188)
- 中心(51997)
- 所(51767)
- 财经(51458)
- 农(50923)
- 江(50065)
- 研究所(47514)
- 经(46924)
- 范(46801)
- 师范(46378)
- 北京(46109)
- 经济学(41685)
- 州(41365)
- 院(40854)
- 农业(39663)
- 商学(38970)
- 基金
- 项目(254907)
- 科学(202724)
- 研究(188674)
- 基金(186062)
- 家(160836)
- 国家(159500)
- 科学基金(139583)
- 社会(119965)
- 社会科(113766)
- 社会科学(113740)
- 省(100126)
- 基金项目(99373)
- 自然(90522)
- 自然科(88457)
- 自然科学(88438)
- 教育(87060)
- 自然科学基金(86877)
- 划(83485)
- 编号(77300)
- 资助(75035)
- 成果(61397)
- 重点(56314)
- 创(56286)
- 部(55950)
- 发(53818)
- 创新(51921)
- 课题(51818)
- 国家社会(49459)
- 教育部(48727)
- 项目编号(48672)
- 期刊
- 济(144286)
- 经济(144286)
- 研究(97989)
- 中国(62929)
- 管理(54907)
- 学报(53254)
- 科学(49717)
- 财(47931)
- 农(45142)
- 大学(41277)
- 教育(40497)
- 学学(38434)
- 技术(33399)
- 农业(31988)
- 业经(25609)
- 融(25163)
- 金融(25163)
- 财经(24274)
- 经济研究(23092)
- 图书(22647)
- 经(20810)
- 科技(19086)
- 问题(18609)
- 技术经济(17940)
- 理论(17588)
- 业(16498)
- 情报(16450)
- 实践(16268)
- 践(16268)
- 商业(15972)
共检索到4974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宇 何琼
本文从知识溢出的双面效应、知识价值评估困难、知识同质化风险3个方面,对产业集群知识创新系统的失效原因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声誉治理机制,并运用博弈模型,对声誉及信息传递在产业集群知识创新系统失效治理中起到的关键作用进行了定量化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声誉机制能够有效抑制知识溢出和知识价值评估困难导致的机会主义行为,并且通过集群内的信息传递,达到声誉的充分传播,不但强化了声誉在知识创新系统中的作用,而且使企业在系统中可以有更多的协同伙伴选择,降低路径锁定和知识同质化的风险。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顾婷婷
文章首先通过增加知识子系统来构建新的产业集群创新系统,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力资本迁移流动对产业集群创新系统内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认为人力资本迁移流动通过知识溢出效应改变产业集群创新系统及其内部企业的整体知识水平,进而影响技术创新效率;然后通过对世界银行2012年中国制造业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验证了人力资本迁移流动是影响产业集群内部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但是由于我国产业集群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人力资本的流动以普通劳动者为主,导致人力资本迁移流动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作用不强;文章最后针对分析结果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赫连志巍 李思 薛传佳
在集群创新网络中,核心节点企业的创新能力较其他企业更强,研究核心节点企业创新能力传递对于集群升级至关重要。本文提出创新网络核心节点企业创新能力传递强度概念,并构建其概念模型。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创新网络核心节点企业创新能力传递强度对集群升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创新能力传递速度和创新能力传递深度对集群升级促进作用显著;集群其他节点企业创新吸收能力调节了创新网络核心节点企业创新能力传递强度与集群升级的关系,并指出了研究结论的实践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斌 郑垂勇
序参量在自组织系统演化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研究知识产权优势在产业集群创新系统自组织演化过程之间的作用,创造性地提出知识产权优势是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序参量的观点。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毛才盛 吕慈仙
本文通过梳理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相关理论,结合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特征,基于产业集群与人才培养的耦合机理结构,提出了产业集群与人才培养的耦合度模型,分析产业集群下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人才培养资源共享机制不健全、产业与人才培养互动机制缺失等问题,并提出实现产业集群与人才培养的良性耦合机制的对策。
关键词:
产业集群 人才培养 耦合机制模型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晓玫 梁洪 卢露
本文借助于"人人贷"平台的微观数据从信号传递和双边声誉两个视角研究了网络借贷平台信息不对称问题的缓解机制。研究发现网络借贷平台的学历信号和双边声誉机制有助于减缓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增进资源的合理配置,降低融资后的道德风险。同时,本文还发现借款人的学历信号和双边声誉存在非对称的替代关系,高声誉更能弥补低学历借款人信誉信号的不足,因此低学历借款人更有激励建立自身的高声誉,但是随着借款人学历的提升,该非对称效应消失。进一步研究发现,学历信号和双边声誉机制在缓解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上存在较大的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文青
科技创新对一国经济持续增长起着关键作用,本文根据国家创新系统的方法论意义,主要研究了科技创新投资的“系统失效”问题。这种“系统失效”实际上就是“制度失效”,因此,最后相应提出了系统的制度安排,旨在对科技创新投资的“系统失效”进行校正和修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边云岗 郭江涛 郭开仲
企业技术创新由于受众多内外部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因此失败客观存在,但其归根到底还是由人的决策和操作失误在技术创新系统中不断传递和扩散造成的。基于消错理论和一般系统结构理论,首先对企业技术创新人因错误传递的错误源、错误流和错误载体等关键因素进行分析;然后提出错误进化、错误集聚和错误繁殖三种错误传递基本模型;最后,以可口可乐公司的新可乐创新失败为例,分析由于错误不断进化而导致创新失败的过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申俊毅 张永庆
建立全方位的集群研究视角,透过成因、定义等内容来挖掘集群发展的最终目的,以此为出发点寻找新途径促进集群升级与治理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把握升级与治理的本质,将创造有利的生存条件具化为中间服务组织的功能研究,继而提出声誉法则社群的构想。声誉法则有利于提高集群自我规范能力和综合竞生力,而社群的公信系统和服务系统则是声誉法则有效运行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声誉法则 公信系统 服务系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理飞
本文认为,产业集群创新系统是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与产业集群创新环境的叠加,其目的在于促进产业集群内知识的积累、溢出、共享,为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提供创新平台,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赫连志巍 王岚
集群创新网络中的创新能力传递可以有效提升集群整体创新能力,认识并克服创新能力传递障碍可以加速传递进程,对于产业集群升级至关重要。由此,提出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中创新能力传递障碍的概念并构建概念模型。实证结果表明,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中创新能力传递障碍与集群升级负相关,通过相关性权重分析,得到5个障碍维度对集群升级阻碍的强弱程度,并针对主要障碍提出改善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包纪平 吴勇
该文运用技术创新理论、产业集群理论和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提出了企业创新系统的基本内涵和目标体系,阐述了企业创新系统的基本要素,进而分析了企业创新系统的功能和运行机制,最后对建设企业创新系统提出了对策建议。对构建产业集群基础的企业创新系统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
产业集群 企业创新系统 运行机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孙志伟
本文通过对产业集群效应的分析,论述了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系统的内涵,对内蒙古区域创新系统进行了总体的评价,提出了产业集群导向原则下的科技政策与产业政策的有机结合、区域性原则下的对重点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支持重点选择、企业政策互动原则下的政府行为规范等内蒙古区域创新系统建设思路。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区域创新 建设思路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凯
研究发现在上市公司发布的信息中普遍存在着盈余管理行为,而这种行为究竟是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还是其向外界发送的信号?本文通过设计信号传递模型,证明了信息优势方IPO公司可以使用盈余管理这一信号向投资者传递其自身类型的信息,并且在一定假设条件下投资者可以在股票市场识别这种信号,给予此类公司的股票较高的定价。选取A股市场2007年至2010年的IPO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支持此结论。
关键词:
盈余管理 承销商声誉 信号传递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姜江 胡振华
区域产业集群创新系统既是区域创新系统的重要组分,也是区域、国家和全球产业链与价值链的一个结点。基于Logistic模型的研究发现,产业集群创新系统存在演化周期现象,且是一个自组织系统,具有非连续性,遵循社会生态演化机理。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分析发现,资金支撑仍是区域产业集群创新的重要问题,创新收益是驱动企业创新进而影响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且已显现出巨大推动力。区域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发展路径,目前可供选择的主要有集结型优化路径、联盟型优化路径和配置型优化路径,涉及到企业选择、社会选择和政府选择等问题。由于三条路径各有优劣,需要建构一条开放式协同路径,并着重探索形成动力机制、互补机制、共担机制、协作机制和多元化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