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19)
- 2023(10385)
- 2022(8840)
- 2021(8029)
- 2020(6847)
- 2019(15712)
- 2018(15384)
- 2017(30207)
- 2016(16611)
- 2015(18870)
- 2014(19087)
- 2013(18967)
- 2012(17939)
- 2011(16363)
- 2010(16592)
- 2009(15638)
- 2008(15925)
- 2007(14666)
- 2006(12748)
- 2005(11687)
- 学科
- 济(73519)
- 经济(73408)
- 管理(54501)
- 业(51411)
- 企(43644)
- 企业(43644)
- 方法(32146)
- 数学(27439)
- 数学方法(27230)
- 财(21189)
- 农(20938)
- 制(19311)
- 业经(18168)
- 中国(17474)
- 地方(14488)
- 学(14041)
- 体(14027)
- 农业(13119)
- 务(12957)
- 财务(12927)
- 财务管理(12890)
- 贸(12504)
- 贸易(12500)
- 企业财务(12232)
- 易(12125)
- 产业(11767)
- 银(11624)
- 银行(11591)
- 技术(11524)
- 和(11407)
- 机构
- 大学(249972)
- 学院(249293)
- 济(106262)
- 经济(104094)
- 管理(96816)
- 理学(83183)
- 研究(82940)
- 理学院(82311)
- 管理学(81166)
- 管理学院(80678)
- 中国(62643)
- 京(51723)
- 财(51506)
- 科学(48817)
- 所(41899)
- 农(41811)
- 财经(40297)
- 江(38703)
- 中心(38372)
- 研究所(37604)
- 经(36317)
- 业大(36018)
- 经济学(33283)
- 农业(32757)
- 北京(32288)
- 范(31076)
- 师范(30761)
- 经济学院(30154)
- 州(30066)
- 财经大学(29731)
- 基金
- 项目(162216)
- 科学(128102)
- 研究(120542)
- 基金(117780)
- 家(101461)
- 国家(100633)
- 科学基金(86213)
- 社会(78122)
- 社会科(74062)
- 社会科学(74041)
- 省(63983)
- 基金项目(62380)
- 教育(55204)
- 自然(53470)
- 划(53216)
- 自然科(52140)
- 自然科学(52125)
- 自然科学基金(51238)
- 编号(48960)
- 资助(47083)
- 成果(40732)
- 部(36934)
- 重点(36850)
- 发(35593)
- 制(35045)
- 创(34325)
- 课题(33862)
- 国家社会(32432)
- 创新(32163)
- 教育部(31887)
- 期刊
- 济(120562)
- 经济(120562)
- 研究(72855)
- 中国(49009)
- 财(42297)
- 农(39275)
- 学报(37687)
- 管理(35708)
- 科学(35288)
- 大学(28935)
- 学学(27405)
- 农业(25832)
- 教育(23459)
- 融(22467)
- 金融(22467)
- 技术(21236)
- 财经(20789)
- 业经(20142)
- 经济研究(18573)
- 经(17956)
- 问题(16602)
- 业(13229)
- 技术经济(13079)
- 版(12718)
- 贸(12568)
- 理论(11901)
- 商业(11619)
- 科技(11383)
- 现代(11365)
- 统计(11093)
共检索到3701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世杰 李凯
产业集群上世纪80年代就已纳入学者的研究视野。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逐渐把研究的目光汇聚到产业集群的创新网络上,网络分析逐渐成为产业集群研究的主流范式。应当说,网络组织理论一定程度上能够解释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衍生、发展以及竞争优势来源。同时,一些学者研究开始投向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聪群
产业集群治理是基于网络结构的共同治理,关系、互动与协同构成了产业集群治理的三维逻辑。产业集群的治理机制主要有社会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社会机制是产业集群的自我调节机制,包括信任、声誉、宏观文化和联合制裁,激励约束机制是产业集群治理的微观机制,是以集群剩余为核心的制衡机制。
关键词:
产业集群 集群治理 治理逻辑 治理机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国宏 李凯
本文以组织的生产特质与交易特质为研究起点,试图形成产业集群的组织分析逻辑。研究发现,产业集群兼有市场组织的交易特质和企业科层的生产特质,是一种中间性组织;作为中间性组织,产业集群具有独特的分工效率;同时,产业集群的组织效率是有条件的,其依赖于集群组织的交易特质与生产特质的边际比较,在市场优选机制下,产业集群组织存在着与企业组织和纯粹市场组织接壤的效率边界。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恒江 陈继祥
产业集群动力机制是获取持续竞争优势和推动集群发展的根本力量。本地根植性蕴涵丰富的生产要素,产业集群内源动力机制将其转化为内生优势;政府行为和外部竞争环境等外源动力机制的作用带来产业集群的外部优势。以产业集群动力机制及其作用规律研究为基础,产业集群内部治理(自主发展)与集群政策(外部引导)相结合的"从下到上"思路,是有利于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新模式。
关键词:
产业集群 要素 动力机制 竞争优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晓东
所有者与交易者的同一性、对资本报酬的限制及民主管理方式是合作经济组织的本质特征体现。与传统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相比,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在产权安排与治理机制上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往往将股金额度与交易额度相联系;其次,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股份可以交易;再次,新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内部治理方面已不再坚持纯粹的"一人一票",许多新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采用"一人一票"与"一股一票"相结合的制度安排。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及市场环境的改变,合作经济组织在许多方面承受着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在治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治理机制 变迁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马双 王永贵 赵宏文
让顾客参与到新产品开发之中正变得越来越普遍。然而,虽然现有相关文献大多认为顾客参与是有利的,但在实践中,顾客参与也会导致顾客与供应商之间的各种冲突,从而对产品创新绩效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本文基于174份来自高新技术企业产品经理和战略经理的配对问卷,明确验证了顾客参与的双刃剑效果——顾客参与在促进供应商与顾客双方长期合作意向的同时,也会造成双方的冲突。在此基础上,本文验证了长期合作意向和冲突行为对供应商产品创新绩效的异质性作用。接着,本文深入探讨了正式的(正式控制)和非正式的(关系灵活性)关系治理机制在顾客参与中所扮演的角色,以期为供应商对顾客参与的管理和利用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
顾客参与 交易冲突 正式控制 关系灵活性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燕楠 贾天枝 池春阳
产业学院是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新型组织形态,只有将企业的产业、科技与技术等资源要素与学校的教育资源优势在产业学院这一组织形态中融合,才能建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新机制。以交易成本经济学为视角,运用交易成本理论重构高职产业学院的治理机制,通过建立科层治理、文化治理、绩效治理、关系治理等多元治理机制,为学院发展的多重主体提供理性选择,从而解决产业学院在合作发展中的矛盾与困境,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构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格局。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林坚 骆逸玲 吴佳雨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在这里,准确理解我国自然资源监管运行机制的内在逻辑,对推动相关改革至关重要。法律意义上的自然资源,多指载体和形态明确的天然生成物尽管自然资源的学理涵义众多,且狭义的理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瑞强 朱述斌 沈墨
多种相同致贫因素引发的贫困人口相对集中连片迹象的出现,使得创新扶贫开发机制,推进连片开发扶贫,成为未来扶贫开发路径的必然选择。区域发展理论和空间贫困理论视角下的连片开发扶贫,应从空间上注重区域间发展资源禀赋特征与耦合、发展环境质量整体提升、产业结构优化、外界市场对接以及贫困人口赋能;从时间上促使区域系统朝着突破发展瓶颈、保持可持续发展状态的方向进化;从管理体制上明晰各利益相关主体角色,协同整合,形成全方位的大扶贫格局,以促进连片开发扶贫实践向纵深发展,提高连片开发扶贫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郭佩霞 周小林
分税制框架下的现行地方公共收入机制,无论从"增长效应"还是从"公平效应"看,其制度设计均不利于促成地方政府有效供给公共物品。基于大国治理逻辑的一个理论基石是,促成公共物品有效供给的地方公共收入机制,需要融合独立性财权与"权力制衡"机制。据此,结合"受益原则"与"支付能力原则",利于公共物品有效供给的地方公共收入机制构建,应在不触动当前政府间财政制衡设计的框架下,围绕"权力确定"、"来源清晰,负担落实"、"征管优势"、"适度弹性"原则,注重财产税、使用者费、地方公债三大收入形式的运用,并借助制度调整来增强地方独立性财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捷娜 吴秋明 聂柯渐
文章主要致力于从集成论的角度对产业集群管理理论进行研究,并分别从三个方面提出产业集群集成内力(F(t)↑)的思路与对策:提高集群环境特征值(E(t)↑)、提高集群企业的质量(∑Qi(t)↑)以及缩小产业集群与集群外集成单元之间心理距离(d(t)↓)。
关键词:
产业集群 管理理论 逻辑结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齐琦 霍红梅 刘铮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农村环境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也是乡村振兴进程中的应有之义,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推进农村环境整治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要。农村环境治理需多元协同共治,更需基层组织有效参与。本文在探讨基层组织开展农村环境治理的进程中,厘清基层组织的内在结构和参与逻辑,基于“委托—代理模型”和公共理论,结合多中心治理理论,探究基层组织治理农村环境的作用机制,通过自治、法治、德治三个角度解释农村环境治理的实践路径,保障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目标的顺利实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斯令
学科是大学区别于其他组织系统的特有结构,学科组织是构成大学结构的基本单元。学科组织的逻辑架构与权力配置是大学内部制度设计的核心内容,也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重要突破口。一、学科组织是大学内部制度设计的核心指向学科是大学区别于其他组织系统的特有结构,学科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大学的学术水平、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当各种高深知识以学科体系的形式在大学中繁殖生长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高良谋 胡国栋
效率与人性是管理学诞生百年以来的两条研究主线。两者在组织与管理的逻辑依据中分别表现为计算与情感两种基础要素,在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中分别构筑了线状的理性控制系统及网状的情感价值系统,其相互作用构成了管理逻辑悖论的"黑箱"。两种组织逻辑的分裂是效率与人性两条管理学主线分离的深层次原因。在组织局部秩序内通过适当的干预过程,可以形成双重系统聚合性的主导逻辑,建构情感逻辑与计算逻辑的组织内耦合机制。本研究深化和拓展了情感、直觉、伦理等非理性因素在组织与管理研究中的空间及价值,对于化解情感与计算两种组织逻辑悖论导致的管理实践问题,缓和效率与人性在组织管理中的矛盾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情感逻辑 计算逻辑 组织悖论 耦合机制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祖俊涛 董黎明 张向达
运用建构主义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从1986年以来中央政府及各部委颁布的系列减贫政策文本中提炼出“权变治理”模型,以此诠释政府贫困治理的运作逻辑和组织机理。研究发现:根据治理形势及其目标的阶段性变化(治理情境),政府会通过调整剩余控制权分配组合形态的方式来选择相应的治理模式加以应对(策略行动),由此带来的治理质效与治理风险变动(治理结果),又会衍生出新的治理情境和策略行动,从而构成政府贫困治理的逻辑闭环。进一步看,正是“治理质效-治理风险”的动态变化,使得政府在常规运作与超常规运作之间不断调适,进而推动了中国贫困治理模式的范式转型。研究不仅能够为后续相对贫困治理提供策略指引,还可以为解码中国政府之治贡献新的理论视角(权变治理)。
关键词:
权变治理 贫困治理 逻辑进路 扎根理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