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92)
2023(16094)
2022(13559)
2021(12180)
2020(10612)
2019(24173)
2018(23769)
2017(46130)
2016(24976)
2015(28154)
2014(28089)
2013(28027)
2012(25950)
2011(23297)
2010(23692)
2009(22446)
2008(22669)
2007(20882)
2006(18264)
2005(16809)
作者
(73812)
(61795)
(61683)
(58661)
(39344)
(29513)
(28003)
(24043)
(23296)
(22212)
(21059)
(20746)
(19856)
(19667)
(19505)
(19016)
(18652)
(18475)
(18108)
(17716)
(15401)
(15358)
(15201)
(14128)
(14012)
(13935)
(13809)
(13809)
(12460)
(12344)
学科
(110693)
经济(110535)
(98843)
管理(88476)
(88304)
企业(88304)
方法(45910)
数学(36154)
(35832)
数学方法(35817)
业经(34237)
(34207)
中国(26492)
(26095)
(24729)
财务(24693)
财务管理(24647)
农业(23725)
企业财务(23356)
技术(22042)
地方(19965)
(19559)
(19134)
贸易(19124)
(19114)
(19000)
理论(18774)
(18524)
(18106)
(17487)
机构
学院(369013)
大学(365429)
(156783)
经济(153670)
管理(144294)
理学(123339)
研究(122966)
理学院(122077)
管理学(120308)
管理学院(119634)
中国(94770)
(76629)
(75574)
科学(73322)
(67016)
(62937)
财经(59009)
(58160)
中心(56462)
研究所(56440)
业大(54941)
(53316)
农业(52753)
北京(48051)
经济学(47592)
(45320)
(44255)
(43924)
师范(43731)
财经大学(43387)
基金
项目(238530)
科学(188531)
研究(175355)
基金(173214)
(151188)
国家(149604)
科学基金(128337)
社会(112362)
社会科(106485)
社会科学(106454)
(94937)
基金项目(91503)
自然(82183)
自然科(80235)
自然科学(80205)
教育(79553)
自然科学基金(78849)
(78775)
编号(70432)
资助(70086)
成果(57349)
重点(53936)
(53188)
(52803)
(52460)
课题(48814)
创新(48689)
(48645)
(48087)
国家社会(46460)
期刊
(181727)
经济(181727)
研究(108539)
中国(74790)
(63471)
(62871)
管理(57938)
学报(56385)
科学(53288)
大学(43278)
农业(42373)
学学(41127)
教育(35350)
(34682)
金融(34682)
技术(33163)
业经(31488)
财经(30247)
经济研究(27949)
(26176)
(24748)
问题(23915)
技术经济(20597)
(18901)
世界(18162)
(18121)
财会(17803)
现代(17782)
商业(17572)
科技(17343)
共检索到5603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聂泳祥  
产业集群具有合作博弈性质,其形成的关键要素是"企业家合作能力"。在静态博弈条件下,"集群"均衡的形成取决于参与人的"企业家合作能力"的概率分布;在动态博弈条件下,无论是具备企业家合作能力的参与企业先行动,还是后行动,它都会尽早显示自身的信息类型,经过多阶段博弈,理性的参与企业的最优决策是参与到集群中进行生产经营,获取合作收益,最终形成聚集均衡。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钱水土  侯波  
生活中经济人并非无限理性,本文引入效用概念,以完善经济人赖以决策的成本收益分析法。从制度角度入手,结合囚徒困境模型,对风险投资家和风险企业家合作的制度环境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阐释了一个较优的风险投资家和风险企业家合作机制应有的态势,以及政府改进风险投资家和风险企业家合作机制的途径。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吕文栋  朱华晟  
企业家对产业集群发展演变的影响不仅表现为其企业自身较好的经济绩效,更重要的是他们对地方主体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作用。浙江集群的案例表明,一方面,地方企业家的行为引发外部效应(即示范效应和竞争效应),激励地方持续创新;另一方面,地方企业家通过创建地方产业网络,重新配置地方要素资源,并促进资源、技术与信息在整个地区的流动与传递。地方企业家联盟亦是重要的网络关系,可能导致竞争势力的强弱交替,并引发地区市场结构改变。内外企业家联盟(尤其是与海外投资商的联盟)是推动集群纵深演进的另一重要网络关系,他们共同推动集群技术水平提升、增强集群品牌效益,并引发浙江集群系统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兰娟丽  雷宏振  
从微观层面的产业集群企业间协作关系出发,构造了产业集群内知识网络下基于知识外溢的企业合作演化博弈模型,指出知识外溢利润、合作成本、合作风险以及合作概率都会影响系统演化结果,分析了知识外溢利润、合作成本与合作风险的关系满足4种不同情况时产业集群网络的演化稳定状态。最后根据影响因素的不同结果,给出了产业集群内知识外溢合作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林洁  
产业集群内企业的合作创新实质上是一个动态演化发展过程。通过构建产业集群合作创新动态博弈模型,揭示了产业集群合作创新的动态演化过程和演化的内在机理,认为产业集群合作创新的演化方向取决于参与合作创新的时点收益,而产业集群内参与合作创新的企业的比例对产业集群合作创新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产业集群内参与合作创新的企业比例不会无限扩张,会稳定在一定边界。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罗倩文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市场经济中一种重要的企业组织形式,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却遭遇发展瓶颈。本文借用企业家这一解释变量,从企业家能力的视角,分析在企业家缺位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困难的表现,并提出以培育企业家机制来破解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困境的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新安  
一个成熟产业集群的合作创新,即使在没有外界干预的情况下也应具有自增强的趋势。对产业集群内企业合作创新的自增强机制进行博弈分析表明,在产业集群的企业群体内,如果企业间进行合作创新只是短期的话,产业集群合作创新容易产生“搭便车”的行为,而长期合作则可能形成一种自增强的集群创新机制,并且政府在其形成初期发挥重要推动作用,但政府政策作用的最终目的应逐步从集群内淡出,以便形成不需要第三方干预的自增强创新机制。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王磊  
从我国乳制品企业和经销商尽快建立规范、高效的沟通机制的客观要求出发,本文探讨了乳制品企业和经销商之间的演化博弈关系。在阐述乳制品企业和经销商合作策略的基础上,基于有限理性,应用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基于质量安全投入的乳制品企业和经销商合作沟通机制形成的长期演化趋势,并运用Matlab 6.0软件对研究结果进行仿真分析。研究发现,降低经销商的"质量安全投入"成本、降低乳制品企业采取"建立沟通机制"所支付的成本、提高经销商的销售额外收益、增加在"质量安全不投入"策略下乳制品企业采取"不建立沟通机制"所多付出的损失成本、增加在"建立沟通机制"策略下经销商采取"质量安全不投入"所需缴纳的罚金、增加在"不建立沟通机制"策略下经销商给乳制品企业带来的损失,有助于乳制品企业和经销商合作沟通机制的形成。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友金  徐尚昆  田银华  
近年来,有关信任及其作用机制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但对于集群内企业信任机制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本文引入行为生态学方法,通过构建种群互相回报式合作行为博弈模型,对这一问题展开了比较系统的讨论,得出了以下两点基本结论:种群互相回报式重复博弈使得守诺成为种群进化稳定对策,这构成了集群内企业信任机制产生的重要内在动因;集群内的"社会实施"有效地限制了企业的道德风险和机会主义行为,为信任在集群企业内的产生和维系创造了外部约束条件。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柯得阳  
企业家不是天生的,凝聚在企业家身上的人力资本也不是与生俱来的。本文将飞轮效应引入异质型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形成过程;分析影响人力资本飞轮效应的主要因素:教育、在职培训、市场竞争环境和制度环境;阐述企业家人力资本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的形成机制—飞轮效应,并从职业企业家市场建设和企业内部机制建设两方面提出合理的保障机制,以保障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形成。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胡平波  
合作社企业家能力对合作社绩效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但是却没有得到实证数据分析的支持。文章在构建企业家能力与合作社绩效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描述性统计与因子分析模型等分别对两组指标体系维度进行分析,再通过典型相关分析法分析了企业家能力与合作社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企业家经营管理能力对合作社的组织绩效、治理绩效与社会绩效提升的影响非常明显,但是对社员收入绩效提升的影响程度却明显偏低。为了进一步提高社员绩效,促进合作社不断发展,一方面需要解决合作社成员之间的异质性,并提高合作社企业家的奉献精神,另一方面需要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柳红星  
近几年,企业集群的发展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一度成为研究的热点。企业作为集群中理性经济主体,必然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作为自身目标。因此,集群企业在竞争与合作博弈中必须走出"囚徒困境",进行有效合作,以充分发挥企业集群的聚集效应,实现集群企业的共赢。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唐晓华  王丹  
以弹性化和专业化为主要特点的集群内企业的合作是集群得以健康发展的关键。要保证企业间高效的合作就必须有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在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下,当企业选择签订长期契约代替一体化经营时,可以采用显性契约和隐性契约两种方案。由于契约的非完备性和未来的不确定性,提高了显性契约的实施成本。因此,基于集群企业间合作的隐性契约在规范集群企业行为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本文运用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下的动态博弈理论对防止集群企业机会主义行为的隐性契约进行了博弈分析,阐释了隐性契约运行的内在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规范集群内企业的合作行为提出了具有实践指导和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赵庚科  郭立宏  
本文以重复博弈理论为工具,分析区域产业集群内多企业间合作交易过程形成的合作激励机制(商会),发现该机制对集群内多企业间不合作行为惩罚大到永誓不会交易时,能激励集群内多企业间交易走向合作。分析温州商会的激励实践,发现该组织为温州产业集群内多企业间合作交易提供一种激励机制,在集群内多企业间合作交易过程中有效地监督了潜在交易企业的不合作行为,激励集群内多企业间的交易走向制度化合作,提高了集群的竞争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平宇  陈建军  
产业升级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需要,也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企业是否具有升级意愿至关重要,但大多数研究却忽视了企业家产业升级意愿的具体形成机制。文章尝试从企业家对产业升级的"认知"和"意愿"视角,在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构建了企业家视角产业升级实现机制的理论模型。研究发现企业产业升级的行为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实现:一是通过制定有效的产业政策,促进企业家产业升级认知改变,形成产业升级意愿,开展产业升级活动;二是制定有效的产业政策,改变企业市场环境,通过利益相关者行为促进企业家产业升级认知改变,形成产业升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