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62)
2023(12871)
2022(10906)
2021(9763)
2020(8301)
2019(18615)
2018(18197)
2017(34565)
2016(19375)
2015(21594)
2014(21678)
2013(21159)
2012(19820)
2011(17893)
2010(17965)
2009(16608)
2008(16552)
2007(15175)
2006(13024)
2005(11405)
作者
(60085)
(50415)
(50247)
(47630)
(31460)
(24160)
(22970)
(19984)
(18827)
(17846)
(17010)
(16699)
(16076)
(15858)
(15808)
(15680)
(15509)
(14930)
(14488)
(14336)
(12835)
(12375)
(12365)
(11496)
(11359)
(11224)
(11091)
(11039)
(10280)
(10218)
学科
(79718)
经济(79627)
管理(54246)
(52423)
(42166)
企业(42166)
方法(35903)
数学(31301)
数学方法(31046)
(23518)
(20357)
中国(19888)
业经(18661)
(18089)
地方(16649)
(16558)
(15202)
贸易(15202)
农业(15165)
(14737)
产业(12983)
技术(12907)
(12836)
(12431)
财务(12401)
财务管理(12367)
理论(12141)
环境(12088)
(12086)
银行(12016)
机构
学院(283070)
大学(281992)
(113988)
经济(111655)
管理(105486)
研究(98296)
理学(91737)
理学院(90671)
管理学(89048)
管理学院(88548)
中国(71190)
科学(64088)
(60452)
(59287)
(51624)
(50524)
业大(49779)
农业(48334)
研究所(47528)
中心(44981)
(42855)
财经(40714)
(36883)
北京(36422)
(35972)
师范(35440)
(35008)
经济学(34957)
(33628)
经济学院(31942)
基金
项目(195368)
科学(151638)
基金(139910)
研究(136350)
(125513)
国家(124460)
科学基金(104124)
社会(86284)
社会科(81792)
社会科学(81764)
(78770)
基金项目(74777)
自然(68374)
自然科(66780)
自然科学(66753)
(66411)
自然科学基金(65603)
教育(62459)
资助(55809)
编号(54252)
重点(44911)
成果(43376)
(43067)
(42237)
(41252)
创新(38642)
计划(38583)
课题(38270)
科研(37902)
国家社会(35834)
期刊
(121819)
经济(121819)
研究(75611)
学报(55367)
(54883)
中国(53769)
科学(46887)
大学(40128)
(39615)
学学(38380)
农业(36817)
管理(35853)
教育(27830)
技术(23137)
(21941)
金融(21941)
业经(21677)
经济研究(20195)
财经(20133)
(19554)
(17437)
问题(16877)
(16347)
业大(15026)
科技(14651)
技术经济(14060)
商业(13803)
统计(12988)
(12978)
农业大学(12920)
共检索到4046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吕国范  易明  
产业集群治理行动是旨在建立和维护集群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集群治理主体共同参与的集体行动。影响集群集体行动的因素主要包括:领导型企业、社会资本、公共服务机构和集群代理机构、地方政府行为、团体讨论和个体声音。本文通过对湖北武汉光电子产业集群的调研,挖掘影响该集群集体行动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易明  杨树旺  
产业集群治理行动是旨在建立和维护集群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集群治理主体共同参与的集体行动。根据集群集体行动产生的诱因,可将其划分为内生型集体行动和外生型集体行动,二者提供的产品都具有公共产品性质。影响集群集体行动的因素主要包括:领导型企业、社会资本、公共服务机构和集群代理机构、地方政府行为、团体讨论和个体声音等。基于异质性假设,在朱宪辰、李玉连(2007)的博弈模型基础上,通过将声誉机制纳入其中,得到的启示是:一个集群如果拥有良好的声誉机制,就有利于集体行动的实现,反过来,如果集群中信用和守信文化没有建立,声誉机制不健全,就可能导致集体行动的失败。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郑小勇  
基于利益集团等多重主流理论视角和半开放性编码技术的部分探索性案例研究,发现产业集群内生性集体行动受到内生需求、长期导向、本地嵌入、政策激励、同行反应、协会治理、集群规模和集群类型等因素的综合影响。经因子分析和逐步回归等方法检验,上述影响因素组合具有较为理想的建构效度和效标效度。其中,内生需求、长期导向、本地嵌入、政策激励、同行反应和协会治理等属于正面激发因素,对集群企业参与内生性集体行动具有积极促进作用,而集群规模和集群类型等则属于负面阻碍因素,对集群企业参与内生性集体行动具有消极抑制作用。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李超海  
本文利用2006年在珠江三角洲地区9个城市进行的农民工问卷调查所得数据,通过建立Logistic模型和Poisson回归模型,分析了农民工集体行动和集体行动参加次数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显示,年龄、受教育程度、对《劳动法》的认知、是否参加同乡会对农民工是否参加集体行动有显著影响;受教育程度、有无签订劳动合同、打工地朋友数量和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对农民工集体行动参加次数有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梁宏  
本文利用2010年"农民工权益保护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外来工抽样调查数据资料,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集体行动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工的集体行动意愿主要来自于个人发展的需求以及主观剥夺感、精神状态和权益被侵经历的多少。可见,新生代农民工是一个重视发展机会和权利的群体。因此,建议在充分保障基本权益的情况下,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公民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小江  
文章引入迭演博弈模型,设置各种因素参数,对中小企业集体行动困境这一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文章认为,为了促进集体行动的顺利发生和保证其稳定性,必须通过引入政府、行业协会等集体行动协调组织对这些影响集体行动的关键因素进行控制,通过改善集体行动的初始状态,降低单个企业对集体行动成本分担,提高集体行动效率,降低集体行动成果外部性,设立集体行动监督机制和惩罚机制等,解决中小企业集群中的集体行动困境问题。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宋丙涛  
国家治理结构转型的动力机制曾经引起了学者们的普遍关注,然而,由于个人主义方法论的影响,新古典经济学未能提供一个很好的分析框架。本文试图在集体主义方法论的基础上,从人类更为原生的种群生存目标出发,用公共产品的供求原理来解释国家治理结构转型过程中的集体行为逻辑与经济效率逻辑。特别是,本文将用公共产品需求结构的变迁来解释国家治理结构转型的动力,用公共产品需求的冲突来解释现代国家治理的困境。本文的结论是,治理结构的转型实际上就是公共经济体制的变迁,作为一种应对生存挑战的尝试,现代国家治理结构的构建成功,依赖于决策效率与执行效率的同时提高。并且,新体制是社会精英为应对挑战而有意构建更为有效的公共经济体制...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颜华   董富强  
激活内生发展动力是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有效治理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基于集体行动理论,以江苏省为例,利用2022年中国土地经济调查数据,运用OLS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系统性考察乡村产业融合对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绩效的影响,探讨村庄集体行动在乡村产业融合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绩效间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乡村产业融合对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经过模型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揭示,村庄集体行动,即组织领导力和农民参与度,在乡村产业融合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绩效之间发挥着重要的中介效应。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表明,内部融合型、多功能拓展型和技术渗透型的融合模式能显著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绩效,而产业链纵向延伸型则影响不显著;在集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村庄,产业融合的积极效应更为显著。据此,政府应通过完善产业融合扶持政策、探索产业融合促进集体行动达成的转化机制、防范由产业链纵向延伸型融合模式引致的生态环境风险和加快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绩效。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颜华   董富强  
激活内生发展动力是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有效治理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基于集体行动理论,以江苏省为例,利用2022年中国土地经济调查数据,运用OLS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系统性考察乡村产业融合对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绩效的影响,探讨村庄集体行动在乡村产业融合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绩效间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乡村产业融合对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经过模型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揭示,村庄集体行动,即组织领导力和农民参与度,在乡村产业融合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绩效之间发挥着重要的中介效应。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表明,内部融合型、多功能拓展型和技术渗透型的融合模式能显著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绩效,而产业链纵向延伸型则影响不显著;在集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村庄,产业融合的积极效应更为显著。据此,政府应通过完善产业融合扶持政策、探索产业融合促进集体行动达成的转化机制、防范由产业链纵向延伸型融合模式引致的生态环境风险和加快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绩效。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蔡荣  马旺林  王舒娟  
社员承诺是合作社得以存续的必要条件,较低的社员承诺直接削弱了合作社的规模经济优势,成为很多合作社失败的重要原因。本文利用山东和陕西两省672户合作社社员的调查数据分析了合作社组织结构、治理机制、社员特征、经营特征和外部环境共5类因素对社员承诺的影响。通过调查发现,当前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社员承诺总体水平较低的困境,受访社员交给合作社的产品比例只有62%,其余均销售给了合作社以外的第三方。计量分析结果显示:社员承诺水平的高低主要受合作社社员规模、有无价格溢出、是否参与合作社决策、户主受教育年限、是否存在资金约束、生产规模、销售经验、家庭成员有无非农就业渠道、入社时间、距合作社距离、市场公平性和...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任丙强  孙龙  
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互联网工具的广泛使用既是当前环境群体性事件的重要特征,也是其得以发生的关键性因素。即使面临着组织、社会以及行动合法性等各种因素限制,公众仍能够通过使用互联网工具而动员环境集体行动。文章认为,互联网有利于集体行动的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作为一种动员工具,降低了动员成本,将单个个人联系起来成为利益群体;二是为城市居民提供了讨论空间,使公众通过网络了解环保知识,形成对于环境问题的自我认知;三是能够增加社会资本,增强使用者之间的信任并延伸而形成新的社会联系,建立非正式组织。当然,互联网在环境抗争中的作用也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红  安文雯  
文章基于相对公平相容约束发展了皮建才(2007)的基于公平相容约束的集体行动模型,扩展后的模型更具有现实意义。最终得出:(1)局中人(组织者、参与者)的相对公平相容约束包含局中人的理性约束;(2)只要符合组织者的相对公平相容约束条件,就会有局中人组织集体行动;(3)只要符合参与者的相对公平相容约束条件,集体行动就会实现,同时避免了搭便车行为;(4)局中人的相对公平相容约束条件为集体行动是否实现的充分条件。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章平  李玉连  
主流经济学一直认为市场和政府互为替代品,而没有给介于其中的自愿合作组织留下空间。其实,以小区为单位的局部治理模式的发育,为纠正市场和政府失灵提供了第三种替代机制。本文通过南京市28个小区865个样本的抽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业主合作的集体行动需要异质性个体充当创新企业家,最终在互动中形成契约性规则和群体规范。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谢玉华  李红  杨玉芳  
本文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1--9月在珠三角服装鞋帽行业发生的7起工人集体行动案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案例中各参与主体的对比分析,得出集体行动走向集体谈判的过程:劳资冲突——工人集体行动——劳方自发组织动员起来——政府及第四方协调斡旋——资方妥协——集体谈判,进而指出建立集体劳动关系调整方式、以用集体谈判解决劳资冲突,是当下中国劳动关系转型的核心。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张原  
劳动者权益维护是中国迈入中等收入水平国家行列后面临的重大问题,科学疏导劳资矛盾成为中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之举。实证研究表明,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工作经验和技能水平对于提高劳动者权益具有正面作用;户籍、所有制和地区分割是主导不同群体权益差别的核心因素。当前我国劳动者的维权行为主要围绕劳动报酬和工作时间等基本权益展开。从维权影响因素和管理方式来看,制度改革均是未来劳动者权益维护的重点和难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