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78)
- 2023(10646)
- 2022(9003)
- 2021(8213)
- 2020(7177)
- 2019(16273)
- 2018(16188)
- 2017(31562)
- 2016(17018)
- 2015(18840)
- 2014(18660)
- 2013(18543)
- 2012(17308)
- 2011(15605)
- 2010(15454)
- 2009(14624)
- 2008(14312)
- 2007(12978)
- 2006(11478)
- 2005(10731)
- 学科
- 济(67702)
- 经济(67601)
- 管理(51074)
- 业(50613)
- 企(41334)
- 企业(41334)
- 方法(26377)
- 数学(22408)
- 数学方法(22182)
- 制(20434)
- 财(20084)
- 中国(19098)
- 农(18724)
- 业经(17467)
- 地方(15710)
- 体(13986)
- 学(13867)
- 银(13478)
- 银行(13446)
- 行(12757)
- 务(12336)
- 融(12333)
- 金融(12328)
- 财务(12315)
- 财务管理(12277)
- 农业(11993)
- 贸(11920)
- 贸易(11911)
- 产业(11905)
- 体制(11705)
- 机构
- 大学(239894)
- 学院(238304)
- 济(98325)
- 经济(96171)
- 管理(90430)
- 研究(82309)
- 理学(76675)
- 理学院(75782)
- 管理学(74546)
- 管理学院(74092)
- 中国(65949)
- 京(51399)
- 财(50083)
- 科学(50025)
- 所(41362)
- 农(40837)
- 江(38635)
- 中心(38577)
- 财经(38356)
- 研究所(37217)
- 业大(35045)
- 经(34606)
- 州(32213)
- 北京(32115)
- 农业(32084)
- 经济学(30748)
- 院(30389)
- 范(29559)
- 师范(29152)
- 财经大学(28563)
- 基金
- 项目(159390)
- 科学(126114)
- 基金(116783)
- 研究(115095)
- 家(102137)
- 国家(101334)
- 科学基金(87176)
- 社会(74215)
- 社会科(70286)
- 社会科学(70268)
- 省(63058)
- 基金项目(61917)
- 自然(57044)
- 自然科(55671)
- 自然科学(55653)
- 自然科学基金(54716)
- 划(52911)
- 教育(51675)
- 资助(48087)
- 编号(45062)
- 成果(36908)
- 重点(36123)
- 部(35389)
- 发(34826)
- 创(33585)
- 制(33524)
- 课题(31995)
- 创新(31589)
- 国家社会(30729)
- 科研(30591)
共检索到3693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周建华 张捷
产业集群的组织结构将导致集群内部的担保网络呈现特定的特征。以浙江温州眼镜产业和电气产业集群的两个担保网案例为样本,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网络内部机制的角度,比较不同产业集群结构下担保网的风险传染途径及其效应。结论认为,眼镜产业担保网由于程度中心性高、中介中心性低和结构洞数量少等原因,网络结构表现为凝聚程度高和碎片化程度低的特点,风险一旦超过临界点,风险传染效应比电气产业担保网大。"星状"电气产业担保网的桥具有"齐美尔连带"特性,桥的稳定性对担保网的风险传染至关重要。同时,产业集群类型对不同担保网络结构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乐才 杨宏翔
对企业资金担保链风险形成机制进行的分析和研究表明:首先,对于融入了企业资金担保链系统的企业而言:收贷银行的数量越大、收贷的额度越多、企业对外资金担保的数量越多,企业储备的资产也应越多;其次,当企业受到的流动性冲击超过了其自身的缓冲能力与担保企业的缓冲能力时,企业资金担保链危机就会发生;再次,资金担保链具有金融的脆弱性,其一旦发生危机会传染给整个经济。
关键词:
资金担保链 联接形式 风险传染 缓冲能力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崔蓓 王玉霞
通过建立有向加权网络模型,分析供应链担保圈的网络结构对风险传染的作用机理,并以调和距离衡量企业间担保关系,解释担保圈的两面性——风险分担和风险连坐。研究结果表明担保圈网络结构和风险传染关系具有相变的特征。当风险低于一定阈值,高度连通的网络中担保关系的多样化能够有效保持网络的稳定性。当风险高于一定阈值,高度连通的网络反而构成风险传染的路径,其稳定性和弹性大大降低。企业间担保关系具有非线性的特征,担保圈网络结构对风险传染的作用机制取决于企业间调和距离。
关键词:
供应链 担保圈 风险传染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崔蓓 王玉霞
通过建立有向加权网络模型,分析供应链担保圈的网络结构对风险传染的作用机理,并以调和距离衡量企业间担保关系,解释担保圈的两面性——风险分担和风险连坐。研究结果表明担保圈网络结构和风险传染关系具有相变的特征。当风险低于一定阈值,高度连通的网络中担保关系的多样化能够有效保持网络的稳定性。当风险高于一定阈值,高度连通的网络反而构成风险传染的路径,其稳定性和弹性大大降低。企业间担保关系具有非线性的特征,担保圈网络结构对风险传染的作用机制取决于企业间调和距离。
关键词:
供应链 担保圈 风险传染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潞平 陈杰
在把防范系统性风险摆在更加重要位置的现实背景下,本文从担保链中的社会关系网络结构角度入手,对担保融资机制进行优化设计,以降低担保融资的风险。研究发现:当货币供应平稳时,最佳担保链社会关系网络结构是把所有企业都聚集在一个社会网络中;当货币供应紧缩时,最佳担保链社会关系网络结构是尽可能把所有企业划分到不同的社会网络中。齐星集团和浙江绍兴华联三鑫的担保链断裂案例也进一步印证了相关结论。
关键词:
担保融资机制 网络结构 违约风险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去非 易振华
当前,担保链债务危机引发的企业信用风险仍然在继续扩散,甚至开始殃及相关优质企业,直接带来银行不良贷款上升的潜在隐忧,对区域经济金融稳定运行造成一定的负面冲击。曾经作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有效方式——企业之间的相互担保,缘何在如今经济复杂形势下瞬间暴露其背后早已暗藏的风险;浙江部分制造业实体经济何故会成为"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尼曼
作为巴西阿克里州农村信用社的一名工作人员,我的主要工作是为那些申请贷款的人服务,受理他们的贷款申请,交由审核部门审核。这期间,我认识了一个叫莫西尼的中年男子。每个月的第一天,他都会准时来到登记大厅,向我要一张申请表,然后请登记大厅里的其他申请人帮他填写申请表。可是,莫西尼的这种行为在我看来完全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他要申请的贷款金额不菲,折合约5000美元。而在担保条件这一栏,他只写着:可在6年内分期还清贷款。将这样的承诺作为担保条件,当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植凤寅
主持人的话:担保曾被拿来作为防范信贷风险的"利器",似乎有了担保就有了保障。可是现在,这个关于担保的"传说"似乎正在被事实打破。从2011年开始,关于担保方面的负面新闻就没有断过,发展到2012年,温州出现大范围的担保危机、北京中担投资信用担保有限公司宣布进入破产程序。2012年6月,针对相关问题,银监会出台文件警示融资性担保业风险。担保公司作为中介,一头牵着银行,一头牵着企业,风险频发的背后是担保业本身"先天不足",还是另有原因?困境面前担保业的未来走向会怎样?本期一线话题采访的嘉宾包括中国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行长吴国联、北京信用担保协会会长李世奇及浙江绍兴万丰担保公司总经理俞章新。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海明 王哲伟 曹廷求
本文检验了担保网络的传染效应。从传染效应的存在性来看,当网络中一家公司表现较差时,同一网络内的其他企业下一年度的绩效水平较低,并且绩效出现下滑。从传染效应的特征来看,由于传染效应的存在,企业加入—退出担保网络遵循特定的规律,担保网络的演化过程体现了传染效应的过程性特征。具体地,出于传染效应的考虑,优质企业更不愿意加入担保网络,也更倾向于在担保网络消失之前退出担保网络。与其他担保网络相比,企业选择加入的担保网络质量更高。而担保网络质量越差,企业提前退出的可能性越大。从传导机制来看,负面冲击导致网络内企业面临更高的诉讼风险、再融资风险以及更低水平的现金储备是担保网络传染效应的传导机制。本文验证了担...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马国建 刘天辰
为研究融资担保链风险传染机理,构建了融资担保链风险传染模型,并运用计算实验方法仿真风险传染特征。研究发现:融资担保链风险呈爆发式传染特点,被担保企业的集中度、相似度会加剧风险的传染,而保持合理的保证金率、提高担保公司之间的协作水平以及提高资产变现率有助于化解担保链风险。
关键词:
融资担保 风险传染 仿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亚军 张军 刘丽芹
文章分析了中国上市公司担保网的风险根源,探讨了保证担保、相互担保和担保网的四种工具性功能及运作机理;最后根据分析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上市公司 担保网 风险根源 工具性功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震宇 李飞琍 杨勇
温州企业担保链风险演变担保是保证的一种。在温州曾经一度被银行和企业广泛应用于企业信贷融资,且出现了"一企多保""多企互保"等形式,最终发展成盘根错节的担保链、担保网,成为此次温州化解局部金融风险的最大困难。2008年,国家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提振内需,拉动经济增长,2009年出台4万亿元刺激经济投资计划,在经济预期向好和房地产不断升值的背景下,温州很多企业脱实向虚跟风走上了投机之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震宇 李飞琍 杨勇
温州企业担保链风险演变担保是保证的一种。在温州曾经一度被银行和企业广泛应用于企业信贷融资,且出现了"一企多保""多企互保"等形式,最终发展成盘根错节的担保链、担保网,成为此次温州化解局部金融风险的最大困难。2008年,国家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提振内需,拉动经济增长,2009年出台4万亿元刺激经济投资计划,在经济预期向好和房地产不断升值的背景下,温州很多企业脱实向虚跟风走上了投机之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周伏秋 刘静茹
大力发展节能服务产业是我国的长期战略选择。近年来,在探索运用担保机制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方面,我国已获得了一些成功和宝贵的经验,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应从充分和持续发挥担保机制对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支持和促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滕磊
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模式之一,网络贷款的本质是基于大数据的金融资产和风险的高效配置。网络贷款的迅速发展,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担保机制在网络贷款中的运用,但同时贷款信用风险也迅速在担保机构和网络贷款人之间互相传导。本文从网络贷款的资金供给和需求匹配角度入手,系统性地建立了担保机制下担保机构和网络贷款人之间的信用风险传导模型,并深入讨论了其内在机理,即双方存在信用风险传导效应和阻滞效应,最终将导致信用风险在建立的微分动力系统方程演进过程中达到均衡配置。明确网络贷款作为信息中介的边界和义务,构建多元化征信体系,建立网络贷款的信用风险评价和预警体系,加快培育成熟的网络贷款市场有助于网络贷款信用风险的有效管...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担保机制 信用风险 传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