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33)
- 2023(7724)
- 2022(6704)
- 2021(6301)
- 2020(5420)
- 2019(11616)
- 2018(11579)
- 2017(21581)
- 2016(11517)
- 2015(12840)
- 2014(12090)
- 2013(11667)
- 2012(11144)
- 2011(9918)
- 2010(10151)
- 2009(9331)
- 2008(9347)
- 2007(8886)
- 2006(7754)
- 2005(6832)
- 学科
- 济(46810)
- 经济(46760)
- 管理(41971)
- 业(40530)
- 企(35978)
- 企业(35978)
- 技术(20410)
- 方法(17890)
- 数学(14078)
- 数学方法(13886)
- 技术管理(13298)
- 业经(13131)
- 中国(12740)
- 财(12709)
- 农(12454)
- 地方(11125)
- 产业(10958)
- 制(9565)
- 理论(9139)
- 学(8595)
- 农业(8503)
- 划(7471)
- 贸(7360)
- 贸易(7351)
- 银(7188)
- 银行(7170)
- 家(7123)
- 易(7109)
- 体(7033)
- 行(6876)
- 机构
- 学院(161668)
- 大学(160105)
- 济(68312)
- 经济(66997)
- 管理(66958)
- 理学(57893)
- 理学院(57352)
- 管理学(56499)
- 管理学院(56180)
- 研究(52036)
- 中国(39031)
- 京(33370)
- 财(31591)
- 科学(30419)
- 江(25746)
- 所(25229)
- 中心(24551)
- 财经(24251)
- 农(23181)
- 研究所(22498)
- 经(21941)
- 业大(21832)
- 北京(20821)
- 经济学(20404)
- 州(20296)
- 范(20128)
- 师范(19918)
- 院(18727)
- 技术(18665)
- 经济学院(18303)
- 基金
- 项目(107327)
- 科学(86805)
- 研究(81501)
- 基金(77809)
- 家(66990)
- 国家(66449)
- 科学基金(58511)
- 社会(53436)
- 社会科(50850)
- 社会科学(50838)
- 省(43989)
- 基金项目(41559)
- 教育(37084)
- 自然(36138)
- 划(35488)
- 自然科(35437)
- 自然科学(35431)
- 自然科学基金(34883)
- 编号(32134)
- 资助(30148)
- 创(29129)
- 创新(26149)
- 成果(25969)
- 发(24042)
- 重点(23799)
- 部(23459)
- 课题(22535)
- 国家社会(22288)
- 制(21274)
- 业(20838)
共检索到2479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丘海雄 徐建牛
本文在回顾和分析技术创新研究的范式、集群技术创新的概念、分析模型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适合研究中国集群技术创新研究的“动态主体模型”,并以之描述、分析中国集群技术创新的起源、功能、效用、问题以及相关行动者在此过程中的角色、地位、动因。我们发现我国的地方政府是集群技术创新的最主要行动者,其积极性和作用远甚于西方的地方政府。产业竞争加剧、市场失灵、社会缺位是地方政府积极参与的客观需求。财政分权带来的制度激励则是其积极参与的主观动因。但是地方政府的角色是动态的,经历了“地方法团主义”、“后地方法团主义”的过程,并将演进为“后后地方法团主义”。
关键词:
产业集群 技术创新 地方政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红玉 雷正 杨艳武
文章基于2006—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测度了各地区技术创新水平和长期经济增长水平,以技术引进、人才引进、税收优惠和科技投入4个指标刻画了地方政府行为,通过构建多种计量模型,系统考察了技术创新对地区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非线性效应,并进一步分析其基于地方政府行为的门槛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技术创新显著促进了地区长期经济增长,这一结论在通过工具变量法、滞后自变量、排除宏观因素系统性变化、更换度量指标、剔除直辖市样本等方式进行内生性与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非线性效应检验结果显示,技术创新与长期经济增长之间呈“倒U”型关系,表明存在最优技术创新水平。采用门槛模型研究发现,在人才引进、税收优惠的正向调节下,技术创新的经济增长效应存在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而在技术引进的正向调节下,则存在边际效应递减的非线性特征。采用空间模型研究发现,本地区技术创新对邻接地区长期经济增长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魏丽华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在冲击金融体系的同时,也深深的冲击了各国的实体经济。如何减少危机对各国实体产业的影响,增强产业抵抗全球风险的能力,是各国政府迫切需要面对的问题。就我国而言,转变过去粗放型的产业发展模式,推动产业升级是必然选择。作为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创新在推动产业集群升级中地位重要。推动创新的发生与发展步伐,加快集群升级进程,地方政府的作用不可或缺。
关键词:
创新 地方政府 产业集群升级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叶显 吴非 廉胜南
本文基于1999~201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地区金融发展对于技术创新的影响,并创新性地嵌入了地方政府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资本市场对区域创新活动的促进作用较之于银行业部门更为明显。进一步地,地方政府财政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地方政府引导金融资源以促进创新的有效程度;地方的绩效考核体系已逐步实现从对经济总量增长偏好向创新驱动的适应性调整,展现出了较强的创新活动结构性优化倾向。本文的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有助于优化当前中国的金融资源导向,并在地方政府普遍影响区域经济(创新)活动的大背景下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银行规模 资本市场 政府行为 技术创新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艳清
技术创新是企业保持持续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产业集群内的中小企业与孤立于集群外的中小企业相比,由于集群效应获得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和拓宽创新途径的机会,但仍处于技术创新滞后的状况。基于此,本文分析了集群内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障碍,并通过政府在促进集群内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行为定位的探讨,提出了政府应从财税激励、政府采购、共享机制、融资支持、中介服务机构等方面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进行有效支持。
关键词:
产业集群 中小企业 技术创新 政府行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马毅 左小明 李迟芳
基于技术创新集群对金融资源的需求特征,本文从社会网络视角分析科技金融驱动技术创新集群持续创新的机制与意义,明确政府在科技金融中作为"引导人"的定位、资源与渠道;并结合技术创新集群可能存在的萌芽创新冷漠、创新持续性考验和盲目创新支持等问题及企业"模仿性创新的囚徒困境",提出科技金融驱动技术创新集群的政府行为模式,从引入创新源、组织管理机制和科技金融网络构建等方面展开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
技术创新集群 科技金融 科技型中小企业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志军
本文构建空间滞后面板模型研究我国地方政府间财政竞争的空间策略行为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间财政竞争存在显著的策略模仿行为,这种空间互动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的普遍提高,但是对研发费用、人力资本以及创新产出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基于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和财政支出三种政策工具的进一步检验还发现:周边地方政府税收优惠和财政支出在研发费用和创新产出方面均采取了互补的空间策略,而在人力资本投入方面则出现替代行为;财政补贴在研发费用、人力资本与创新产出上均采取互补的空间策略。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志军
本文构建空间滞后面板模型研究我国地方政府间财政竞争的空间策略行为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间财政竞争存在显著的策略模仿行为,这种空间互动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的普遍提高,但是对研发费用、人力资本以及创新产出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基于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和财政支出三种政策工具的进一步检验还发现:周边地方政府税收优惠和财政支出在研发费用和创新产出方面均采取了互补的空间策略,而在人力资本投入方面则出现替代行为;财政补贴在研发费用、人力资本与创新产出上均采取互补的空间策略。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广亮 冉启英 赵蓉 苏旭峰
基于我国2007—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固定面板模型考察地方政府经济竞争、生态竞争以及服务竞争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直接影响,并以绿色技术创新作为中介变量考察地方政府竞争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传导机制。结果表明:(1)异质性地方政府竞争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差异性,经济竞争对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生态竞争和服务竞争对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促进作用;(2)中介效应表明存在着“地方政府竞争—绿色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传导机制,经济竞争抑制了绿色技术创新、间接抑制了产业结构升级,生态竞争和服务竞争通过提高绿色技术创新间接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熊花
近年来来,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在持下,我国文化产业迅猛发展我国发展,日益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产业,但也存在文化产业政策体系有待完善、结构欠合理、高端人才缺乏、法律法规不够健全等突出问题。其深层原因是政府干预过多,未能充分发挥市场对文化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因此,要在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强化政府对文化产业的规划、引导、服务及监管职能,应通过构建完善的产业政策体系、调整文化产业结构、搭建各类服务平台、加强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等方式,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力和政府引导力的互补作用作用,共同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关键词:
文化产业 转型升级 政府职能 市场化改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春红
文章选取2010—2020年A股制造业企业作为对象,对地方政府财政压力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和整体的技术创新产出存在负影响,但对技术创新产出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创新类型差异,表现为对企业策略性创新存在负效应,对企业实质性创新存在正效应。机制分析发现,地方政府财政压力上升,会导致财政补助的减少和外部融资约束的加剧,进而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水平。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唐天伟 朱凯文 刘远辉
以2007—2020年中国27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利用超效率SBM模型测度我国地级市绿色技术创新效率,从横向府际竞争与纵向压力型体制双视角出发,探讨地方政府竞争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以及“双碳”目标压力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地方政府竞争显著抑制绿色技术创新效率;(2)调节效应结果显示,“双碳”目标压力可以弱化地方政府竞争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不利影响,二者的叠加效应有利于推动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提升;(3)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地方政府竞争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抑制作用在东部、中部以及超特大城市、Ⅰ型大城市更为显著,而对西部、东北部以及Ⅱ型大城市、中小城市并不显著。因此,应充分发挥中央政府纵向协调优势,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完善考核激励制度,建立多维目标管理;针对不同城市异质性,因地制宜地实施目标压力管理。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炜煜 顾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