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94)
2023(5306)
2022(4494)
2021(3928)
2020(3290)
2019(7332)
2018(7085)
2017(13382)
2016(7439)
2015(8270)
2014(8388)
2013(8587)
2012(8311)
2011(7499)
2010(7827)
2009(7189)
2008(7201)
2007(6589)
2006(6114)
2005(5671)
作者
(22346)
(18525)
(18318)
(17765)
(11949)
(8883)
(8453)
(7403)
(7226)
(6890)
(6742)
(6462)
(6186)
(6142)
(5968)
(5819)
(5648)
(5572)
(5562)
(5309)
(4942)
(4612)
(4542)
(4470)
(4271)
(4214)
(4173)
(4053)
(3861)
(3717)
学科
(42091)
经济(42062)
(19845)
管理(19786)
地方(17757)
(16260)
企业(16260)
方法(12727)
地方经济(10989)
业经(10619)
(10585)
数学(10378)
数学方法(10288)
中国(10105)
产业(9159)
(7604)
农业(7185)
(7183)
环境(6415)
技术(6321)
(6172)
(5891)
贸易(5883)
(5616)
(5578)
结构(5422)
(5155)
(5112)
金融(5111)
(5097)
机构
学院(110253)
大学(108087)
(48260)
经济(47300)
管理(42921)
研究(40272)
理学(36314)
理学院(35840)
管理学(35353)
管理学院(35131)
中国(30180)
(25435)
科学(24588)
(23992)
(20353)
(20151)
中心(18984)
研究所(18265)
(17042)
(16265)
师范(16118)
(15776)
财经(15634)
(15082)
(15024)
业大(14971)
经济学(14353)
北京(13931)
(13860)
农业(13159)
基金
项目(73938)
科学(59825)
研究(55772)
基金(52677)
(45409)
国家(45034)
科学基金(39211)
社会(36896)
社会科(35201)
社会科学(35198)
(31864)
基金项目(28076)
(25109)
教育(24097)
自然(23928)
自然科(23296)
自然科学(23291)
自然科学基金(22882)
编号(22390)
资助(20628)
(19050)
成果(17711)
重点(17444)
课题(16611)
发展(16016)
(15785)
(15727)
(15613)
(15414)
国家社会(15042)
期刊
(59905)
经济(59905)
研究(33632)
中国(24580)
管理(17189)
科学(15121)
(15082)
学报(14467)
(14421)
教育(12421)
(11179)
金融(11179)
业经(10974)
大学(10761)
技术(10258)
农业(10135)
学学(9930)
经济研究(8537)
问题(8217)
财经(7699)
资源(7608)
(6881)
技术经济(6254)
商业(6049)
图书(5981)
(5736)
科技(5679)
(5635)
(5626)
论坛(5626)
共检索到1762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晓盈  张晓春  钟锦文  
产业集群可以产生较强的经济活力,是中小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区域竞争优势的源泉。江西应该通过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来提升区域竞争力。本文提出了以工业园区推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建立有效的产业集群的市场机制、积极融入珠江三角洲以及发展生态产业群等措施推进江西经济的发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舒晓波  张震雄  钟业喜  
区域产业竞争力是区域各方面水平的综合体现,是评价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本文从定性定量两个方面对江西区域产业竞争力现状进行评价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可行的对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殷利梅   何丹丹   王梦梓   赵令锐  
数字产业集群是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载体,以带动效应和规模效应助力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我国数字产业集群在区域分布、产业领域、发展阶段均呈现一定特征。根据依托的资源禀赋不同,数字产业集群可划分为数据资源驱动、数字技术牵引、数实融合带动、网络平台支撑4种发展模式。研判未来,我国数字产业集群将呈现跨界融合、产业生态化、开放合作、绿色可持续的发展趋势。下一步,建议通过加强统筹谋划、强化政策布局,聚力自主创新、夯实基础底座,释放集聚势能、培育企业梯队,加速融合汇聚、创建集群生态,促进对外开放、发展数字贸易,构建标准体系、规范集群发展等措施,分阶段分领域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俊成  
本文在参考学术界对城市竞争力、产业竞争力研究和评价的基础上,选择产业资源力、产业结构力、产业创新力、产业效率等四个一级指标,共20个二级指标,利用归一化法对江西省区域中心城市产业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提出了提高城市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栋生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杨丹萍  
产业集群是大量企业按照一定的经济联系集中在特定地域范围,形成一个类似生物有机体的产业群落。产业集群与区域国际竞争力关系密切,利用并推进产业集群的发展是提升区域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产业集群是凝聚区域竞争力的熔炉,也是政府制定政策和企业制定战略时要特别注意的因素。各级政府应采取基于集群的经济发展战略;以集群整体来看待区域集聚的企业群,培育高级资源要素,优化集群结构;在企业行为方面,应积极引导,规范竞争,促进合作;应放弃重点扶持某些企业的做法,而对不同规模和种类的产业一视同仁。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静芳  
在产业集群的区域内,企业之间共享资源,相互依赖,共同推动地区经济和行业的发展。湖北省的产业结构近年来发展并不是很理想,主要表现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偏低,产业的发展偏散,规模不够大。从形成机理上,阐述了湖北省产业集群的三种类型及其特点,研究表明,湖北的区域竞争力的提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湖北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提升。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谯薇  梁剑  
在区域间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已经成为提升产业竞争力与区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西部地区应积极培育和发展西部产业集群,提升区域竞争力,具体措施为:因地制宜对产业集群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加强集群中企业间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培育完善的产业网络体系;推进专业化工业园区和开发区的建设,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努力营造有利于集群技术创新的环境;加快产业集群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优化其生存环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庄小将  
在知识经济时代,产业集群内知识溢出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内生变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区域的竞争力也日益表现为对知识占有和利用之间的较量,研发创新、知识吸收与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源泉。本文分析了集群内知识溢出主要通过集群内企业间人员流动、集群内企业间观察模仿、集群内企业非正式交流及集群内企业衍生等途径来实现。探讨了集群内知识溢出和技术创新与区域竞争力的相互作用关系。提出了集群内知识溢出有利于集群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升集群的知识积累水平,激活创新活力,增强区域的整体创新功能、有利于集群内企业降低创新成本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梦  
产业集群是当今产业组织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近年来,旅游产业在一些地区出现了集群化发展的趋势。本文在对产业集群内涵理解的基础上,对旅游产业集群的类型和特征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并对旅游产业集群的成本优势、创新优势、产业资本吸引力优势以及区域营销优势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旅游产业集群是区域旅游业竞争力提升的有效模式。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德章  
本文依据产业经济与区域经济管理等理论,从市场需求变化角度,构建影响竞争力变化与调整发展战略分析框架;系统分析中国各地区绿色食品产业竞争力现状、问题及原因;依据影响竞争力变化的主要指标,设计竞争力变化模型;采用科学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在借鉴国外经验基础上,提出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及调整发展战略的对策。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戚晓曜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对我国加快建设制造业强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各地在实践中存在的认识上的误区和落实不到位的问题,阐述了产业集群的内涵,并对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的形成、判断和实现路径做了理论分析;最后,结合深圳和各地的实际,指出了各地打造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周海川  刘帅  孟山月  
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以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数字产业位居全球价值链高端环节、聚合全球资源要素能力强大、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形成利益共同体、持续涌现引领全球竞争的新赛道、拥有健康国际化的数字产业生态圈为特征。我国数字产业集群发展基础良好,但距离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还存在一定差距。建议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健全数据要素市场机制,科学布局数字产业集群,提升数字服务和治理能力,深化集群对外开放,构建数字健康生态。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定祥   李雪萍   李伶俐  
数字产业集群具有数字技术企业高密度集聚、高强度分工协作、高度知识溢出、高度共享基础设施,高度依赖和赋能实体产业、多主体联合创新、多技术融合、多产业跨界等多维特性。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既是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要素与数字技术需求的过程,更是不断打造数据要素与数字技术国际市场根基过程,同时也是需要政府和数字技术企业以及多方市场主体面向国际共同参与并完成产业链的补链、建链、强链的过程。然而,在数字产业集群建设初期,客观存在忽略生态链构建、营商环境优化、本地数字技术企业扶持、本地应用场景开发、不同区域数字产业集群错位发展、与实体或金融产业集群共生共荣关系塑造、市场机制的完善、国际市场开拓等实践误区,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要求和底层逻辑相悖,亟待纠正。为了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应从空间功能布局、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创新链、与实体或金融产业良性互动赋能发展关系、市场与政府关系、内部分工合作机制、要素条件与营商环境、对外开放模式等路径不断予以优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郑书莉  盛亚  曹玉香  
一、问题提出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繁荣,流通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作用不断提高,流通逐渐由被动地连接生产和消费的中介转变为主动地对生产和消费发挥引导作用的重要产业,其重要性已得到理论和实践界的充分肯定。尽管随着生产和消费的快速增长,流通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其增长遵循的是由经济体制改革引发资本等生产要素注入的被动成长路径,流通产业自身能动力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