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72)
- 2023(6479)
- 2022(5541)
- 2021(4913)
- 2020(4061)
- 2019(8872)
- 2018(8792)
- 2017(17124)
- 2016(9160)
- 2015(10139)
- 2014(10343)
- 2013(10364)
- 2012(9606)
- 2011(8929)
- 2010(9037)
- 2009(8540)
- 2008(8578)
- 2007(7883)
- 2006(6959)
- 2005(6648)
- 学科
- 济(41072)
- 经济(41001)
- 管理(32865)
- 业(30431)
- 企(27213)
- 企业(27213)
- 方法(13699)
- 制(13002)
- 财(12375)
- 业经(11856)
- 数学(10663)
- 数学方法(10570)
- 中国(10380)
- 农(10092)
- 产业(9813)
- 体(9628)
- 地方(8403)
- 体制(8269)
- 技术(8017)
- 学(7569)
- 务(7413)
- 财务(7387)
- 财务管理(7369)
- 银(7117)
- 银行(7110)
- 和(7084)
- 融(7079)
- 金融(7076)
- 企业财务(7027)
- 理论(6873)
- 机构
- 大学(139192)
- 学院(137858)
- 济(62124)
- 经济(60968)
- 管理(54128)
- 理学(46433)
- 理学院(45967)
- 研究(45905)
- 管理学(45454)
- 管理学院(45179)
- 中国(34711)
- 财(31020)
- 京(28659)
- 科学(24459)
- 财经(23826)
- 所(22122)
- 江(21578)
- 经(21434)
- 中心(20472)
- 经济学(19745)
- 研究所(19454)
- 北京(18026)
- 经济学院(17700)
- 财经大学(17560)
- 农(17354)
- 范(17218)
- 师范(17096)
- 业大(16649)
- 州(16502)
- 院(16392)
- 基金
- 项目(86784)
- 科学(70135)
- 研究(67064)
- 基金(64220)
- 家(54050)
- 国家(53635)
- 科学基金(47166)
- 社会(45269)
- 社会科(43121)
- 社会科学(43116)
- 基金项目(34062)
- 省(33589)
- 教育(29820)
- 自然(28022)
- 划(27563)
- 自然科(27320)
- 自然科学(27315)
- 自然科学基金(26883)
- 编号(26800)
- 资助(25010)
- 制(23026)
- 成果(22769)
- 部(20072)
- 发(19453)
- 重点(19396)
- 创(19082)
- 国家社会(19044)
- 课题(18292)
- 教育部(17929)
- 创新(17861)
共检索到2145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董庚
关于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的研究有三种分析视角,即集聚经济视角、政府政策视角和社会网络视角。集聚经济视角主要是从自由市场和专业化分工等角度来论述的;政府政策视角则是突出强调了政府及其相应的产业政策和制度建构等因素;社会网络视角是以网络和社会资本等因素来探究集群的形成和演化机制。本文对三种视角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指出在具体分析某一产业集群时,要充分结合三种视角优点才能找到真正的成因和机制。
关键词:
产业集群 产业集聚 形成机制 社会网络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郭立伟
新能源产业集群是生态集群、新兴产业集群、创新型产业集群,绝大多数是可持续能源集群。新能源产业只有实现集群化发展,才能更有效地促进新能源产业的规模化,提升新能源产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对新能源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评价主要是基于钻石模型或对其的改良。新能源产业集群影响因素主要是集中在新能源产业集群形成影响因素、新能源产业集群竞争力影响因素和新能源产业集群区位选择影响因素三个方面,并将新能源产业集群形成影响因素归纳为政府政策、制度安排、资本、技术、相关产业基础五个方面。对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困境的研究文献主要集中在对太阳能产业集群的论述。新能源产业集群的升级模式主要是基于政府的干预、价值链、研究合作组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米娜 丘海雄
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专业市场集群形成机制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依据不同的研究视角——新制度经济学、经济社会学和经济学集群论对专业市场集群的产生条件和形成机制相关研究进行回顾,以期对国内专业市场研究和理论的发展动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在研究综述的基础上,针对现有研究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未来研究建议。
关键词:
专业市场 市场集群 形成机制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赵永亮 董华平 孙勇
汇率升值会从多个渠道影响一国的产出水平,并通过不同渠道不同方向产出不同作用,但从理论和实证角度都难以直接确定其产出的最终作用方向。从实证角度分析,汇率升值对产出的作用方向也并无定论,研究对象的不同,研究时间区间的差异是造成研究结论分化的重要原因,但在研究中没有很好地解决内生性问题也是造成结果出现偏差,进而容易得出"紧缩性贬值"结论的一个重要原因。
关键词:
实际有效汇率 产出 作用机制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芹
产业共性技术作为竞争前技术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本文首先阐述了共性技术的相关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产业集群和共性技术的互动关系,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和扩散促进了区域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产业集群是推动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和扩散的重要平台。然后,对产业集群共性技术研发、供给、创新系统、扩散研究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产业集群共性技术研发激励措施和未来研究展望。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共性技术 创新 机制 述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马理 刘艺
本文从发达国家、新兴市场国家以及中国的实践3个方面梳理了借贷便利类货币政策工具的传导渠道与传导效果,并对借贷便利类货币政策工具传导机制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文献述评。研究显示,在发达国家,借贷便利类货币政策工具主要用于在紧急情况下提供流动性,援助陷入暂时性资金短缺的金融机构并稳定市场利率,是其他常规货币政策的有益补充;在新兴市场国家,采用有价证券与优质贷款资产为抵押方式的借贷便利类工具使用频率更高,是一种被广泛采用的货币政策微调工具;我国的常备借贷便利的货币政策工具在熨平经济的不正常波动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仍需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结合起来共同使用才能充分发挥其效果。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马勇
本文立足于金融危机的内生性视角,对现代金融危机的发生机制、传播和扩散机制以及制度机制进行了系统的文献梳理和评析。在内生决定的危机机制视角下,金融危机的发生机制、传染与扩展机制以及制度机制并不是完全独立的,而是存在着普遍的内在联系,关键是要将危机动态置于变动的经济图景中加以分析。这种分析既需要纳入金融制度因素的约束,也需要考虑在特定条件下不同机制之间的彼此作用和相互转换。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基本机制 述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清辉 郝远 白明
文章回顾和总结了国内外关于高校科技产业发展理论争议与制度选择问题研究的进展。总体来看,国外学者的研究集中于高校技术扩散和校企合作;国内学者对高校发展科技产业充满争议,对高校科技产业发展从制度层面的研究与争议构成了新的焦点。
关键词:
高校科技产业 制度选择 文献综述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孟昌 翟慧元
对网络产业中双边市场的研究是产业组织理论的重要进展,它提供了一个考察企业行为的新视角。在回顾网络外部性概念的基础上,考察了双边市场理论的起源、特征及分类,综述了双边市场企业的价格策略和最新进展的代表性文献。最后对双边市场中反垄断问题的文献进行了评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静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比较关注的世界性难题。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于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研究进展,总结了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存在的问题、模式和本质等,希望对进一步推进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研究提供启示。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产业结构 产业转型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蒋凯 杨开忠
区域产业转移在当前中国经济深化改革的进程中扮演了重要且不可替代的角色,是中国区域经济缩小区际差距、提升产业水平的一个必要举措,是弥补以往发展模式弊端的一项积极经济行为。本文从多种视角对产业转移的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在理论上,重点从驱动力影响因素视角、国际产业转移模式视角和区域产业分工升级视角对产业转移的理论研究文献进行论述;在实证上,重点综述了使用不同方法、不同地域层面数据、选取不同变量进行的产业转移实证研究。文章介绍的产业转移各类理论研究进展和模型的基本框架,反映了城市与区域经济学及其相关学科对产业转移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
关键词:
产业转移 企业内外部成本 公共基础设施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郭立伟 沈满洪
新能源主要是指以新技术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有共同的交集,但也有所区别。同时,新能源是对常规化石能源即老能源的替代和补充。考虑到社会环境成本和社会环境收益,新能源的综合收益将会超过其成本。现阶段,新能源产业化发展存在成本、资金、市场、制度、技术等多方面的困境与障碍,其原因可以归结为市场失灵和制度失灵。新能源产业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归纳为市场因素、制度因素、技术因素以及综合因素。新能源产业化发展的政策从供求角度可以分为供给推动与需求拉动,从政策关注的焦点可以分为价格型与数量型,从创新的内容可以分为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需要多种类型政策的相互配合。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模式研...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丙毅
医疗改革问题一直是经济学各科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但管制经济学对此问题的关注却大大逊色于其对自然垄断改革问题的关注。现有相关研究大都分散在卫生经济学、医疗保险学、社会保障学等学科领域中,并没有像自然垄断管制研究那样,已经形成了系统而专门化的研究文献。不过,现有研究在政府医疗管制的依据、管制的行为动机、医疗费用控制和政府医疗管制绩效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可喜成果,为医疗管制问题研究奠定了基础,也预示着医疗管制问题研究的未来趋势与发展方向。
关键词:
医疗市场 管制依据 管理动机 管制绩效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杰
制度金融理论近年来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其研究框架正日趋成形,本文试图对此领域的若干新进展进行初步梳理。本文发现,在Merton等提出的"功能与结构金融学"框架中,制度金融理论的独特面目渐趋清晰。Stiglitz等通过将一些关键制度因素"内生化"于既有的货币经济分析框架,为长期行进于宏观路径的货币经济学找回了微观(制度)基础,不过,他们并未触及货币经济运行背后的金融权利内涵。所幸Soto发现并强调了货币金融所有权的制度涵义。Borland和Yang则将分工、货币与信贷以及法律、政府等多种因素引入一般均衡模型,揭示了货币的性质以及货币制度演进的深层涵义;而在金融中介理论初步接纳了金融企业家因素之后...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杰
本文的考察发现,在预算约束与金融制度结构之间存在着十分紧密的逻辑联系,而且国内外不少文献已经围绕于此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针对预算约束与金融制度选择的关系,现有文献的理论发现大致包括三个层面:第一,虽然缓解乃至消除软预算约束是任何一种金融体系共同面临的挑战,但软预算约束的消除并非一定有利于长期经济增长;第二,分权的或者集权的金融体制都具有"内生性",因此,至少在理论上无法对其进行孰优孰劣的直观评判,同时也无法在它们之间进行简单的复制和移植;第三,金融体系应对预算约束问题的能力要远弱于企业制度,因此,当一个国家面对预算约束问题时,应当首先着手改善微观经济基础的金融需求结构,而不是调整金融供给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