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41)
2023(12615)
2022(10707)
2021(9756)
2020(8317)
2019(19522)
2018(19462)
2017(37476)
2016(20404)
2015(23364)
2014(23784)
2013(23734)
2012(22518)
2011(20637)
2010(21239)
2009(19606)
2008(19546)
2007(17805)
2006(15677)
2005(14372)
作者
(62080)
(51819)
(51695)
(49082)
(32977)
(24965)
(23615)
(20169)
(19671)
(18820)
(17703)
(17656)
(16714)
(16650)
(16250)
(16177)
(15616)
(15427)
(15152)
(14989)
(13170)
(12932)
(12853)
(11929)
(11759)
(11693)
(11643)
(11590)
(10635)
(10338)
学科
(98904)
经济(98822)
(53561)
管理(52787)
(41606)
企业(41606)
方法(40847)
数学(36099)
数学方法(35489)
地方(27848)
(27581)
中国(27169)
业经(21829)
(19058)
农业(18470)
(18380)
(17004)
贸易(16988)
(16340)
(16069)
地方经济(15388)
(14686)
金融(14683)
(14661)
银行(14632)
技术(14297)
(14224)
理论(14151)
(14126)
环境(14004)
机构
学院(301383)
大学(297784)
(124937)
经济(122217)
管理(113154)
研究(106959)
理学(96234)
理学院(95056)
管理学(93144)
管理学院(92578)
中国(80828)
科学(67069)
(65147)
(56082)
(54845)
(54227)
(51691)
研究所(50815)
中心(48990)
业大(45683)
财经(42690)
农业(42458)
(41438)
北京(41062)
师范(40995)
(38791)
(38342)
(38330)
经济学(37652)
(34345)
基金
项目(194577)
科学(151829)
研究(141984)
基金(137067)
(119502)
国家(118493)
科学基金(100586)
社会(87938)
社会科(83413)
社会科学(83388)
(79863)
基金项目(72062)
(65934)
教育(65503)
自然(64524)
自然科(62965)
自然科学(62948)
自然科学基金(61775)
编号(58912)
资助(57479)
成果(47766)
(47711)
重点(44761)
课题(42198)
(42024)
(40478)
发展(38125)
创新(37897)
(37503)
科研(36859)
期刊
(145779)
经济(145779)
研究(88770)
中国(65266)
(50110)
学报(46166)
科学(43429)
管理(42389)
(41733)
教育(35709)
大学(34361)
农业(34012)
学学(32221)
技术(29758)
(29203)
金融(29203)
业经(25953)
经济研究(23122)
财经(20742)
问题(19334)
(18917)
(17922)
统计(17018)
技术经济(16606)
(15619)
商业(15381)
资源(14771)
图书(14709)
(14471)
决策(14118)
共检索到4646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蒋兰陵  
根据国外产业集群的理论,以不同的标准体系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可以归纳出不同的类型。结合我国长江三角洲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文章在国外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概括了目前“长三角”的产业集群模式,进一步衍生了基本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彬  陈圻  王志华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段进军  
20多年的改革开放,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为其经济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国加入WTO后,经济将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这无疑又为长三角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等基础设施、城市化以及产业发展已表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文章对这种态势进行了分析和思考,并对长江三角洲整体经济一体化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仁锋  
创意经济是全球进入新经济时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推崇个人创造力与智慧、推崇创新,强调基于个人创造力的文化艺术与科技创新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作用的新经济。创意产业发展的质与量已经成为21世纪衡量一国或城市综合竞争优势的重要标志之一。然而较高新技术、交通网络、信息网络等对城市群影响,创意产业作用于城市群的哪些方面、影响程度如何尚未引起学界足够重视,而这恰是创意时代城市群竞争优势持续提升的重要理论和城市产业政策实践难点。以中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16城市)为研究对象,从创意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综合测度视角研判长三角城市群创意产业发展趋势:(1)梳理国内外研究阐明了创意产业的空间性,由此糅合城市体系理论与创意阶层理...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顾朝林  张敏  张成  张晓明  陈璐  汪淳  
概观当代城市发展的趋势,全球化促进了全球城市发展,区域化正在形成巨型城市区域,地方化使城市集群各具特色。长江三角洲城镇群在国家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也是中国融入全球化进程首要的全球区和全球城市形成地区。长江三角洲城镇空间布局应该顺应这些潮流,发展全球城市,建设巨型城市区,组建网络城市,规划走廊城市。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高广阔  宁路井  
国内外研究表明,产业集群模式可促进区域环保产业的发展。本文分析了长江三角洲环保产业的现状、特点,并得出结论:发展环保产业集群是长江三角洲环保产业的发展趋势,而政府与市场相结合模式是其合理选择。最后从发挥政府作用、加强中介服务机构及公共产品的建设、建立良好文化氛围、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和促进中小企业的合作与结网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林兰  叶森  曾刚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东部沿海三大人口产业密集区之一,也是世界六大都市区之一,推进长江三角洲内部各城市之间的产业联动是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基于浦东新区的视角,以集成电路(IC)产业为分析对象,系统研究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产业联动的实践。研究发现,基于浦东的区域产业联动具有资金境外联系强而境内联系弱、跨国产业链联系密切而境内联系少、人才流入多于流失、技术合作伙伴多在本地和境外而与江浙合作少、产业联动制度环境总体较好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充分发挥各地比较优势、着力推进市场一体化建设、尊重企业的区域经济主体地位的对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邓志新  
文章通过分析长江三角洲城市带产业同构现象和上海当前发展的机遇,借鉴城市带发展的国际经验,探讨了上海在长江三角洲城市带中的发展定位问题,得出结论:上海未来应以发展先进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通过科教创新,从形象和功能上打造知识型、创新型的大都市,与长江三角洲城市带其他城市共同和谐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查志强  
近年来,随着台湾地区IT产业向祖国大陆投资的纵深拓展,长江三角洲成为这一轮台商投资的主要接受地,其中台资IT产业的集群现象日益显著。现以台资IT产业落户苏州为例,对台资IT产业集群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效应进行分析,并对其进一步发展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周向红  谢守红  
开发区的竞争力主要表现为开发区内产业、企业与产品的竞争力,本文从产业技术结构、所有制结构和行业结构三个方面分别探讨了两类开发区的产业结构特征,认为长江三角洲开发区已形成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产业基础,但整体上技术层次不高,产业结构趋同,外资占据重要地位,自主创新机制弱,产业的持续国际竞争力不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谢守红,周向红  
开发区的竞争力主要表现为开发区内产业、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本文从产业技术结构、所有制结构和行业结构三个方面对长江三角洲两类主要开发区进行分析,认为长江三角洲开发区已形成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产业基础,但整体上技术层次不高,产业结构趋同,外资占据主导地位,自主创新机制弱,产业的持续国际竞争力不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谭淑豪  
农业生产对长江三角洲农业环境的影响,一直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水稻种植是长江三角洲农业生产的主要方式。以江苏省为例,在田间试验、农户调查和文献收集的基础上,分析了该省主要生态稻作模式的技术特征及其环境和经济效应。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1)江苏省生态稻作主要有稻鸭共作型(丹阳)、环境友好型(吴江)和沼气复合型(淮阴)三种典型模式;(2)这三种稻作模式在土壤肥力、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均显著高于当地常规的集约化稻作模式。为了进一步促进该区生态稻作模式的发展,以有效的方式减轻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农业环境问题,文章就配套政策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设性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益澄  
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同处中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对 2 1世纪中国经济全面走向世界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历史过程看 ,这两个地区都是秦岭淮河以南开发历史较早地区 ,鸦片战争后长江三角洲逐渐崛起 ,而珠江三角洲一度衰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由于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这两个三角洲地区发展不快。改革开放以来 ,这两个地区经济发展异军突起 ,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快和最活跃的地区。特别是上海浦东开发区和港澳回归对这两个三角洲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从未来趋势看 ,面临着中国加入WTO和知济经济的严峻挑战 ,这两大三角洲地区优势互补 ,将共同成为 2 1世纪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两大发动机。...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车慈慧  彭庆环  
90年代以上海浦东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全方位的开发开放格局,以及党中央一系列倾斜政策的启动,给该地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该地区的各级政府正抓住机遇,与浦东开发联动,决心在新一轮改革开放的热浪中乘胜前进。这给珠江三角洲第二轮的经济开放和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本文认为,长江三角洲的发展经验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如它们经济发展起点高,注意规划先行,通过严格的立法、执法,以及有配套的政策措施来控制资源,保护环境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